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作业?你若是替他解了,孩子就失去一次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 大老鹅 发表于 2023-04-21 21:05
平面几何?为啥画那么多辅助线啊?那个小写m代表啥意思? 40度? angelawang620 发表于 2023-04-21 21:11
完了,我连题都看不懂 angelawang620 发表于 2023-04-21 21:19
女儿的作业,我竟然做不出来。果然几何都是不用就还给老师了。jm们帮帮忙?女儿已经猜出了正确答案,需要帮忙的是怎么证明,所以会做的jm麻烦解释一下怎么算的。 女儿的作业,我竟然做不出来。果然几何都是不用就还给老师了。jm们帮帮忙? lianzi 发表于 2023-04-21 20:59
不懂这个小m什么意思。楼主能否把题目翻译成大陆熟悉的数学语言? 也不懂这个大O派什么用途的,题目上也没提到。还是怕难度太大,先把辅助线添上? 金银岛 发表于 2023-04-21 21:22
80度 花开季节 发表于 2023-04-21 21:25
哈哈, 是有点绕。 那个M是在三角形里面的。 lianzi 发表于 2023-04-21 21:23
70吧?CA=CM因为CAO和CMO内角一样,共享一边,全等。CAM是等腰三角形,就可以算角AMC了。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3-04-21 21:28
没明白,我晚上看不了电影了,O是咋确定的? angelawang620 发表于 2023-04-21 21:43
延长BM,交于ACM的角平分线(等于这题替你画好了辅助线) welkin25 发表于 2023-04-21 21:45
你怎么知道是角平分线 xjtree001 发表于 2023-04-21 21:49
CAO和CMO内角一样,共享一边,全等。 没明白,咋证明的,就是不明白 angelawang620 发表于 2023-04-21 22:07
题目也没给O的约束,你自己画一个角平分线不行吗?😅 (至于为什么是角平分线,因为不是的话就不能解,至少不能用15楼那个解法) welkin25 发表于 2023-04-21 21:56
60度, 40+20 图有点问题, O点无意义 tongbaby2004 发表于 2023-04-21 21:27
CO是脚ACM的角平分线。是辅助线。这样三角形ACO和ABO是全等的。因为共享一边,AC=AB, 角ACO = 角ABO,都是20度。 然后可以得到中间那个O三个角都是120度。这样三角形ACO和CMO也是全等的,因为共享一边,还有两角相等:角ACO=角MCO, 角COA=COM。所以要求的那个角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therealabcdefg 发表于 2023-04-21 22:39
那也不能证明ACO和MCO全等, 因为你只有一个角, 一条边, 不够证明全等的条件。 yemao 发表于 2023-04-21 22:40
回复 46楼qas168888的帖子 这离国内初中几何难题十万八千里 证明才只有几行。。。我也在想明年开始怎么教娃几何。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3-04-21 22:52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3-04-21 22:48
延长BM与AC 相交与N, 可得NMC = 40, NMA = 20, 故 AMC = 60 度 heartone 发表于 2023-04-21 21:26
我觉得这题难度挺大的,不比国内弱 angelawang620 发表于 2023-04-21 23:10
70度。 以BC为一边画一个等边三角形A'BC, A'点应该正好在A点正上方, 划线AA'. 可以证明三角形 A'AC跟BMC全等(因为有一边等长, 同时角ACA' 10度, CA'A 30度, 一边两角相等就是全等了, 这样AC=MC, 因为ACM 40度, 所以 AMC 70度。 yemao 发表于 2023-04-21 22:31
你是认真的吗?连我文科生都知道, 这个一看就超过60度啊。 这个角应该等于 MCB, 角B, MAB三个角之和, MCB和角B加起来已经60度了。 yemao 发表于 2023-04-21 22:37
回复 1楼lianzi的帖子 为啥出题的人要把虚拟线也画好? microsat 发表于 2023-04-22 20:07
好熟悉的题目,好像童年又回来了…… 当年初中时,老师出了一整张卷子 20多道类似的问题,花了好几个小时才解完。 后来对这一类问题一直念念不忘,但怎么也找不到相关的材料。 直到很多年以后又心血来潮,终于找到了很全面的教材,不过都是日本人写的。 一上来就是最经典的题目,图1.2就是我当年那张卷子上冥思苦想很久才解出来的最后一道题……然而这只是书上的第一章的第一题书的最后直接把所有这类问题 2000多道 的答案都列在表里了……算是给对这类问题的念想一个了结了吧。 AlIen_196883 发表于 2023-04-23 09:01
你是认真的吗? 文科生的几何这么好?你文科肯定更加好。 appleton 发表于 2023-04-22 20:58
这个解法也好聪明!我去跟女儿分享一下。 谢谢mm lianzi 发表于 2023-04-22 19:56
那我再给你加一个解法吧。 以AC为边,做正三角形ACD。 则 B C D 在以A为圆心的圆上。 ∠CBD = 1/2 ∠CAD = 30°=∠CBM ∠BCD = 60°-50°=10°=∠BCM △BCD≅△BCM (*) CM=CD=CA ∠CAM=70° 从(*)这一步又可以得到另一个解法:BM=BD, ∠DBM=60°, 所以△BMD也是一个正三角形,继而可以得到 △BAM≅△DAM。∠DAM = ∠BAM。因为∠BAD=20°, 所以 ∠BAM=10°, 所以 ∠CAM=70°。 简单一张图里包含两对全等和两个等边三角形,很巧妙的感觉。 又发现从(*)这一步还可以再得到另一个解法…… A M D 在以C为圆心的圆上,∠DAM=1/2∠DCM=10°,∠CAM=60°+10°=70°。简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AlIen_196883 发表于 2023-04-23 09:21
女儿的作业,我竟然做不出来。果然几何都是不用就还给老师了。jm们帮帮忙?女儿已经猜出了正确答案,需要帮忙的是怎么证明,所以会做的jm麻烦解释一下怎么算的。
一觉醒来上了十大,大家周末好闲啊, lol。有jm很快就解出来了,就是三角形CAO和CMO 两个角一条边相同,所以是全等。所以CAM是等腰,答案是70度。我给了女儿提示要找两个角一条边的全等三角形,她也想明白了。谢谢大家!
女儿的作业,我竟然做不出来。果然几何都是不用就还给老师了。jm们帮帮忙?
已经锻炼两天了。下次课刚好要出去玩会缺课,所以要求家长参与。她猜出了正确答案,但是不知道怎么证明。
是平面几何。不画辅助线怎么算啊?答案不是40度。
你若是不解,你自己就失去一次延缓老年痴呆的机会
也不懂这个大O派什么用途的,题目上也没提到。还是怕难度太大,先把辅助线添上?
哈哈, 是有点绕。 那个M是在三角形里面的。
延长BM与AC 相交与N, 可得NMC = 40, NMA = 20, 故 AMC = 60 度
小m是measurement,就是指角度。辅助线是先添上的,因为老师慈悲,哈哈。辅助线应该是垂直中线。
看错了
答案不对。但是能不能讲讲你的思路?我算了一阵,哪个角都算出来了,就是算不出需要的角!
M不在AB边上?
小m估计代表measurement,就是某个角的度数是什么什么的意思
厉害,速度好快
谢谢mm!! 的确是应该这样解。 晚上可以看电影了,不用做几何了, 哈哈
延长BM,交于ACM的角平分线(等于这题替你画好了辅助线)
你怎么知道是角平分线
题目也没给O的约束,你自己画一个角平分线不行吗?😅 (至于为什么是角平分线,因为不是的话就不能解,至少不能用15楼那个解法)
我感觉是她们自己加了几个条件进去
角CAO和角CBO相等图里已经标好了。 O和题目无关,纯粹辅助,觉得好用就用。
换句话说 假装题目里没画这个O 然后
作ACM的平分线,与BM延长线交于某点,把这点标记为O 接下来继续follow15楼的证明
CAO和CMO内角一样-----如何证明?
你是认真的吗?连我文科生都知道, 这个一看就超过60度啊。 这个角应该等于 MCB, 角B, MAB三个角之和, MCB和角B加起来已经60度了。
那也不能证明ACO和MCO全等, 因为你只有一个角, 一条边, 不够证明全等的条件。
这个对,所以中间需要先证明ACO和ABO全等, 因为角ACO和角ABO都是20度。
证明三角形ACO和三角形ABO也全等是关键一步,这样才能知道角COA是120度
厉害厉害 有国内初中难题的感觉了
这离国内初中几何难题十万八千里 证明才只有几行。。。我也在想明年开始怎么教娃几何。
我觉得这题难度挺大的,不比国内弱
AO是垂线/ABC的对称轴很显然吧,然后就发现O周围三个角都是120度了 这题的关键就是ACM被OC平分的话,角OCM加角MCB恰好等于角OBC
这个才是正确解法
nma凭什么等于20
那是因为大家为了适合辅助线从几何上证,所以写得长 如果从正弦定理,可以直接得出等量关系
这道题证明怎么才几行了?那个层主一步一步写都很多步骤了。写起来半张纸肯定要的
写的层主就是我啊,最简做法是直接算。我去写一下
向外画A‘这个办法真是妙啊!
只有你的我看懂了
No no,做题不要用图示比例来估计
这个解法也好聪明!我去跟女儿分享一下。 谢谢mm
为啥出题的人要把虚拟线也画好?
老师给的提示。
你是认真的吗?
文科生的几何这么好?你文科肯定更加好。
这日本题库是什么啊?
谢谢夸奖, 我文科的确不错 :)但是也很喜欢数学, 尤其爱几何:)
那我再给你加一个解法吧。
从(*)这一步又可以得到另一个解法:BM=BD, ∠DBM=60°, 所以△BMD也是一个正三角形,继而可以得到 △BAM≅△DAM。∠DAM = ∠BAM。因为∠BAD=20°, 所以 ∠BAM=10°, 所以 ∠CAM=70°。 简单一张图里包含两对全等和两个等边三角形,很巧妙的感觉。
又发现从(*)这一步还可以再得到另一个解法…… A M D 在以C为圆心的圆上,∠DAM=1/2∠DCM=10°,∠CAM=60°+10°=70°。简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女儿已经开始兴致勃勃地在解第一个道题了。 谢谢分享!
真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