美国人民已经很幸福了,60年代就那么享乐,自由,逍遥。同时期的中国,孩子被送到农村改造,农村穷得饿死人,大学里把教授抓起来批斗,跳楼的上吊的不计其数。如果有相机拍下当时的中国,和地狱差不多。 carbmaster 发表于 2023-05-17 22:34
六十年代是美国战后的黄金时代吧。从四十年代后期一直发展到七十年代才第一次衰退。 那会儿的人肯定都是对未来充满信心 Cath226 发表于 2023-05-17 23:23
我去过pocono的一个度假村,不过不是去玩的。 那里二十年前就开始不行了,很多很漂亮的建筑都被废弃了,火车还流行的时候很多游客去,之后飞机变主要远途交通工具后去的人少了,主要靠愿意开车的游客,😂而且大部分是couple,有一阵子是蜜月圣地,后来干脆变成成人聚会的圣地。实在是因为在山里,也没有太多可看的,owner想要试试看加一些新东西吧,改建起来实在是费用太高吃不消,我去的那个度假村干脆被捐给了一个类似童子军的组织搞camp。不知道为什么PA的这些立法的人都不支持他们不给一点翻修税收上的优惠,反正渐渐就没落了。 tuzituzi 发表于 2023-05-17 23:07
马上就又回来了这种日子 rollyzhang 发表于 2023-05-18 02:40
从前没有宅男宅女,因为干什么都要出门,现在不用了,想干什么都可以不出去,这就是造成人与人关系冷漠的最根本原因。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3-05-18 09:56
Pocono 现在还是有很多resort啊lovejake 发表于 2023-05-18 00:30
看看中国,随便一处街景,都弄的漂漂亮亮,美国偌大一片美丽的土地,却什么都没有,这种文化,人们能不无聊吗?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3-05-18 00:51
我有个奇怪的发现,六十年代的人似乎身材都非常匀称,而且每个人都这样!泳装女士们都是恰到好处的胖瘦程度,跟梦露似的。 现在是瘦的瘦胖的胖,感觉variance翻了十倍。 Cath226 发表于 2023-05-17 23:14
别说山区了,就是RIO, las vegas的高档酒店,10年前人山人海,现在破破烂烂, ccang1234 发表于 2023-05-18 14:48
那之后他在eBay上买了更多60年代的照片,开始探寻老照片上曾经美丽的建筑,这股好奇心促使他完成了“废弃之地”系列。
接受采访时他说:“这些地方让我有时间和空间来沉思,或反思生活,因而让我着迷...最重要的是,尊重这些地方,因为它们往往是历史遗迹,应该与未被开发的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等而视之...不要拿走任何东西,不要破坏任何东西,而且谨慎选择同行者。我更希望人们拿相机去拍他们觉得对的东西,而不是Instagram上看到的东西。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将照片中的腐烂与一种普遍的腐烂联系起来,曾经宏伟的东西被遗弃,我想,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说明我们多么浪费的象征。”
最近他在网上公布了这组照片,引来了15万多网友的点赞!
https://mp.weixin.qq.com/s/eTcRTHDQA7Ou7FjxE1Bvog
六十年代是美国战后的黄金时代吧。从四十年代后期一直发展到七十年代才第一次衰退。 那会儿的人肯定都是对未来充满信心
底特律的对比照片更可怕
还真是
马上就又回来了这种日子
对,以前交通不方便,很多人度假就靠火车汽车,走不远,所以纽约附近挺多这种地方,Adirondacks 那边还有很多以前有钱人家的度假屋。但是后来飞机旅行方便了这些地方就没有那么有吸引力了。很难把一家子整个夏天都闷一个度假村。Hamptons 因为离城里近些,餐馆什么也很多,所以还一直很受欢迎,但即使是Hamptons 现在大家恢复旅行后夏天租客需求也降低了很多。
Grossinger的室内泳池,1958年开业,伊丽莎白·泰勒出席开幕式。
那会中国正在反右呢。
我猜也是70年代后坐飞机变得便宜而且普及了,以前飞机是服务少数人的。 人们度假,能去更远的地方,夏威夷,佛罗里达,有小孩的去迪斯尼, 外加加勒比海各小国。 所以这种纽约州周围这种开车到达的度假村就渐渐失去它的status地位了。 度假本身有扎堆效应,如果别人全家去了夏威夷, 自己只带全家去了宾夕法尼亚的山里,感觉就落后了。
你倒是想,做梦呢
一定程度上还真的是这样。
不过从前也不是没有宅男宅女,不过宅男女的日子比较不好过。现在则相对好得多了。
比如Kalahari,我们每年冬天都会去一次,顺便camelback滑雪
我觉得挺好,中国什么都太商业化。任何一个景点都被商业化。到处都是假古董,假文化街。
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垃圾食品。
看amazon电视剧犹太搞笑女,确实感觉到60年代太好了。
拉斯维加斯的好处在于,哪家酒店不行了,到一定成度就会推倒翻新。更新的是酒店,但是地点一直是热门的
那也只是白人吧,那时候种族歧视超级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