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究竟鬼在哪儿?

t
tady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配图 人物龙凤帛画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303827708/answer/868655112
01
自古,中国人都很害怕衰老。 时间意识在先民最初的文学里,就已经成为了固定的主题——伤时。 于是我们看到,庄子写:
“死生亦大矣。”
汉乐府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到了魏晋时候的王羲之,更是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看到那个“暂”字了吗? 人们在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跟自己和解的时候,才会暂时忘记衰老的到来。 那没得到的时候呢? 换句话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短暂人生。 但我们看这些文字,都只是感慨。 甚至李白,也不过是将浩浩荡荡的时间洪流描写成: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不过是把百年人生浓缩到一天之间; 写: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最后才看开、放下: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伤时这事,大家都知道,却没办法。 即便豪放,即便诗仙,愁,还是愁的,只是勉力别哭而已。 但到了李贺,就不是这样了。

02
同样是伤时,同样是苦昼短,有的人“何不秉烛游”;有的人则是要吞天咽地,将世界翻个个儿来。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同样是时间,有的人顺着时间痛哭一场,有的人珍惜时间天天向上,还有的人,则是夸父逐日,宁死不屈。 李贺就是最后一种。 斩龙足、嚼龙肉,把时间拴住在自己的裤腰带上。 鬼,是人死后的灵魂,种种原因不能轮回,滞留在世间,它们本身就代表着对命运的不服,未必说得上铮铮傲骨,也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而李贺的鬼,是豪放,是精灵,是别出心裁,也是对如梦泡影的人生的不服。 什么秦皇汉武,你们那种求来的长生是长生吗? 天要杀你,你为什么不杀天呢?

03
中国文学史上,很有一种替别人说话的风气。 曹丕、曹植虽然相煎太急,却各有一首《代刘勋妻王氏杂诗》,替王氏写“踟蹰不得共”的一帘风絮; 鲍照为太白仰慕,却也总是代别人写东西,《代蒿里行》《代东门行》《代白头吟》后,甚至还帮曹植写《代陈思王白马篇》。 李贺虽然没有明说自己“代”,但他的《苏小小墓》《秋来》《湘妃》《伤心行》《南山田中行》,无一不是代写。 一般人写苏小小也就是写写她“永结同心”的梦想:
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古乐府
写写周边“萧萧树林”的环境:
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 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 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 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 ——张祜《题苏小小墓》
再不就是写个自己“不忍行”的心理: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朱彝尊《梅花引·苏小小墓》
可是李贺,却写了她的鬼魅: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李贺《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是兰叶如眼露如泪?还是眼睛就如露珠?不得而知。 但是鬼魅已生,从今而后,再看朝露,可能还会“去日苦多”,但把它想象成眼睛,就会觉得在与苏小小对视。 而后的“风为裳、水为佩”,也是如此。 这个鬼魂,就在身边,风吹雨滴的时候,她就出现了,带着婆娑泪眼,朦胧地绕着西陵,一圈一圈地走。 别的诗人好歹还圆了苏小小一个永结同心的梦,而李贺却说“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直将悲剧延宕到了永恒——陪着她的,只有磷磷鬼火。 同样的写鬼诗还有十几首,也是同样的鬼气森森,同样的天阴雨湿鸣啾啾。 总是出奇,总是连别人生前遗愿都不满足,这样的天才,难道不鬼吗?

04
其实李贺被称为诗鬼,还得力于他的一个好朋友:李商隐。 李商隐给李贺写过一个小传,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李贺的评价。 里面有这么一句: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说,李贺这个人啊,瘦得跟面条似的,两边眉毛连在一起,还不注意个人卫生,指甲老长。 看看这个形象吧! 贴上符就是林正英电影里的僵尸啊……

里面还写了这么一个故事: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
说,李贺去世的时候,白天忽然看到了一个骑着虬龙的红衣人,拿着一个写着奇奇怪怪文字的笏板,说要把李贺带走。 李贺扑通跪下:我上有八十老母,真的不想去啊! 红衣人微微一笑,说事情并不简单:“白玉楼已经盖好,天帝已经研究决定了,就由你来写记。天上的差事,能算苦吗?” 李贺哭了一会儿,就去世了。 窗户外有白烟升起,还有隆隆车马奏乐声。 这样的死去,也增添了李贺个人的鬼气。

05
其实李贺的鬼,不仅仅在于诗歌创作的遣词造句,更在于他个人对命运和世界的不服。 这种不服不同于李白的融放千里的豪情、杜甫俯身黎民的壮怀、白居易故作癫痴的飞智,而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他的诗里写满了“凭啥?”和“就不”。 换句话说,怀才不遇的时候,别人是曲意逢迎,李贺是: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赶明儿练会了剑术当个刺客攮死你个龟孙; 听到好听的乐曲的时候,别人是: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李贺是: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不仅要有声音,还要有颜色,还得让这世间万物都跟我一起共同感受; 写到去世的悲剧人物,别人是“嗨呀都不容易写个美好结局吧”,李贺是: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即便是死,也要惊天动地! 所以,你看这个李贺,长得是个文弱书生,却总有些壮语豪言: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同样被命运和时间碾压,有的人坐着,有的人跪着,有的人趴着,还有的人浑然不觉。 只有李贺,刀劈时间、剑斩轮回,要做天地的主宰。 这样写鬼用鬼的鬼精灵,难道还不是诗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