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你做过ib你也知道,intern很多不敢去健身的,怕随时被召唤,full time了好很多。 social你如果说那种公司安排的event当然很多,但比如你周五晚上约朋友吃饭。当然8 out of 10 times没问题,止不住某次被老板留下了干活。again这些都看组看老板。运气好的这些都不是问题。运气不好的我经常周末跟朋友吃饭然后朋友被召唤去干活了。当asso的时候都碰到过好几次。
提供几个数据点: 朋友邻居们的孩子们,全部是绝顶聪明 自推娃, 都是本科从 UPenn Business School毕业: a.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坚决不干了,没有时间与人交流谈对象,去加州躺平 b.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坚决不干了,去了一个公司WFH c. 男娃,曼哈顿投行干了3年后去读博准备做教授,娃体力巨好绝顶绝顶绝顶的聪明(看着他长大的) d.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转入公司M&A,目标是去做CEO。没有男朋友没有时间见自己的父母。
提供几个数据点: 朋友邻居们的孩子们,全部是绝顶聪明 自推娃, 都是本科从 UPenn Business School毕业: a.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坚决不干了,没有时间与人交流谈对象,去加州躺平 b.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坚决不干了,去了一个公司WFH c. 男娃,曼哈顿投行干了3年后去读博准备做教授,娃体力巨好绝顶绝顶绝顶的聪明(看着他长大的) d.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转入公司M&A,目标是去做CEO。没有男朋友没有时间见自己的父母。 gqsds 发表于 2023-04-05 10:19
提供几个数据点: 朋友邻居们的孩子们,全部是绝顶聪明 自推娃, 都是本科从 UPenn Business School毕业: a.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坚决不干了,没有时间与人交流谈对象,去加州躺平 b.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坚决不干了,去了一个公司WFH c. 男娃,曼哈顿投行干了3年后去读博准备做教授,娃体力巨好绝顶绝顶绝顶的聪明(看着他长大的) d.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转入公司M&A,目标是去做CEO。没有男朋友没有时间见自己的父母。 gqsds 发表于 2023-04-05 10:19
谢谢
别担心了,一个实习而已
趁着internship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别像前一阵子辞职那位弄得那么痛苦
感觉你做过ib你也知道,intern很多不敢去健身的,怕随时被召唤,full time了好很多。
social你如果说那种公司安排的event当然很多,但比如你周五晚上约朋友吃饭。当然8 out of 10 times没问题,止不住某次被老板留下了干活。again这些都看组看老板。运气好的这些都不是问题。运气不好的我经常周末跟朋友吃饭然后朋友被召唤去干活了。当asso的时候都碰到过好几次。
Pro tip是早上五点起来健身,否则8点以后的人生不由你自由支配了
哈哈哈哈真心做不到啊,尤其是你前一晚三点睡的?
我超级佩服能早起的牛人。
我到现在都还是8点才起床。
sell side 工作时间长算是常态吧,不过晚餐可以点Lobster......去顶楼gym健完身回来觉着干... 我个人喜欢晚上干细活,机器跑的快多了 年轻的时候干干还可以,做2-3年可以转buyside 养老
不会吧,UMich有挺多去花街的,昨天还有帖子说伯克利学生去Jane Street的。 你说的 Target school 都有哪些?
换一个角度,妈妈对于这种比996还恶毒的工作环境对于孩子健康的担心不是很正常很正常吗?大家都是铁人争着去干这样的活?
总结一哈流行观点 逗你一乐:
要钱不要命 观点高度同质(思想统一) 普遍瞧不起非藤校普通大学(行为统一)
在美国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面对各种选择,大陆高学历移民们似乎有很多人依然是思想行为高度统一在某些定式上?
物以稀为贵吧,这个饭碗应该不是想去努努力就能去的,去的都是人中龙凤,所以才有大家这一说吧。
我不觉得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工作好啊,很多人也不愿意为了钱去拼这个hours。
但是花街主流还真不是移民啊。还真是白人中上产最集中的地方,我不是说他们的选择就是好的,但起码反应了主流社会的选择。
朋友邻居们的孩子们,全部是绝顶聪明 自推娃, 都是本科从 UPenn Business School毕业:
a.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坚决不干了,没有时间与人交流谈对象,去加州躺平 b.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坚决不干了,去了一个公司WFH c. 男娃,曼哈顿投行干了3年后去读博准备做教授,娃体力巨好绝顶绝顶绝顶的聪明(看着他长大的) d. 女娃,曼哈顿投行干了2年后转入公司M&A,目标是去做CEO。没有男朋友没有时间见自己的父母。
你说的这些例子很正常啊。就我自己这么多年看来,大学毕业的analyst能留在投行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另外可能还有10-20%去pe继续卷。剩下的就觉得这个行业不适合自己找别的工作了。这两年本来就是筛选过程。
但这不代表analyst这两年不值得去或者投行这个工作不好。就像我之前说的,很多analyst做完这两年,能找到的工作非常多,是一个非常好的跳板。很多孩子他们甚至是知道投行的hours很差,自己也不会长期待下去,但还是会来recruit,就是为了这块金跳板。
不是“能”留,是“想”留。一年级分析师都是9月就开始面试PE,绝大部分的孩子都瞬间找好下家,很少有人愿意做第三年analyst。投行也不期待他们留。associate 直接从B-school招好了
哈哈哈 我是那种倒在哪里都能睡觉的人 至今如此 出差同事聊天 我是飞机没起飞就开始做梦了 最初住的特别远 车上睡回家再睡不如集中在办公室睡了 有人睡觉挑床挑环境 本楼楼主心疼孩子就应该多给几千块钱让孩子住的近一点 另外其实住远点也无所谓 Building characters
讲真这样对身体很不好,不是针对层主你,这样的lifestyle容易猝死。。
亚裔在投行里绝对是少数族裔,都是清一色白男好吧。
啥工作白男多才是好工作呀,亚裔和女生该去抢。
我知道的一个dp,在头部投行的MA,也是干不下去了,跳到普通公司。。
而且都特别高,特别fit
LZ 可能误会了一周是5天:)
投行现在没有以前那么难进了。时代变了,tech影响了一切,还有疫情后remote的潮流。优秀的年轻人选择更多了,更多人更看重wlb. 投行的entry level又是个劳动密集型。后果是招聘的bar降了不少的,已经不是必须藤校了。
对,就是一个非常好的stepping stone而已。干过这两年,起点跟没有这两年,是不一样的。
找工作都是她自己在学校忙活的,平时也很少跟我说找工作的事情。只是前几天忽然告诉我,找到了心仪的实习工作。
投行确实是最早发实习招聘的,大二就要关注他们的网站,听娃说她是通过官网递的简历,不过她做了不少networking,获益良多。另外就是得关注行业信息,对最近发生的事情有了解,面试会问到,我娃口才好是真的,据她讲和面试官相谈甚欢,意犹未尽。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我觉得作为家长,只要不强势,让孩子去寻找他的兴趣点,不要担心会犯错,给他试错的机会,从哪里倒下就从哪里爬起来,孩子就会把他的优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一个星期一共就168个小时啊……你怎么干200个小时的……
网上的扯淡很多时候不能当真的
是投行中,后台现在没有以前那么难进了,但前台还是很难进的,楼主女儿能进是非常出色,牛啊
孩子暑假实习而已,那么大反应至于么。。。
谢谢提供数据点。
有个疑问:这四个娃本科能进沃顿,可都是一等一的牛娃,那他们进去前没想好为啥要学商科吗?这个金光闪闪的招牌就进投行2年,不会都是累怕了吧?只有d女娃还make sense。
最后这句话过份了,至于这么说么
做这行真不是学习好就行的,presentation,negotiation,legal terms,synergy在哪里,read people,project management,甚至bluffing。两年就走了估计真是不喜欢,或者明白了自己不适合。
我感觉AI不太能替代这个工作,因为涉及行业的东西,有很多细节需要调参数,这个参数是需要行业专家去评估的。
曾经在公司里参与过两起行业内的海外收购项目,我是作为行业专家去帮助其他部门定参数的,因为我们行业非常特殊,而且当时在国内又非常火爆,各路资金都想进来分一杯羹,但是他们又不懂,手里握着钱投不出去也是压力山大,所以就会拿着项目来请教我们这些行业专家,因为火爆导致项目里会做假,不是行业内的人根本看不出来。
一周7天一共168 小时😅
娃当然很想去,也做好了熬夜的准备。
可是作为过来人,知道那个心酸。尤其是有了家庭孩子的。我曾经因为一个项目累了半年,又没人能帮我分担,只能一个人硬抗,项目一结束就出了一腿的带状疱疹,家人都不在跟前,每天一瘸一拐去医院照红外线。
LZ想太远了。两个月很快的。就算做全职两年也很快。那么多分析师一届一届的毕业,没见谁缺胳膊少腿的。而且现在分析师比10年20年前容易多了,整体大环境都护着他们
谢谢妹妹打抱不平。
对于上来就呛人的帖子,我通常都置之不理。
与人为善,能帮则帮,不懂的也不乱说,也算是积德吧。
两年是因为有能量的两年后都去 buy side了。投行就是PE 的training ground. 好的firm, 进去几个月PE recruiting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如果PE没录去不了buy side 的孩子,多半投行也不会三年后promote你。所以这就是个默认的长度。
真棒,天生的people skill,擅长和人打交道,这已经赢过了大多数。再加上勤奋,做功课,会利用信息,这些都加在一起就是成功啊。
发帖前确实很忧心,看了这么多好心投行前辈的解释和建议,我感觉好多了。谢谢妹妹多次发帖指教。
过奖了。谢谢你。我会提醒娃多去健身房。
不说话不会憋死,说了招人厌就是自讨没趣。
你可能没小孩 怎么就不用带小孩了 在双职工还拖着几个标配没有父母帮忙的多了去了
我是不热爱工作,我热爱生活。工作只是谋生手段而已,我也没有崇高志愿要做什么五百强的Ceo,至于一般公司小职员我觉得这么拼大概是工作效率太低
大部分人两年后走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找到了回报率更高的工作,比如pe今后有carry
那麻烦发帖时先注明只许说你爱听的,得顺着你说,其他的免开尊口,否则都是自讨没趣 还是矫情得要死
夸张了吧? 认识这么多pe hedge 的人,大部分 都是五六点下班就关电脑的,忙的时候也有 可也没多夸张. 年轻的时候确实都是熬过来的 可年轻时候每天也不需要多少睡眠. 还有知道一些cxo的小孩 也照样关系户插在一些部门. intern的活大部分都是跑腿 杂事,没那么惨
你说的pe hedge属于资管,不属于投行
不觉得,这完全看人。我大老板有四个孩子,全部都在我们行的analyst program干过。
我们analyst class里经常碰到各种CEO/高管/pe partner,甚至前政府部门头头的小孩。
Intern,尤其才大二,应该会比analyst少一些。不过很好的经验啊。如果当父母的对拿到这个intern没有任何贡献的话,那就听孩子的,大二、一般州大、拿到top投行intern,应该对自我的规划,social network水平都足以让父母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