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广西一高校送学生进厂打螺丝?校方:产教融合,可自主选择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3年4月12日 17点49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t
tadyone
2 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近日广西某高校被学生骂上热搜。 起因是部分专升本学生,被学校要求去深圳实习,内容是流水线工作。
动员大会上,当台上领导讲完后,现场不少学生大方发言,质疑学校这一安排: “好不容易可以专升本了,现在又要去流水线。” “除去寒暑假,需要支付两万多学费,也就是每月2000多,我们去那边实习,老师也不提前沟通,只是通知我们,太让人失望。”
据调查,学校派去实习的这家公司,有劳务派遣业务。 合着这所高校不但把学生卖了,而且还是卖给中介,转好几道手…… 美其名曰“产教融合”,让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无缝对接。
既然你不主动脱掉“长衫”,那学校便帮你完成“蜕变”…… 网上引发舆论后,该高校发布通知:严格落实查岗制度,尤其是注意携带相机、背包的青年。
其实大可不必,调查记者早就改行了,普通自媒体不敢“寻衅滋事”,爆料的其实都是自家学生。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不是劳动力过剩吗,学校为什么还要派学生去流水线?
其实这事,不少专科高校多年前就在干了,以“实习”的名义把学生送去流水线,然后抽取“人头费”,高校扮演的角色相当于是“中介”。
甚至有学校直接和劳务派遣公司合作,更省事高效。学生的劳动报酬先被中介捞油,然后再被学校拿走一些,到手所剩无几。
虽然学生群体劳动经验不足,但工资低、听话好管理,所以大部分流水线企业,很喜欢和学校合作。 董明珠也曾说,大学生去厂里打螺丝,没什么不可以,聪明的的人应该去基层历练。
但客观而言,去流水线的好处真不多,充其量就是个高级机器人,大量时间都在做重复动作。 不过现实很残酷,虽然大部分学生不接受这样的“实习”安排,但他们毕业后,也很难逃脱流水线的召唤,而且可能几年后,连流水线都是香饽饽了。
因为大量低端制造业在搬离大陆,去了工资低得多的越南印度等国。
而且这几年国内不少工作岗位被人为消灭: 第一种是消灭供给侧,比如教培,为不少毕业生提供了第一份正式工作,但短短几周就全体失业,只有极少数资深从业人员还在“违法就业”。
第二种是消灭需求侧,比如过去三年的“荒唐事”,导致消费过度疲软,进而导致不少工作岗位“被动消失”。 所以,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留给年轻人的选择将会越来越少。
怎么办呢?只好去考公,几百人竞争一个机会,或者考研,继续留在象牙塔里。 不少专家预测,今年考研录取率将会创历史新低,可能连两成都不到。
也有人说,工厂应该减少机器人的使用,多用人力,增加就业岗位。
但其实这种办法既不可行也不可持续,因为愿意这么干的,只有政府投资的相关工程。而且长期来看,用低效劳动力代替高效机器,只会更拖经济后腿。 但话说回来,广西这所高校的操作,终究是在浪费学生青春,无论这些学生毕业后去向何方,但在学校的每天都是付费学习,可不是来充当“廉价劳动力”。
但归根结底,利益都是需要自己争取,如果这些学生像他们学长学姐一样默不作声,学校就没有改革动力,不压榨你压榨谁……
h
huaren015
2 年多
2 楼
早就那样了尤其各种职业学校。这家学校说学生可自主选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很多职业学校靠扣毕业证逼学生去劳动。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动员大会上,当台上领导讲完后,现场不少学生大方发言,质疑学校这一安排: “好不容易可以专升本了,现在又要去流水线。” “除去寒暑假,需要支付两万多学费,也就是每月2000多,我们去那边实习,老师也不提前沟通,只是通知我们,太让人失望。”
据调查,学校派去实习的这家公司,有劳务派遣业务。 合着这所高校不但把学生卖了,而且还是卖给中介,转好几道手…… 美其名曰“产教融合”,让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无缝对接。
既然你不主动脱掉“长衫”,那学校便帮你完成“蜕变”…… 网上引发舆论后,该高校发布通知:严格落实查岗制度,尤其是注意携带相机、背包的青年。
其实大可不必,调查记者早就改行了,普通自媒体不敢“寻衅滋事”,爆料的其实都是自家学生。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不是劳动力过剩吗,学校为什么还要派学生去流水线? 其实这事,不少专科高校多年前就在干了,以“实习”的名义把学生送去流水线,然后抽取“人头费”,高校扮演的角色相当于是“中介”。
甚至有学校直接和劳务派遣公司合作,更省事高效。学生的劳动报酬先被中介捞油,然后再被学校拿走一些,到手所剩无几。
虽然学生群体劳动经验不足,但工资低、听话好管理,所以大部分流水线企业,很喜欢和学校合作。 董明珠也曾说,大学生去厂里打螺丝,没什么不可以,聪明的的人应该去基层历练。
但客观而言,去流水线的好处真不多,充其量就是个高级机器人,大量时间都在做重复动作。 不过现实很残酷,虽然大部分学生不接受这样的“实习”安排,但他们毕业后,也很难逃脱流水线的召唤,而且可能几年后,连流水线都是香饽饽了。
因为大量低端制造业在搬离大陆,去了工资低得多的越南印度等国。 而且这几年国内不少工作岗位被人为消灭: 第一种是消灭供给侧,比如教培,为不少毕业生提供了第一份正式工作,但短短几周就全体失业,只有极少数资深从业人员还在“违法就业”。
第二种是消灭需求侧,比如过去三年的“荒唐事”,导致消费过度疲软,进而导致不少工作岗位“被动消失”。 所以,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留给年轻人的选择将会越来越少。
怎么办呢?只好去考公,几百人竞争一个机会,或者考研,继续留在象牙塔里。 不少专家预测,今年考研录取率将会创历史新低,可能连两成都不到。
也有人说,工厂应该减少机器人的使用,多用人力,增加就业岗位。 但其实这种办法既不可行也不可持续,因为愿意这么干的,只有政府投资的相关工程。而且长期来看,用低效劳动力代替高效机器,只会更拖经济后腿。 但话说回来,广西这所高校的操作,终究是在浪费学生青春,无论这些学生毕业后去向何方,但在学校的每天都是付费学习,可不是来充当“廉价劳动力”。
但归根结底,利益都是需要自己争取,如果这些学生像他们学长学姐一样默不作声,学校就没有改革动力,不压榨你压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