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正确,我也是转行的那年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我不会特别push 我娃具体做哪行,if it is meant to be, it will be. If it is very miserable to get something, it probably should not be yours in the first place. 事业感情都应该如此。 人生是安排好的,所以一路会有很多sign, 学会读sign 很重要。
有道理。我上 top 2也是因为学习轻松愉快有成就感。我也有同学是苦读上的,到了大学没人管了天天打游戏,最后没有本科毕业。也见过亲戚家孩子,从小妈妈卯足了劲儿说要上top 2,后来复读送到了衡水,结果人压抑变态蒙脸进了女厕所,差点被开除的。我绝对不会把爬藤作为孩子的目标。当然会鼓励他好好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找到自己的passion所在。但是不会结果oriented。那样孩子会心理不健康。也会缺乏自驱力和后劲。
非常正确,我也是转行的那年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我不会特别push 我娃具体做哪行,if it is meant to be, it will be. If it is very miserable to get something, it probably should not be yours in the first place. 事业感情都应该如此。 人生是安排好的,所以一路会有很多sign, 学会读sign 很重要。 littletiger2013 发表于 2023-04-21 04:31
不对的。这个小中还没有后面评论说的好。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powering through something because at the end there is something you love, and forcing yourself through something in the hopes that something worth loving will be at the other end. 关键是最后结果是不是concrete,真正有用。 进了H不是人生终点,还需要继续miserable做很多其他事情,然后万一大概率毕业出来和其他学校毕业出来一样,这样很多人就会觉得为啥要开始miserable。 如果miserable了后,有人立马给1000万,即使做的时候miserable,那么好歹能拿1000万,自然就不会这么说了。
不对的。这个小中还没有后面评论说的好。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powering through something because at the end there is something you love, and forcing yourself through something in the hopes that something worth loving will be at the other end. 关键是最后结果是不是concrete,真正有用。 进了H不是人生终点,还需要继续miserable做很多其他事情,然后万一大概率毕业出来和其他学校毕业出来一样,这样很多人就会觉得为啥要开始miserable。 如果miserable了后,有人立马给1000万,即使做的时候miserable,那么好歹能拿1000万,自然就不会这么说了。 dodgers 发表于 2023-04-21 11:11
不对的。这个小中还没有后面评论说的好。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powering through something because at the end there is something you love, and forcing yourself through something in the hopes that something worth loving will be at the other end. 关键是最后结果是不是concrete,真正有用。 进了H不是人生终点,还需要继续miserable做很多其他事情,然后万一大概率毕业出来和其他学校毕业出来一样,这样很多人就会觉得为啥要开始miserable。 如果miserable了后,有人立马给1000万,即使做的时候miserable,那么好歹能拿1000万,自然就不会这么说了。 dodgers 发表于 2023-04-21 11:11
轻松愉快去top 2在校一路玩了四年。Junior暑假需要power through学英语考托福 (当时还没有新东方), 有明确目标我会push hard, 而且过程愉快因为有个end result I want。我父母工作很忙,从来不推,主意全部我拿,高考志愿都自己填的。 所以一直get不到纯粹为了升学推娃,除非娃自己想拼需要我助力,in which case I will help。因为明白世道变了,光凭娃自己折腾很难。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PlDv8sWNoHQ?showinfo=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Dv8sWNoHQ
是这样的,人到中年,突然发现不勉强以后,自然就找到enjoy 的事情可以做。所以人最好还是找到有兴趣的事情,真的比无所事事早退休要好,也不用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
推娃的父母大把,却不知孩子们从小在父母的框架下失去了多少,又有多少孩子吃尽苦头最后却发现失去方向。
就是 listen to your heart! 很多父母根本不相信自己小孩的判断 也不培养 就是硬上 最后把小孩人生的头20年毁了
要润物细无声地引导,让娃主动有追求,其实比一般家长的推娃难得多。我做不到,又对教育子女不是那么感兴趣,钻研教育方法令我痛苦,只好随大流了
这点我不同意 美国现在可以躺平不见得以后还可以 现在如果没有好工作在美国养家糊口非常难
不在纽约弯曲就行啊
那倒是
那些推的还是依旧在各种花式推,中国父母极端stubbon的太多了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powering through something because at the end there is something you love, and forcing yourself through something in the hopes that something worth loving will be at the other end.
关键是最后结果是不是concrete,真正有用。
进了H不是人生终点,还需要继续miserable做很多其他事情,然后万一大概率毕业出来和其他学校毕业出来一样,这样很多人就会觉得为啥要开始miserable。
如果miserable了后,有人立马给1000万,即使做的时候miserable,那么好歹能拿1000万,自然就不会这么说了。
如今这个通胀速度,可以躺平的地区已经越来越少了。不然红脖子咋这么悲愤
觉得MISERABLE 的基本还是这方面卷到一定程度已经不行了, 喜欢干的再苦自己从不觉得MISRABLE。
大多数人不见得愿意在自己工作上花很多时间,也不见得热爱自己工作,即使你认为再牛的人,如果中了彩票拿到5000万,很多人也会quit自己工作。
95%的哈佛学生也是如此.
人是在乎投入产出,和机会成本的。一天24小时,如果花时间很多在工作上,leisure时间就少。但工作会带来金钱,让人更好的享受自己剩下的leisure时间。如果已经有足够钱,可以不工作就享受24小时的leisure,即使H学生也会选择不工作。
Miserable换个角度看,就是觉得投入产出差,回报不够。
这是从小没有自己做过决定,follow自己的想法,做自己喜欢的事,长期积累下来的typical的思维定势。。。
哈弗95%的也是普通人,大部分被鸡出来的普通人。 错了, 普通人5000万会QUIT, 但牛人还真不会为了5000万就退出, 有些人就天生有梦想,爱折腾。INTELLECTUAL CHALLENGE 没有也会出问题的。要BORED 死了
这个哈佛学生和评论说的都是如果你觉得所做的事情只给你带来痛苦没有愉悦,你一味强迫自己做,多半这件事情不适合你,那么成功的几率就会低。不要再用不切实际的结果譬如你说的一千万来激励自己,多半无用。
还有版上很多家长问怎么推娃音乐,都是天赋和孩子个人喜好决定的,我家老二练习都是自己设个timer,中间还时不时去看看timer还剩多久,这种娃一没天赋二没喜好,多练几年就是浪费钱和时间。
这很正常。人家一辈子在第一世界,在什么山唱什么歌,没啥毛病。 第一世界也不是人人都幸福开心,思考这些first world problem并不比3rd world problem更无用。去第三世界感受一下世界参差也许是个解药,但也未必是最好的解药。
所以一直get不到纯粹为了升学推娃,除非娃自己想拼需要我助力,in which case I will help。因为明白世道变了,光凭娃自己折腾很难。
是这样 大学开始才学打网球的训练两年 比 从7岁开始练拿奖学金的打得好的比比皆是 我大学就有个是这样 7岁开始打网球 但后来没长高 只有1米7 为了弥补就用western的握拍方式 结果到了大学遇到那种真有天赋的 跟人家的速度 力量 reflect timing kinetics endurance etc 都有肉眼可见的差距 一下就陷入存在危机了
青春期没长高到不了180基本就是打不了男子competitive tennis 了 但那么多年的心血也不能说放弃就放弃
捂脸说 上学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的passion所在 但如果不苦读 以后连选择做想做的机会都没有 同样是喜欢打游戏 也有人自律上了不错的学校 毕业去了游戏软件公司
赞!
那说明就是普通人 就过普通人的生活就好了 美国那些普通人不也就是娱乐看看这些东西吗
对也不对。 如果总在comfort zone里,那就是普通老美的生活,蓝领或者低级白领,并不好过。 如果总是stretch,确实会miserable。 关键是把握度,能stretch一下,miserable一点点,然后有比较大的reward,何乐不为呢
哈哈,你这话小心被砸。我生活中的确碰到过北京孩子上北大很一般的,但从其他升学大省出来的,还真没碰到过一般的, 都是个顶个的大牛
赞同
开始进入专业,才发现光靠苦干,过的misrable 也不管用了, 到了一定程度天赋,passion,个人天生的性情会有很大作用。 有些人在语言或者数学上悟性极高,可以学的轻轻松松 拿A+, 你拼尽全力也就B+,A-这种平庸资质。
这个道理只应该40多岁才悟到。
太年轻的时候悟到,只有反作用。
这是回错楼了吗?
这楼里谁鄙视文科了?
南美洲过来的,N多孩子,都是高薪好工作吗?人家养家糊口又不难。
主要是发达国家都有social safety net,穷人也不需要生病了只能回家等死。
其实这里很多家长说推娃啥的,就只会强迫式地逼着练x小时乐器做x小时数学题,或是最多把自己变成陪练然后一起较劲。这才是很多小孩大了以后感觉“很努力以至于到miserable”的根本。
家长最好是个coach,而在所有任务里最重要的一个是引导娃找到他自己的,可以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同的,passion。这之后是引导娃体会到在这上面的努力是他的pride,satisfaction和confidence的源泉,是有意义的。然后可以再慢慢帮他拓展passion的scope。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Harvard学生的发言就是说他在补小时候的缺失的最重要的课而已。而且他看起来很幸运似乎可以把落下的补回来。有些则没那么幸运,可能再也找不到passion所在了。
的确如此,在国内有危机感紧迫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很多家长把这些不安全感带来了美国,还试图传给孩子。可是ABC是美国人,在美国长大,他们只会觉得父母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天底下有几个孩子愿意当做题家? 但是农村孩子危机感从小就非常重,因为他们没有办法选择在哪里出生。中产也没有安全感,因为没有social safety net,不小心就可能跌落底层。
这么说的拿诺贝尔奖的经济学理论没有研究过。但更可能的是5000万还不够消费,也许1000亿就够了.
你看Gary Becker的诺贝尔奖理论Theory of Allocation of Time
不同意。还是在于,去H并不是回报的结果,而是再次miserable的开始
坚持硬做的动力是上名校吧,所以那个时候是有动力做好
华人上的养家糊口是有好几套投资房,然后夫妻都在大厂工作才叫养家糊口。否则贫困线下。
正解。其实勉强进去了并不会快乐,或者说,只有家长快乐
"这里说的花大力气,或者这孩子说的misarable,和努力不是一回事,比如musk,每天睡公司,很辛苦很努力,但人enjoy啊,所以那个依然叫顺势,"
這是不是順勢而為,看您是從什麼角度了。從某些角度來說或許吧。但每天工時太長睡公司,身體可能會受傷害,這算是順勢嗎? 或是從他家人的角度,或許希望他能多陪伴家人,這算是順勢嗎? 再往大點的講,如果只是個人enjoy,就叫做順勢的話,那每個人的順勢,造成別人的傷害,可能會更逆天
哈哈 确实容易不少,名额多很多。
倒不会鄙视文科。当年也是轻松愉快从高考大省进了top 2。
同意。还有就是,细水长流,不要一下子使劲太狠脱臼了。
还好我现在就躺平,从来没有push 过孩子们
顺势而为,无为而治,天道啊
有意思,说了一大推云淡风轻,却漏掉了一个重点,就是你家是北京的而且是体制内的。
Musk也没睡几次公司吧 我看他都忙着睡好几个女人生一群孩子 你还真信他努力工作?普通码农写一天代码晚上老婆都犁不动。
如果mean to be homeless,也看着他不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