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接受孩子的平庸了,但总希望开拓一下孩子的视野。譬如今天是带Bring child to work day. 爸爸热心带他去见识一下工作场所,他却从昨天就开始唧唧歪歪。我说那你实在不想去就去学校吧,他就说已经SignUp了不能去学校。——这样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自己做主不能承担责任,很被动然后就埋怨别人。今天早上他爸爸催他,他又不想去、耽误他Orchestra练习了,然后又“这个衣服不合适了”地拖延,气得爸爸火冒三丈。 在家自己不能做一件事,这么大了自己的水杯还要大人洗,不洗他就拿瓶水喝。每天上学前Pack书包最后都要问我他都Pack了吗?我说我相信你,他还要我说我觉得呢,这样如果他漏掉东西了他可以Blame我。做homework最后也必要妈妈检查,我说都对了才行。我一再强调我相信你,你觉得好了就好了也不奏效。他自己测试就是被动型人格。
我读书比较杂,微信读书上很多育儿的中文书读过,英文的育儿书也读过一些(包括Strengths based parenting development; easy to love hard to discipline),最近两年也借助Church的养育子女的训练在学习,所以爱和宽容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怎样有效地正向引导一直觉得没有多大成效。也许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下子能够看到成效的
谢谢分享! 他说他将来长大了要当律师,我们没有打击他,就是鼓励和提醒他,如果想做律师,你需要meet with different people,还要学会和人交流,可是他只是“想”却不肯努力和追求,没有树立目标然后向目标前进的勇气和坚持。 希望再大一些能够有变化吧。 Zhaogu 发表于 2023-04-27 10:44
谢谢分享! 他说他将来长大了要当律师,我们没有打击他,就是鼓励和提醒他,如果想做律师,你需要meet with different people,还要学会和人交流,可是他只是“想”却不肯努力和追求,没有树立目标然后向目标前进的勇气和坚持。 希望再大一些能够有变化吧。 Zhaogu 发表于 2023-04-27 10:44
谢谢分享! 他说他将来长大了要当律师,我们没有打击他,就是鼓励和提醒他,如果想做律师,你需要meet with different people,还要学会和人交流,可是他只是“想”却不肯努力和追求,没有树立目标然后向目标前进的勇气和坚持。 希望再大一些能够有变化吧。 Zhaogu 发表于 2023-04-27 10:44
小时候还是很甜心可爱,可是到了10岁左右忽然人就完全不同。东西丢三落四,袜子满屋子都是,回到家书包里的东西没有一样放妥帖的,必须扔得哪里都是。上厕所必定洒到地上。教了无数遍,直到我自己都厌烦自己,他还是记不住、做不好。然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3秒钟热度,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不能坚持,说起什么都是Negative,他恨这个恨那个,妈妈是the worst,爸爸是the worst。出了门却是熊包一个,看见有人走过都不敢说话。和人说话目光闪烁,即使和熟悉的人也不能自然交流。但是,如果真开始交谈,他还是能正常交流的。在学校学习不错,别人提起来都是说他聪明的。只是他只愿意待在自己的舒适圈——很小的舒适圈,不敢尝试,怕失败,不敢接触新事物。当然,另一个方面是因为有了学校发的Chrome book,他经常上Youtube看那些乱七八糟的视频(管不住),我相信是受了网络的污染,但也避免不了。
我们一直是尽力帮助他增加锻炼机会、增强自信的,疫情三年我一直坚持带他参加集体活动,带到外面去,但好像都不能治愈他脆弱焦虑的内心。哦,他是焦虑型人格,别人都不是事的事情他会焦虑很久,睡眠也不好,现在11岁了还想和大人一起睡,自己睡觉害怕。
我从最初的难以理解和忍受、生气到现在接受、宽容,想办法引导、鼓励和改善他,但是好像还是收效甚微。眼看他不肯迈出自己日渐缩小的舒适圈,不想增强自己,不想将来怎样,就是每天能少出门就不出门,能多看会Youtube就多玩会,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已经接受他的平庸和满身缺点了,但总要培养他自力更生吧?这样待在日渐缩小的舒适圈恐怕将来工作都找不到的。 这样的孩子怎样培养呢?
另外我觉得10岁才这样已经很天使了。我娃6岁我已经觉得很烦了。
是的,深刻觉得娃的性格是天生的,后天的作用比较小。老大和老二完全相反,天生自信外向,老二天生不自信内向,虽然我们想不出他为什么要焦虑,为什么不自信(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
两个都是男娃。老大现在也乱,但小时候也没有乱扔袜子乱扔东西的习惯,还能遵守一些基本规则,老二完全不能,每天在我的床上乱扔东西,还擦鼻涕纸一大堆,把我床头的小东西撒了一地,手还会无意思地破坏很多东西。小便也是,屡教不改,每天要擦地板。就是又倔又犟又不能守规则,当然这是在家,在学校是好学生,属于在家是老虎出门是绵羊那一类的。
你家老二各方面比老大怎样?略弱吗?
我表姐家俩男娃,性格跟你家这俩倒了个儿,老二学习体育各方面都强过老大,是学校游泳队的,又参加数学竞赛;也比他哥外向自信。但老二有个坏毛病就是总打压老大,不管他哥说自己做了什么,老二动辄就来一句:就你行吗?她家老大就是常年有点自卑寡言的感觉。其实单拎她家老大出来也是学习还不错、为人也体贴的小帅哥一枚。后来老大去了个旗舰州大。感觉他不跟他弟弟在一起倒是好事。
已经接受孩子的平庸了,但总希望开拓一下孩子的视野。譬如今天是带Bring child to work day. 爸爸热心带他去见识一下工作场所,他却从昨天就开始唧唧歪歪。我说那你实在不想去就去学校吧,他就说已经SignUp了不能去学校。——这样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自己做主不能承担责任,很被动然后就埋怨别人。今天早上他爸爸催他,他又不想去、耽误他Orchestra练习了,然后又“这个衣服不合适了”地拖延,气得爸爸火冒三丈。 在家自己不能做一件事,这么大了自己的水杯还要大人洗,不洗他就拿瓶水喝。每天上学前Pack书包最后都要问我他都Pack了吗?我说我相信你,他还要我说我觉得呢,这样如果他漏掉东西了他可以Blame我。做homework最后也必要妈妈检查,我说都对了才行。我一再强调我相信你,你觉得好了就好了也不奏效。他自己测试就是被动型人格。
是,老大各方面都比老二强。不过他们年龄差比较大,其实平时没有经常比较的。百姓爱幺儿,其实平时对老二照顾得比较多。但也许他潜意识里有我们比较的影子。
你把你两个儿子比,发现差这么大,你在责怪你家差的那个。 你要是把你自己跟别人比,比如同一个导师带出来的phd学生,你会发现差别也那么大,人家就怎么混的更好的呢。你说该怪谁? 要说老二哪里有问题那就好好分析,跟老大啥关系?凭啥你觉得老大优秀老二也要认同你还必须得拿老大做自己行动准则? 如果老二真那么多你看不上的地方,你要做的是评估下那几件事关键,别啥事都抓。一个人什么都被看不上眼的时候还要有自信,你自己做的到吗?
没有想过天使儿童,做个正常人就行了。他的确晚熟,就是这个不懂事的过程很折磨人了,每天在小事上的打磨,总希望他能开窍拎得清一些事情,总觉得他的脑袋像浆糊,想不清楚利弊,而且很容易被外面的人做影响和左右。
1. 一个孩子一个样,老大带的好和你的什么育儿理论书籍,没有半点关系
2. 放低你们的要求,重新认识,否则就是恶性循环,你们越讨厌他,他也越讨厌你们
从我个人的经验,天生的因素更大。 我家老大老二,年纪很近,都是男孩,从小上同样的daycare,同样的小学,甚至都是同一套老师。
俩人兴趣爱好,性格,精神状态,完全不同。
你有点自动带入了,我们没有拿他和老大比。我们只是把他向一个Proper的孩子的方向培养,能够有点自信,能够和人谈话,能做提高自己的事情。 老大也有很多缺点,但基本能说得通事情,还没有让我们发愁。
所以我从来不看育儿书,都是天生的,教不会。你只能做好你自己的part,静待花开,或者滚出家门。
“这样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自己做主不能承担责任,很被动然后就埋怨别人。”
基本上天生的,理解楼主。很多成年人也这样,和人结婚后轮到配偶可怜了:
我读书比较杂,微信读书上很多育儿的中文书读过,英文的育儿书也读过一些(包括Strengths based parenting development; easy to love hard to discipline),最近两年也借助Church的养育子女的训练在学习,所以爱和宽容已经不是问题了。但怎样有效地正向引导一直觉得没有多大成效。也许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下子能够看到成效的
肯定不是学校影响出来的, 孩子脾气性格是天生的。学校只有适合他的性格脾气,或者不适合他的脾气,让他开心或不开心, 这样的区别。
现在她已经上大学了,那些毛病都没有了!我觉得一个原因是她在成长的过程产生的自己“纠错”的功能。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尝试的各种办法中有一个还是慢慢凑了效:就是关注她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以此来引导她的行为。
她小学5年年级的时候就表现出对某种职业的兴趣。我们就趁机跟她说,她将来要从事这个职业,得需要多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虽然她并没有因此而马上变得喜欢跟外人社交,但是我们发现至少她没有像在别的事情上立刻呈现出对我们建议的抵触。我们就继续在这方面一碰到机会就提醒她。
到了高中阶段,她很明显地开始成熟起来,自己去参加了几个喜欢的clubs,而且非常认真,投入,在与人交往方面快速成长。
我希望我女儿的例子能让你看到你儿子的希望。我觉得等他大一些以后至少有些方面会好起来的。你现在帮助他的办法也许暂时还没有效果,但坚持下去,还是有希望的!
没啥特别想要的。 不知道跟小时候的养育有什么关系。 可能一方面天生的,一方面外界给的负面反馈多,习惯压抑自己了。 从和他一起寻找他喜欢的东西喜欢做的事开始吧。
只要他能够自立找上老婆我就算成功了。
客观地说,这样的性格真是让人喜欢不起来,而且天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自己什么也不做也不会做,想想都让人窒息。所以我有点想给他扳过来点。
谢谢分享! 他说他将来长大了要当律师,我们没有打击他,就是鼓励和提醒他,如果想做律师,你需要meet with different people,还要学会和人交流,可是他只是“想”却不肯努力和追求,没有树立目标然后向目标前进的勇气和坚持。 希望再大一些能够有变化吧。
是的,需要继续努力不讲负面影响的话。有时候已经觉得自己几乎是纵容老二这样的坏习惯了(有没有妈妈每天看着卫生间地上的Pee而继续保持心情愉快的?),但可能还要更甚。我其实每天尽量发现他有进步的地方尽力表扬了。继续坚持吧。
我觉得你们做得很好了! 就坚持下去,等他长大成熟一些后会开始明白的。
东西摆放地乱不是主要矛盾,也没有不停的唠叨。
是的,对自制力差的孩子没一点好处,只是老师们省事了!
性格都是天生的,后天,家庭和学校能改变得很少。从小到大班里都会有各种不同性格的学生,中国美国都是这样。
是的,我恨透了学校发的Chrome book,家长完全失控。我向学校反映过,但没有用。我相信YouTube的影响力完全超出我们的现象。但据说学校也有一些Control的,所以自己没钻研过。是的,孩子对其他的活动失去兴趣。你有经验分享吗?
只要是生活中的各种小事你试图纠正他就会造成他在外不自信在家叛逆,现在10岁还不明显,等再大点,他会对你很厌烦。你看到地上有尿会很烦,东西乱放会生气。。。。这些事情影响到你心情,说明方方面面你都在要求他,没必要
哦,他现在11岁了和我还是最亲最近的,在家的时候多数粘在我身边,想尽办法和我在一起。 我们关系不差,相反我对他有些双标,容忍更多,因为他身上的毛病更多。只是为他不自信不能开拓进取的状态有些担忧。 当然也可以说我要求有点高。
是的,目标驱动没用,各样激励也没用,总觉得他脑子里一团浆糊,拎不清,不知道做增强自己的事情,也不能坚持。唉,也许这就是普通娃的样子吧。我们从小自推走到今天,没法理解躺平的心理。
唉,我们学习还可以,在Talent班里,但即使如此家庭作业也必须妈妈检查OK了才放心交上去,你看出我们的差别了吗? 最近州了要有一个统考,已经忧虑了很多个月了,但忧虑并不代表会花时间复习,就是缺乏行动力。说了很多遍要把精力放在准备和解决问题上,不要放在担心上,没用。
我两个孩子差6岁,每个孩子小时候都给与了很多的陪伴,小时候都很粘妈妈。老二小时候很乖,但从小胆子小、忧虑,2.5岁时送第一家Daycare,生生站着哭了一个月,不吃不喝。送第二家幼儿园又哭和吐了很多个月,还好不是每天。动不动就觉得自己要吐了,不敢吃饭。回忆起来都是Nightmare,不知道怎么走过来的。 怀他的时候我心态平和,很幸福。所以和孕期心情没有一点关系。
父母少说,不要指责,就事论事,多观察,谨慎行动。
很多父母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就是看到说么说什么。不要这样,第一,绝对没用,第二,常常伤害亲子感情。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控制自己,不要第一时间说。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沉淀。想想前因后果,指定一个strategy,再跟孩子沟通。
我家俩男孩。男孩没那么难带。上厕所洒出来,三分钟热度都遇到过。我家还经常miss 作业,丢三落四等等。不是大事,人无完人。
说什么都是negative,除了性格,很可能是mirrow父母的态度。所以多省视自己和孩子的互动。让互动朝正面方向走,而不是负面。比如,就事论事,而不要上升人格攻击。不要重复同样的话。想要批评孩子的时候停止,想想有必要吗?同样的话说过吗?如果没必要,闭嘴,不如不说话,用行动帮助孩子处理眼前的事情。
父母如果要孩子正面,父母自己得至少以身作则正面处理生活中的失望,挫折等。
我的原则就是,不在自己或者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教育孩子。先安抚情绪,再用理性沟通。
接受並且不嫌棄孩子 維持好親子關係放第一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一家人是一个群体,不是每个人都在一个频道上,认知有差别,行为有不同。 其实小节不是主要矛盾,主要是孩子迈不出自己的小小舒适圈,怕失败,什么都不敢尝试。 归结起来就是对于Fixed Mindset怎么引导?
其实就是老大很自律,父母会觉得那是自己的功劳,但很大概率上不是,因为老二会让父母认识到生活是多样的
父母要耐心。我记得孩子2-4岁的时间,我看过好多关于如何鼓励孩子去尝试新东西的建议。那就是,家长多陪伴,expose孩子,不要push孩子,适当鼓励孩子(不要不停鼓励,不然就是压力)。
这些建议很有用。我从孩子小时候一直用到现在。比如我希望孩子尝试挑战自己,我只会提一嘴,比如你知道XXX,你有兴趣吗?也会旁敲侧击问,你有朋友对这个有兴趣,参与吗?如果有,会问他们朋友如何评价这个。
但是最后我会尊重孩子,不会强迫他们。比如我一直希望他们多运动。我是女生,从小就爱动,上窜下跳。我LG从小也参加过球队。总之我俩读书时期都属于挺喜欢体育的。我又生了男孩子。就一直觉得会陪着孩子玩球,带着各种运动啊。但是没有。我俩孩子对运动没太多兴趣。玩几次就不玩了。游泳上过课,还请过私教。达成协议学到差不多淹不死就不学了。
但是孩子大了以后,可能是朋友的带动,又开始喜欢打球了,还会自己去练。
可见许多事情的timing不一定会按照父母的设想走。所以父母要有耐心,相信孩子。不是说孩子早晚会做父母期望的事情。而是相信孩子一定会选择现阶段对自己好的。
包括学业也是。鼓励孩子尝试,提一嘴,最后的决定权还是要交给孩子。父母不能只看到好的,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ready的时候自然会告诉父母。而当他们不ready的时候,好比站在悬崖边,不要去推他们。
至于坏的生活习惯,这个可以引导,想办法帮助或者督促改变。
但是还是一个原则,重复的话不要说。没用,且让孩子讨厌。不要因为情绪无意识说话指责。学会控制自己。有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就不要说话。其实孩子做错事,你脸色难看就说明一切了,孩子绝对知道的。没必要非得唠叨。
看得出他不想去呀,如果你们决定push他去,也得做好准备承受他各种抗拒
很可能,他绝对有焦虑问题,担心一些我们不放在心上的问题。我们有时候就由他去,等他发现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担心。唉,养孩子真的学到了很多
他就是不敢出去见人,什么都不想去,但大人也不能都由着孩子啊。事实上很多不想去做的事情回来却很高兴。孩子就是这样看不见,他们不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事情。马上要回来了,很高兴。 也给了他不去的选择,但自己不肯做决定,误了校车,只好去了。
谢谢分享,是的,养孩子是个漫长的过程,说是静待花开是美好的结果,但花开之前不知道会结什么果。 我一般给他SignUp什么活动之前也是征求他意见的,但很多时候当时同意了很快就反悔了,就是不能坚持的毛病。
本来就很少活动了,我们勉强一周课外活动2-3次——哦,还担心娃长高的问题,所以坚持不喜欢也得动动,真的减无可减了。如果再不动,那就完全躺平了。 当然这些背后也藏着一个不给力的爹。不能多说了,说起来都是泪。
楼主,即使你自己这方面做的完美,做到了所有事言必行,行必果,你也不能这样要求一个小孩。
我家的情况你会不会安慰一点? 我儿子6岁,拒绝上任何课外班。我们家就真的是一个课外班也没有,体育的没有,学习的更没有。问他,想不想学这个/那个? 回答永远是不要。他觉得自己家院子和小区playground就很开心了。当然了,他也是真的开心,我们能看得出来。 就是有这种天生躺平娃的。
小时候至少脾气没有那么大,没有爆发得让你警觉。大了每次他大爆发都让人伤心伤神,需要心理平复
这种孩子需要很多很多的肯定 word of affirmation 父母要时刻帮他吹彩虹屁,摆出帮他兜底的姿态。
这说明你们家孩子本质还是不错的,那种没有进取心的孩子怎么推都推不动的
我们也基本不管,只要能完成作业学习还行就随便看,只是担心近视太深。
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虽然我看见他很多缺点,但我最爱的还是他,我们每天一起读书每天晚上Hug和Pray。只是希望把他向好的方向引导。
经过这么多讨论我也看清问题所在,就是他的Fixed Mindset。已经订了一本书准备读一下怎么带孩子成长为Growth Mindset。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建议!
可能我自己就学渣,想当年差点没考上大学,做事情不努力还拖拉,没有啥大目标的人。 我父母从来不夸我,总是别人家孩子好,这让我自信心极低,对自己定位低于实际能力。
娃小时候在外人眼里看不到任何优点,我经常拿着放大镜找闪光点,自己的娃自己夸,是发自内心的夸赞,我先催眠自己。经常到处赞美,包括跟老公,跟父母,跟朋友,有次朋友实在听不下去了不得不提醒我注意,尴尬😅!
现在要是写essay, 我能列举出孩子各大优点,每个都有具体例子支撑。还能说出特点,个性等。以及各种magic moment ,感觉孩子成长我深度参与了一把。
会时不时发个短信或者早上送上学说,妈妈爱你呦!
具体实际做的,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展体育项目,这些看似无用功,后面很有帮助。
青春期很多孩子就是这样的,还是要正面鼓励孩子,他焦虑自然有焦虑的原因,比如是陌生的环境,或者是没有朋友一起,孩子大脑发育,青春期很多时候自己就是犹豫不决的时候,因为他们不想被安排,被做主,但是又担心自己做主不够强大,还是不要嫌弃孩子,家长多看书,学会如何和孩子良好的沟通,鼓励孩子走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也是循序渐进,我娃小时候很想前两天家长提的娃,参加个活动都要哭的那种。家长就是有时间就让她参加活动,她也耍赖,气的我哭,比较她姐姐什么都喜欢的性格,真的是怎么逼都不就范。开始就是交每个星期的钱最多能去两次,两次还跟我闹别扭。
现在其实还是,但是发现她喜欢交朋友,就多play date她参加活动 的小朋友,慢慢好点了。
如果是慢热型的,或者lay back的小朋友,有好朋友一起参加活动,还是很有鼓励作用的。我娃其实有些活动比朋友差远了,就是因为有朋友她要参加,我们也拿钱让她参加,相当于social了。
看上去大道理你都很清楚,也有不少网友再三论述过了。
我觉着你现在缺一个突破点,不需要一下address你看到他身上的所有问题的,就只一个点。这其实是方法论的问题而不是做父母的大道理问题。你没给出很多娃有任何兴趣的topic,subject,或是project,那就拿你唯一提到过的当律师举例子吧。你们直接把一个娃感兴趣的话题引到了他比较恐惧的方面,等于直接把苗头掐死,又回到了原来的死胡同里。
可以考虑表现出对律师行业啥都不懂却非常感兴趣的样子,让娃有时间去youtube的话找找他最喜欢介绍律师或是和律师有关的影视作品,然后和你们分享一下他最激动的片段。也可以和他一起找个合适他看得律师电视剧(原来我自己就看了不少比如boston legal),然后每周末一家人一起看个6-7集。别着急帮娃分析道理,让娃自己去分析再教给“白痴但非常感兴趣”的你。如果他能找个律师或是法官偶像(无论影视作品或是现实中的),就更好了。让他自己去网上深挖他们的案例,再教给你。如果能做下来,娃就能从你在他那学到知识后由衷的感激中体会到满足,然后去挖更多东西来获得这种满足的心灵愉悦。
这只是一个例子。你和他更亲密一定会发现很多别的点。先找一个看上去最容易的突破,后面他学会了这种正反馈的力量后就触类旁通了。
再多说一句,树立目标鼓起勇气坚持下去,是一套行为习惯,是可以习得的。但不是你重复这个抽象的道理,他就能学会这个行为习惯的。就像你把微积分概念和推导讲一遍然后指望娃能直接用来解决问题一样。
你得给他设计一个training course来从无到有学会这一套行为习惯,让他积小胜为大胜。而这个给他专门设计的training course就得找一个以他的兴趣为突破点的topic。
所谓proper就很judgy了。他要是说你们不是proper父母,你们开心么?
11岁的小孩已经6年级,再过两年就高中了,我觉得楼主其实有些太overly protected,比如作业还需要家长检查,生活上的事还需要家长事事提醒,等到高中功课更多,还要EC,还要义工,还要准备标考,到时候还这样,矛盾就更大了。如果想让小孩有作为,就必须放手,让小孩自己负责,尤其学习上的事,因为小孩知道家长会给他兜底,所以他才不会自己去自觉
说得太好了,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