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对了,太流水账了 xwei26 发表于 2023-05-12 21:23
您是指《红楼梦》太流水帐了么?我以前也是这么觉得,细品之后就不一样了。生活中的小事,各色人物的小心思,结合上整个家族的兴衰命运,细细品味,其妙无穷。所以,个人以为《红楼梦》比许多宏大叙事的小说都更有趣。 推荐美学大家蒋勋先生的一个讲座《蒋勋说红楼梦》。油管上貌似有免费的。 极力推荐! 司芬克斯 发表于 2023-05-12 22:12
我说你写的太流水账了。。。。。。。虽然我很喜欢奇幻,但是,文笔还是有点重要的。网文也不需要文字功底多出色,起码渲染气氛之类的要做好点,能让人上头一口气往下读。 xwei26 发表于 2023-05-12 22:23
首先鼓励一下作者!基本的写作技巧是有的,但的确是没有天分:) 同意楼上的评价,流水账,无法吸引人继续读下去。 再具体说几句: 世界观构成混乱,无法自圆其说。 不说文笔,就说文字,最基本的,的地得不分。 开篇第一句,油烟能用“朦胧”来形容? 对方这人? 是想说对面这人? 服务生,购物袋,伙计...这些名词在同一维度时空吗? Fritz2022 发表于 2023-05-12 22:41
回复 11楼司芬克斯的帖子 朦胧一般形容美好的事物:) 油烟重环境糟糕的厨房是模糊浑浊:) 一部作品如果在开头/第一章就无法吸引住读者,那基本可以算是一部不成功的作品。 我很欣赏您谦虚的态度。写作是真的需要天分的。您非常非常努力,行文中可以看出来,但笔力不逮,也是事实。倘若假以时日,会有进步,但是读者是否买账,就不可知了。 Fritz2022 发表于 2023-05-13 00:03
谦虚是怎么看出来的?作品简介里都像李梅亭一样身外化身,拍着自己的肩膀夸奖自己了 copycat 发表于 2023-05-13 00:29
回复 13楼司芬克斯的帖子 国产剧,第一重要的是剧情啊。电影看导演,电视剧看编剧,这几乎是常识,可是国产剧的编剧,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尤其是重灾区的职场剧,编剧好像从未上过班,虚假浮夸,闭门造车。 Fritz2022 发表于 2023-05-13 00:51
你这个文笔真的太差了,好像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看图说话。没有最基本的文字功底做基础,上面一层的各种想法只能是空中楼阁,表现不出来的。 saynomore 发表于 2023-05-13 02:14
今天和大家推荐一部比较特别的作品,长篇奇幻小说《雷与龙》。说它特别主要有两点。首先它是我写的。怀着敝帚自珍的感情,盲目到不知羞耻的自信,我觉得这部书写得极好,至少是非常新颖和先锋的。其次,它的定位非常尴尬。年轻人估计觉得本书的结构过于复杂,没有一个“主线”,没有吸引人的“主角”,而且没有“爽点”。中年以上的人大概会觉得此书的题材幼稚,一见到“精灵”“魔法”之类的就无法读下去。 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应该写一篇文章推荐一下这部拙作。因为这部书和以往的所有奇幻小说都不一样。如果你觉得它有什么俗套的情节,那么你一定没有认真读下去。是的,这是一部需要认真读下去的奇幻小说,是不是有点讽刺?多数人看奇幻作品都没有这个耐心。但是我也管不了这许多了。我受不了爽文,也写不出爽文,但是我很热爱奇幻小说。 我写这篇推荐文的目的也是希望有兴趣的读者能够耐心阅读,发现其中蕴含的惊人魅力。故事的主题结合了中国武侠和西方奇幻,而故事的发生地点在外星(异世界)。这部小说本来是我构思的一部动漫作品的剧本,写着写着就改成小说了,所以语言方面力求简洁直白,没有所谓“文笔”一说。 本书的写作手法借鉴了《红楼梦》的故事编织技巧,以及《围城》的弱化主角和主线的风格。你没看错,这是个向红楼梦学习奇幻小说,是不是很劝退?本人的行文造诣远远够不上《红楼梦》的级别,但是在故事的铺陈上没有一味模仿,而是有独到之处。 和《围城》类似,本书的主角不那么重要,只是串起书中奇幻世界的“故事带领者”。我们跟着主角去看这个世界。人物是否“讨喜”,主角最后有没有成仙成佛并不重要。事实上,书中的人物都是平凡的人,有着各自的利益和小心思。他们当中没有救世主,没有道德楷模,也没有纯粹的恶魔。 如果看到这里您对这部《雷与龙》有了兴趣,我还要再善意的提醒一下。本书的很多章节看起来毫无关系,实际上没有一章是多余的。它并不是一个长篇单元剧作品。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背后有着复杂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既不完全是命运,也不完全是阴谋,而是难以言说的“必然的巧合”。正如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一样。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以下是《雷与龙》第一部《灵龙雷雨》的链接: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64713723/ 第二部《燃骨长夜》和第三部《云纹边界》也已经完稿,正在陆续整理上传。敬请期待。 PS: 我知道“克劳德·伊斯特”是个奇怪的笔名,但是只有这么长这么奇怪的才能注册成功,我也是服了。
您是指《红楼梦》太流水帐了么?我以前也是这么觉得,细品之后就不一样了。生活中的小事,各色人物的小心思,结合上整个家族的兴衰命运,细细品味,其妙无穷。所以,个人以为《红楼梦》比许多宏大叙事的小说都更有趣。
推荐美学大家蒋勋先生的一个讲座《蒋勋说红楼梦》。油管上貌似有免费的。
极力推荐!
我说你写的太流水账了。。。。。。。虽然我很喜欢奇幻,但是,文笔还是有点重要的。网文也不需要文字功底多出色,起码渲染气氛之类的要做好点,能让人上头一口气往下读。
同意楼上的评价,流水账,无法吸引人继续读下去。
再具体说几句: 世界观构成混乱,无法自圆其说。
不说文笔,就说文字,最基本的,的地得不分。 开篇第一句,油烟能用“朦胧”来形容?
对方这人? 是想说对面这人?
服务生,购物袋,伙计...这些名词在同一维度时空吗?
原来是这样。我的书已经被您读到了呢。感谢您来读,并留下宝贵意见。
您说的这一点么,我其实纠结了好久。网文的套路我也大概知晓,但是实在不想那么写。这是一种不讨喜的坚持吧。您所谓的“上头”也就是小说作者常说的“爽点”。我这部小说虽然登载在网上,但不是一部网络文学。
打个比方,网络文学好像快餐,高油高盐,一口上瘾。吃惯了快餐,会觉得别的料理淡而无味。我写这个推荐也正是希望有读者能慢慢读下去,而不是快速扫过。我也知道这意味着没什么读者,但是能收获一点知音,就算一点吧。
世界观的问题,您还没往下看呢,后面更混乱,但是其实有着非常严谨的结构。在现实世界中,不在同一时空的东西,在奇幻世界中可以以其妙的方式并存。
很遗憾您没有兴趣读下去。一定还有更适合您的作品。
为了顶贴,再和您聊两句,希望您不嫌烦。油烟的“朦胧”是我自己的亲身经验。以前去过几个小餐馆的后厨,虽然都有抽油烟机,但是油烟依旧很大。这些油烟混着这灶台上的热气,让眼前一片朦胧。我也分不清是油烟太浓,让空气如此污浊。还是眼睛被油烟刺激,所以看什么都变得朦胧。我当时想,厨房的这些人怎么能够日复一日地在这里工作呢?
现在回想起来,答案其实很简单:生活所迫。
朦胧一般形容美好的事物:) 油烟重环境糟糕的厨房是模糊浑浊:)
一部作品如果在开头/第一章就无法吸引住读者,那基本可以算是一部不成功的作品。
我很欣赏您谦虚的态度。写作是真的需要天分的。您非常非常努力,行文中可以看出来,但笔力不逮,也是事实。倘若假以时日,会有进步,但是读者是否买账,就不可知了。
业余爱好嘛,没什么努力不努力的。就好象喜欢钓鱼的人从来不觉得抹黑起早,中午再顶着烈日钓鱼是个辛苦的事情。我就不喜欢钓鱼,但是特别理解这些人的乐趣。
唉,我这个作品呢,也许注定是要扑街的,但还是希望能多找到一些品味独特的读者。
我感觉现在的网文世界有点像二十年前的宝莱坞。你拍个电影,没有歌舞,没有帅哥美女,根本就没人看。制片方要是说,我有剧情啊。观众会说 ,演员这么丑,你让我怎么看剧情?看五分钟我就想退场了。
说到这儿,国产古装剧貌似正在这个阶段。观众主要在意是哪位明星演的,扮相好不好,台词甜不甜。我只能说各人的欣赏趣味不同吧。
谦虚是怎么看出来的?作品简介里都像李梅亭一样身外化身,拍着自己的肩膀夸奖自己了
谦虚是说作者对待批评的态度。
给自己的作品写简介,就是在做广告,当然怎么玄乎怎么吹啊,可以理解。
国产剧,第一重要的是剧情啊。电影看导演,电视剧看编剧,这几乎是常识,可是国产剧的编剧,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尤其是重灾区的职场剧,编剧好像从未上过班,虚假浮夸,闭门造车。
哈哈哈哈哈哈,说的好贴切。 说起李梅亭我就想起了葛优那张脸。我看《围城》的时候还不知道早就有了电视剧。等我去看剧的时候,发现全剧最抢戏的就是李梅亭。葛优葛大爷真是不世出的优秀演员。
我突然想起来我以前聊过一期《围城》。有兴趣的话来看看:
【每日文艺闲聊】婚姻是《围城》吗?你在城里还是城外?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50620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事儿不赖编剧?我和一些大陆的编剧聊过,个人感觉这些编剧们可以写出更好的作品。但是”市场”(也就是观众),还有制片方不喜欢编剧们自以为的更好的作品。
在国内影视界编剧的地位非常低,制片人,导演,主演,甚至是赞助商都可以随意改剧本。所以最后就会出现所谓的“魔改”。明明小说原作还不错,非要改成脑残剧。然而这些脑残剧,只要保证了有帅哥美女,还都很赚钱,就更没人在乎什么编剧了。
网络小说也是类似,只要有模式化的人设,在恰当的地方植入“爽点”,就会有付费读者上门。我在一个作者QQ群里潜水了一段时间。这个群里没人讨论文学,主要是听平台的编辑用大数据分析出的热点。然后各位写手再根据热点题材,把范式和爽点往上一套,变出一部新小说。
他们一般写几章发现不火,就会立刻停笔,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一丁点热爱。他们会等待新的热点,学习新的流行范式。这些范式就是大家总结的“某某文”,例如“种田文”“无限流”之类。
市场如此,也没法责备这些编剧或者写手。大家都是为了生活。
我写这部冷门的奇怪作品也是为了生活,更好的生活。
嗯,可能是这些年不写作退化成三年级了。我初中的时候就在报刊发表短文了。当然,那时候的编辑看的东西少,比较好骗。唉,没想到人到中年回到了小学水平。我就先从小学水平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