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蔷薇307的帖子 Top 投行,尤其做M&A,的确每周工作时间是90小时是有的。大三做10周的Intern,前面training,后期有两周做到100个小时,到115小时以为很多了,发现其他Intern的工作时间更长。有些组会好一些,他们让Intern可以周末休息一天。Intern跟着做项目可以学很多东西,虽然绝大部分只是打杂。上班以后的前两年的工作时间应该只会更多,而且会有更多责任。好在年轻人有热情,愿意学习,把这段经历当做Boot camp,熬过去也是很有收获的。即使是做了这份实习之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可以改方向,也是收获。做父母的自然会心疼小孩休息不够,但是他们年轻,很多都愿意学习,应该多支持多鼓励,这样他们就和理想更近一步。努力过了,就少些遗憾。
内容就删掉了,以免触发某些人的敏感,有言辞不当的地方还请各位包涵。
🔥 最新回帖
Intern,尤其才大二,应该会比analyst少一些。不过很好的经验啊。如果当父母的对拿到这个intern没有任何贡献的话,那就听孩子的,大二、一般州大、拿到top投行intern,应该对自我的规划,social network水平都足以让父母放心了
不觉得,这完全看人。我大老板有四个孩子,全部都在我们行的analyst program干过。
我们analyst class里经常碰到各种CEO/高管/pe partner,甚至前政府部门头头的小孩。
🛋️ 沙发板凳
吃苦也得有个度啊,自家娃自己疼。
100小时不一定,intern analyst一周80小时是一定要有的。不愿干别干,想干的从纽约排到佛罗里达去了。把机会留给愿意吃苦的孩子吧。
一般一半的孩子能拿到return offer,不卷拿不到offer呀。
不管真实情况咋样,你能拦住娃不去做吗?大学了,有自己的决定了。
投行analyst确实辛苦,有没有100小时也是看各行不一样,deal flow情况也不一样。不过投行M&A实习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经历。
拿的是明年暑假的offer
记得让他努力拿return offer,多network,喝酒悠着点
实习才多长时间,撑一下就过去了,而且是intern,对公司根本就是zero value add
sorry,话没说好,版上一直不都唯CS为尊么,说商科没啥技术含量,找不到工作啥啥的,看的我心里拔凉拔凉的。
Anyway
去WSO上搜一下dos & donts,别犯新手错误就好了
如果是纽约的话,记得在公司附近找短租,不要浪费宝贵睡眠时间挤地铁
年轻人, 还是忙一点好。
妹妹是行业人士吧,能展开说一下吗?
是滴。很多小年轻都是买了成箱成箱的咖啡和可乐放在桌子下面。等熬过了前两年就好了。
是有点狗屎运的意味。不过她找工作还是很上心的,去年看她天天忙着打游戏就骂了她一顿,可能是受刺激了,奋发了一下。
谢谢妹妹给详细日程,这室友一天16个小时,一周也要100多了。
16个小时,一个星期是80个小时,投行周末不工作吧?
Junior是工作的,gs前两年开始让Junior每个月可以歇一个周末,也有的bank搞隔周有个protected weekend。过圣诞节感恩节都要保证不能离开公司半小时以外的地方,随叫随到。
周六默认上班,周日有事一样找你。 我听了也是挺晕的,比996还狠
996怎么可能是人类极限?欧洲投行都比这累,更何况纽约的
Saturday一般是protected
但是要做好on call随时能打开电脑turn comments的心理准备
那是你不了解ib, consulting的lifestyle
楼上的说如果心疼孩子工作100小时就不应该生孩子,我反正有被吓到…
倒不一定一定是100个小时,不过上面VP,MD 需要随叫随到,压力也不小,旧金山高盛大楼2015年跳下去一个印度小伙analyst,很优秀,压力太大崩了。也许intern 还没有那么拼,毕竟实习时间也没多长。
刚进去没几个钱,大家都是抱着苦几年,后面前途无限或者exit到业界这样的心态卖命,就是一种pua 的文化。值不值看个人了
估计觉得100小时无所谓的是没有时间概念。
我家孩子很喜欢这方面的工作,也准备拼一下。
只是我算了算,去掉吃饭等车走路上厕所,就没几个小时能睡觉了,更别说去超市买必须品。能不心疼吗?
学的都是版上看不起的商科,而且是M&A,你是来气大妈们的吗?
西岸和东岸ib完全没有可比性
那你自己养着别出去工作好了
不是没有时间概念,是你对某些行业没有概念
大部分人进投行就是为了待两年然后去buy side,或者沃顿读mba
吃饭都是在desk上吃的,算在工作小时
你家闺女就是去个超级短的实习而已,至于吗
人家college final的时候比这实习期间睡的还少呢,大家也不一样挺过来了
你别给你家闺女当绊脚石
为啥没有可比性?
不是东岸更累么,西岸的这小伙都崩了,不敢想……
娇惯的家长
不回了,反正希望你别给你家闺女挡道儿添堵
你完全没概念一个non-target state uni的人能拿到top ib internship有多难
这份实习对今后找下一份实习和全职都是只有加分没有减分的
你说的对,不能当绊脚石,也不打算拦着,我只能尊重她的选择,然后默默地心疼。
你自己工作么?你心疼你老公赚钱辛苦么?20岁小孩啥都不懂就给你20万一年,你以为银行是钱多的没地方花么?你真以为华人上说的70万贫困线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坐家躺平就能拿到么?
你女儿从一个二流大学拿到这个offer不容易,尊重她的选择,给她在公司旁边租个好点的apartment,别让她commute,剩下的让她自己去拼呗。
我在intern里见过家里开着十几亿公司的孩子,也见过从纽约贫民窟里爬出来的小孩,共同点就是非常勤奋,都有着远超成年人的成熟。他们都非常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也不见得是二流州大,多半是UVA/UM/UNC/UCB里面的某所。
我仔细回你了 其实到后面发现就是在拼体力 有人每天睡五小时就可以冲满电 有人睡十小时也不够 有人四十岁保持二十岁的精力体力 有人早早就劳累几天需要划水俩星期才能缓解 这个就是基因决定 你作为父母看着孩子觉得孩子累 但是也许孩子乐在其中 你难受也是瞎着急 孩子是什么材料实习做完她自己就知道了 你帮孩子想想怎么高效率工作,怎么软硬技能结合拿到offer 最后孩子可以选择不去 比你这儿瞎担心100小时有用多了
谢谢,虽然妹妹话说的直,但是很中肯。
谢谢你的信息,让我松了口气。
那就好,现在感觉好多了。
我娃说她学长去一个精品投行,累到实习完立刻逃离这行,再也不想碰,真是吓到我了。
其实做投行最难得不是这个hours啊,而是在比较junior的时候,随时被召唤。周末经常会被拉着干活,导致没法自己安排时间去social,健身,很难有个人空间。
我组里属于culture非常好的,junior从周五晚上到周日早上都属于protected。也就是说要他们干活需要向老大申请。而且这个规则执行的很好。有些组虽然有这个规则但是下面的老板们装作看不见,那也是没办法的。
我个人经历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可怕,因为我很幸运的碰到很好的老板很好的组,我觉得我最忙的时候可能在80-90个小时,但也是保证了起码每天6-7个小时睡眠。从来没有熬过夜。超过2点睡觉的时候一年不超过10天。而且这只是开始几年。现在职位稍微高一点了,比较费心,但的确hours好很多了。在不忙的时候就是9-6,外加晚上看看email。
但我也有很多朋友干两年就走了,觉得这辈子都不想碰投行。所以其实投行最看重的是你去的组怎么样。不好的老板真是分分钟让你抑郁。
但是这工作hours那么差,还是大把藤校毕业生年年在申请啊。好处也是有的 - 毕业就有起码15w的total comp,两年analyst后基本去哪儿工作都很容易找。如果愿意去pe或者留在投行卷,挣钱的upside更大。二十几岁能挣到半米往上也是很正常的。少数能跟码农工资比的行业。
说实话你说性价比有大厂码农高吗?我个人觉得是没有的。我觉得我码农朋友的wlb比我高多了。
她软技能是强项,欠缺的可能是tech,毕竟大二还没结束也没学到太多知识,她说面试到的知识都是自学的,刚进去会有培训吧。
我感觉她是很想拿return offer的,所以才这么担心。
谢谢妹妹愿意码这么多的字细讲。
行和组,行是指行业吧。那么组是怎么分的,一个行业有许多组做不同的deal么?
如果组不好,有可能换组吗?
当妈的是不是要哭死了……
如果10年都挺过来说明是真爱,当妈的肯定不会哭死,但是如果说不心疼 我不信。
这有啥可BSO的,有啥意义呢。
不过是实话实说,真心求教而已。
上面有说我drama的,真苦假哭的,随便吧,爱说啥说啥,只要看到有价值的回复就好。
谢谢分享,感觉什么时候运气都重要
Bulge bracket 有 industry group / coverage 和 product group / execution 分别。在 elite boutique 这种界限没有或不明显。BB 不知道,boutique 都是一个class 进来,staffer 统一调度去哪儿干啥活。 转正了之后第一年都是generalist, 然后有个双向match的过程,好的组大家挤破头,要提前和senior banker 混脸熟喝咖啡。
行是指某个银行,一般一个银行的投行部门都有所谓的industry coverage和product组。
组就是指她在哪个组,看你说的她在M&A,属于product组之一。
组的话你女儿在的m&a组应该算是最好的组之一。因为她在的这个组基本往任何industry coverage组跳都不难。其他的product组一般她也不会想去(因为M&A一般是最好的product组)。
一般来说你performance够好,那不管是在银行内部跳还是跳去别的行,在比较junior的级别,都不算很难。
所以你也别太担心你女儿。而且summer intern就可以看的出她在的组culture怎么样。
另外就像楼上说的,intern就10周(里面还有一周在training没啥事)。再忙也有限。如果10周都撑不下来,那她也不太适合这个行业。
这届妈不行啊。当年我刚毕业工作,我爸妈听说每周要工作80+小时,80包底,无上限,可把他们高兴坏了,认为我可以好好工作认真生活以奋发图强真是太棒了啊,不会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楼主可能是家庭主妇,自己就从来没有努力奋斗过。我妈那代人,一边上学一边考证一边带还是小孩子的我,也这样过来了。现在的年轻人也不用带小孩也没有什么家务要做,专心读书工作还觉得辛苦什么呀。
无知者无畏啊,华尔街吊打科技公司。
认为工作时间长是人类承受极限的,那是你们不热爱工作。我最热爱工作的阶段,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都舍不得下班。从工作中能得到很多成就感满足感,非常兴奋和快乐。Musk应该也是这类人。
真的,我college final的时候可以连着两三天不睡觉,最后一天final结束再和一大群同学去clubbing狂跳舞到凌晨。很多人这样。起码我身边很多同学这样。
正解。
硅谷娇妻diss华尔街
Top 投行,尤其做M&A,的确每周工作时间是90小时是有的。大三做10周的Intern,前面training,后期有两周做到100个小时,到115小时以为很多了,发现其他Intern的工作时间更长。有些组会好一些,他们让Intern可以周末休息一天。Intern跟着做项目可以学很多东西,虽然绝大部分只是打杂。上班以后的前两年的工作时间应该只会更多,而且会有更多责任。好在年轻人有热情,愿意学习,把这段经历当做Boot camp,熬过去也是很有收获的。即使是做了这份实习之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可以改方向,也是收获。做父母的自然会心疼小孩休息不够,但是他们年轻,很多都愿意学习,应该多支持多鼓励,这样他们就和理想更近一步。努力过了,就少些遗憾。
SnowAngel2018妹妹的回复很有趣,我刚开始的反应和你爸妈是一样的,可朋友就说我太狠了,想把娃累死,说的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后妈。
我们那时也是加班公司管吃管车送。早上8点左右到,我通常7:50 - 8:30之间到,不会太早,也不会超过8点半。晚上通常12点之前走,偶尔12点多不到1点,极少时候1点多。除了管晚饭还管宵夜。大部分时候晚上1点左右入睡。
是啊加班也不一定是一直高强度工作,也有relax的时候,包括social。我没在公司打过地铺,不管多晚我都一定要回去,在自己床上躺两三个小时也好,也能满足充电需求。
可能大家对吃苦的定义不同。那段时间是我人生里最快乐最充实的时光之一。
“导致没法自己安排时间去social,健身,很难有个人空间”
我们当时的social都给安排了。social 其实挺多的。行里也有健身房。
也许是随着年龄增长,对工作的激情越来越淡,也慢慢忘记了年轻时曾经拥有的热血和拼搏精神,真是惭愧。
有时候我也懒惰想在家里躺平,反正饿不死,但想想娃每天看着我整天忙活鸡毛碎皮的事情,没什么追求,影响不大好,而且说不定躺久了我眼界也变了,到时候对娃就是负面影响了哈哈。当然我不是贵妇,贵妇的躺平和我们肯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