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开封,从地球上消失过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3年4月4日 0点36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c
comeforya
2 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李自成/江山风雨情剧照
01
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李自成彻底emo了:从自己离开陕西,进入河南混生活的这几个月以来,每到一地,连战连捷,各处官军无不闻风丧胆,可偏偏被孤城开封连续绊倒了2次。 奇耻大辱!场子必须找回来! 这时,一名小兵面色慌张,闯进李自成中军大帐,带来了一个大消息:明将左良玉趁着李自成围攻开封的间隙,率众五万,从湖广突然进抵临颍县城(农民军占领)。 一旦临颍城破,用不着多久,左良玉就能杀到开封,断了李自成的后路。 而临颍城内,可战的农民军总数不到4000人,大部分是随军家属,肯定扛不住左良玉的。 李自成当天撤围而去,全力援救临颍。 可还是慢了一步。
李自成赶到时,临颍已被左良玉攻下,城内被屠杀殆尽,尸积如山。 李自成气得三尸神暴跳,立马点齐二十万大军,人不卸甲,马不离鞍,直追左良玉。 左良玉原本只想偷个塔,刷点军功,根本没料到李自成会找他拼命。 两军打了一架,左良玉大败,一边收拢残兵,急忙退守郾城;一边向新收复洛阳的继任陕西三边总督的汪乔年送去了鸡毛信。 汪乔年和手下总兵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等人商议,认为: 解救郾城之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攻打李自成的老巢襄城,李自成必定回兵救援。 这时,汪乔年引军在半路截击,左良玉趁机在后掩杀...... 这就叫“围魏救赵”。
可汪乔年怎么也没想到,李自成会将计就计: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在郾城围困左良玉,另一路在通往襄城的半道上埋伏,等汪乔年上钩。 贺人龙等人见李自成早有准备,便再次发挥传统艺能,丢下领导就往回跑。 围魏救赵,变成了东西两墙一起拆。 更要命的是,汪乔年为了追求行军速度,战前把所有火器装备都留在了洛阳,和拖着大炮行军的李自成根本没法比。 毫无意外,二月十七日,汪乔年被农民军生擒。 是明末被擒的官吏里死的最惨的一个:被李自成千刀万剐。 因为汪乔年之前挖了李自成家的祖坟。 汪乔年死后,李自成乘胜进军,整个河南北部又被他犁了个遍。 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又回到开封城下。 第三次开封战役打响。 于是奇怪的一幕发生了——
02
这次,李自成没有像前两次那样,一上来就急着攻城。 而是把大营放在了距离开封城二十里外的阎李寨。 派出无数小分队,在开封城外到处割麦子。 河南巡抚高名衡摸不清李自成打的什么鬼主意。 但经历了前两次的洗礼,开封群众逐渐不把李自成放在眼里。 高名衡一边组织民兵,积极备战,一切有条不紊。 一边和李自成玩兑子,你割麦子我也割麦子。 农民军见小股官军出城,把他们当成空气,继续割麦子。估摸明军人数比较多,就从容退走,换个地方继续割麦子。 明军也乐得不耗费体力,对农民军熟视无睹。 这种奇特的景象延续了十几天,至五月十三日,开封城边的麦子基本被两家全收干净了。 李自成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呢? 原来,经过前两次围城战,李自成深感开封实在难以强行拿下,因此,他憋出一条毒计:他围而不攻,直至困死开封城所有人! 而开封上下人等根本想不到这一点......
03
为了跟李自成在河南决一雌雄,崇祯也梭哈了,他急令督师丁启睿火速增援开封。 保定总督杨文岳,总兵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等人纷纷加入河南战场。 为了让最能打的左良玉拼死冲杀,崇祯还特地让左良玉的官场伯乐,前户部尚书侯恂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督河南、河北、山东、湖广诸路援兵,用私人关系笼络住左良玉。 五月十五日,开封城收到了天大好消息:左良玉大军四十万,联营四十里,前来援救开封,前锋已经到达朱仙镇,还一仗干掉李自成3000人。 明军号称40万(实则18万),比萨尔浒之战的时候还要多,是明廷自土木堡以来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明军如此大动干戈,结果却成就了李自成军事生涯的顶峰之作。 李自成一面令人伪造左良玉的书信,假意到开封城下传信:“左总兵不日即将打退贼寇,为了防止闯贼的败兵偷偷溜进开封,你们千万要严守城门,不得有失。”如此,开封守军便一动不动,闭门不出; 一面集中优势兵力,在朱仙镇外围修筑工事,并以重炮轰击来援的明军;同时事先在明军的撤退路线上挖上数十道深沟。 见此情景,左良玉深感压力巨大,当即开溜。 他一溜,大家都以为是农民军发起总攻了,虎大威、杨德政等人也纷纷跑路。
整个战场就剩丁启睿一个光杆司令。 丁启睿并不想步傅宗龙、汪乔年后尘杀身成仁,他麻溜的写好推锅的奏疏,也一溜烟跑了。 丁启睿给出的理由十分搞笑:左良玉跑了,我要去追左良玉。 李自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农民军即刻追击。 明军由大撤退变成了大溃逃,大批兵马摔死在农民军预设的壕沟里。 左良玉的精锐部队在朱仙镇战役中损失殆尽,他仅以身免,逃到襄阳。 此战,明军丧失数万人马,中原可战兵力尽数覆没。 丁启睿随即被崇祯下狱; 左良玉没被崇祯处理。
05
料理完左良玉等人之后,五月二十五日,农民军把大营又迁回阎李寨,加紧割麦子,并派人去开封城周围村庄搜剿粮食。 到六月初,终于有人回过味儿来了。 大粮商李遇春开始以平时的双倍价格向民众卖粮。 对于这种奸商,开封府审都没审,立刻砍了。 开封府之所以进行紧急危机公关,恰恰暴露,大老爷们对缺粮的问题心知肚明。 缺粮之后,势必人心散乱。 如果李自成到时趁机攻城,那就全完了。 而且,开封城里的周王,是保命符也是催命剂。 一旦城破,周王被杀,那全城官僚都得因“失陷藩封”罪给周王陪葬! 所以,当务之急是赶紧捂盖子,继续增强民众的必胜信念。
从六月初六到六月二十五日,开封府亲自出面,除了明确订立市场粮价,不许无良商家趁机上涨之外,另从府库中支出一部分银子用于筹款买粮,稳定市价。 且每次城中大粮商开仓放粮,开封府都会派出兵丁,维持现场秩序。 所以那段时间,开封城内的情况大体还能稳得住。 只有一个小插曲:在农民军内部,有人给李自成出主意——掘开黄河,水淹开封城。 李自成同意了这个计划。 可是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却出了岔子。 黄河此时正是枯水期,流量不够,不但没有淹没开封,反而将开封城外的护城河全给灌满了。 这下,农民军想攻克开封更难了,只能再让一万多人去远处搬运土方,想把护城河填平。
06
危机虽然暂时被掩盖,但终究还是会爆发的。 七月二十六日,整个开封城内已经买不到一粒粮食。 官府贴出告示,让群众上报自家还有多少粮食,以便集中使用。 七月二十七日,李自成对城内百姓发动了心理战术。 李自成把生擒的从黄河北岸偷偷往开封送麦子的500名壮丁的手全砍了,让他们血淋淋地回城,故意让人看到这种惨不忍睹的景象,加剧了开封城内的恐慌。 把救命的粮食交给官府分配?老百姓都商量着少报或者干脆不报。 高名衡只能派人一家一家去搜,并且鼓励告发,率先告发的人可以领到被告发人30%的存粮。 可再穷凶极恶,搜出来的粮食也只让大头兵们勉强度过了半个月。 半个月之后,开封里,平时能吃的(肉,野菜、树根、树皮等)已经被吃光;平时不能吃的,比如马刚拉下的粪便,立刻有一大群人去哄抢,如果慢了点,连马粪都吃不上。 饥饿开始摧毁一切秩序,包括良知。 在李光壂的日记里,八月初八日这天的内容很简单,就三个字:“人相食”。 饥民一开始会三五结队,把落单的人打倒,然后拉到僻静的巷子里解决; 后来发展到父吃子,妻吃夫、哥吃弟......光天化日之下,手拿人骨在大街上堂而皇之的吸髓。 宛如地狱.......
07
高名衡不是没想过办法。 之前李自成想水淹开封,高名衡便决定将计就计:出城反掘黄河。 这样,黄河水在淹到开封城内之前,就先冲到李自成的大营,包围圈不就解了吗? 说干就干,明军来到朱家寨口掘堤,准备看一场李自成葬身鱼腹的好戏。 可不知是谁,把这个消息密告了李自成。 李自成把营地迁往高处,并提前备好水上交通工具。 做完这一切,李自成再次派出数千名士兵,带着数万民夫,跑到明军的上游马家口:你不是要决口吗?那我就把口子再给你挖得大一点!看谁能笑到最后! 于是乎,两拨人都在奋力挖堤,为了同一个目的:弄死你丫的! 但,挖到九月十四,用不着挖了。 因为河南的雨季到了。 黄河水瞬间暴涨,堤坝被冲毁。 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无差别攻击,开封城内很快一片汪洋,勉强露出水面的,只有钟鼓楼楼顶、周王府的屋脊以及开封城墙。十数万人被淹死。 农民军虽占据高处,也被连带淹死了一万多人。
08
开封城被淹,原先在黄河北岸观望的明军立即行动,纷纷驾船来到开封城内。 他们不是赶来救助灾民的。 在找到周王朱恭枵之后,明军开始在城里抢劫......事后把锅推到李自成身上就行了。
“窥有财物,罄卷搜夺。乘无人见,即将难民推落水中,以绝其口。”
灾难还没结束。 不久,闯军也驾着筏子来到城中,打跑了官兵。
“每日架筏打捞,搜寻高埠藏匿难民” “被掳者搜其财物,逼令上筏。男妇不从,投水死者又不下数千。” ......
就这样,曾经繁华的开封城,连带着它的百万居民,从地球上消失了…… 痛心的数据: 李自成第一次围城之前,开封府人口一百多万,处处繁华似锦。 第三次开封战役,饿死饥民七八十万;淹死十几万;大灾之后瘟疫又收割了十之八九的可怜人。 开封府最后活下来的人,已不足一万......
PS: 2017年,开封市一处考古现场。 明代永宁郡王府遗址逐渐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永宁王是周王家族的一个分支。 令人惊愕的是,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遗址上出现了15具姿态各异的人骨遗骸。
永宁王府遗址遗骸
这些遗骸的主人死因是什么? 目前考古推论:这些遗骸的主人,在三打开封慌乱逃出王府时,被突如其来的黄河水淹死,湮没在层层泥土之下.....三百年后,印证着这段地狱般的历史。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01
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李自成彻底emo了:从自己离开陕西,进入河南混生活的这几个月以来,每到一地,连战连捷,各处官军无不闻风丧胆,可偏偏被孤城开封连续绊倒了2次。 奇耻大辱!场子必须找回来! 这时,一名小兵面色慌张,闯进李自成中军大帐,带来了一个大消息:明将左良玉趁着李自成围攻开封的间隙,率众五万,从湖广突然进抵临颍县城(农民军占领)。 一旦临颍城破,用不着多久,左良玉就能杀到开封,断了李自成的后路。 而临颍城内,可战的农民军总数不到4000人,大部分是随军家属,肯定扛不住左良玉的。 李自成当天撤围而去,全力援救临颍。 可还是慢了一步。
李自成赶到时,临颍已被左良玉攻下,城内被屠杀殆尽,尸积如山。 李自成气得三尸神暴跳,立马点齐二十万大军,人不卸甲,马不离鞍,直追左良玉。 左良玉原本只想偷个塔,刷点军功,根本没料到李自成会找他拼命。 两军打了一架,左良玉大败,一边收拢残兵,急忙退守郾城;一边向新收复洛阳的继任陕西三边总督的汪乔年送去了鸡毛信。 汪乔年和手下总兵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等人商议,认为: 解救郾城之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攻打李自成的老巢襄城,李自成必定回兵救援。 这时,汪乔年引军在半路截击,左良玉趁机在后掩杀...... 这就叫“围魏救赵”。
可汪乔年怎么也没想到,李自成会将计就计: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在郾城围困左良玉,另一路在通往襄城的半道上埋伏,等汪乔年上钩。 贺人龙等人见李自成早有准备,便再次发挥传统艺能,丢下领导就往回跑。 围魏救赵,变成了东西两墙一起拆。 更要命的是,汪乔年为了追求行军速度,战前把所有火器装备都留在了洛阳,和拖着大炮行军的李自成根本没法比。 毫无意外,二月十七日,汪乔年被农民军生擒。 是明末被擒的官吏里死的最惨的一个:被李自成千刀万剐。 因为汪乔年之前挖了李自成家的祖坟。 汪乔年死后,李自成乘胜进军,整个河南北部又被他犁了个遍。 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又回到开封城下。 第三次开封战役打响。 于是奇怪的一幕发生了——
02
这次,李自成没有像前两次那样,一上来就急着攻城。 而是把大营放在了距离开封城二十里外的阎李寨。 派出无数小分队,在开封城外到处割麦子。 河南巡抚高名衡摸不清李自成打的什么鬼主意。 但经历了前两次的洗礼,开封群众逐渐不把李自成放在眼里。 高名衡一边组织民兵,积极备战,一切有条不紊。 一边和李自成玩兑子,你割麦子我也割麦子。 农民军见小股官军出城,把他们当成空气,继续割麦子。估摸明军人数比较多,就从容退走,换个地方继续割麦子。 明军也乐得不耗费体力,对农民军熟视无睹。 这种奇特的景象延续了十几天,至五月十三日,开封城边的麦子基本被两家全收干净了。 李自成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呢? 原来,经过前两次围城战,李自成深感开封实在难以强行拿下,因此,他憋出一条毒计:他围而不攻,直至困死开封城所有人! 而开封上下人等根本想不到这一点......
03
为了跟李自成在河南决一雌雄,崇祯也梭哈了,他急令督师丁启睿火速增援开封。 保定总督杨文岳,总兵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等人纷纷加入河南战场。 为了让最能打的左良玉拼死冲杀,崇祯还特地让左良玉的官场伯乐,前户部尚书侯恂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督河南、河北、山东、湖广诸路援兵,用私人关系笼络住左良玉。 五月十五日,开封城收到了天大好消息:左良玉大军四十万,联营四十里,前来援救开封,前锋已经到达朱仙镇,还一仗干掉李自成3000人。 明军号称40万(实则18万),比萨尔浒之战的时候还要多,是明廷自土木堡以来开展的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明军如此大动干戈,结果却成就了李自成军事生涯的顶峰之作。 李自成一面令人伪造左良玉的书信,假意到开封城下传信:“左总兵不日即将打退贼寇,为了防止闯贼的败兵偷偷溜进开封,你们千万要严守城门,不得有失。”如此,开封守军便一动不动,闭门不出; 一面集中优势兵力,在朱仙镇外围修筑工事,并以重炮轰击来援的明军;同时事先在明军的撤退路线上挖上数十道深沟。 见此情景,左良玉深感压力巨大,当即开溜。 他一溜,大家都以为是农民军发起总攻了,虎大威、杨德政等人也纷纷跑路。
整个战场就剩丁启睿一个光杆司令。 丁启睿并不想步傅宗龙、汪乔年后尘杀身成仁,他麻溜的写好推锅的奏疏,也一溜烟跑了。 丁启睿给出的理由十分搞笑:左良玉跑了,我要去追左良玉。 李自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农民军即刻追击。 明军由大撤退变成了大溃逃,大批兵马摔死在农民军预设的壕沟里。 左良玉的精锐部队在朱仙镇战役中损失殆尽,他仅以身免,逃到襄阳。 此战,明军丧失数万人马,中原可战兵力尽数覆没。 丁启睿随即被崇祯下狱; 左良玉没被崇祯处理。
05
料理完左良玉等人之后,五月二十五日,农民军把大营又迁回阎李寨,加紧割麦子,并派人去开封城周围村庄搜剿粮食。 到六月初,终于有人回过味儿来了。 大粮商李遇春开始以平时的双倍价格向民众卖粮。 对于这种奸商,开封府审都没审,立刻砍了。 开封府之所以进行紧急危机公关,恰恰暴露,大老爷们对缺粮的问题心知肚明。 缺粮之后,势必人心散乱。 如果李自成到时趁机攻城,那就全完了。 而且,开封城里的周王,是保命符也是催命剂。 一旦城破,周王被杀,那全城官僚都得因“失陷藩封”罪给周王陪葬! 所以,当务之急是赶紧捂盖子,继续增强民众的必胜信念。
从六月初六到六月二十五日,开封府亲自出面,除了明确订立市场粮价,不许无良商家趁机上涨之外,另从府库中支出一部分银子用于筹款买粮,稳定市价。 且每次城中大粮商开仓放粮,开封府都会派出兵丁,维持现场秩序。 所以那段时间,开封城内的情况大体还能稳得住。 只有一个小插曲:在农民军内部,有人给李自成出主意——掘开黄河,水淹开封城。 李自成同意了这个计划。 可是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却出了岔子。 黄河此时正是枯水期,流量不够,不但没有淹没开封,反而将开封城外的护城河全给灌满了。 这下,农民军想攻克开封更难了,只能再让一万多人去远处搬运土方,想把护城河填平。
06
危机虽然暂时被掩盖,但终究还是会爆发的。 七月二十六日,整个开封城内已经买不到一粒粮食。 官府贴出告示,让群众上报自家还有多少粮食,以便集中使用。 七月二十七日,李自成对城内百姓发动了心理战术。 李自成把生擒的从黄河北岸偷偷往开封送麦子的500名壮丁的手全砍了,让他们血淋淋地回城,故意让人看到这种惨不忍睹的景象,加剧了开封城内的恐慌。 把救命的粮食交给官府分配?老百姓都商量着少报或者干脆不报。 高名衡只能派人一家一家去搜,并且鼓励告发,率先告发的人可以领到被告发人30%的存粮。 可再穷凶极恶,搜出来的粮食也只让大头兵们勉强度过了半个月。 半个月之后,开封里,平时能吃的(肉,野菜、树根、树皮等)已经被吃光;平时不能吃的,比如马刚拉下的粪便,立刻有一大群人去哄抢,如果慢了点,连马粪都吃不上。 饥饿开始摧毁一切秩序,包括良知。 在李光壂的日记里,八月初八日这天的内容很简单,就三个字:“人相食”。 饥民一开始会三五结队,把落单的人打倒,然后拉到僻静的巷子里解决; 后来发展到父吃子,妻吃夫、哥吃弟......光天化日之下,手拿人骨在大街上堂而皇之的吸髓。 宛如地狱.......
07
高名衡不是没想过办法。 之前李自成想水淹开封,高名衡便决定将计就计:出城反掘黄河。 这样,黄河水在淹到开封城内之前,就先冲到李自成的大营,包围圈不就解了吗? 说干就干,明军来到朱家寨口掘堤,准备看一场李自成葬身鱼腹的好戏。 可不知是谁,把这个消息密告了李自成。 李自成把营地迁往高处,并提前备好水上交通工具。 做完这一切,李自成再次派出数千名士兵,带着数万民夫,跑到明军的上游马家口:你不是要决口吗?那我就把口子再给你挖得大一点!看谁能笑到最后! 于是乎,两拨人都在奋力挖堤,为了同一个目的:弄死你丫的! 但,挖到九月十四,用不着挖了。 因为河南的雨季到了。 黄河水瞬间暴涨,堤坝被冲毁。 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无差别攻击,开封城内很快一片汪洋,勉强露出水面的,只有钟鼓楼楼顶、周王府的屋脊以及开封城墙。十数万人被淹死。 农民军虽占据高处,也被连带淹死了一万多人。
08
开封城被淹,原先在黄河北岸观望的明军立即行动,纷纷驾船来到开封城内。 他们不是赶来救助灾民的。 在找到周王朱恭枵之后,明军开始在城里抢劫......事后把锅推到李自成身上就行了。
“窥有财物,罄卷搜夺。乘无人见,即将难民推落水中,以绝其口。”
灾难还没结束。 不久,闯军也驾着筏子来到城中,打跑了官兵。
“每日架筏打捞,搜寻高埠藏匿难民” “被掳者搜其财物,逼令上筏。男妇不从,投水死者又不下数千。” ......
就这样,曾经繁华的开封城,连带着它的百万居民,从地球上消失了…… 痛心的数据: 李自成第一次围城之前,开封府人口一百多万,处处繁华似锦。 第三次开封战役,饿死饥民七八十万;淹死十几万;大灾之后瘟疫又收割了十之八九的可怜人。 开封府最后活下来的人,已不足一万......
PS: 2017年,开封市一处考古现场。 明代永宁郡王府遗址逐渐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永宁王是周王家族的一个分支。 令人惊愕的是,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遗址上出现了15具姿态各异的人骨遗骸。
这些遗骸的主人死因是什么? 目前考古推论:这些遗骸的主人,在三打开封慌乱逃出王府时,被突如其来的黄河水淹死,湮没在层层泥土之下.....三百年后,印证着这段地狱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