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 mm, 盡義務是為自己,是為了自己不會在將來因為刻意沒有做的一些事情在情感和情緒上糾結和困擾。就像你說的,不恨父母的種種對待,但就做不到被期待的回應。那就做自己認為該盡的義務,而不是別人期待你要盡的義務。 BTW,我永遠無法忘記被父母兩人一起教訓時,還能聽到一般人在試圖使出最大力氣時會發出喘息,被教訓的原因只不過是忘記按下電飯煲的煮飯鍵,而我那時候不過小學六年級而已。沒法理解的事還很多,特別是我自己有小孩之後。
你父母在你犯错的时候对你的态度和方式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你现在的性格。不是就事论事,给你讲道理,错在哪里,并且给你犯错的空间(这个空间其实就是让你成长的空间),而是用恐吓威逼让你服从,你不认错是因为他们没有让你认识到错在哪里。其次,你最早的和人的互动是和他们的互动,在你离开家之前这也是你和人的互动里最多的互动,所以你和他们之间的互动,这个experience形成了你对整个人类的第一反应,如果你对他们是抗拒的,说的话是听不进去的,你对其他人也是这个mentality,除非你能有意识的改变和控制。 如果你不排斥台湾综艺节目,这一集的热炒店我推荐你看看,YouTube 上搜”热炒店 20211216”,这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非常好的说明了when you meet the parents, it explains the child.
要完全割舍爸妈是不可能的: 第一,我说的我爸妈不是完全不爱我,家里有好吃的好用的全部都是省给我,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我不愁吃穿,说明他们还是牺牲一些。我爸应该属于渣男系列,爱自己多过爱任何人,可我妈真心是想对我好,可不懂怎么做,加上大部分又是她一个人照顾我,而且脾气不好。她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人。我理解,但是不原谅。所以跟她也是很不亲的。 第二,独女,如果他们病痛死亡,我能做到完全不管不顾,想想我老公,我的孩子们会怎么看我,我跟一个冷血无情的人有什么区别?我自己也过不了心里这关。说真,就算大部分没这样被挨打过,那个年代有几个孩子没被打过?把我自己放到那个眼界,时代下我也不见得会做的比他们好很多。像楼里有人提出来的,要跟整个时代和解,很难很难。我能做的是不长期和他们相处,金钱上面,小帮可以,大病对不起,自己靠自己,我也有小家要照顾。有爱的话我会不顾,可惜我对他们没有任何爱,只有仅存的些许责任。 回国顺便看看他们,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虽然小时候一听到“你妈来了”,会吓得射射发抖,可是离开家大学后,我完全没有怕的感觉,反而我在他们那里有绝对的发言权。跟他们讲话闹心的话,就尽量减少接触的时间。我的孩子,我很早就怕他们会影响,我也是非常尽量减少他们互相之间的接触。 分割线
昨天母亲节给家里打电话告知买好机票要回国了,后又因为话不投机有分歧跟我妈闹得不愉快挂了。华人网也是看到不少父母关系的帖子,忍不住发出来分享,被骂也无所谓。
背景: 独女,小时候衣食无忧,爸妈不是不爱我,但是我没学会爱,因为从小被贬低,被教育顺从,记忆中没有被夸奖过,永远是跟别人比,而我是差的那个。可我本身性格是自尊心极强,叛逆心极大的人。这些种种,造成小时候的极度自卑是肯定的,成年后通过其他的小成就慢慢的自愈了一些,但自卑的因子是不会完全消失的。一碰到事,它就会跑出来。
女孩子从小被打到大,估计也没几个了,两三天一小打,一个月至少一大打。绝对没有多夸张。 三次被打情节历历在现: 1. 初中我妈用铁的叉衣架打我,叉衣架被打弯了,打完后我去上厕所发现大量流血,初潮来了。不知道跟这顿打有没有直接联系。但是我心里觉得是有的 2. 小学的时候我爸把我绑在校门口的树上,说要拿皮鞭教训我,但并没有真正的打。可是人来人往,被羞辱的感受比真正皮肉的痛楚更加难受。从那以后,我爸经常拿这事出来跟别人炫耀,说他教育我就是这么严格。 3. 高中时我爸妈两人在家混打我,没用其它物品,就是拳脚相向,那时候的几个小时我当时觉得我不是人,也不知道怎么过来了。 为什么挨打,具体不记得了,但是都是不是大事,我一不吸毒,不混黑社会,也不是小太妹,学习也就一直是中等,就是贪玩。只不过我是那种打死不认错的性格,越是这样他们气越大,越往死里打。 现在想起来,难受,但也不恨他们,因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认知造就了他们的错误,可是我也不爱他们。别人母亲节父亲节都是发跟父母的亲密照感谢话,我不想不愿意,甚至觉得我自己这么做很恶心。别人回国都渴望期盼见父母,我回国是想去吃喝玩乐,见父母不是我期盼的,只不过顺带为之。 心底里我是羡慕那些人的,也是从小就羡慕那些跟父母关系好的人。这是命,我没有父母缘。我不想也不愿意跟父母一起住,将来他们老了生病了,我最多是请人在国内照顾,我自己是不愿去委屈自己跟没有感情而且成天闹心的父母呆在一起。 树洞完了,大家来拍吧。
🔥 最新回帖
是的,而且所有的关系都变成了一种利益交换,哪怕亲情,父母对子女没有什么unconditional love,子女要争气成绩好給长脸才行。记得那时候上大学,室友讨论,说起我们那代人的父母因为历史大环境等等原因,年轻时很多抱负都没能实现,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我当时18线城镇的认知觉得很正常甚至值得鼓励,结果一个帝都室友来一句,“实话说我最讨厌这样的父母了”,我当时心里还咯噔了一下,印象非常深。现在想来,环境不同,格局认知确实不一样。
就是御人术,从根上断了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
🛋️ 沙发板凳
小时候午睡没起来,一把拎起来还穿着内裤赶着去上学,都已经六年级了。 高中的时候,同学在我家玩,莫名其妙一脚就踢过来,然后人走了,到现在都不知为什么。
想问问你现在对你父母的心里感受也和我一样吗?
楼主和这位层主,你们的经历很相似,如果是别人这样对你们我不会说如下的话:自己的父母,也不是坏就是他们小的时候很可能也是这样过来的,或者生活艰苦或者工作不顺或者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做的确实非常不对,但是人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应该跟他们好好谈一次,我本人曾经写下来想对他们说的话,然后告诉他们我还会尽力去照顾他们,但是他们也必须改变,他们这么做了,过去也就过去,把话说开。
这话说的,要不试试每天被人打一巴掌,然后给你点钱补偿
说的楼主好像有选择似的,不啊q 一把能咋地。
我觉得爱不爱的确实比较牵强,在文化框架里尽到义务吧,他们也是可怜人。
另外,“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本身就是错的,不爱孩子的父母(人)很多,有道德底线的人不至于虐待孩子,就是感情淡罢了,LZ父母这种是不爱孩子还要虐待孩子。
这是什么三观啊?? 不谴责LZ的父母,还觉得LZ不够阿Q?? 你是个有自尊的人吗?
这父母确实做的很失败,变态,不忍也罢,不要被道德绑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小孩的,抱抱楼主
仅就你说的自己打死也不认错的性格,可能也会让你的人生道路走得不那么顺利,好奇你在现实中会道歉和反省吗?我觉得嘴硬的人不太容易沟通。
这种打法绝对是虐待儿童了。
楼主,你要正面大胆的告诉父母,他们小时候虐待儿童是犯法的。如果有任何渠道可以起诉父母,你会积极起诉。
只有面对你的虐待者,你才可以走出这种阴影,不然一辈子都会有心理问题的。
文化框架是父慈子孝
你不要搞错了
谈自尊?那楼主成年之后就可以彻底切断联系啊。到底是谁没有自尊。。。
谴责有啥用
楼主还想着文化框架呢,还觉得父母也是可怜人呢
楼主你不要在自我pua了
“爸妈不是不爱我,但是我没学会爱” 你爸妈都毒打你了。。你还觉得是自己的原因?
我和你情况有一点相似之处,不知道你有没有小孩,等你养了自己孩子,你看他犯错时,你下不下来手就明白了。
我一开始很难接受父母不爱自己,但可能我发现的时间比较早吧,十几岁时就发现了。折腾十几年,才慢慢接受,释怀?(也许没有完全释怀),切割然后重新和父母建立联系中。
父母不爱的原因也复杂,不能说是完全不爱,只能说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接触家长和小孩,然后有一些带娃经验。能毒打孩子,并以此为荣的家庭,pua贬低孩子的家庭,父母绝对是爱自己远胜过于爱孩子的。比喻来说,你父母就像恋爱关系中的渣男,但又无法分手那种。
不要遗憾和他们关系疏远了,只有保持距离,你才能看清他们,认清这段关系,然后想着去怎么重建和修复。
性格倔强确实吃亏,有些东西长大了会明白该道歉的是会道歉,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做错了,也会对他们道歉。可我现在回想,就是带着现在认知回到过去,我也还是不会道歉,因为我的感受是我并没有错的离谱
为啥回国看他们? 上赶着找虐?
那你还同意父母跟你住一起?你斯德哥尔摩了。
主要是回国玩,另外从心底我也没有极度的恨
re, 有些人就看字面意思,从来不体会一下本质,不体会故事后面的故事。难怪几张大字报就能掀起大规模的社会运动。
算了。 离他们远点儿。该赡养就赡养好了
我也感受到了你的纠结
对不起说句狠话,楼主你父母好变态,正常父母没人能这么羞辱自己的孩子
理解你的感受 如果你愿意,找个心理咨询师聊聊,给自己一个疗伤的机会 你的这些经历和情感体验,需要被validated,需要有一个closure 你也需要心理上真正认可自己的做法 “我这做是有道理的,我有权利选择如何跟父母互动”
抱抱你 和你一样的心境 想到他们就恶心 完全不能共处 能躲多远躲多远 所谓尽孝道纯粹是完成任务 我也是成绩好从来不惹事连贪玩都没有照样挨打 连亲戚们也不明白为什么我都这么听话了我妈对我还是那么严苛永远不满意永远能挑我错 至今记得我妈疯狂失控打骂我的时候那凶恶的眼神和永远紧缩的眉头 我们家阳台上窗户边放着打我专用的竹藤条因为鸡毛掸子不够结实 一打一条一指宽的血痕疼得像火燎 无数条血痕在全身交错 打断了再换一条新的 我妈朋友遍天下 到哪儿都自来熟 对除了我的所有人宽容大度 所有人都说她善良心态好 她到处分享自己当年心脏病被医生判死刑结果不管不顾照样结婚生女 我多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被生出来过
你性格倔强是被他们虐待造成的,他们的虐待不但让你肉体受苦,精神上受辱和害怕,给你造成的性格问题让你成年以后也一直因此而suffer,影响着你和所有人的关系,包括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熟人关系,婚恋关系以及和孩子的关系。
面子上过得去啊,不会起冲突,他们要什么,合理的满足,不合理的拒绝,情感上的交流那确实就比较难了。
不需要父母道歉,没有用也弥补不了什么。 其实选择原谅是个挺好的方式,我曾经跟一朋友聊过这个,小时候他父母把他丢家里,他自己照顾自己,他说他也怨恨很久,后来自己结婚以后选择原谅他的父母,我当时说对我来说绝对不可能。
后来看各类书,看到简爱,简最后是选择原谅她的姑母的,因为自身强大的话,这些过去已经不在乎了,也不需要在乎。
我后来回给这位朋友说,二十岁的时候,怨恨自己的成长经历可以理解,如果三十四十岁了,还纠结过去,那这个人在这些年里都没有成长。
我觉得楼主可以借鉴吧,不管最后选择什么,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摊上这样的父母,美国这边的孩子长大估计就断绝关系了。你还想着回国看他们,很仁至义尽了。
“爸妈不是不爱我” 我觉得能这样打孩子的,就是不爱孩子,没啥好分辨的。
“如果三十四十岁了,还纠结过去,那这个人在这些年里都没有成长” 这是教科书式的受害者有罪论。
不用长大,当下就能把他们送监狱去。这些人就是应该坐牢的货。
天呐,这父母是不是人啊
这位层主不必PUA我,很多时候,不在局里是没法理解的,自重。
我一个陌生人PUA你干嘛。我看了你在这楼里的发言,是你被父母PUA了,回头还想PUA楼主。你自己珍重吧。也许你自己通过你自己的方式决定原谅和放下了,但你没有权力要求楼主也要原谅和放下,不管楼主多少岁。“不原谅就是自己也没有成长”这不是PUA是什么?这是教科书式的PUA。
你小时候最初几年是跟父母分开吧?比如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一起,是几年后才回到父母身边的吧?
我的经历没有楼主那么夸张,但我爸也是那种我二三十岁都能一个耳光抡上来的人。最后我变成了非常独立的性格,也没有自卑之类的问题(因为我一直成绩非常好)。没能做到跟父母关系亲密,但我也不会去多想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劝慰楼主,因为没有经历过这类事的人,是无法理解这种心情的。我以前最烦的一句话是“他毕竟是你爸”。只想说:楼主,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你现在也不需要靠父母吃饭,跟父母的关系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并没有,一直是父母下面带大的。 说起这个我更想起我妈是那种典型被PUA 的人,还赶鸭子上架的。 小时候因为我是女孩子,我奶奶重男轻女不让我妈进门,最后我奶奶老年痴呆那几年,是我妈照顾的她直到去世的。 我妈就是个无知妇孺,我讨厌她,也可怜她
往往这个问心无愧是很难界限的,毕竟我们是生活在社会里,会有道德的束缚,思想的禁锢,这也是为什么发出来给大家讨论,因为我不清楚我的决绝是否正确
好好爱自己
现在老了觉醒了,跟我家娃每天要视频,每天就是宝贝你最棒之类的。昨天母亲节我一个人出去按摩放松半天,我妈知道以后给我打了3个电话叫我回家带娃。
你说她变了吗,她还是没变,虽然对孙辈有了些正面的爱,但是对我永远这么苛刻,所以我觉得关系是无法变化的。母女缘浅也是命运,没法强求。
抱抱,我小时候也是有着极强的这种为何要被生出来的感觉。这个话我很小就跟爸妈说过他们生我是他们想生,并不代表我想被生出来。长大后才发现原来我那么小的时候就能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了
我不恨,但是不觉得有什么可原谅的,过去的回不来了,对于性格上造成的缺陷也很难弥补,我只是在该不该尽义务这个上面纠结
我也没有那种亲密感,没有信任感,没有依赖性。
总有人不理解的,上次还有个人发言说”起码你四岁前在祖父母身边没被打啊”。😂 的确啦,对比旧社会很多人特别是女性没有童年,我们已经很幸福。
抱抱,没必要纠结该还是不该。应是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怎样选择都不需要别人judge。 如果有一天释然了愿意尽义务就尽 如果就是解不开心结,就愿如彼岸花花叶两不见
性格倔强是难道不是与生带来的吗?反思起来,我确实是这些关系都处理的不好,唯一庆幸的是跟老公关系很不错,他是个在有爱的家庭里长大人,精神上给我了很多帮助。孩子关系我也总是不停反思,很怕自己犯当年爸妈的错。我要是发了脾气,后面发现是自己的问题,我会主动去向孩子道歉
其实妹妹,我一直觉得,他们当时就是不够爱,因为不够爱所以才会abuse,和给花钱没关系
这绑在树上打, 还有拳打脚踢绝对是儿童虐待了
BTW,我永遠無法忘記被父母兩人一起教訓時,還能聽到一般人在試圖使出最大力氣時會發出喘息,被教訓的原因只不過是忘記按下電飯煲的煮飯鍵,而我那時候不過小學六年級而已。沒法理解的事還很多,特別是我自己有小孩之後。
你父母在你犯错的时候对你的态度和方式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你现在的性格。不是就事论事,给你讲道理,错在哪里,并且给你犯错的空间(这个空间其实就是让你成长的空间),而是用恐吓威逼让你服从,你不认错是因为他们没有让你认识到错在哪里。其次,你最早的和人的互动是和他们的互动,在你离开家之前这也是你和人的互动里最多的互动,所以你和他们之间的互动,这个experience形成了你对整个人类的第一反应,如果你对他们是抗拒的,说的话是听不进去的,你对其他人也是这个mentality,除非你能有意识的改变和控制。
如果你不排斥台湾综艺节目,这一集的热炒店我推荐你看看,YouTube 上搜”热炒店 20211216”,这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非常好的说明了when you meet the parents, it explains the child.
不好沟通的人,你可以选择不沟通,楼主性格不好,工作走的远不远什么的都是她自己必须承受的。但是不认错就要被拼命打,这个就不对,end of story. 所以她父母不对。在工作中,如果你碰到不愿意承认错误的,你可以不跟她交往,你是老板可以不升她的职,但是不能打她。
作为独生子女,我相信我的父母肯定还是爱我的,譬如我从小就是衣食无忧,我妈会做我爱吃的饭菜,我爸则一直都很关心我的学习,包括大学报考和专业,他都和我高中的老师及校长讨论过。比起许多对孩子不闻不问的父母,他们即使称不上有多好,也肯定是及格的了。现在的我虽说没能够和父母在感情上有多么的亲密无间,但改尽的孝道我还是没有少给他们。同意你说的,我们大概就是所谓的父母缘浅,不过呢父母予我们总算是有养育之恩,我们还是理应报答的。或许等你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也就能更容易释然和打开心结吧。。。
“我后来回给这位朋友说,二十岁的时候,怨恨自己的成长经历可以理解,如果三十四十岁了,还纠结过去,那这个人在这些年里都没有成长”
为什么成长就是只能选择原谅?
就像很多人老是说当了父母才知道父母难
我觉得更多情况下,是当了父母才更加知道自己的父母非常有问题吧
非要受到不正常待遇的人原谅,是抹杀个人感受的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加重问题
尽物质上的义务就足够了 情感上,没有义务 情感是自愿的,是这么多年互动的结果,是缘分,无法强求
倔强,是天生的 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对待孩子的方式,如果孩子天生脾气好,那么孩子的反应也就是不一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