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一个三甲骨科主任,去三亚度假只住总统套房。 newince 发表于 2023-04-05 09:45
不假… 我家近亲,苏南县级城市的外科医生都这个数字打底… 主要不是医院等级,是科室。要是儿科、内科,就是外科一天3+手术的零头 floria11 发表于 2023-04-03 09:43
县级城市的医生水平还有人请去开飞刀? feifeiblue 发表于 2023-04-03 09:45
没有,就是自己医院做手术。但是这不是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floria11 发表于 2023-04-03 09:47
后一句是真的,哈哈 feifeiblue 发表于 2023-04-03 09:48
是啊,一般病人都觉得医生开药吃回扣。那是一般般科室,最多回扣的那是器材啊 floria11 发表于 2023-04-03 09:50
这几年有些科室在搞器材集采,我看医生反对声音很大 pxs06 发表于 2023-04-03 09:59
主要靠灰色收入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3-04-03 10:12
auroraed 发表于 2023-04-03 09:33
绝大多数的医生有钱,都是辛苦钱,还有被病人莫名其妙迁怒的风险,我的家人亲戚有十多人在同一家省会的三甲医院,并不都是医生,也有护士理疗师检验员,各个科室,所以我觉得我算是了解医生们的收入情况的,家里有一个医生的话供一个美本也是伤筋动骨的,两个医生的话就很难在孩子小的时候顾上家了,医生出去学习都半年一年的。一年一百万rmb的医生家庭有的,不那么多,得有一些经验,平台也还不错,评职称也不拉跨。所谓的飞刀横财,那是救人性命,有时候医生去飞刀不是光为钱,是为了特殊的病例,甚至会自己cover器械那部分。我的亲戚在医疗器械公司,每年是有这种损耗在预算里面的。 我家里人在我念书的时候一直希望我去医学院,但是我没有这种承受压力的能力,选择逃离这个行当。但是我真的觉得在中国做医生,值得比现在更被尊重一些的。 tuzituzi 发表于 2023-04-03 12:03
忽然觉得我家两个三甲的都是假医生。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03 12:38
有实力送子女来念美国私校,医生是最大的群体。从某种角度来讲,在国内,铁饭碗行业里面,医生是收入最高的。 千里马369 发表于 2023-04-03 11:51
身边同事的例子,外科大主任,供孩子美本+硕士,确实伤筋动骨,经济上并不轻松。 MajiaX 发表于 2023-04-03 12:11
半真半假 这个楼主的妈妈的收入很真 爸爸的收入也可以很真,但是周周开飞刀,这是不要命的搞法,而且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外科医生,每个亚专业全省数不出来几个 有这个水平的外科医生一般都70后,高收入保持很多年了,根本不缺钱,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拼的一直开飞刀,精力如此旺盛的大佬,一般也去追求升职当官去了。 所以我猜这个人是刚工作的小年轻,观察自己带组老师的收入以及外快的收入,做乘法加法瞎算出来的。 退一万步说真有这样热爱赚钱的外科医生,绝对数量也非常少,在医生里的比例也极低,很多人以为自己可以,等自己真的干了这行才发现自己真的不可以 Evagreen911 发表于 2023-04-03 09:53
都说高薪能养廉,看来放在一些国内医生身上并不适用,高薪并不能提升医德。 mrr 发表于 2023-04-03 15:22
医生律师这俩职业在国内,就是中产阶级为了让下一代继承而搞出来的特殊体制。 这俩职业,年轻的时候,特别累,特别穷,劝退穷人家的孩子。 毕竟人到了二十多总想着要恋爱,到了三十多总想着要结婚,累的半死没钱恋爱结婚,谁乐意? 这就导致了,除非家里能拿钱供着孩子度过这段时间,很多年轻的医生律师就熬不下去转行了。 便宜了谁呢?便宜了中产之家的孩子,他们父母给钱让他们能坚持下去,然后父母又可以给孩子们开人脉,因为医生律师很多都是一辈子混一个医院一个事务所,所以人脉就特别特别特别重要了。 等这些医生律师混到了四十岁,就可以当主任当合伙人,然后开始挣大钱了。 所以大家瞎子摸象,年轻就退出的非说工资低累的像狗,家里有主任住治的知道他们偷偷发财,大家口径完全不一致就是这样导致的。 mt.everest 发表于 2023-04-03 13:19
妹夫二线三甲儿科自称六万一月 sharkangle 发表于 2023-04-03 17:11
🔥 最新回帖
美国医生对病人敲骨吸髓当然活的滋润
那可能是醫療器械公司買單。主任是個肥差,帳面收入不允許太多的。
这样的能有几个人呀,三甲 骨科 主任。。。
🛋️ 沙发板凳
县级城市的医生水平还有人请去开飞刀?
没有,就是自己医院做手术。但是这不是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后一句是真的,哈哈
是啊,一般病人都觉得医生开药吃回扣。那是一般般科室,最多回扣的那是器材啊
原来如此,这么说其实也真的很辛苦
这几年有些科室在搞器材集采,我看医生反对声音很大
我主要是看到一周10w觉得有点夸张 不过你这么解释有道理
这个make sense
说到集采,最近是不是很多药品退出集采了?感觉越来越多的药医保不包了
这个我不知道是不是看地区,我爸认识一个镇医院院长,十几年前因为贪腐判了10年,拿出来定罪的金额几十万,是医疗器材采购方面的。出来以后没有工作,靠朋友帮忙在一个私立医院打工(不少人觉得他冤),因为服刑过,没有行医执照,只能在很有限范围内工作,据说过一段时间可以申请恢复执照。还有一个三甲名医,教授,技术和行政职位都有,被自己带的研究生检举的。。。
mark.
身边同事的例子,外科大主任,供孩子美本+硕士,确实伤筋动骨,经济上并不轻松。
太假了, 一是死工资不会那么高 二是开飞刀确实来钱,但这也就难得一次,没见过周周这么做的。。身体受不了
哈哈。同感
也是最危险的
有几年医闹很厉害,当时几个案子医务人员真的很危险。
而且国内那个人流量放在那,也是真辛苦,每天都很忙很累
北京的房上千万,医生现金直接拿出来买
大概是医生实在太帅了吧,导致我对小留这个term印象十分一般
这俩职业,年轻的时候,特别累,特别穷,劝退穷人家的孩子。
毕竟人到了二十多总想着要恋爱,到了三十多总想着要结婚,累的半死没钱恋爱结婚,谁乐意?
这就导致了,除非家里能拿钱供着孩子度过这段时间,很多年轻的医生律师就熬不下去转行了。
便宜了谁呢?便宜了中产之家的孩子,他们父母给钱让他们能坚持下去,然后父母又可以给孩子们开人脉,因为医生律师很多都是一辈子混一个医院一个事务所,所以人脉就特别特别特别重要了。
等这些医生律师混到了四十岁,就可以当主任当合伙人,然后开始挣大钱了。
所以大家瞎子摸象,年轻就退出的非说工资低累的像狗,家里有主任住治的知道他们偷偷发财,大家口径完全不一致就是这样导致的。
我亲戚就是,经济上不轻松,哎,估计正常的收入并不像主贴那么高
开飞刀这种,一个月一次还差不多,每周都这样,医生也不用这么拼。,也不是可持续的
什么是器材采集
我觉得医德分人,有的人是好人,有的人是坏人,医生里有好人和坏人。国内心地善良的医生我也见过,贪得无厌冷血的医生我也见过
你说的国内是指美国?中国医生的职业壁垒比美国小多了,本科就可以学,也没有一堆学贷。
能在北京住四合院,身价应该不会低于1个亿吧
上世纪90年代,刚毕业的住院医生,能挣2000元,应该不超过25岁吧,属于高薪阶层了。
为嘛不年轻的时候多贷款,年老的时候慢慢还。
高,非常高。
这就是乱说了,我家上海亲戚朋友,几乎小孩儿都送出国读书的。
但是我本人大学同学都是医生,没有一个送孩子来国外读书的。收入真没那么高。收入最高的是一个做心导管儿的,介入确实明面儿收入就高,基本不收红包。但是很累。
我有两个朋友都是医生,情况类似,年龄相似,80后未90后初,买房时都不到30的年龄, 区别在于足否成功留京。
-个成功留在北京,三甲外科,工作仅2年就贷款买了1000万的房子,双方父母自助500万, 余下500万是他自己凭收入贷款的, 能够工作两年就贷款500万,收入需要多少?
另一个在北京医院读了博士,但是没留下来,去了一个二线省会,也是大型三甲医院。 平时一直听他抱怨,说各种写文章,评职称,特别抱怨说要帮他“领导”写论文 感觉大部分时间好像都在忙着评职称
前几年,认识一个全国有名的外科医生,孩子从高中到研究生,都是在美国读的。之后孩子在高房价地方工作,医生爸爸出现金全款给孩子买了房,几百万刀。
所以医生的收入的确可以很高的。
儿科下面啥专业?
很多人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 医生是个终身学习的行业,不说先期的学习考试培训实习,光是在岗的很多有名有地位的主任医师了,上午门诊起码20个病人看起,下午还得回病房接着查房看病历开药,有手术的还得手术。这些人都是最早享受996福报的。还得冒着被病人打打杀杀的风险。
熟人是护士,老公是2线城市市医院的麻醉师,具体收入不清楚,但应该很高,但夫妻两人非常忙,后来老公意外去世,对外说是工作过劳,隔了阵子才知道其实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所以一直自己给自己注射违禁药品(类似吸毒)保持体力和精力,后来终于用药过量(也不知道是不是自杀)死了,医院同情孤儿寡母,所以对外说是过劳死,还给护士妻子一些抚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