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心理师有用吗,一个同事做了婚姻辅导还是离婚了,另一个做心理治疗一年多越来越躁郁了

t
tidewater
Jean Piaget 成功的用 conservation test,来测试小孩进入 concrete operation stage。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Jean Piaget 的 conservation test,并不是通常的考卷测试一些 fixed 的问题。而是更像图灵测试,是儿医动态问答观察。
y
yeyu
华人大妈都是心理咨询师
t
tidewater
但是 Jean Piaget,没有能够提出一个可行的测试,测试小孩是否进入了 formal operation 的阶段。
Jean Piaget 只是提出了 formal operation 的概念。
t
tidewater
但是我大胆认为,formal operation 的 de facto 测试已经存在。
就是心理系和心理咨询师。
不是 100%,但有可能是大部分。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反向的图灵测试,客户是 formal operation 阶段,而咨询师是 concrete operation 阶段。
Jean Piaget 关于 formal operation 的年龄 11 岁,只是一个推测,因为跟 concrete operation 的 Jean Piaget 水杯 conservation 测试不同,Jean Piaget 没有可靠的 formal operation 的测试。
而目前也有部分猜想,认为不是所有人都会进入 formal operation 阶段。
t
tidewater
下面这张图里的最后一句话,对心理咨询师群体,有点扎心。
M
MaggieDT
当然没用。我一个朋友住的房子小了,心里郁闷,去看心理医生解决不了问题。最后,还是找房地产经纪人去抢到房子了,才解决了根本问题。
t
tidewater
当然没用。我一个朋友住的房子小了,心里郁闷,去看心理医生解决不了问题。最后,还是找房地产经纪人去抢到房子了,才解决了根本问题。
MaggieDT 发表于 2023-04-15 15:52

但这也不是根本解决,而是暂时缓解一下焦虑几年。
几年后一般会复发,而且更严重。
这就是一般心理学观察到的,personality disorder 一般没得治,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不过另一个角度,暂时缓解,比没有,也是要来的好。
t
tidewater
划重点就是 life long patterns
这是个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说,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范畴里,没得治别浪费药了。
t
tidewater
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遇到的,不是 personality disorder 那么严重,而是 maladaptive coping strategies。
而所谓的 narcissism 还是 perfectionism,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t
tidewater
t
tidewater
m
meeow
Beef里面不说了吗,western therapy doesn't work for eastern minds. 我觉得是,我们老中需要的不是therapy,需要的解决问题的solution, 问题解决了也就feel better了。可惜的是生活中太多无解的问题,所以无法feel better。
我反正各种心理咨询app都用过,talkspace,betterup,betterhelp,经常怒怼咨询师,感觉我已经上了顾客黑名单,现在match一个咨询师非常慢。
MegMegMeg 发表于 2023-04-14 19:09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里说,男人需要解决问题才感觉放松,女人需要倾诉才感觉放松。
t
tidewater
当然没用。我一个朋友住的房子小了,心里郁闷,去看心理医生解决不了问题。最后,还是找房地产经纪人去抢到房子了,才解决了根本问题。
MaggieDT 发表于 2023-04-15 15:52

而层主给的这个例子非常好。
因为这个例子,既不是 NPD 也不是 OCPD,其实就是 maladapative perfectionist / narcissist。
但这个例子很隐蔽的是,他们/她们是在 formal operation stage 而不是 concrete operation stage。
或者说,区别于心理学教科书里的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t 的区别是,他们/她们 formal operation 阶段,或者说 formal thinker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t / narcissist。
而买房子,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这不同于 1+1=2,这是一个 formal operation 的例子。
t
tidewater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里说,男人需要解决问题才感觉放松,女人需要倾诉才感觉放松。
meeow 发表于 2023-04-15 16:21

个人觉得这些书,主要说的是 concrete operation stage 的,而不是 formal operation stage 的。
formal thinking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t ,很可能不是在倾诉,而是在 maladaptive manipulation ,用 formal operation 的 coping strategy 。
或者可以这么说,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coping strategies 。
t
tidewater
也就是说,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coping strategy,跟 concrete operation maladaptive coping strategies,很不同的一点,是 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coping strategy,不一定是真正的 low functioning,有可能是 high functioning。
上面用词太复杂,简单的比方,一个 toxically stressed seasoned chess player ,也可以是一个 formidable chess player ,至少在当时。
这个问题不在于 toxically stressed ,而是在于 seasoned 。也就是 being in formal operation stage, gives human unparalleled survival advantage, even when using maladaptive coping strategies。
t
tidewater
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t / narcissist 的问题在于 ,,,
其实也没啥问题,可能就是年龄大了以后会比较 alone 一些。
(精确用词,alone ,不一定是 lonely。)
见过一两个例子。
猜测的可能原因,尽管他们/她们是 formidable ,但他们/他们 are not great team players。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她们最接近的 subgroup ,formal operation adaptive narcissist / perfectionist,会逐渐跟他们/她们保持一定距离。
因为毕竟情绪稳定的价值,变得更重要一些。而这个 subgroup 本来也能 detect 对方的 formal operation coping strategies 。
t
tidewater
单纯性的 maladaptive coping strategies,跟 NPD 和 OCPD 的区别,是 NPD 和 OCPD ,或多或少,有点 evil 。就是过度自我中心,并且过于消费他人。
而且 NPD 和 OCPD ,常常也不是 formal operation stage ,没那么复杂。
t
tidewater
心理咨询师本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举个例子,夫妻俩总是因为缺钱吵架,这能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吗?该缺钱还是缺钱。
最多只能帮来访者搞清自己真正的想法,认清现状(也得好的咨询师才能做到),行动都是咨询者自己去做的。
像那个婚姻辅导之后还是离婚的,很可能就是通过交流,双方都认清跟这个人在一起待下去再无希望,于是麻溜离婚了。 杀害章莹颖的凶手之前一直心理咨询,很可能就是终于认清,自己就是需要伤害别人来宣泄,不然就只能憋死,然后选择了前者。
arcueid 发表于 2023-04-15 01:05

最后一句有点那个啥 ,,,
不过有一定道理,也就是为啥都说要 “做自己”。
取决于具体上下文,有的时候真正的意思,是没得治就别浪费药了。
F
Forgiveu
觉得没用
0
01am
有没有心里咨询成功的case study,就是实例说明心里咨询怎么开导解惑的。个人隐私不好说,网上有实例嘛?
y
yeyu
心理咨询师本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举个例子,夫妻俩总是因为缺钱吵架,这能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吗?该缺钱还是缺钱。
最多只能帮来访者搞清自己真正的想法,认清现状(也得好的咨询师才能做到),行动都是咨询者自己去做的。
像那个婚姻辅导之后还是离婚的,很可能就是通过交流,双方都认清跟这个人在一起待下去再无希望,于是麻溜离婚了。 杀害章莹颖的凶手之前一直心理咨询,很可能就是终于认清,自己就是需要伤害别人来宣泄,不然就只能憋死,然后选择了前者。
arcueid 发表于 2023-04-15 01:05

这,,这 不是怂恿犯罪吗?
t
tidewater
这,,这 不是怂恿犯罪吗?
yeyu 发表于 2023-04-15 17:56

这个例子比较极端。
但大部分情况,如果确实没的治,但后果也不是那么可怕,比如后果就是比较 alone,那么自我认知也是一种办法。
就好比说,抽烟真的没法戒掉的话,就何必折腾自己。保持在一定适度范围就好了。
说的直接点,人都是会百年的,就是早点晚点的差别。快乐的过自己可以过的日子,比纠结治不好还浪费药。层主觉得选择哪个更好一些?
z
zzsummer
哈哈哈哈,我觉得也是。我也不觉得心理咨询师除了开病假提供证据之外有啥作用
t
tingtingtintin
我老板是个非常有名的心理医生(psychiatrist)。他真的是非常非常会说话。but that’s about it…
我是马甲 发表于 2023-04-15 08:03

那是精神病医生,不是心理医生
t
tidewater
我来分享一下我对心理咨询的看法。 1. 数据显示,在一个人心理疗愈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作用是5%-15%,剩下来,还有还有多个因素,比如个人基因,个人努力,身边的支持系统,等。 2. 心理咨询有各种学派,具体到每个咨询师,也有他的个人性格,语言特点等,所以找到 那个适合的人,才能建立一段effective的的疗愈关系。 3. 我来举个例子,讲讲我理解的,心理咨询师在心理疗愈中的那5%-15%作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期待更专业的观点。 我们假设有一个人A,他在生活中不具有识别水沟的能力。可是呢,生活中,只要出门溜达,难免会遇到一个水沟,掉下去,摔得很痛,很臭,很愤怒。然后呢,A废了很大的力气求救,或者自救,他终于爬出来了。 可是,因为他不具备识别水沟的能力,下一次出门,他会再次掉进一个类似的水沟里。很可能这次的水沟,跟上次的不是同一个,但是水沟还是水沟。(这种现象叫强迫性重复) 这种掉水沟的现象发生的多了,总有一次,遇到一个特别深的水沟,或者周围没有出现能把A拉出来的人,又或者他自己身体欠佳,体力不支,总之A就爬不出来了。这时候,去找专业人士求助(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未必能直接下沟里捞A出来。而且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也不会下场。他当下能做的事情,就是陪伴掉进坑里的A,直到A长出自己爬出水沟的能力。(类似运动教练那样,通过指导A做一些小运动,帮助他恢复体力和肌肉力量)再之后,等A出来了之后,心理咨询师会陪伴他复盘之前一次次都发生了什么? 那些水沟们都有哪些特点,帮助他找出自己的“认知盲区”,目标是让A长出自己识别水沟的能力,以及不小心掉进沟里后自己能爬出来的能力。 总之,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去做的事情。也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在一段关系中,不断有冲突(掉水沟),一定有自身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不能全部归因到水沟。而一个适合的心理咨询师,就跟学生的家教,运动员的教练一样,不是必须,但是一旦找到适合的,可以大大提高升级打怪,提升自我的效率。
兔子飞飞 发表于 2023-04-14 20:48

不是我要找茬,我觉得这个水沟的例子,充分说了心理咨询师可能没有哪怕一个在 Jean Piaget 的 formal operation stage 的。

t
tidewater
心理咨询师举例子,动不动就是走路掉进水沟里,而不是薛定谔的猫,或者是爱因斯坦的手套。
真的,我说一句真心话。我觉得这都属于 sensorimotor stage 了,,, 单纯的走路掉水沟难道不是 sensorimotor stage 的比喻?
不是说比喻不应该,而是说,extrapolation is dangerous。无论是薛定谔的猫,还是爱因斯坦的手套,这些比喻都是有很多的限制条件的,所以 applicable。
t
tidewater
我来分享一下我对心理咨询的看法。 1. 数据显示,在一个人心理疗愈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作用是5%-15%,剩下来,还有还有多个因素,比如个人基因,个人努力,身边的支持系统,等。 2. 心理咨询有各种学派,具体到每个咨询师,也有他的个人性格,语言特点等,所以找到 那个适合的人,才能建立一段effective的的疗愈关系。 3. 我来举个例子,讲讲我理解的,心理咨询师在心理疗愈中的那5%-15%作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期待更专业的观点。 我们假设有一个人A,他在生活中不具有识别水沟的能力。可是呢,生活中,只要出门溜达,难免会遇到一个水沟,掉下去,摔得很痛,很臭,很愤怒。然后呢,A废了很大的力气求救,或者自救,他终于爬出来了。 可是,因为他不具备识别水沟的能力,下一次出门,他会再次掉进一个类似的水沟里。很可能这次的水沟,跟上次的不是同一个,但是水沟还是水沟。(这种现象叫强迫性重复) 这种掉水沟的现象发生的多了,总有一次,遇到一个特别深的水沟,或者周围没有出现能把A拉出来的人,又或者他自己身体欠佳,体力不支,总之A就爬不出来了。这时候,去找专业人士求助(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未必能直接下沟里捞A出来。而且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也不会下场。他当下能做的事情,就是陪伴掉进坑里的A,直到A长出自己爬出水沟的能力。(类似运动教练那样,通过指导A做一些小运动,帮助他恢复体力和肌肉力量)再之后,等A出来了之后,心理咨询师会陪伴他复盘之前一次次都发生了什么? 那些水沟们都有哪些特点,帮助他找出自己的“认知盲区”,目标是让A长出自己识别水沟的能力,以及不小心掉进沟里后自己能爬出来的能力。 总之,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去做的事情。也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在一段关系中,不断有冲突(掉水沟),一定有自身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不能全部归因到水沟。而一个适合的心理咨询师,就跟学生的家教,运动员的教练一样,不是必须,但是一旦找到适合的,可以大大提高升级打怪,提升自我的效率。
兔子飞飞 发表于 2023-04-14 20:48

如果我们稍微认真的讨论,用 formal operation 阶段的思考方式(而不是 sensorimotor 阶段),那我们可以用一个实例的比方,teenager 阶段的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a
applesea
我的经验是有用的,我咨询的是和父母的关系问题,医生出国之前在安定医院工作过几年。前面几次以我倾诉她表示理解为主,几次之后医生开始以提问题的方式引导我自己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聊的时候经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开始见她的时候我每天都在痛苦的情绪里挣扎,连着每周见她见了两三个月后状况好多了。
t
tidewater
Teenager 的 DSPS,是个成长阶段的生理问题,根本就不是心理问题。
当然,DSPS 干扰了睡眠,削弱了大脑对心理问题的 defense mechanism。
另外,DSPS 导致跟不上学校和社会的作息时间,导致成绩下滑等等,进一步导致 social ranking 的下降,有可能引起 social 方面的问题,而引发 stress 方面的问题。
但在这里,我先不说 DSPS。我在下贴说,真正有心理问题,并且非常隐蔽,到发现时已经可能是晚期的情况:
the 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t
tidewater
Beef里面不说了吗,western therapy doesn''''t work for eastern minds. 我觉得是,我们老中需要的不是therapy,需要的解决问题的solution, 问题解决了也就feel better了。可惜的是生活中太多无解的问题,所以无法feel better。
我反正各种心理咨询app都用过,talkspace,betterup,betterhelp,经常怒怼咨询师,感觉我已经上了顾客黑名单,现在match一个咨询师非常慢。
MegMegMeg 发表于 2023-04-14 19:09

这个华人版的高赞回帖,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是大概率的揭示了 the 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这个问题不在于 western vs estern,而是在 解决问题的 solution
而这个,就是 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的隐蔽性。
也就是说,这不像 concrete operation maladaptive 一开始就一哭二闹三上吊,那种简单直接的 maladaptive。
而是用 解决问题的 solution 这种相当高级的 formal operation 方式,隐藏 maladaptive 的动机。
因为魔鬼在于细节,继续上面这个线程,有没有让 teenager 的 DSPS 简单走上作息时间表的 solution
t
tidewater
而另一方面,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会非常有效的达到目的
比如对于前面这个 “有没有让 teenager 的 DSPS 简单走上作息时间表的 solution”,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会巧妙的利用 trial and error,以 adaptive 的外表,达到 maladaptive 的目的。
也就是说,不管 trial and error 是不是成功,只要一直按照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的要求 trial and error,就达到了 maladaptive 的目的,用 formal oepration 的手段。
t
tidewater
但这个 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t 高度有效性的硬币另一面就是,发现的时候,已经不是十八岁,而是八十岁。
不是说绝对的算了就别浪费药了,但不是那么容易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回到 formal opertaion adaptive coping strategy 的 teenager ,如何对付 DSPS 的问题的。
首先第一点,formal operation adaptive coping 的娃,会主动在第一时间寻求帮助。
t
tidewater
我个人认为,大部分青春期有 DSPS 的娃,能够走过那段时期,是因为很多娃在第一时间告诉父母,至少是父母里偏向于 adaptive coping stragety 的一方。
当然,肯定有人会问,为啥我没有知道 ~~~ 除了特别轴的娃谁也不说,一般而言,我想我不用太扎心了吧。
t
tidewater
当然,青春期的娃,DSPS 到一定程度,总是会降低 social ranking。
所以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就是 social 里的 step down。这个不是太简单,因为 step down 不是 completely giving up。
而且 step down 要在合适的程度,也就是撤退之后,还可能将来某一天,有卷土重来的机会。毕竟是娃,年轻是本钱。
t
tidewater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现在回到 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t。
我们必须承认,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是如此的有效,以至于意识到的时候,跟娃不同的是,不是十八岁,而是八十岁。
而且,青春期的娃,虽然表面叛逆,但 adaptive coping 的,还是会合作。
但 formal operation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虽然表面上会合作,但潜意识里也许是相反。或者说,潜意识里是不是相反,没人能够确切知道。
合理程度的 step down,都是必须的。只是跟 teenager 娃不一样的是,也许不能过多 step down,因为可能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了。Live happily on whatever they can get.
b
bluesky2012
解铃还须系铃人,therapist是那个帮你找到节的人,节给你找到了,你不动手解也无解
V
Views
和gpt聊聊吧,不judge非常暖,心理医生毕竟是人,人都会有自己的偏见和情绪
V
Views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里说,男人需要解决问题才感觉放松,女人需要倾诉才感觉放松。
meeow 发表于 2023-04-15 16:21

那我可能不是女的,我觉得问题一遍遍说太烦了,耽误时间,没什么实质性帮助。比如家人缺钱,我觉得直接给她张支票比花一个小时听她哭有用。。。
t
tidewater
那我可能不是女的,我觉得问题一遍遍说太烦了,耽误时间,没什么实质性帮助。比如家人缺钱,我觉得直接给她张支票比花一个小时听她哭有用。。。
Views 发表于 2023-04-15 21:02

如果缺五百万块小钱,谁开支票?
V
Views
最好找背景和你差不多,年龄比你大的。我知道一个搞心理咨询的女的四十岁单身经常换炮友的,你说要是一个婚姻稳定有孩子的人找她倾诉,她能理解才怪
t
tidewater
我之前👀心理咨询 觉得没什么用 一个朋友是咨询师 他说理论上应该是帮助病人几次治疗以后脱离咨询师的 但是大部分咨询师都是越看让你觉得自己问题越多 他觉得这样很不ethical
另外很多很多western mind其实也不喜欢咨询师 举例我们附近的老弄 对我看咨询师这件事很看不上眼LOL
说白了同意楼上所说 咨询本身本应该是找到solution 但是它不是唯一solution 现在大部分咨询师也不是帮你找solution呢

iheartglass 发表于 2023-04-14 19:26

有一定道理
t
tidewater
比那个猛,但大思路是一样的:治好一个就少一个收入,治不好病人就走了,大概就维持在很有疗效但是没好透那个程度?
chipmunk 发表于 2023-04-14 20:49

确实存在 conflict of interest
t
tidewater
心理咨询有用。但是一个人做没用,要整个家庭一起做心理咨询,改变沟通模式。比如萨提亚的方法。有的心理是绝对要心理医生的,只是心理咨询不行,要吃药等等。有的心理疾病,心理医生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比如双向的情感障碍,因为很难,只能控制。
kittyyang 发表于 2023-04-14 22:42

我看了一下萨提亚的理论方法,谢谢信息。
我觉得有很大道理。但另一方面,我个人觉得,我们大部分的心理分析,可能是针对 Jean Piaget 的 Concrete Operation 阶段的人群,对于 Formal Operation 很难适用。
我贴个图
t
tidewater
t
tidewater
t
tidewater
t
tidewater
这里不是讨论萨提亚的理论模型正确与否,而是萨提亚理论模型里面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 concrete operation 阶段的人群得假设。
我们看一下 formal opertion 阶段的人群:
t
tidewater
或者这张图:
t
tidewater
Formal operation 的一个指标,是 hypothesis testing,包括 hypothetical deductive reasoning 和 probablistic reasoning。
而在前面萨提亚专家举的那个老板的例子里,没有任何 hypothesis testing 的存在,也就是说,建立一个老板的 model,用 hythothetical deductive reasoning,来 simulation 自己和老板各种可能的互动,并且给每一种情况标记上 probablitiy,最后决定自己的行为。
t
tidewater
我并不是否定童年行为模式的存在,我同意大部分有毒原生家庭的理论。
但问题是,大部分理论,是行为模式照抄有毒原生家里时的情况,完全忽略了 Jean Piaget 的定义,小时候是 concrete operation 阶段,大了以后是 formal operation 的阶段。
当然,这个有可能侧面揭示了,Jean Piaget 为啥没有能给出 formal operation 的测试方法。
而根据对我们心理系流行的理论观察,有可能大部分成人,并没有进入 formal operation 阶段,而是停留在 concrete opeartion 的阶段。
如果要给这个 “大部分” 一个确切的衡量,那么周星驰说:“整个心理系,上下一万年”
t
thatisnotright
回复 37楼兔子飞飞的帖子
不觉得心理咨询有什么用处。人都是要自我救赎的,指望外力是不可能的。 古人的闭关49天是有用的,可是现代人不可能有这个时间。
t
tidewater
如果要讨论 formal operation 之间的互动,显然就不能用前面专家的汽车销售店经理和小兵的问答。
我们来看一个假想的著名案例:李世石九段和阿发狗十段的历史性对话,以围棋的方式。
t
tidewater
前面说的李九段跟狗十段的历史性围棋对话,本质上双飞都是给对方建立一个 model,然后预测对方的各种落子无悔的可能性,最终决定自己是如何用 calculated risk 来冒险(因为对方不一定如自己所愿啊)。
最后的结果,是狗十段的模型,更胜一筹。
当然,这里不是心理问题,是基于模型的计算机博弈论问题。
但是 arguable 的,formal operation 人群的心理,跟基于计算机博弈论进行建模预测,两者紧密相联,最终表现为人的行为。
t
tidewater
而在这里,我提出一个 formal operation 阶段人群的家庭关系的猜想 -- model predictive attachment / detachment
也就是说,在 formal operation 阶段人群的家庭关系里,不存在通常心理学认为的简单僵化的 the primary triad -- 父亲、母亲、小孩。而是代之以那句著名的 it take a model to beat a model ,还有那句 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这就是 model predictive attachement / detachement 的家庭关系。
t
tidewater
这不是说,简单的 the primary triad 父、母、娃,不存在。而是说,在小孩进入 formal operation 之后,简单的 the primary triad 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
the maladaptive coping parent the adaptive coping parent the lost child the golden child
的家庭模型。
而在这个家庭模型里,成员之间的互动的基础,是 model predictive attachment / detachment。父母的性别差别,都相当程度被淡化。
n
nextspring












题主可能没搞懂心理咨询是干嘛的, 心理师本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 是对来访者做引导以后, 让来访者自己和自己和解的, 咨询师的作用是带领来访者不断挖自己, 认识自己, 从根本解决来访者看待问题的角度, 从而打开心结。
婚姻两个人性格不合适或者grow apart了, 这些是很难靠心理咨询来解决掉的, 最多引导两人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 趋利避害的凑合过吧, 行不行主要还得看当事人。
公司同事开始做自己, 也许是他经过心理咨询后对自己的挖掘, 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是因为整天不能做自己造成的, 所以就放飞自我了。
心理咨询管不管用, 一方面要看和这个咨询师是否契合,一方面还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想要改变的决心,双方都要努力和配合,最后才能有效果。 另外我个人之见, 我不觉得一定是学历多么高, 理论知识多么扎实的的科班出身就一定牛批, 有些Ph.D学历很高但说的东西不落地,不接地气的,实际帮助就不大,主要还是看这个人的实战经验,阅历和智慧。 还有你自己的气场是不是和咨询师“相投”, 比如你自己是一个高学历的, 找一个高中毕业拿执照的疗愈师可能就不对味了。 找到合适的咨询师也是咨询的任务之一,不能将就, 感觉不对就要换。
如果搞不清咨询师到底是干嘛的,然后把所有希望压在咨询师解决问题上,大低会失望。

Singforyou 发表于 2023-04-15 00:24

正解
x
xuangao
我并不是否定童年行为模式的存在,我同意大部分有毒原生家庭的理论。
但问题是,大部分理论,是行为模式照抄有毒原生家里时的情况,完全忽略了 Jean Piaget 的定义,小时候是 concrete operation 阶段,大了以后是 formal operation 的阶段。
当然,这个有可能侧面揭示了,Jean Piaget 为啥没有能给出 formal operation 的测试方法。
而根据对我们心理系流行的理论观察,有可能大部分成人,并没有进入 formal operation 阶段,而是停留在 concrete opeartion 的阶段。
如果要给这个 “大部分” 一个确切的衡量,那么周星驰说:“整个心理系,上下一万年”
tidewater 发表于 2023-04-16 00:27

Tidewater是心理专业的吗?
t
tidewater
在这个 model predictive attachment / detachment 里,互相建模时,三个最基本的 model 是
the explosive model the collaborative model the competitive model
对于传统心理学,最最关注的 the explosive model,在 formal operation 阶段的人群,如果有足够的认知学知识,那么 the explosive model 反而是最最不重要的。
因为那是人类进化的人性弱点而已,也就是过激反应。一般 20 分钟,最多一小时,就过去了。对于大方面的决定,没啥影响。
重要的,是
the collaborative model the competitive model
t
tidewater
Tidewater是心理专业的吗?
xuangao 发表于 2023-04-16 01:02

不是心理专业。
我高中时,是学校的物理竞赛种子,属于物理系未遂人群。
t
tidewater
而从 the collaborative model 和 the competitive model 的角度,the maladaptive coping parent 的问题,不在于情绪化,而是在于 the weakened collaborative model。
而这个 the weakened collaborative model,不是在 concrete operation 范畴,而是在 formal operation 范畴,导致存在没有解决方案的可能,因为好比有毒原生家庭里 learned congitive disability。
t
tidewater
而这也能部分解释,为啥这些情况,只发生在家庭关系,不发生在工作关系。
因为家庭关系的 model,是小时候原生家庭所 learned。而工作关系,更可能是在学校 learned。
而有毒原生家庭,并不等于有毒原生中小学。
所以这个传统心理学很难解释的现象,为啥家庭关系跟工作关系完全不一样,用 model predictive attachment / detachment ,就很容易解释。
家庭关系的 modeling,和工作关系的 modeling,本来就是风牛马不相及。
O
Ocarina
做心理咨询还是离了又不能说明咨询就没用。两个人如果就是不合适,没感情,不离留着过年吗?Therapist又不是合事佬,是帮你看清自己真正的问题和需求。
A
Augustblue
回复 3楼tuer的帖子
“离职前有找心理医生的记录杠雇主杠用的。”
这是什么意思?看过心理医生雇主不能随便解雇你?
t
tidewater
这也能解释,为啥父母双方里,只要有一个 adaptive coping parent 的 formal operation 家庭,小孩和父母总体能保持一个不错的关系,当然前提是 formal operation 阶段人群的家庭。
这个不可思议的情况,是因为 model predictive attachment / detachment 最终正确的建立。
这个好像说的云里雾里。但简单的比方,对于 model predictive attachment,娃不再是 attach to “父母” 这么一个传统心理学简单的概念,而是 attach 父母两个人的总共二百多种不同的人格,每一种人格好比 model 里的一个参数。(参考 neural network model)。
t
tidewater
或者进一步说,model predictive attachment,重要的不是 attachment,重要的是 model predictive。
或者用狗十段和李九段的历史性围棋会晤作为比方,重要的不是落子无悔,而是决定落子的 model predictive。
只是这个 model predictive,同样可以用到家庭关系的心理学 attachment / detachment 理论上,只是应用于 formal operation 阶段的人群,不适用于 concrete operation 阶段的人群。
t
tidewater
当然,心理系可能要争议 model predictive attachment 的最大理论困难,是如何在周星驰的 0.00001 秒内,跑完整个 model based hypothetic probabilistic simulation 的?
其实回答很简单,狗十段下棋的时候,只是 model 的 inference。这个 generative adverserial network 的 model training,可能是昨晚睡觉做梦的时候,完成的。
而这个 why we dreams,是符合现代神经科学研究的。
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为啥青春期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 (DSPS) 的小孩,容易有心理问题?
如果我们假设是 formal operation 阶段人群的家庭,那么,DSPS 本身,不是心理问题的源头。
娃心理问题的源头,可能是 the maladaptive coping parent。
只是 DSPS 改变了睡眠的时间,de facto 地干扰了睡眠质量(上课睡觉总是比不上晚上睡觉的质量),而干扰了睡眠时对 model 的 training,影响了 model predictive attachment,所以削弱了对 maladaptive 家庭成员的防御。
而一个侧面的旁证,这种情况下,the lost child 会主动第一时间寻求 the adaptive coping parent 的帮助,即使是青春叛逆期的情况(当然青春期娃不会那么 nice 就是了,即使是 collaborative 也是灰常的 bumpy road)。
而这,并不是传统心理学的 show weakness,而是 the collaborative model 这时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个人看法。
s
since1874
这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你病了去医院,是个病普通医生就能保治好吗. 心理医生也不能,完.
而且有些心理问题是根本治不好的, 比如典型NPD,心理医生都不愿意接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