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刚大结局冲到9.4,我们头一回用文学夸国产悬疑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3年5月2日 20点22分 PT
共 (24)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D
Duolami
大约 2 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不少观众被连老婆伊能静都认不出来的秦昊给震住了,加上同样演技杠杠,各领风骚的范伟、陈明昊。
还有气质清冽、文艺战斗力爆表的“坏小孩”三人组。
主题,是老年侦探团?残酷青春物语?东北文艺复兴?
故事主线,是移花接木碎尸漂流记?弄死性虐犯的黑暗荣耀?
都有,但都不准确。
从开播开始日追一集的毒饭们就在后台催,说一说,盘一盘。
Sir只能耐着性子,一直到今天刷完大结局才放出
像素级全细节解读。
负责任地说,有些细节您大概真没想到,玩这么深这么大。
这是一篇打破常规的剧评。
每一个部分都将用剧中的细节为牵引,合并同类项。
还等什么,开始。
01
泰坦尼克号
卡梅隆导演的爱情巨片《泰坦尼克号》是1998年4月3日在中国内地公映,
这部美国大片也成为《漫长的季节》中最核心的符号。
东北小城桦林的秋天里,王响(范伟 饰)有一句台词:
这个季节怎么这么长,经历了好多事,感觉像过了一生。
直到第一场雪花在最后一幕飘下,尘归尘,土归土……
所有让人物的痛苦、忧伤、龃龉与不甘也被温柔的雪花稀释、滋润和掩埋。
很可能是因为桦林是小地方,全城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桦钢,因此引进大片在当地是延时上映,并且也出了盗版VCD。
“钢二代”王阳(刘奕铁 饰)与夹杂着神秘、清纯、羞涩气质的桦医新生沈墨(李庚希 饰)初见就结下沉重的羁绊,两人正式约会的地点就是电影院,观看《泰坦尼克号》。
但是,王阳爽约,沈墨一个人在电影院里略带不安地看完全片。
观众随着沈墨的视角重点温习了两场戏。
第一场,罗丝感觉到被old money的伪善绑架得要窒息了。
她虽然住着豪华的头等舱,但是系着能把肋骨勒断的腰带,自己与船底暗不见光的贫民没有本质的区别。
她是作为金钱游戏的“玩物”被母亲授予了男人,所以她觉得还不如去死,冲动之下在深夜打算跳入冰冷的深海里,被出来透气的杰克救了。
于是,就产出了影史经典的台词,“You jump, I jump”。
同样的剧情被王阳和沈墨复刻:
沈墨没办法去讲自己如何被囚禁在大爷沈栋梁的淫威之下,变态大爷还假惺惺将花边公主裙、钢琴、剪指甲等小动作作为宠溺的赠予。
王阳告白受挫,就真的用跳河来明志。
第二场戏,杰克浸泡在刺骨的海水里,罗丝趴在木板上。
两个人做最后的告别,最终杰克以命换命,两个人让爱的人活下去。
而这场戏也预示了,王阳和沈墨的真实命运。
为何前一分钟,王阳因为邂逅心爱的姑娘,还成为夜总会的同事,高高兴兴地洗澡,看着镜子嘚瑟时,下一分钟就像刚刚爬出来的水鬼,在阴森的光线里瑟瑟发抖?
为何王响会在小凉河对着黝黑到只能感受的河流喊话,我想你了,儿子?
王响的去处就是刺骨的河水。
他选择让沈墨活下去了。
《泰坦尼克号》中的罗斯侥幸活下去,在抵达之后如获新生,只有在弥留之际才想起来真正的自己,最青春美好的灵魂其实早就随着杰克葬于深海。
这也与沈墨后半程的人生不谋而合。
因为下岗名单而人心惶惶的桦钢突然出现了碎尸案,拥有特殊指纹的断指被混入尸块里,因而引导警察下结论,这就是受害者沈墨,并且变态大爷也认尸了。
但很多网友追到过半的时候,就已经猜出尸体另有其人。
《泰坦尼克号》当然是很重要的暗示。
王阳和沈墨是苦命的官配,
生命互相渗透。
两人相约去看火车的那场戏里,王阳背的包是沈墨衣服的颜色,红色;
而沈墨背的包,反过来又是王阳衣服的颜色,牛仔蓝。
王阳还读了自己写的一首诗: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吹个口哨吧,我说 你来吹个斜斜的口哨 像一块铁然后是一枚针 磁极的弧线拂过绿玻璃 喝一杯水吧,也看一看河 在平静时平静,不平静时 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 很长时间也不会干涸
据说这首诗是文学策划、东北作家班宇写的。
它其实也暗示了两人的命运,当然不能看字面意思认为“震碎”就是“碎尸”,而是两个信息:
首先是两个年轻人的生死达成共识;
其次是他们真的实现了瞒天过海,所以1997、1998年两年交替过程中发生的命案,一直到2016年才迎来沉冤昭雪的一天。
其实关于王阳到底怎么了,如果是死了,为什么,还有一首诗也有暗示。
是王响在儿子房间里搜到的,一本小书里都是王阳喜欢的诗,其中有一首提到自己的死将辜负父亲,让母亲痛哭。
总而言之,可以说的是王阳是一个感性的、善良的年轻人。
杰克向罗丝展示了贫民自娱自乐的桌上踢踏舞,还为罗丝画了肖像,是浪漫的;
王阳也给沈墨读了诗,送了自家拿手的锅包肉,还教女孩用瓶底去看炼钢炉的斑斓烟花。
杰克留在深海,永远年轻而英俊。
而王阳就永远留在了1998年的小凉河河床上,湿漉漉的,与深爱自己的父母永隔。
《泰坦尼克号》是属于王阳&沈墨的电影,但Sir以为它也是属于剧中其他人的。
观众应该还记得号称永远不会沉没的巨轮即将倾覆时,人们的各种反应,有人慌不择路而暴露劣根性,浑水摸鱼,有人懵懂困惑……
任凭即将到来的悲剧碾压,还有人决定保持最后的体面,演奏完最后一曲。
同样,以王响、龚彪(秦昊 饰)为代表的桦钢人也正在经历着历史巨轮的急停与倾覆。
爱情在更悲怆、庞大的“史诗”面前的确脆弱得不堪一击。
02
红毛衣
开篇第一场戏发生在1997年。
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中间,老式蒸汽火车呼啸着穿过,火车司机王响自信地重复着他最舒适的操作,并没有意识到:
这一年,桦林将要发生很多变故,港商来了,将会把国营大厂的资产卷跑,他也带来了最赤裸的欲望游戏——
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
港商说,人
脱了衣服
跟动物没有区别。
关于脱衣服,是导致沈墨性格中神秘感、决绝狠劲的那块多米诺骨牌。
在聋哑弟弟傅卫军的录像厅里,贴着香港电影古惑仔的海报,也呼应了年代。
那时的王响想不到,也看不到,他觉得自己是桦钢最有资历的老人,是这片土地正统的血脉继承。
火车呼啦啦往前开,镜头摇向天空,2016年的王响已然白头,是充满市井智慧的出租车司机。
身边的儿子从王阳换成了养子小北(史彭元 饰),这个老头做爹的路数变了,不再吹嘘威风、不再好为人师,不再强迫儿子走自己规划的路,做最根红苗正的工人。
小北想学画画,就计划陪着他去北京考试,只是在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才会释放悲情,面对湿漉漉的王阳。
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
最爱穿红毛衣,哪怕都跳线了。
这是儿子的第一件礼物,外国羊毛织的。
他嘴上说紧,骚气,但如获珍宝,像对待精贵的宣纸一样叠放。
所有关于儿子最重要的时刻,他穿的都是这件红毛衣,包括见王阳最后一面,包括打算卧轨自杀又被一阵婴儿啼哭唤起,他抱着弃子听到半空里有人喊:
爸。
最后一集,王响穿上了小北开支送的新的红毛衣,终于决定在2016年好好活下去。
红毛衣,是王响的精气神。
只要穿上它,他就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负责任的爹,可以帮儿子掌控甚至扭转命运,这件毛衣也寄托了王响父子深厚的血缘恩义。
剧中除了王响穿红毛衣,还有一个人也穿红毛衣,那就是沈墨的大爷沈栋梁。
他觉得自己是沈墨精神乃至肉体上的父亲,享有绝对的权力,他对沈墨说,你要听话,你是大爷一个人的。
红毛衣在他身上,又渗透着父权推向极致的可怖。
当大爷在电影院堵住了散场的沈墨,他的影子吞噬了少女的影子。
红毛衣是毛线打的,在那个时候的桦林,打毛衣穿毛衣成为入秋之后的重要日常。
在剧中,毛线还跟两个重要角色有关。
一个是有心脏基础病的王阳妈妈,罗美素,靠给人打毛衣赚药钱贴补家用,当得知儿子噩耗时,用五彩斑斓的毛线挂在暖气管上自杀了。
还有就是王响的小舅子,龚彪。
爱上罗美素的表妹,跟厂长有私情的小护士,当了接盘侠,特别不忿就出手打了厂长,从分配到厂办的90年代大学生变成了下岗名单的第一位。
他要维持读书人的体面,就傲娇地把绿油油的毛线围巾绕在脖子上,好好压平。
绿围巾跟绿帽子是不是一个意思呢。
2016年,得了糖尿病的龚彪包住大肚腩的是一身屎黄屎黄的毛衣,可笑的张扬。
这些毛衣成为这些人物的性格皮肤。
是桦林的秋色。
也是黑色幽默又是凛冬压顶前最后一次倔强的绽放。
03
支架、胰岛素与尿袋子
1998年虽然发生了碎尸案,“坏小子”三人组一个在水里,一个被警察认定成了零碎的血肉,一个被关进了监狱。
——但生活还要继续,就像开出去的火车。
就像那一幕一幕陌生又熟悉的东北风情录,最纯正的东北话,最地道的生活流,存在于这部悬疑剧中丝毫不违和。
剧中台词里最高频出现的一种事物是什么?
疾病,而且主要与衰老有关。
罗美素无论是哄老公还是哄儿子,都会拿心脏说事儿。
她得了严重的冠心病并且放了支架,价格赶上当年一辆桑塔纳,厂子还不给报销。
龚彪这个自命不凡的大学生也随表姐夫干了出租车,生活习惯极差,脸上散布色素、痘疤,他得了糖尿病,一边喊着把血糖给干高了但劝人喝酒最积极。
面对“生不了孩子”的老婆,他转而将传宗接代的遗憾投向鸽子。
当年破案的马德胜(陈明昊 饰)看起来最健康,找不到沈栋梁性侵沈墨的证据,还被对方挑衅而动了怒,把对方给打了,结果写检查丢了警察公职,说是戒了烟,烦了也抽。
因为看了太多混蛋就不打算要孩子,2016年前两年,老伴癌症死在病床上。
他就与一只狗相依为命,这只狗叫小李——其实就是当年后来居上,熟悉体制内官场文化的小年轻同事的姓。
他跳伦巴,可以把老太太抡到半空中,可心里还是沉甸甸地放不下。
他跟王响、龚彪一起蹲守一起套牌撞人的案子,入戏了。
王响坚持认为被撞的人不肯说话,不肯去医院看伤,一定是当年害王阳死的人。
三人插科打诨,逗笑观众。
但有些悲伤就像尿急尿频一样挡都挡不住。
龚彪血糖高了,王响前列腺受不了,而马德胜呢,最后突发脑梗而中风,半疯半魔。
这些老人身体都不咋样,在破案过程中还遇到给王响父子下绊子,有积怨的保卫科科长邢三儿。
他靠卖套牌为生,掌握着重要线索,推搡中露出尿袋子,原来他得了尿毒症。
这些疾病共同指向一个方向:
老了病了的桦钢和生活其中的人们。
疾病是一种隐喻,是与生活貌合神离的相处,被压抑的痛苦与失意转为病灶。
与此同时,这些疾病又可以视为人际间一种带着痛苦的情感纽带,他们在衰老的年纪里将心态的噪点全部磨平了,达成了有热气的“和解”。
邢三儿带着笨鸡蛋来王响家,主动告知线索,提到王阳也噙着眼泪。
彪子要给马上去北京考学的小北钱,当红包了。
王响转头又塞给邢三儿,说透析要花钱。
他们只有自己,也只有他们,老伙计们互相帮衬,这日子还能往下过。
面对这些可笑可气又可怨的事怎么办呢,作为东北神剧《马大帅》的头号粉丝,导演辛爽致敬了一把,让破案老头团在KTV里唱K尬舞,王响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
对了,王响去夜总会找儿子,拦住他的门卫就是从《马大帅》里“穿越”过来的。
“马大帅”的精神是什么?四个字——
“爱咋咋地”。
因为三个老头的骨子是善良的、正义的、执着的,懂情义的。
他们带着疾病活到了2016年,深信总有一天能够得到公允的回答。
这些疾病在台词里出现也是剧作上的“烟雾弹”,按照常理似乎他们都会折在里面了,但其实没有。
罗美素死于母爱,而非心脏病。
龚彪疑似马上又要戴绿帽子了,干脆与小护士妻子离婚,净身出户,只带着胰岛素。
他放走了指望发家的赛道信鸽,让它们飞翔在桦林的秋高气爽里。
于是,他终于中了彩票大奖,在对号码的时候出租车也飞出高架桥。
马队长是中风了,神神叨叨,跑到当年工作的警局里,让真正的小李给自己倒茶,疯了吧。
他讲了一个“和尚与捕快”的古代故事,小李听到最后就精神了,说老哥,还是你行啊,给破案了。
中风咋了,血管堵了心与记忆豁然开朗。
人最怕的不是疾病,而是心如死灰,被时代的罡风吹散了,再也不见。
04
向前看,不回头
业内有一种流传许久的说法,说看新人导演的实力不要看处女作,因为可能有一些偶然因素的加持。
最好看第二部,那才是最显实力的。
那么,《漫长的季节》证明导演辛爽是有东西的。
会挑演员就不说了。
除了破案老头团的三人,都有让人想不到的造型和画风。
挑配角也是绝了,比如变态大爷的扮演者侯岩松本来是拿过梅花奖的戏剧大拿,在剧中演得让人血压升高,变态感如泰山压顶。
尤其是唱着“一闪一闪亮晶晶”给沈墨剪指甲,哪个中年人不带着自己的指甲刀,指甲刀是剪手脚指甲的,有隐私感,看起来小又很锋利,是一种隐秘的暴力符号。
随着剧情的推移,摇滚乐队出身的他也延续了“隐秘角落”中拿手的阴间配乐,或儿歌或摇滚或民谣,把氛围一次次推进观众情绪的密境。
已经不少网友主动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记忆里的故事片段,比如关于下岗,关于家庭暴力等。
除了这些,辛爽还有两个经典,拿手的大招。
第一个是
转场。
许多看似突兀的转场,细想却再如此微妙,如此贴合。
比如沈墨在上医科专业课,老师当然要介绍各种人体构造,细之又细。
马上转场——
中学生出现在游戏厅里被傅卫军和他的哥们盯上了,设局,瓮中捉鳖,把这个小伙子的胳膊打折,但又不会残废。
那么精准,只能是沈墨教的。
再深想一下,能碎尸还在不同地方抛尸的人肯定是懂人体生理构造的。
第二个是
镜像关系。
辛爽曾经说过:
镜子可以在另一个方向去反映一个人,他不能直面的东西,我们可以用镜子拍出来,那个时候在窥视他的内心。
王阳感受到爱情的喜悦去照镜子,他感受到死亡的肃杀去照镜子,最后他也成为镜子里的相片纸。
马德胜中风之后,王响好心给他剪头发,他一照镜子马上获得灵感:一个人是不是剪光头发就被认为是和尚?
所以,尸块里出现了特殊指纹的指头、桦医的饭卡,是不是就被认为是沈墨?
一个人原来是可以死了,却又活着,只不过偷换了身份。
很多观众因为《隐秘的角落》记住了辛爽,在新剧中他来了一点“售后服务”。
比如龚彪台词里
明晃晃地cue到“隐秘的角落”
这个词,老搭档秦昊、刘琳、史彭元也走进秋天。
刘琳在剧中最后的归宿,一个在学校教务处工作的老伴,扮演的演员也来自“角落”。
但是,
“季节”又是反“角落”的。
不再像上次那样一开始就用强梗留住观众,告诉观众凶手是谁,这次是直到最后三集才揭晓碎尸的凶手是谁,到底有几条人命,王阳到底怎么死的。
似乎辛爽遵循了很传统的悬疑路数,但实际上又志不在此,通过1997、1998、2016时间线的混剪,交错推进。
通过巧妙的镜头转场,非线性的叙事,这部剧是彻彻底底实现了尊重角色,让他们的命运得到国剧中少见的恣意晕染,所以看似短暂的季节才一下子被拉长许多。
辛爽借马德胜之口表示相对于福尔摩斯&华生这样古典的侦探故事,他更喜欢的是美国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的作品,当然知名度最高的就是《漫长的告别》。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时间使得一切都变得低劣平庸,满目疮痍,皱纹累累。
人生的悲剧,并非英年早逝,而是日益老去且日益卑贱。”
在“季节”中,所有活到2016年的老人们感受到了以上之况味。
只有王阳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付出了代价。
他成为一个时代断层面的诗人。
05
结语
坦白说,这个五一Sir是有些惊讶的。
因为最大的爆款不是往常的院线五一档,而是发生在小荧幕。
更令人感叹的——
“爆”并不在于单纯的流量与口碑。
更是从大转向小,从宏愿转向细腻,从肿胀转向幽深的表达
生命力。
《漫长的季节》是一部昂贵的剧,但它的昂贵不在于华丽、有噱头,满足感官刺激的视听元素。
恰恰相反,它要展示的是当下很多剧最希望用滤镜柔化掉的生活细节。
是演员老年妆上触目惊心的皮肤质感,也是角色生活环境里的一切道具,都是不贵的,趴在温饱线上的挣扎。
比如三合板的饭桌、油腻腻的排风扇、老土花色、棉花都没有摊平的被子等等。
找到这些,让它们出现在合适的时空里需要耐心、勇气。
《漫长的季节》更是一部厚重的剧,但它的厚重不是历史书本里那些或悲怆的牺牲,或振奋的胜利。
而是以人为时间的尺度,并打出了一个超越时间的共鸣响指。
几乎所有出演这个剧的演员都要经历“漫长的季节”,接受“不堪”的衰老形象,哪怕是客串的角色。
桦钢一条餐饮街上开馆子,第二个发现碎尸的徐姐(任素汐 饰),泼辣风情,本来想偷摸幽会结果吓得够呛。
老了之后,在龚彪媳妇在家开的违规美容诊所拉双眼皮,差点给拉瞎了。
最后,《漫长的季节》更是一部“叛逆”的剧。
不止叛逆于人人亦步亦趋的市场和流量。
更叛逆自己——
剧集播出前,Sir就注意到海报那个小“彩蛋”。
所有人几乎都展示着自己最灿烂的笑容,色彩丰富、饱和度高。
唯独范伟闭着眼睛。
有不少观众顺着“隐秘角落”的逻辑推断:
王响是不是死了?这一切都是梦境?
对应龚彪在与小护士离婚时,说
这么多年就像一场梦
。
可观众最后会发现,原来这是辛爽对过去的自己玩了一次小把戏。
他真正想说的是,梦总归是要醒的,闭眼的火车司机一直活在过去的梦魇里。
当执念最终得到偿还,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睁开眼,往前开,不要回头了。
此时转身。
剩下我们继续迷失于桦林小城的秋天,在时间长廊与隐喻的诗意迷宫中折返,呆滞,然后苏醒。
国剧终于用一种“漫长”的文学方式。
留下了一批愿意驻足的观众。
https://mp.weixin.qq.com/s/eya-QaNHi6ee0LeqcFqkBg
D
Duolami
大约 2 年
2 楼
真的被当下泛滥只追求表面服道化精美的古偶快餐剧整的没脾气了。希望国产剧每年能有更多更多的剧,按照漫长的季节这个水平卷起来,给我狠狠的卷起来!
龙
龙木
大约 2 年
3 楼
所有牛逼文学的主旨似乎都是 《红楼梦》:落了一片白茫茫真干净。戏梦人生,人生如梦。
结局太牛了!年度最佳板上钉钉,一点不带烂尾。迷幻与真实杂糅,旧逝与新生交替,赞一句“东北魔幻现实主义”毫不过誉!
w
wewin
大约 2 年
4 楼
这剧太好了!
j
jacketdog
大约 2 年
5 楼
哎,东北人的生活咋就都这么惨呢
m
mouton
大约 2 年
6 楼
记住辛爽,编剧于小千,潘依然,陈骥,再有主创演员们,比起外形靓帅演技好太多,以后追剧有目标还不至于踩坑。
t
tissoot
大约 2 年
7 楼
节奏太慢
m
minqidev
大约 2 年
8 楼
嗯,写得很好
艾
艾米莉
大约 2 年
9 楼
markmark
n
nbixxibn
大约 2 年
10 楼
有哪里有bt下载还是只有油管在线看?
x
xingxingwh
大约 2 年
11 楼
这剧太好看了,有细节有深度
A
Abigail9981
大约 2 年
12 楼
辛爽在幻乐之城导过好几个短片,都不错呀。
j
jellynsyrup
大约 2 年
13 楼
给小哑巴蒋奇明打个call,准备去看他演的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希望他以后能拿更好的资源
王
王力宏
大约 2 年
14 楼
谁来解释一下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漫长的季节》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吹个口哨吧,我说 你来吹个斜斜的口哨 像一块铁,然后是一枚针 磁极的弧线,拂过绿玻璃
喝一杯水吧,也看一看河 在平静时平静,不平静时 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 很长时间也不会干涸
j
jellynsyrup
大约 2 年
15 楼
回复
14楼王力宏的帖子
结合这个看看,我发到别的贴里的
f
feemy
大约 2 年
16 楼
还好,最后有个王北,灰暗的生活中一线曙光。
A
Apple49
大约 2 年
17 楼
年度最佳
a
anning1941
大约 2 年
18 楼
看了一半,猜李庚希是白夜行的故事;以秦昊为卖点,可是秦昊就是一个配角啊,大部分戏都在范伟。还是后面秦昊异军突起。
p
pineapplesun
大约 2 年
19 楼
为啥我看不下去呢,咳,隐秘的角落,都没有get,还是喜欢快节奏多案子的。
n
nanjistar
大约 2 年
20 楼
回复
10楼nbixxibn的帖子
欧乐 爱一帆都能看
q
qqzj
大约 2 年
21 楼
人生苦短,岁月漫长。
c
chances0are
大约 2 年
22 楼
好久都没看到这么好的剧了,完全不会分神刷手机,不仅没有烂尾,而且把前面挖的坑都填了还顺带升华了,三个老男人演技没得说,配角也超给力。如果有不足,就是李庚希,复杂的情绪还是不够到位,让杀人这条线的说服力不够。就盼着国产剧多几部这样的。话说Netflix不引进吗?
公
公用马甲6
大约 2 年
23 楼
听不来东北口音。
y
yiozilienn
大约 2 年
24 楼
回复
5楼jacketdog的帖子
也不能说惨吧,只能说是现实啊,现实哪有那么多美好啊?每一个在街上光鲜亮丽的俊男靓女背后可能都有难以言表的事情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还有气质清冽、文艺战斗力爆表的“坏小孩”三人组。
主题,是老年侦探团?残酷青春物语?东北文艺复兴?
故事主线,是移花接木碎尸漂流记?弄死性虐犯的黑暗荣耀?
都有,但都不准确。
从开播开始日追一集的毒饭们就在后台催,说一说,盘一盘。
Sir只能耐着性子,一直到今天刷完大结局才放出像素级全细节解读。
负责任地说,有些细节您大概真没想到,玩这么深这么大。
这是一篇打破常规的剧评。
每一个部分都将用剧中的细节为牵引,合并同类项。
还等什么,开始。
01 泰坦尼克号
卡梅隆导演的爱情巨片《泰坦尼克号》是1998年4月3日在中国内地公映,这部美国大片也成为《漫长的季节》中最核心的符号。
东北小城桦林的秋天里,王响(范伟 饰)有一句台词:
这个季节怎么这么长,经历了好多事,感觉像过了一生。
直到第一场雪花在最后一幕飘下,尘归尘,土归土……
所有让人物的痛苦、忧伤、龃龉与不甘也被温柔的雪花稀释、滋润和掩埋。
很可能是因为桦林是小地方,全城最拿得出手的就是桦钢,因此引进大片在当地是延时上映,并且也出了盗版VCD。
“钢二代”王阳(刘奕铁 饰)与夹杂着神秘、清纯、羞涩气质的桦医新生沈墨(李庚希 饰)初见就结下沉重的羁绊,两人正式约会的地点就是电影院,观看《泰坦尼克号》。
但是,王阳爽约,沈墨一个人在电影院里略带不安地看完全片。
观众随着沈墨的视角重点温习了两场戏。
第一场,罗丝感觉到被old money的伪善绑架得要窒息了。
她虽然住着豪华的头等舱,但是系着能把肋骨勒断的腰带,自己与船底暗不见光的贫民没有本质的区别。
她是作为金钱游戏的“玩物”被母亲授予了男人,所以她觉得还不如去死,冲动之下在深夜打算跳入冰冷的深海里,被出来透气的杰克救了。
于是,就产出了影史经典的台词,“You jump, I jump”。
同样的剧情被王阳和沈墨复刻:
沈墨没办法去讲自己如何被囚禁在大爷沈栋梁的淫威之下,变态大爷还假惺惺将花边公主裙、钢琴、剪指甲等小动作作为宠溺的赠予。
王阳告白受挫,就真的用跳河来明志。
第二场戏,杰克浸泡在刺骨的海水里,罗丝趴在木板上。
两个人做最后的告别,最终杰克以命换命,两个人让爱的人活下去。
而这场戏也预示了,王阳和沈墨的真实命运。
为何前一分钟,王阳因为邂逅心爱的姑娘,还成为夜总会的同事,高高兴兴地洗澡,看着镜子嘚瑟时,下一分钟就像刚刚爬出来的水鬼,在阴森的光线里瑟瑟发抖?
为何王响会在小凉河对着黝黑到只能感受的河流喊话,我想你了,儿子?
王响的去处就是刺骨的河水。
他选择让沈墨活下去了。
《泰坦尼克号》中的罗斯侥幸活下去,在抵达之后如获新生,只有在弥留之际才想起来真正的自己,最青春美好的灵魂其实早就随着杰克葬于深海。
这也与沈墨后半程的人生不谋而合。
因为下岗名单而人心惶惶的桦钢突然出现了碎尸案,拥有特殊指纹的断指被混入尸块里,因而引导警察下结论,这就是受害者沈墨,并且变态大爷也认尸了。
但很多网友追到过半的时候,就已经猜出尸体另有其人。
《泰坦尼克号》当然是很重要的暗示。
王阳和沈墨是苦命的官配,生命互相渗透。
两人相约去看火车的那场戏里,王阳背的包是沈墨衣服的颜色,红色;
而沈墨背的包,反过来又是王阳衣服的颜色,牛仔蓝。
王阳还读了自己写的一首诗: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吹个口哨吧,我说 你来吹个斜斜的口哨 像一块铁然后是一枚针 磁极的弧线拂过绿玻璃 喝一杯水吧,也看一看河 在平静时平静,不平静时 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 很长时间也不会干涸
据说这首诗是文学策划、东北作家班宇写的。
它其实也暗示了两人的命运,当然不能看字面意思认为“震碎”就是“碎尸”,而是两个信息:
首先是两个年轻人的生死达成共识;
其次是他们真的实现了瞒天过海,所以1997、1998年两年交替过程中发生的命案,一直到2016年才迎来沉冤昭雪的一天。
其实关于王阳到底怎么了,如果是死了,为什么,还有一首诗也有暗示。
是王响在儿子房间里搜到的,一本小书里都是王阳喜欢的诗,其中有一首提到自己的死将辜负父亲,让母亲痛哭。
总而言之,可以说的是王阳是一个感性的、善良的年轻人。
杰克向罗丝展示了贫民自娱自乐的桌上踢踏舞,还为罗丝画了肖像,是浪漫的;
王阳也给沈墨读了诗,送了自家拿手的锅包肉,还教女孩用瓶底去看炼钢炉的斑斓烟花。
杰克留在深海,永远年轻而英俊。
而王阳就永远留在了1998年的小凉河河床上,湿漉漉的,与深爱自己的父母永隔。
《泰坦尼克号》是属于王阳&沈墨的电影,但Sir以为它也是属于剧中其他人的。
观众应该还记得号称永远不会沉没的巨轮即将倾覆时,人们的各种反应,有人慌不择路而暴露劣根性,浑水摸鱼,有人懵懂困惑……
任凭即将到来的悲剧碾压,还有人决定保持最后的体面,演奏完最后一曲。
同样,以王响、龚彪(秦昊 饰)为代表的桦钢人也正在经历着历史巨轮的急停与倾覆。
爱情在更悲怆、庞大的“史诗”面前的确脆弱得不堪一击。
02 红毛衣
开篇第一场戏发生在1997年。
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中间,老式蒸汽火车呼啸着穿过,火车司机王响自信地重复着他最舒适的操作,并没有意识到:
这一年,桦林将要发生很多变故,港商来了,将会把国营大厂的资产卷跑,他也带来了最赤裸的欲望游戏——
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
港商说,人脱了衣服跟动物没有区别。
关于脱衣服,是导致沈墨性格中神秘感、决绝狠劲的那块多米诺骨牌。
在聋哑弟弟傅卫军的录像厅里,贴着香港电影古惑仔的海报,也呼应了年代。
那时的王响想不到,也看不到,他觉得自己是桦钢最有资历的老人,是这片土地正统的血脉继承。
火车呼啦啦往前开,镜头摇向天空,2016年的王响已然白头,是充满市井智慧的出租车司机。
身边的儿子从王阳换成了养子小北(史彭元 饰),这个老头做爹的路数变了,不再吹嘘威风、不再好为人师,不再强迫儿子走自己规划的路,做最根红苗正的工人。
小北想学画画,就计划陪着他去北京考试,只是在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才会释放悲情,面对湿漉漉的王阳。
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
最爱穿红毛衣,哪怕都跳线了。
这是儿子的第一件礼物,外国羊毛织的。
他嘴上说紧,骚气,但如获珍宝,像对待精贵的宣纸一样叠放。
所有关于儿子最重要的时刻,他穿的都是这件红毛衣,包括见王阳最后一面,包括打算卧轨自杀又被一阵婴儿啼哭唤起,他抱着弃子听到半空里有人喊:
爸。
最后一集,王响穿上了小北开支送的新的红毛衣,终于决定在2016年好好活下去。
红毛衣,是王响的精气神。
只要穿上它,他就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个负责任的爹,可以帮儿子掌控甚至扭转命运,这件毛衣也寄托了王响父子深厚的血缘恩义。
剧中除了王响穿红毛衣,还有一个人也穿红毛衣,那就是沈墨的大爷沈栋梁。
他觉得自己是沈墨精神乃至肉体上的父亲,享有绝对的权力,他对沈墨说,你要听话,你是大爷一个人的。
红毛衣在他身上,又渗透着父权推向极致的可怖。
当大爷在电影院堵住了散场的沈墨,他的影子吞噬了少女的影子。
红毛衣是毛线打的,在那个时候的桦林,打毛衣穿毛衣成为入秋之后的重要日常。
在剧中,毛线还跟两个重要角色有关。
一个是有心脏基础病的王阳妈妈,罗美素,靠给人打毛衣赚药钱贴补家用,当得知儿子噩耗时,用五彩斑斓的毛线挂在暖气管上自杀了。
还有就是王响的小舅子,龚彪。
爱上罗美素的表妹,跟厂长有私情的小护士,当了接盘侠,特别不忿就出手打了厂长,从分配到厂办的90年代大学生变成了下岗名单的第一位。
他要维持读书人的体面,就傲娇地把绿油油的毛线围巾绕在脖子上,好好压平。
绿围巾跟绿帽子是不是一个意思呢。
2016年,得了糖尿病的龚彪包住大肚腩的是一身屎黄屎黄的毛衣,可笑的张扬。
这些毛衣成为这些人物的性格皮肤。
是桦林的秋色。
也是黑色幽默又是凛冬压顶前最后一次倔强的绽放。
03 支架、胰岛素与尿袋子
1998年虽然发生了碎尸案,“坏小子”三人组一个在水里,一个被警察认定成了零碎的血肉,一个被关进了监狱。
——但生活还要继续,就像开出去的火车。
就像那一幕一幕陌生又熟悉的东北风情录,最纯正的东北话,最地道的生活流,存在于这部悬疑剧中丝毫不违和。
剧中台词里最高频出现的一种事物是什么?
疾病,而且主要与衰老有关。
罗美素无论是哄老公还是哄儿子,都会拿心脏说事儿。
她得了严重的冠心病并且放了支架,价格赶上当年一辆桑塔纳,厂子还不给报销。
龚彪这个自命不凡的大学生也随表姐夫干了出租车,生活习惯极差,脸上散布色素、痘疤,他得了糖尿病,一边喊着把血糖给干高了但劝人喝酒最积极。
面对“生不了孩子”的老婆,他转而将传宗接代的遗憾投向鸽子。
当年破案的马德胜(陈明昊 饰)看起来最健康,找不到沈栋梁性侵沈墨的证据,还被对方挑衅而动了怒,把对方给打了,结果写检查丢了警察公职,说是戒了烟,烦了也抽。
因为看了太多混蛋就不打算要孩子,2016年前两年,老伴癌症死在病床上。
他就与一只狗相依为命,这只狗叫小李——其实就是当年后来居上,熟悉体制内官场文化的小年轻同事的姓。
他跳伦巴,可以把老太太抡到半空中,可心里还是沉甸甸地放不下。
他跟王响、龚彪一起蹲守一起套牌撞人的案子,入戏了。
王响坚持认为被撞的人不肯说话,不肯去医院看伤,一定是当年害王阳死的人。
三人插科打诨,逗笑观众。
但有些悲伤就像尿急尿频一样挡都挡不住。
龚彪血糖高了,王响前列腺受不了,而马德胜呢,最后突发脑梗而中风,半疯半魔。
这些老人身体都不咋样,在破案过程中还遇到给王响父子下绊子,有积怨的保卫科科长邢三儿。
他靠卖套牌为生,掌握着重要线索,推搡中露出尿袋子,原来他得了尿毒症。
这些疾病共同指向一个方向:
老了病了的桦钢和生活其中的人们。
疾病是一种隐喻,是与生活貌合神离的相处,被压抑的痛苦与失意转为病灶。
与此同时,这些疾病又可以视为人际间一种带着痛苦的情感纽带,他们在衰老的年纪里将心态的噪点全部磨平了,达成了有热气的“和解”。
邢三儿带着笨鸡蛋来王响家,主动告知线索,提到王阳也噙着眼泪。
彪子要给马上去北京考学的小北钱,当红包了。
王响转头又塞给邢三儿,说透析要花钱。
他们只有自己,也只有他们,老伙计们互相帮衬,这日子还能往下过。
面对这些可笑可气又可怨的事怎么办呢,作为东北神剧《马大帅》的头号粉丝,导演辛爽致敬了一把,让破案老头团在KTV里唱K尬舞,王响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
对了,王响去夜总会找儿子,拦住他的门卫就是从《马大帅》里“穿越”过来的。
“马大帅”的精神是什么?四个字——
“爱咋咋地”。
因为三个老头的骨子是善良的、正义的、执着的,懂情义的。
他们带着疾病活到了2016年,深信总有一天能够得到公允的回答。
这些疾病在台词里出现也是剧作上的“烟雾弹”,按照常理似乎他们都会折在里面了,但其实没有。
罗美素死于母爱,而非心脏病。
龚彪疑似马上又要戴绿帽子了,干脆与小护士妻子离婚,净身出户,只带着胰岛素。
他放走了指望发家的赛道信鸽,让它们飞翔在桦林的秋高气爽里。
于是,他终于中了彩票大奖,在对号码的时候出租车也飞出高架桥。
马队长是中风了,神神叨叨,跑到当年工作的警局里,让真正的小李给自己倒茶,疯了吧。
他讲了一个“和尚与捕快”的古代故事,小李听到最后就精神了,说老哥,还是你行啊,给破案了。
中风咋了,血管堵了心与记忆豁然开朗。
人最怕的不是疾病,而是心如死灰,被时代的罡风吹散了,再也不见。
04 向前看,不回头
业内有一种流传许久的说法,说看新人导演的实力不要看处女作,因为可能有一些偶然因素的加持。
最好看第二部,那才是最显实力的。
那么,《漫长的季节》证明导演辛爽是有东西的。
会挑演员就不说了。
除了破案老头团的三人,都有让人想不到的造型和画风。
挑配角也是绝了,比如变态大爷的扮演者侯岩松本来是拿过梅花奖的戏剧大拿,在剧中演得让人血压升高,变态感如泰山压顶。
尤其是唱着“一闪一闪亮晶晶”给沈墨剪指甲,哪个中年人不带着自己的指甲刀,指甲刀是剪手脚指甲的,有隐私感,看起来小又很锋利,是一种隐秘的暴力符号。
随着剧情的推移,摇滚乐队出身的他也延续了“隐秘角落”中拿手的阴间配乐,或儿歌或摇滚或民谣,把氛围一次次推进观众情绪的密境。
已经不少网友主动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记忆里的故事片段,比如关于下岗,关于家庭暴力等。
除了这些,辛爽还有两个经典,拿手的大招。
第一个是转场。
许多看似突兀的转场,细想却再如此微妙,如此贴合。
比如沈墨在上医科专业课,老师当然要介绍各种人体构造,细之又细。
马上转场——
中学生出现在游戏厅里被傅卫军和他的哥们盯上了,设局,瓮中捉鳖,把这个小伙子的胳膊打折,但又不会残废。
那么精准,只能是沈墨教的。
再深想一下,能碎尸还在不同地方抛尸的人肯定是懂人体生理构造的。
第二个是镜像关系。
辛爽曾经说过:
镜子可以在另一个方向去反映一个人,他不能直面的东西,我们可以用镜子拍出来,那个时候在窥视他的内心。
王阳感受到爱情的喜悦去照镜子,他感受到死亡的肃杀去照镜子,最后他也成为镜子里的相片纸。
马德胜中风之后,王响好心给他剪头发,他一照镜子马上获得灵感:一个人是不是剪光头发就被认为是和尚?
所以,尸块里出现了特殊指纹的指头、桦医的饭卡,是不是就被认为是沈墨?
一个人原来是可以死了,却又活着,只不过偷换了身份。
很多观众因为《隐秘的角落》记住了辛爽,在新剧中他来了一点“售后服务”。
比如龚彪台词里明晃晃地cue到“隐秘的角落”这个词,老搭档秦昊、刘琳、史彭元也走进秋天。
刘琳在剧中最后的归宿,一个在学校教务处工作的老伴,扮演的演员也来自“角落”。
但是,“季节”又是反“角落”的。
不再像上次那样一开始就用强梗留住观众,告诉观众凶手是谁,这次是直到最后三集才揭晓碎尸的凶手是谁,到底有几条人命,王阳到底怎么死的。
似乎辛爽遵循了很传统的悬疑路数,但实际上又志不在此,通过1997、1998、2016时间线的混剪,交错推进。
通过巧妙的镜头转场,非线性的叙事,这部剧是彻彻底底实现了尊重角色,让他们的命运得到国剧中少见的恣意晕染,所以看似短暂的季节才一下子被拉长许多。
辛爽借马德胜之口表示相对于福尔摩斯&华生这样古典的侦探故事,他更喜欢的是美国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的作品,当然知名度最高的就是《漫长的告别》。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时间使得一切都变得低劣平庸,满目疮痍,皱纹累累。
人生的悲剧,并非英年早逝,而是日益老去且日益卑贱。”
在“季节”中,所有活到2016年的老人们感受到了以上之况味。
只有王阳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付出了代价。
他成为一个时代断层面的诗人。
05 结语
坦白说,这个五一Sir是有些惊讶的。
因为最大的爆款不是往常的院线五一档,而是发生在小荧幕。
更令人感叹的——
“爆”并不在于单纯的流量与口碑。
更是从大转向小,从宏愿转向细腻,从肿胀转向幽深的表达生命力。
《漫长的季节》是一部昂贵的剧,但它的昂贵不在于华丽、有噱头,满足感官刺激的视听元素。
恰恰相反,它要展示的是当下很多剧最希望用滤镜柔化掉的生活细节。
是演员老年妆上触目惊心的皮肤质感,也是角色生活环境里的一切道具,都是不贵的,趴在温饱线上的挣扎。
比如三合板的饭桌、油腻腻的排风扇、老土花色、棉花都没有摊平的被子等等。
找到这些,让它们出现在合适的时空里需要耐心、勇气。
《漫长的季节》更是一部厚重的剧,但它的厚重不是历史书本里那些或悲怆的牺牲,或振奋的胜利。
而是以人为时间的尺度,并打出了一个超越时间的共鸣响指。
几乎所有出演这个剧的演员都要经历“漫长的季节”,接受“不堪”的衰老形象,哪怕是客串的角色。
桦钢一条餐饮街上开馆子,第二个发现碎尸的徐姐(任素汐 饰),泼辣风情,本来想偷摸幽会结果吓得够呛。
老了之后,在龚彪媳妇在家开的违规美容诊所拉双眼皮,差点给拉瞎了。
最后,《漫长的季节》更是一部“叛逆”的剧。
不止叛逆于人人亦步亦趋的市场和流量。
更叛逆自己——
剧集播出前,Sir就注意到海报那个小“彩蛋”。
所有人几乎都展示着自己最灿烂的笑容,色彩丰富、饱和度高。
唯独范伟闭着眼睛。
有不少观众顺着“隐秘角落”的逻辑推断:
王响是不是死了?这一切都是梦境?
对应龚彪在与小护士离婚时,说这么多年就像一场梦。
可观众最后会发现,原来这是辛爽对过去的自己玩了一次小把戏。
他真正想说的是,梦总归是要醒的,闭眼的火车司机一直活在过去的梦魇里。
当执念最终得到偿还,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睁开眼,往前开,不要回头了。
此时转身。
剩下我们继续迷失于桦林小城的秋天,在时间长廊与隐喻的诗意迷宫中折返,呆滞,然后苏醒。
国剧终于用一种“漫长”的文学方式。
留下了一批愿意驻足的观众。
https://mp.weixin.qq.com/s/eya-QaNHi6ee0LeqcFqkBg
结局太牛了!年度最佳板上钉钉,一点不带烂尾。迷幻与真实杂糅,旧逝与新生交替,赞一句“东北魔幻现实主义”毫不过誉!
《漫长的季节》
打个响指吧,他说 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 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 面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吹个口哨吧,我说 你来吹个斜斜的口哨 像一块铁,然后是一枚针 磁极的弧线,拂过绿玻璃
喝一杯水吧,也看一看河 在平静时平静,不平静时 我们就错过了一层台阶 一小颗眼泪滴在石头上 很长时间也不会干涸
结合这个看看,我发到别的贴里的
欧乐 爱一帆都能看
也不能说惨吧,只能说是现实啊,现实哪有那么多美好啊?每一个在街上光鲜亮丽的俊男靓女背后可能都有难以言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