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导演辛爽:只喜欢作品被看见,其他很排斥

j
jiajia2018
楼主 (北美华人网)
https://www.sohu.com/a/615846655_120107641 2022-12-10 15:51     随着今夏一部《隐秘的角落》(以下简称《隐秘》)的热播,将原本“隐秘”在片子背后的导演辛爽推出水面。 虽然没有专业学过电影,但辛爽觉得一切都是命运使然。经历的所有,会让你把对世界的感受,对人的感受,最后变到片子里,被观众看到。 朋克、摇滚乐、吉他手、导演,这些都是打在辛爽身上的“标签”,它一方面证明着辛爽的存在,一方面又阻碍着他自己究竟是谁的认知,对他而言,这些名词代表的仅仅是经历而已。辛爽说,拍片的时候,他在现场是导演,生活中,在大马路上他就是一个普通青年,就是辛爽。 辛爽在片场。 乐队:做了五年乐队,想要换一种生活 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的乐队已经呈现遍地开花之势,而且摇滚乐的各种分支流派如重金属、朋克、实验噪音等,都产生了各自的代表乐队,这一时期的乐队最具独特性和创造力。但因为商业机制匮乏,有很多不为大众熟知。在这一背景下,2001年,Joyside乐队成立。 Joyside成立之初就被看做北京最好的朋克乐队,热爱摇滚乐的小青年辛爽在乐队担任吉他手。2000年初的音乐市场并不景气,既没有音乐节也没有音乐综艺节目,“市场特别不可以”,辛爽回忆,那会儿普通的一场演出,一个人能分到200块钱,就是个打车钱,最惨的会分到十几块钱。做乐队,是没法作为谋生手段的。 和“无法糊口”的困境相比,更让辛爽感到厌烦的是那时的生活状态,连续几年生活在这种状态下,他想换一种方式去生活。 2006年,辛爽离开了Joyside。辛爽自认天生就不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而摇滚乐要有纯粹的艺术家精神,才能够耐得住嘈杂和寂寞,辛爽深知自己做不到。与其那样的话,不如换一种生活,不拧巴了,换一种相对更接近人间的生活。 萌芽:导演是很理想的一个职业 辛爽对于“拍片”的兴趣,早在乐队时期就萌发了。上学的时候辛爽就喜欢看戏剧类的书,比如《等待戈多》。做乐队的时候,辛爽就老想拍个MV。那时他同时在光线上班,光线那会儿还没有开始做电影,辛爽的工作就是负责所有节目中的音乐部分。因为想自己拍MV,辛爽还特意找了同事,从光线弄了台机器出来,用那种巨大的机器和古老的贝塔带,加上自己写的创意,来拍MV。现在回想起来,这一段不成熟的经历特别像导演职业的“启蒙”,更为重要的是,它让辛爽意识到,自己是真的对这个事感兴趣。 辛爽执导《幻乐之城》。 随着可以拍视频的(佳能)5d面世,个人可以买得起机器了,辛爽迷上了拍摄,经常自己拿着机器随便瞎拍,再剪出来,会觉得这事有乐趣。 走红: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家吃完饭,把碗刷了 辛爽有些宿命论的感叹,“(做导演)这个事我觉得宿命使然。” 辛爽在片场。 毕竟曾经也是一名摇滚青年,见过“千万双手在我面前挥舞”的场景,聊到这里,辛爽连连摆手,“所以就腻歪了,我就跑了嘛。我不喜欢那种特别嘈杂的生活。” 对于“享受荣誉”这事,辛爽不能说没有兴趣,但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他说自己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家吃完饭,把碗刷了,站着刷碗那一刻,他觉得好放松,那一刻千金不换。 孩子: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随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尽管开始被不了解剧情的人误认为执导了一部“儿童剧”,《隐秘》中爱的捆绑、恶的滋生,无不带着成人童话的暗黑感。 《隐秘的角落》 辛爽的儿子今年六岁半,马上到了要上学的年龄,会不会送他进“奥数”班?辛爽耸耸肩,“看他的兴趣,如果对数学真有兴趣,那就去学呗。反正我对数学没兴趣。” 辛爽的教育理念就是,你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随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有时候辛爽在家里弹琴,儿子跑过来说,爸爸你能不能别弹了,好吵啊。辛爽至少知道了,那一刻儿子对弹琴这事是没有兴趣的,所以自己也不会逼着儿子跟自己学吉他。“无所谓,你爱干嘛干嘛,只要你不伤害别人,只要你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只要你有爱人和被爱的能力,正确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悲伤,我就没有其他的要求。” 看片:《双峰》是我心中真的神作 作为一名“非科班”出身的导演,辛爽并没有靠巨大的阅片量换取“敲门砖”,他有点无奈,“因为太懒”,“看一个剧我要鼓起巨大的勇气,因为我不会像一名观众一样只是单纯地享受,会看光,看这段人物是怎么做的,对我来说就跟学生上课一样。我也是个懒的人,我也不爱上课。” 辛爽也有自己喜欢的美剧,大卫·林奇的《双峰》。虽然是1990年的片子,到现在为止都还有人在讨论。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看到新的不同线索。“《双峰》是我心中真的神作,我离神作还差太远。但是我是希望做一部这样的作品,能让观众得到无限的乐趣,跟玩游戏一样。” 辛爽导戏。 音乐:标签这东西本身就不自由 辛爽自认早已不是“职业音乐人”,但音乐是流淌在他骨子里、血液里的元素,是他没法离开的物质。现在他也写写歌,但不会卖了,最多是朋友听听,也不想把它制作出来。在音乐领域,他觉得自己能干的、该干的,都干过了,“我想表达的都表达过了,现在换一种表达方式,我觉得也挺好。” 朋克、摇滚乐、吉他手、导演,这些都是打在辛爽身上的“标签”。辛爽说,拍片的时候,他在现场是导演,生活中,在大马路上他就是一个普通青年,就是辛爽。“我其实就是喜欢骑骑摩托、买点衣服,然后躺着看会儿《马大帅》。” 那一刻他看起来一点也不“朋克”,却很自在,很“心爽”。
j
jiajia2018

真是个牛人,搞啥都搞得不错。 活得也很明白。弹琴儿子嫌吵 “(做导演)这个事我觉得宿命使然。” 他的作品里面确实有一种宿命感。
打算去看看他心里的神作 双峰。
小红马甲
他真是有天赋,不是科班出身,想当导演,一拍就能排出非常牛的作品,这就是悟性高。
j
jiajia2018
他真是有天赋,不是科班出身,想当导演,一拍就能排出非常牛的作品,这就是悟性高。
小红马甲 发表于 2023-05-08 10:10

居然是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法毕业的。挺神的一个人。
就拍了两部剧,都是高分高能。
之前还做过综艺的导演。再之前貌似没有别的相关的经验了。
可能真的就是人有才华,加点运气,就怎么都挡不住?
j
jiajia2018
另一个关于漫长的季节的采访:
对话导演辛爽|《漫长的季节》:当共鸣结成琥珀  2023-05-05 08:15     对话导演辛爽|《漫长的季节》:当共鸣结成琥珀 过去来的雪飘飘扬扬,往事烟尘无声地消散,又重重落下。冬天来了,困住大家的那个漫长的秋天结束了。一个叫王响的过去开火车、现在开出租的司机,在漫长的18年后冲着青春时的自己喊:“向前看,别回头!” 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腾讯视频X剧场网剧《漫长的季节》在会员大结局后火爆全网。豆瓣上出现了少见却是极其典型的“口碑破圈”一幕:一部剧在收官前的打分人数不足七万,但剧终后,观众们源源不断入场。无论是随剧集更新节奏一路守到结尾的旧雨,还是在假期刚被安利便一连追完12集的新知,齐刷刷打出了高分。截至昨晚,24万余用户给出的9.5分,创下国产剧近八年新高,很可能提前锁定2023年最佳。 剧本、表演、音乐、美术、光影、剪辑……要夸的地方太多,许多人干脆在短评里言简意赅地留言“谢谢辛爽”。而导演辛爽的回应同样单刀直入——剧集开分那天,他在微博上发了四个字“谢谢观众”;尾声那场大雪落下时,他写“打个响指吧,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导演与观众通了心意,没什么是比这更有效的创作了。 第12集上线那天,辛爽参与一场线上访谈。对记者们的问题,他更习惯用清晰明了的理念、逻辑来回答,很少拆解某场具体的戏。但回望这些看来朴素的观点,人们会理解9.5分的佳作从何来、好剧的余味因何在。 借剧中被当成题眼的出自文学策划 班宇的诗“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很长时间也不会干涸/整个季节将它结成了琥珀”,导演辛爽和主创班底用他们的方法,把共鸣结成了琥珀。 片子里,有熟人。 导演辛爽,因《隐秘的角落》一剧成名。2020年夏天,三个孩子眼中的故事技惊四座。“爆款”让声名、流量都变得水到渠成,“选择权”也是。有段时间,递到他面前的剧本多少有“隐秘”的感觉,可辛爽不想重复。要有属于创作者本体能与观众形成沟通的内容,具备些能让观众耳目一新的东西——两条准则筛出《漫长的季节》。 “故事基底就是一名老年出租车司机想要解决他人生里特别遗憾的一个问题。”市场上以老年视角讲故事的稀缺性让创作者动了心,“想让大家更多关注一些平日很少聚焦的人”。就像故事里的三个东北小老头,很少被聚焦,但其实就在身边:他们在生活里被慢慢消耗,却又不乏一些“飞升时刻”。他们对生活和爱人的渴望一直在,生命经验造就的自尊和窘迫并存,有时候,欲望、絮叨、油腻会膨胀开,可终究是对这世界的深情占了上风。 辛爽觉得,丰沛而含混的人及其情感,是他关心的故事本质,不会因悬疑或是其他类型而转移。当年,团队分析过《隐秘的角落》后台数据,意外发现播放量最高的不是强情节推进的时刻,而是“两个母亲吵架”“朱朝阳失去父亲”这些拥有情感浓度的单集,“真正打动人的,总是‘人’的故事、‘人’的情感”。 文学策划班宇的加盟也与“人”有关。刚接触剧本那阵子,辛爽正为班宇的小说集《冬泳》着迷,他喜欢书里“只能发生在东北”的对话,还有那些像是“真实活过的人”。契合的是,一开始吸引作家的也不完全是故事或者案件,而是他从辛爽的表达里感受到的“一个人、一群人、一代人,时间如何从他们身上驶过,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 时间 班宇进组时不会想到,自己不仅参与剧本打磨,还顺便贡献了剧名和一首诗。 原剧本取名“凛冬之刃”,辛爽一直不怎么满意。某次剧本讨论后,班宇讲起他刚完成的一部短篇小说《漫长的季节》,对面提问:“这名儿挺好的,能借我用吗?”辛爽觉得,狭义地看,王响被困在了儿子王阳走后的那年秋天;广义地理解,季节代表四季轮回,特别像人生。他希望透过时间流逝的感觉、透过王响,让人看到芸芸众生。 一并借来的,还有班宇的诗《漫长的》:“打个响指吧,他们说/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诗的前四句早早出现在第二集,成了人物命运的判词。辛爽将三条时间线穿插着讲,他想营造一种各成章节的感觉:“每个时间线发生的事,都是那里的此时此刻,不依附于另一条线存在。但每条时间线又是互为谜底谜面、互为‘响指’的,只有当几个‘响指’发生共鸣,故事才真正开始了”。辛爽坦言,自己对“时间”感兴趣,“是让时间服务叙事,而不是为了看起来酷炫”。他也相信观众不会被多线程困扰,“如果预设观众不如我们聪明,这事情是很傲慢的”。 于是,故事中人,1997年的沈墨、王阳、傅卫军,1998年的王阳、龚彪、马德胜,谁都没有全知视角。他们为爱情、欲望、家庭、信念感驱使着奔忙着,像是小凉河的水,只有当下,没有过去或者未来。而对看故事的人,“所有事同时发生,观众在一旁仿佛全知洞察一切”。当所有的时间线收束,1997年、1998年、2016年的人事物融为一体,时间的威力会清晰降临。 王响带走中年沈墨,18年执念,所求不过两个真相:王阳有没有杀人?他到底怎么死的?得到答案,他会释然,虽然其间那么多不堪回首,虽然漫长的季节结束时让人猝不及防。 东北 有意无意,东北是这几年虚构作品的故事多发地。但拍来写去,似乎都脱不掉冷冽肃杀的氛围。 辛爽是吉林四平人,他不想重复在影像表达上已有些固化的“那个东北”。他的真实记忆里,东北并不总是寒冷的,也并不必然地与凋敝或者雪地里的谋杀案关联。事实上,想到东北,他首先会想起秋天阳光下金色的树,天格外高和蓝,天气不算冷,人可以穿着夹克衫在户外散步。 “是我印象中特别明媚的一个东北,人们都非常积极地生活着。”辛爽把感受描述给辽宁沈阳人班宇,得到赞同。他们知道,东北不为人注意的短暂秋天,就是这次要创造的“漫长的季节”。就这样,有两桩碎尸案的故事不带什么血腥味,反倒充满了东北一家人的烟火气,甚至前八集还呈现几分嘲讽世事的喜感。这份烟火气还调亮了视觉,因此在《漫长的季节》里,钢厂、铁路、拌桔梗都是东北的风物,但少了以往悬疑剧标配的冷峻凌厉,红色的火车头、绿色的出租车、金黄的苞米地、洒在过沈墨身上的和煦暖阳取而代之。 主演范伟和秦昊也都是东北人,陈明昊则是辛爽从话剧舞台上看到的“高度适配”的马德胜扮演者。优秀的演员碰撞出火花,纯熟自然的东北方言自带幽默达观的性格底色。“他们仨放在一块的‘化学反应’,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非常有魅力的样子。”辛爽说,他从没把故事当成喜剧来拍,但方言是生活的一部分,黑土地上,就是有一群虽然辛苦却也活得生机勃勃的人。 为了这群一辈子就想好好活、活尽兴的人,辛爽和团队在视觉、听觉、美学层面都遵循四个字“离地半米”,“我们想在绝对的写实主义中做些调整,让它更浪漫化、更饱满些”。 精致 如今,“很辛爽”俨然是种修辞。网友们直接用导演姓名来描述剧的质地,包括海报、片头、序幕、章节、音乐、片尾、运镜、构图、光影……总之,“精致感”能辨认他的作品。 事情到了辛爽这里,被高度浓缩成一件事——“形式就是内容本身,给观众提供完整的感受”。 复盘创作轨迹,“精致感”的养成有迹可循。辛爽接到的剧本已是第四稿了,在此基础上,他和编剧团队又花了近一年时间做加减法,强化富有生活质感的部分,减掉些偏犯罪的内容,再放大他们觉得出彩的人物。开机前,剧组种下一片苞米地。12集短剧,实拍107天,杀青时苞米已长到一人多高。2022年上半年,辛爽粗剪精修,做出五个版本。定剪后,故事被不均分地切成四章,第一集两章《姐夫以前开火车的》《响亮的响》,第三章《那个人回来了》拍了近11集,第四章《往前看,别回头》只尾声10分钟。而后,斜杠青年、摇滚乐队Joyside的吉他手辛爽,找来《隐秘的角落》时合作过的作曲家丁可,他们给12个单集配上12首截然不同的片头音乐,又在古典、后摇、流行的范围里配置背景音,“片头曲引出故事,灵感来自话剧舞台的开场,让情绪和氛围先行;多类型的音乐则是为匹配多层次的叙事”。 辛爽很清楚,现在的观众阅片量丰富,对节奏、审美都很挑剔。“我们要讲的甚至不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而是一代人的一生。这样严肃的主题下,我不敢特别潦草地讲,无论视听上、表演上,希望时时刻刻给观众带来饱满的信息量。”事实证明,所谓节奏快慢并不以几分钟一次强情节为计,主创提供了丰沛的视听信息,观众随剧的呼吸浸入那个与现实若即若离、似真又似梦的世界。 记忆 第一次给秦昊讲剧本时,辛爽很投入。龚彪四十来岁,和辛爽年龄相仿,许多“中年的、家庭的、欲望的”东西,很容易代入。讲着讲着,发现讲述的好像是自己“如果设身处地,我会做什么,会说什么,想表达什么”。 创作者“自己的生命经验”被磨细、重塑、输出,《漫长的季节》情节是虚构的,但在情感层面,三个老伙计再回首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它和太多人的集体记忆悄然重合。这就难怪,网友评价观剧情绪的变迁:初看以为是悬疑,然后从小老头的唠嗑里收获了喜感,没想到最后三集图穷匕见,命案的真相在命运的真相面前无足轻重。 作家班宇曾说,他渴望书写人在历史中的巨大隐喻,想把人的行为的复杂度以及背后涉及的当时社会环境、精神状态背景结合。我们的记忆就是被一代代小人物的命运串联起来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漫长的季节》。 王响、火车、苞米地,在开篇第一个镜头和剧终最后一幕首尾呼应。第一集,火车汽笛鸣响,镜头摇向天空,再缓缓下移——火车和铁轨不复存在,老年王响开着出租车晃晃悠悠地承接视线。一个时代远行,一代人老去。全剧最后,得到了答案的老年王响穿行苞米地。网友解读,那里是现实与梦境的楚河汉界:真相是雪洗掉了血的痕迹,连同秋的凋零。让王响抵达命定的铁轨,与意气风发的自己对望,是创作者的阳光,给无可慰藉者以慰藉。 而辛爽说:“生活、记忆只是处理悬疑材料的一种方式。我希望它不要变成趋势,因为观众希望看到的是更新的东西、新的类型、新的风格。”
j
jiajia2018
之前某剧友说这部戏近五年都没有这么优秀的,现在看,准确来说是近8年
j
jiajia2018
非常期待他下一步作品。感觉他会选择不一样的题材,不一样的风格,聚焦另一群不一样的人。
t
tingtingtintin
所以男的单身才能心无旁骛的搞事业。他要是拖着一个老婆,今天说要玩摇滚了明天说要拍MV了后天要当导演了,不给儿子学琴不上奥数班。。。老婆上华人哭诉,要被骂死了。
y
youdai
漫长的季节配乐非常非常好,比国内的绝大多数电影都要好,用到的作品非常广。虽然说配乐这事有专门的人在干,但导演是最后拍板人,导演的品味有决定性影响力。
j
jiajia2018
所以男的单身才能心无旁骛的搞事业。他要是拖着一个老婆,今天说要玩摇滚了明天说要拍MV了后天要当导演了,不给儿子学琴不上奥数班。。。老婆上华人哭诉,要被骂死了。
tingtingtintin 发表于 2023-05-08 10:25

他没有老婆?但是有儿子?
t
tingtingtintin
他没有老婆?但是有儿子?
jiajia2018 发表于 2023-05-08 10:29

没提到过老婆。猜是类似陈坤这种去母留子的,或者离婚了。
t
thymesu
之前某剧友说这部戏近五年都没有这么优秀的,现在看,准确来说是近8年
jiajia2018 发表于 2023-05-08 10:20

这两个剧都没看过,准备看一下。 我看剧少,看了些口碑好的,的确不错。比如 都挺好,大江大河,欢乐颂(很喜欢) 三十而已,白夜追凶,庆余年(还可以)
j
jiajia201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f4y1r7v8/?from=seopage&vd_source=49c1dee1cf912bb2f21ee473947026e4
他的一个短片。和漫长感觉好多神似之处。
转场的有一个镜头。
多条时间线。
m
mongo123

真是个牛人,搞啥都搞得不错。 活得也很明白。弹琴儿子嫌吵 “(做导演)这个事我觉得宿命使然。” 他的作品里面确实有一种宿命感。
打算去看看他心里的神作 双峰。

jiajia2018 发表于 2023-05-08 10:04

Twin Peaks是公认的神剧而且影响力巨大。里面有一幕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本来一群人打算分析案情,准备工作都做的好好的,Cooper突然小黑板一翻,展现一张中国地图,莫名其妙地开始讲西藏要独立和达赖喇嘛等等等了。。。这些跟剧情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当时我就想这西方世界的洗脑和观点灌输方式真是默默地无处不在啊
陈冲也在里面饰演角色,温温柔柔非常有魅力
q
qqyxgz
好奇, 除了有才以外他是家里有矿? 多少有才华的年轻人出不了头
f
fishandtree
所以男的单身才能心无旁骛的搞事业。他要是拖着一个老婆,今天说要玩摇滚了明天说要拍MV了后天要当导演了,不给儿子学琴不上奥数班。。。老婆上华人哭诉,要被骂死了。
tingtingtintin 发表于 2023-05-08 10:25

这话有点厌女了,那你看看李安,没有老婆可能早迫于生计转码去了。无论男女,有个精神稳定不作妖,理解自己的另一半最重要,不然的话确实不如没有。
王力宏
之前某剧友说这部戏近五年都没有这么优秀的,现在看,准确来说是近8年
jiajia2018 发表于 2023-05-08 10:20

那八年以前哪部剧这么优秀啊?
那_谁
国产剧如果都是这样的水准,观众就有福气了。电视剧导演原来最喜欢孔笙,现在又有了辛爽,真好!
j
jiajia2018
国产剧如果都是这样的水准,观众就有福气了。电视剧导演原来最喜欢孔笙,现在又有了辛爽,真好!
那_谁 发表于 2023-05-08 11:52

也很喜欢孔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