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鼓励小孩阅读各种文学名著吗,自己曾是文艺青年的还想孩子也文青吗?我家娃完全读不进简爱,羊脂球这类小说了

i
ifyoulovem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我自己曾经是文青,喜欢卡夫卡 ,茨威格,加缪,村上春树,张爱玲,王小波,读的不分昼夜,那些年总是内心波荡起伏,向往飘渺的远方,刻骨的爱情,脱离世俗的精神生活,鄙视市侩的市井小民。自我感觉良好,直到一次次连着摔倒啃了一嘴又一嘴的泥。
现在变得特别物质,爱钱,爱一切好看奢侈的东西,以前对那种阶级特权制度憎恨,如今去凡尔赛看了那眼花缭乱的古典装潢,居然十分神往起来。以前读到毛姆年老时每天都在买昂贵的生活用品,包括牙签都是特质的,非常不理解这种糟老头怎么写出月亮与六便士的。现在呢,自己也喜欢订购优质的居家用品。并觉得欣喜快乐。当然也就是五分钟快乐。
已经很久不想翻书了,最多看看哲学宗教之类的,也是翻几页,不想思考,觉得思考多了对日常生活没啥帮助,虽然明明知道最起码的求知欲不能放弃,否则就是行尸走肉了。
一天天变成自己二十岁鄙视的模样。市侩,势利,刻薄。唠唠叨叨地过着拥抱世俗的物质生活。
所以对孩子的课外阅读非常怠慢,没有督促,最近有点紧张他们的阅读分析水平不高,又想多鼓励阅读。感觉自己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路走来匆忙慌乱,过了完全没有章法的人生。



 

🔥 最新回帖

j
jennyjin
219 楼
哈哈,那时候好像有一盘录音磁带,大家跟录音带学的,里面还有佐罗...。 我现在还可以立马来上一段: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


临时工 发表于 2023-04-03 15:29

哈哈哈哈对的对的 “你以为我穷,不美,就没有灵魂吗?在上帝的脚跟下,我们是平等的。”
j
jennyjin
218 楼
虽然这些书我年轻的时候都读过,现在觉得对自己的人生半点positive的影响都没有。
whatfor 发表于 2023-04-02 18:33

我小时候有一次去大姐姐家住,晚上看小说,我姐夫跟我说了一句特别有用的话,他说不能赚钱的书我都不会看。他是医生,书好多好多,都是专业书。
j
jennyjin
217 楼
我从小就觉得简爱这本书是深井冰。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02 18:07

你有没有看过穆斯林的葬礼 名字挺喜欢的,据说是讲爱情的,还挺有名的。就借回来看吧。看完之后我觉得作者在侮辱我的情商和智商
H
Halahi
216 楼
中国的儒家文化还是别输出了,有毒,害人不浅
h
hata007007
215 楼
自古以来世界就是这样运作的。世人都是笑贫不笑娼。

 

🛋️ 沙发板凳

大衣被禁
我从小就觉得简爱这本书是深井冰。
i
ifyouloveme
我从小就觉得简爱这本书是深井冰。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02 18:07

我小时候完全被迷住了,现在觉得应该是夏洛特自己的想象。
l
lishifu
回复 1楼ifyouloveme的帖子
我觉得没什么用。我初高中的时候也特别爱看。现在没空不看了。 我觉得文采都是天生的,会讲故事会写作。 读那么多没用。 还有就是读书要思考,和大人聊一聊里面的含义,接受那些不接受那些东西,学会故事以外的事情和人和社会生活。我当时根本理解不了,就看个故事的红火热闹吧。
t
teapot
我从小就觉得简爱这本书是深井冰。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02 18:07

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太古版嘛
c
chicot
我从小就觉得简爱这本书是深井冰。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02 18:07

握手!
p
pwwq
有时间多出去活动, 读这个东西浪费时间
找个好记的
我娃只喜欢看科学书。和各种关于汽车的书。连故事书都不喜欢。 我感觉各种世界名著里面爱情成份太多,他不喜欢看也就算了。
c
coalpilerd
我给我家老大读过中文版的简爱,当然她要是有一天愿意自己看英文版那就更好。给娃读名著本身也是一种交流,挺好玩的过程。 老大听到简爱为了压抑自己对罗切斯特的好感,先用象牙给英格拉姆小姐画油画像、再用粉笔给自己画肖像来对比时,感叹:“她对自己好狠啊!对自己狠的人都会过得好。” 后来又听到她逃离罗切斯特身边时就问:“罗切斯特那么爱她,她为什么要跑?”我:“罗切斯特不可能离婚的,她如果不跑就成了什么?”老大:“小三。”我:“所以嘛。”
n
nanno
我从小就觉得简爱这本书是深井冰。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02 18:07

我也这么觉得,中学读的时候就是一种深深的自恋感,哦,还有什么傲慢与偏见,以及一波奇奇怪怪的爱情小说。
那天看迪士尼公主系列,觉得最酷的女性形象还是中国的木兰,下马能织布养家,上马能保家卫国,当然现在电影里总要加奇奇怪怪的恋爱和奇奇怪怪的注意力都在她是男是女上面。木兰从一个士兵走到登台拜将的程度,本身就是传奇了
F
Fhu
读张爱玲会读得向往刻骨的爱情,脱离世俗的精神生活?她不是满篇都是感官和世俗吗?
另外,楼主年轻时看看奥斯汀巴尔扎克就会一开始就拥抱世俗生活,基本是从头到尾都在算钱
r
rosemary
简爱前半本写的真的不错,后边感觉和前半本不是一个作者写出来的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是用旁观者的角度去写那个画家吧,并没代表作者自己认同那种生活方式
x
xajh
娃还在小学,我鼓励读书读啥都行,并不特别鼓励名著- 没有相应的年龄和生活经历小孩子不大能够理解欣赏的。也许到了中学可以开始。我自己是初中喜欢上傲慢与偏见开始读英文名著的。那时候站在女主角度看诸多角色笑话。现在人生历练多了才发现众生百相不无悲哀。反正读书是兴趣,家长身体力行对娃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必强求也没法强求。
i
ifyouloveme
回复 1楼ifyouloveme的帖子
我觉得没什么用。我初高中的时候也特别爱看。现在没空不看了。 我觉得文采都是天生的,会讲故事会写作。 读那么多没用。 还有就是读书要思考,和大人聊一聊里面的含义,接受那些不接受那些东西,学会故事以外的事情和人和社会生活。我当时根本理解不了,就看个故事的红火热闹吧。

lishifu 发表于 2023-04-02 18:14

我当年读这些也没有人讨论,然后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所以现在想来自己把自己带跑偏了
i
ifyouloveme
我给我家老大读过中文版的简爱,当然她要是有一天愿意自己看英文版那就更好。给娃读名著本身也是一种交流,挺好玩的过程。 老大听到简爱为了压抑自己对罗切斯特的好感,先用象牙给英格拉姆小姐画油画像、再用粉笔给自己画肖像来对比时,感叹:“她对自己好狠啊!对自己狠的人都会过得好。” 后来又听到她逃离罗切斯特身边时就问:“罗切斯特那么爱她,她为什么要跑?”我:“罗切斯特不可能离婚的,她如果不跑就成了什么?”老大:“小三。”我:“所以嘛。”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3-04-02 18:19

你家娃很幸福啊,你和她一起讨论,比自己一个人读收获大
w
wetwild
我从小就觉得简爱这本书是深井冰。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02 18:07

我读不下去简爱,小时候还不敢告诉别人,怕被歧视没品味
i
ifyouloveme
我也这么觉得,中学读的时候就是一种深深的自恋感,哦,还有什么傲慢与偏见,以及一波奇奇怪怪的爱情小说。
那天看迪士尼公主系列,觉得最酷的女性形象还是中国的木兰,下马能织布养家,上马能保家卫国,当然现在电影里总要加奇奇怪怪的恋爱和奇奇怪怪的注意力都在她是男是女上面。木兰从一个士兵走到登台拜将的程度,本身就是传奇了
nanno 发表于 2023-04-02 18:21

现在的家长好像也越来越不流行讲小公主小王子之类的故事了
i
ifyouloveme
读张爱玲会读得向往刻骨的爱情,脱离世俗的精神生活?她不是满篇都是感官和世俗吗?
另外,楼主年轻时看看奥斯汀巴尔扎克就会一开始就拥抱世俗生活,基本是从头到尾都在算钱
Fhu 发表于 2023-04-02 18:24

我那会子看这些书,完全想的是如何跟着作者一起批判那些市侩,未来要避免这么市侩。想不到如今自己越来越市侩,哈哈
D
Donepotty
我从小就觉得简爱这本书是深井冰。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02 18:07

一样一样
c
chikorita
我不行,从小就读不进去,当时家里给买了一套世界名著的连环画,那个倒还挺喜欢的,当时对悲惨世界印象比较深刻。
i
ifyouloveme
简爱前半本写的真的不错,后边感觉和前半本不是一个作者写出来的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是用旁观者的角度去写那个画家吧,并没代表作者自己认同那种生活方式
rosemary 发表于 2023-04-02 18:24

当时读书容易有代入感,觉得能写出那种文字的人不会太差
K
KOH
喜欢看的自己自然会看,不喜欢的看了也没用。我高中时候也被老师要求看了很多世界名著,完全没有精读就是当故事看,也当然不会从中理解或者了解任何东西,就只是看过而已。我喜欢的武侠小说就会精读很多次,哈哈
c
comee
娃儿们有读The Norton Anthology
M
MegMegMeg
我娃还太小了,不过她愿意看的话肯定是鼓励的,毕竟我小时候我妈不准看闲书,不准爱好文学,不准对文史学科感兴趣,只能如厕的时候偷看。我现在还是很爱看小说,流行通俗和所谓“名著”都看。有的名著是经得住时代价值观考验的,情节和文笔都过硬;有的名著主要就是时代性的,主要是当时物以稀为贵,现在看都是雷,写得也一般。不过下一代,别说文学名著,愿意花两小时看部电影都不错了,现在的人的attention span都被twitter tiktok snapchat毁了。
i
ifyouloveme
娃还在小学,我鼓励读书读啥都行,并不特别鼓励名著- 没有相应的年龄和生活经历小孩子不大能够理解欣赏的。也许到了中学可以开始。我自己是初中喜欢上傲慢与偏见开始读英文名著的。那时候站在女主角度看诸多角色笑话。现在人生历练多了才发现众生百相不无悲哀。反正读书是兴趣,家长身体力行对娃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必强求也没法强求。
xajh 发表于 2023-04-02 18:24

我每天回家都躺平,给孩子不好的榜样,读书这个娱乐也没有教给他们,所以有时很自责
i
ifyouloveme
我读不下去简爱,小时候还不敢告诉别人,怕被歧视没品味
wetwild 发表于 2023-04-02 18:27

有的书我也读不下去,一个是百年孤独,一个是追忆似水年华
w
whatfor
虽然这些书我年轻的时候都读过,现在觉得对自己的人生半点positive的影响都没有。
F
Fhu
说真的,其他的不要紧,handmaid's tale还有1984赶紧看起来
i
ifyouloveme
虽然这些书我年轻的时候都读过,现在觉得对自己的人生半点positive的影响都没有。
whatfor 发表于 2023-04-02 18:33

哈哈哈哈,我也是同感,全是负面影响
模拟人生
女孩子鼓励读飘(gone with wind)吧,虽然是几百年前的书,但是女主的坚强和西方社会女性思想一点都不过时
i
ifyouloveme
虽然这些书我年轻的时候都读过,现在觉得对自己的人生半点positive的影响都没有。
whatfor 发表于 2023-04-02 18:33

还有一个负面影响最深的就是三毛了,读完她的书,别说撒哈拉了,就连西伯利亚都十分向往了
D
Dogu
没法给孩子们硬塞他们不喜欢的书。我家还是喜欢读书的,当然是对他们来说能有共鸣有关联的。不用抓住那些世界名著,多读一些新书吧。
M
Minute
简爱根本就不适合中学生阅读,我们小时候适合青少年读的书很少。 美国的学校给中小学生推荐的书目靠谱多了。例如,经典有杀死一只知更鸟,流行有哈里波特,每年还有Newbery 的新获奖作品。
G
Giovanna
女孩子鼓励读飘(gone with wind)吧,虽然是几百年前的书,但是女主的坚强和西方社会女性思想一点都不过时
模拟人生 发表于 2023-04-02 18:35

我也非常喜欢飘,读完以后脱胎换骨,彻底治愈了我性格里的感时伤秋无病呻吟,给自己立大女主人设。
s
saynomore
简爱,傲慢偏见,基督山伯爵,这些书,基本上就是当时的小白文,文笔很好的小白文那样。看了也就看了,没什么高大上的。
l
lianqiao
我高中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看了好多名著,但并没有变成文艺青年。因为书里的东西离我的现实世界太远了,读起来就跟读现在的网络小说差不多,只是名著的文笔真的很棒,读起来很享受。但是简爱的文笔是比较差的(也可能翻译差?),我不太喜欢。我喜欢苔丝和围城。我做数学做烦了累了,就会读十分钟小说来享受一下。我不鼓励我孩子读。不过她要读我也不反对。
落地无声
我从小就觉得简爱这本书是深井冰。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02 18:07

小时候看过电影,觉得非常别扭的故事,没有读它的愿望
e
echodrawing
还有一个负面影响最深的就是三毛了,读完她的书,别说撒哈拉了,就连西伯利亚都十分向往了
ifyouloveme 发表于 2023-04-02 18:36

三毛对我影响非常非常深 从此过上了二元次想象的生活,对现实世界总抱有远观和观察的喜爱,却不愿身心都沉浸其中。
英文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百年孤独,因为读不下去,花了一年半才陆陆续续读完。初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呼啸山庄,我也不知道为神马,为啥不是简爱,不是飘,
玫瑰的故事
我也曾经读过很多名著,相信很多MM都读过。
现在也希望孩子们多读点。不过他们不一定听。孩子们的阅读大概是个循序渐进的事情。小时候读给他们听,带他们逛书店、去图书馆。我自己喜欢买书读,所以也大部分时间是带孩子们在书店买来读,多花点钱没什么。小学初中暑假都按照学校开出的书单一本本买来读,暑假要回国书也带上。这样下来孩子们也的确爱读书,不过,不一定是名著。而且我发现,他们可选择的书很多,名著总是被放在后面,不愿意主动去读。后面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语文课上老师要求了、或者看了某个相关的剧,孩子们慢慢读了一些,也和我有一些讨论,也有不少收获。大概以后还是这样,他们愿意读才读。不过他们也体会到那些书会带来的独特的人生和情感的经历、人性的各样呈现、思想上有时候如醍醐灌顶的冲击,这些我们讨论过,所以他们应该还会读、然后经历自己的人生、然后再读。。。在真实与故事里交织着往前。
玫瑰的故事
从小阅读得多的好处是写作完全不成问题,而且文科方面的课程很轻松,各种知识储备随时拿出来就用上。
模拟人生
我也非常喜欢飘,读完以后脱胎换骨,彻底治愈了我性格里的感时伤秋无病呻吟,给自己立大女主人设。
Giovanna 发表于 2023-04-02 18:39

这也是我学生时代最爱的英文小说,作为女性开拓了我的视野和思想。女性可以为自己而活,可以为达到目的使用手段。永不低头和放弃。 我一点都不喜欢简爱,女主的坚强可以提倡,但我不喜欢女性爱一个人爱得低微。这种思想不值得提倡。我有女孩我肯定不推荐她看。
q
qas168888
我觉得这个不是一代人一代人的差别吧,应该是人与人的差别。我妈和我lg喜欢读小说,我和我爸喜欢教科书。下一代还不清楚
w
whatfor
简爱根本就不适合中学生阅读,我们小时候适合青少年读的书很少。 美国的学校给中小学生推荐的书目靠谱多了。例如,经典有杀死一只知更鸟,流行有哈里波特,每年还有Newbery 的新获奖作品。
Minute 发表于 2023-04-02 18:37

说的太对了,那些书根本就不适合小朋友或者teen。其实图书馆分类的书有无数小朋友可读的。 我们每次都是把小朋友带过去,自己选。 而且可以读历年的Newbery获奖作品。
a
awen
我也这么觉得,中学读的时候就是一种深深的自恋感,哦,还有什么傲慢与偏见,以及一波奇奇怪怪的爱情小说。
那天看迪士尼公主系列,觉得最酷的女性形象还是中国的木兰,下马能织布养家,上马能保家卫国,当然现在电影里总要加奇奇怪怪的恋爱和奇奇怪怪的注意力都在她是男是女上面。木兰从一个士兵走到登台拜将的程度,本身就是传奇了
nanno 发表于 2023-04-02 18:21

傲慢与偏见这种唧唧歪歪的我年轻时候就看不下去。简爱好点,毕竟是霸总爽文。这一类的女频文我当年更喜欢呼啸山庄,可能更符合teenager胃口
f
fly11
我自己有读书习惯,从小到大(老)一直这样,名著/现在的获奖作品/历史/哲学什么都读,基本能保证一个星期读一本的节奏。窃以为,平时读不读书,并不会左右一个人在中/老年的时候,会不会变得很物质。我觉得自己就挺物质的。
也很鼓励孩子们读书。老大小一点的时候,会跟他一起读(轮流读一页那种)。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老大对读书还是有兴趣的。但是同样的方式 对老二就完全不管用,他是在家怎么都不肯拿起书的那种孩子。
花生芝麻
我从小就觉得简爱这本书是深井冰。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02 18:07

世界名著里简爱已经非常正常了吧……日本俄国拉美一大堆更深井冰的好吧?欧洲的漂亮朋友,苔丝,呼啸山庄,哪个比简爱正常了请问?
a
awen
三毛对我影响非常非常深 从此过上了二元次想象的生活,对现实世界总抱有远观和观察的喜爱,却不愿身心都沉浸其中。
英文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百年孤独,因为读不下去,花了一年半才陆陆续续读完。初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呼啸山庄,我也不知道为神马,为啥不是简爱,不是飘,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3-04-02 18:52

握手,我当年也是更喜欢呼啸山庄。还喜欢Emily Dickinson和爱伦坡,他俩都喜欢把死挂嘴上。也喜欢偏黑暗的摇滚乐,nirvana 啥的。想来是青少年激素的原因。
q
qqyxgz
年少读一读文学作品培养良心,渐进到nonfiction, 修炼理智
N
Nanicat
我小时候也喜欢读书,废寝忘食的地步;也崇拜阳春白雪,鄙视下里巴人。现在竟然读书都读不进去了,不如刷手机;也不想思考深刻的问题。我倒没有追求物质,反倒越来越脱离人群、社会,不想见人不想说话。看到娃和同学讨论思想、社会、制度、人性等等问题,我竟然在心里想“想那么多没用的干嘛!”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要退化成穴居人了吗?
a
awen
我小时候也喜欢读书,废寝忘食的地步;也崇拜阳春白雪,鄙视下里巴人。现在竟然读书都读不进去了,不如刷手机;也不想思考深刻的问题。我倒没有追求物质,反倒越来越脱离人群、社会,不想见人不想说话。看到娃和同学讨论思想、社会、制度、人性等等问题,我竟然在心里想“想那么多没用的干嘛!”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要退化成穴居人了吗?
Nanicat 发表于 2023-04-02 19:20

子曰四十不惑,其实不是说人到四十就没有疑问了,而是已经认识到那些问题都无解,干脆不问了
e
ecko
今天刚看完五分钟读尼采的《悲剧的诞生》,lz你这就是从追求日神变成了追求酒神😂
c
comee
环境不一样。
书店、图书馆,給娃儿们提供了"知识"的海洋,根本读不过来。
我们小時,翻譯成中文的名著,就那些,还全是毒草。改革开放后,仍旧是那几本名著,仍旧是译本; public domain 都是二十一世纪的事儿。 我们的阅读面,比娃儿窄的,可不是一点点。就別推娃儿们看简愛、呼啸山庄。人家能理解神曲,你能吗?



江湖夜雨十年灯
读过很多楼主提到的书的人只想说: 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读这些。 我家是俩儿子。 幸好,他们都没读这些书。
这里长大的孩子可以读学校书单上推荐的书。
中文书,像活着,太致郁了。张爱玲的书,又太苍凉绝望了,但她的散文随笔还不错。
c
coalpilerd
这也是我学生时代最爱的英文小说,作为女性开拓了我的视野和思想。女性可以为自己而活,可以为达到目的使用手段。永不低头和放弃。 我一点都不喜欢简爱,女主的坚强可以提倡,但我不喜欢女性爱一个人爱得低微。这种思想不值得提倡。我有女孩我肯定不推荐她看。
模拟人生 发表于 2023-04-02 19:01

简爱恰恰没有爱得低微,她面对任何人都只有宽容没有低微过。
我是在到了美国接触了基督教之后才对简爱里的人物理解得更多了一点。记得早年看中文译本时,译者的序言说,前半本书的简爱是个有独立精神反对封建阶层的女性,逃离罗切斯特身边正是整本书的高潮,独立精神大放异彩;后半段却变成了虔诚的女信徒,实在遗憾。当时我还挺赞同这种说法的,但是后来我意识到,其实简爱在整本书里的表现是很一致的。她是牧师的女儿,所以一举一动里都是带着幼年的信仰给她留下的烙印。她反对封建阶层,就是因为相信人人生而平等。从罗切斯特身边逃走,就是为了维护她的信仰中的律法,她那时候对自己说的话是,律法不是仅仅为了没有诱惑的情况而设,越是面对这种矛盾和痛苦,我就越需要坚定。后半段她和圣约翰一家人都很合得来,也就是因为她的信仰让她平和、寡欲、乐观。作者给她安排的结尾确实是败笔,她恰好发了财,罗切斯特恰好死了老婆还被烧了房子,所以他俩最终地位逆转了……真没必要,做个给乡下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快乐的老师挺适合她的,往后说不定也还是嫁个志同道合的牧师,像她父亲的那种,不像圣约翰就很好。
I
ImAbendrot
社会环境完全不一样了。除了个别对当时的历史和社会很有兴趣和了解的孩子,其它人读了也不会有很深感受的,何苦呢?
现在的孩子也太忙了,没时间读这些东西。
m
momosun
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太古版嘛
teapot 发表于 2023-04-02 18:16

嗯,名著不能脱离时代的。那个年代就是伟大的革命性作品,今天看来已经是陈词滥调了,你倒会挑,爱上的都是镇上最有钱的大贵族,你咋不去和穷小子谈真爱呢?
C
CK
我不是文青,但是希望我娃有文学家的洞察力。不要做个傻兮兮的科学家。。。
F
Felixa
文艺青年到老了都会变的很俗,因为年轻时候的那种文艺其实就是在装13,老了懒得装了而已。反而倒是那种一直真性情的人老了不会太俗气,该怎样怎样,活的很自我
F
Felixa
世界名著里简爱已经非常正常了吧……日本俄国拉美一大堆更深井冰的好吧?欧洲的漂亮朋友,苔丝,呼啸山庄,哪个比简爱正常了请问?
花生芝麻 发表于 2023-04-02 19:09

有没有一种可能因为她们只读过简爱。。。
c
comee
社会环境完全不一样了。除了个别对当时的历史和社会很有兴趣和了解的孩子,其它人读了也不会有很深感受的,何苦呢?
现在的孩子也太忙了,没时间读这些东西。
ImAbendrot 发表于 2023-04-02 19:59

·


I
ImAbendrot
有的书我也读不下去,一个是百年孤独,一个是追忆似水年华
ifyouloveme 发表于 2023-04-02 18:32

追忆似水年华是给衣食不愁、非常有闲、还喜欢成天躺在床上空想的人读的。 读过几个片段,文笔是非常非常细腻的。
l
lunchmm
没看过很什么吧,你看过的那些书我一本没看过. 哈哈
z
zzsummer
这些书其实读了也就那么回事,现在可能更加过时了吧……
S
SOSHELPPLZ
1 张爱铃的书,要结合胡兰成的书看。 看胡兰成的自传,看他吹嘘是如何把张爱玲当成踏脚石,又是如何贬低她,为骗取到她的钱和支持而洋洋自得的。
2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要结合历史真实看。 真实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 中国的明朝,平均一个皇帝有两个皇后,很多皇帝有好几个皇后。 外国,以埃及之类中东国家,拉美西斯二世来说,娶了8个皇后,200多个妃 为什么一个皇帝会对应这么多皇后?因为皇后死得快。
钟情是有时限的。 一段时间里爱得要死要活立为皇后,不妨碍两年之后移情别恋,下令处死她。
那些被称为钟情的王子与公主,皇帝与皇后,今生今世只此一人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有一方早死。只有死亡才确保钟情。
3 现代的婚姻和爱情,要结合现代的统计数据看。
统计数据显示,婚姻的平均寿命是七年。 无论是在中国,美国,或者是其他发达国家,数据的差别都不大,平均7到10年之间。
这意味着一个典型的婚姻,按照平均数据统计出来的,就是会在小孩读小学的时候分割财产,离婚。

名著其实很写实,而且可能受到作者个人阅历的影响。 要论甜度,不如爽文, 要论现实,不如直接看司法案例和统计数据。
看故事的时候,其实两个极端都可以看。 你可以看那些最美最美的爱情故事,那些小说平台上作者想象和根据人们的希望所编织出来的,不需要根植于现实的纯粹的“爽文”,从中获得最极致的情感体验。
也可以看那些最冰冷的现实和司法案例,看着保险条例的演变过程。由于男性婚后,杀子骗保险理赔的数目实在过多,现在的保险限制了几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理赔金额,就是为了降低杀子骗保。 你还可以从社会新闻中,看到这部分群体针对这种情况而进行的手法的“进化”。 这两年的新案例趋势,新案子是不再直接去骗保险公司,而是把儿子带到矿场,推下去,再起诉矿场要求赔偿。

那些钟情,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极短暂,所以人们向往它。沉迷也没什么错,只要在沉迷的时候,同时也知道一切都是会消逝的。也许知道它的短暂,会让你更珍惜自己沉迷的时光。
那些残酷,也是存在的,发生一次就能把你的人生彻底的碾碎,所以看看也挺好,不过看的时候也要知道那些发生的几率挺低,你需要做的是尽力避免自己被置于那样的情境中。
所以不需要强迫自己读什么名著,也不需要给自己植入什么价值观,或者什么观念,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所有观念都是在相应的土壤中生长的。 你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然后让自己尽量的处于舒服一些的位置就好了。




花生芝麻
有没有一种可能因为她们只读过简爱。。。
Felixa 发表于 2023-04-02 20:06

Spot on
l
louaci
要是没兴趣的话,也很难,回头人都不用读了问问gpt概括下就完了
s
since1874
关简爱羊脂球啥事,这边传统起步不是狄更斯吗…… 然后文学推法国,英国,俄国,之后才是美国….. 基本的莎士比亚读了吗……读诗的拜伦雪莱读了吗,爱历史的悲惨世界静静的顿河读了吗……奇幻科幻凡尔纳读了吗…… 都没有就开始嘲简爱羊脂球……
f
fengeer
1 张爱铃的书,要结合胡兰成的书看。 看胡兰成的自传,看他吹嘘是如何把张爱玲当成踏脚石,又是如何贬低她,为骗取到她的钱和支持而洋洋自得的。
2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要结合历史真实看。 真实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 中国的明朝,平均一个皇帝有两个皇后,很多皇帝有好几个皇后。 外国,以埃及之类中东国家,拉美西斯二世来说,娶了8个皇后,200多个妃 为什么一个皇帝会对应这么多皇后?因为皇后死得快。
钟情是有时限的。 一段时间里爱得要死要活立为皇后,不妨碍两年之后移情别恋,下令处死她。
那些被称为钟情的王子与公主,皇帝与皇后,今生今世只此一人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有一方早死。只有死亡才确保钟情。
3 现代的婚姻和爱情,要结合现代的统计数据看。
统计数据显示,婚姻的平均寿命是七年。 无论是在中国,美国,或者是其他发达国家,数据的差别都不大,平均7到10年之间。
这意味着一个典型的婚姻,按照平均数据统计出来的,就是会在小孩读小学的时候分割财产,离婚。

名著其实很写实,而且可能受到作者个人阅历的影响。 要论甜度,不如爽文, 要论现实,不如直接看司法案例和统计数据。
看故事的时候,其实两个极端都可以看。 你可以看那些最美最美的爱情故事,那些小说平台上作者想象和根据人们的希望所编织出来的,不需要根植于现实的纯粹的“爽文”,从中获得最极致的情感体验。
也可以看那些最冰冷的现实和司法案例,看着保险条例的演变过程。由于男性婚后,杀子骗保险理赔的数目实在过多,现在的保险限制了几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理赔金额,就是为了降低杀子骗保。 你还可以从社会新闻中,看到这部分群体针对这种情况而进行的手法的“进化”。 这两年的新案例趋势,新案子是不再直接去骗保险公司,而是把儿子带到矿场,推下去,再起诉矿场要求赔偿。

那些钟情,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极短暂,所以人们向往它。沉迷也没什么错,只要在沉迷的时候,同时也知道一切都是会消逝的。也许知道它的短暂,会让你更珍惜自己沉迷的时光。
那些残酷,也是存在的,发生一次就能把你的人生彻底的碾碎,所以看看也挺好,不过看的时候也要知道那些发生的几率挺低,你需要做的是尽力避免自己被置于那样的情境中。
所以不需要强迫自己读什么名著,也不需要给自己植入什么价值观,或者什么观念,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所有观念都是在相应的土壤中生长的。 你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然后让自己尽量的处于舒服一些的位置就好了。





SOSHELPPLZ 发表于 2023-04-02 20:21

张爱玲的写作,和胡兰成真没啥关系。张最好的作品都和胡兰成的事情无关。
胡是张的劫,虽然胡兰成要美化成今生今世的缘。劫过了,张也就放弃了,今生再不看一眼。
张是在从小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她对情感的感觉总是错位:父亲欣赏她的才华,但是虐待她。母亲是她想象中的高级洋气的一束光,可惜真正相处,才发现不懂她,也看不到她的好处。她母亲对她的打击不比父亲低,就是那种相处总觉得尴尬的不适感。这个内心敏感细腻而高傲的女子,会被懂她的柔情所俘虏。但是一旦走出沉迷,就放下了。以她的聪明,再看胡兰成大概完全没有光环了吧。只记得自己曾经低到尘埃里。
t
tianguanghushui
1 张爱铃的书,要结合胡兰成的书看。 看胡兰成的自传,看他吹嘘是如何把张爱玲当成踏脚石,又是如何贬低她,为骗取到她的钱和支持而洋洋自得的。
2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要结合历史真实看。 真实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 中国的明朝,平均一个皇帝有两个皇后,很多皇帝有好几个皇后。 外国,以埃及之类中东国家,拉美西斯二世来说,娶了8个皇后,200多个妃 为什么一个皇帝会对应这么多皇后?因为皇后死得快。
钟情是有时限的。 一段时间里爱得要死要活立为皇后,不妨碍两年之后移情别恋,下令处死她。
那些被称为钟情的王子与公主,皇帝与皇后,今生今世只此一人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有一方早死。只有死亡才确保钟情。
3 现代的婚姻和爱情,要结合现代的统计数据看。
统计数据显示,婚姻的平均寿命是七年。 无论是在中国,美国,或者是其他发达国家,数据的差别都不大,平均7到10年之间。
这意味着一个典型的婚姻,按照平均数据统计出来的,就是会在小孩读小学的时候分割财产,离婚。

名著其实很写实,而且可能受到作者个人阅历的影响。 要论甜度,不如爽文, 要论现实,不如直接看司法案例和统计数据。
看故事的时候,其实两个极端都可以看。 你可以看那些最美最美的爱情故事,那些小说平台上作者想象和根据人们的希望所编织出来的,不需要根植于现实的纯粹的“爽文”,从中获得最极致的情感体验。
也可以看那些最冰冷的现实和司法案例,看着保险条例的演变过程。由于男性婚后,杀子骗保险理赔的数目实在过多,现在的保险限制了几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理赔金额,就是为了降低杀子骗保。 你还可以从社会新闻中,看到这部分群体针对这种情况而进行的手法的“进化”。 这两年的新案例趋势,新案子是不再直接去骗保险公司,而是把儿子带到矿场,推下去,再起诉矿场要求赔偿。

那些钟情,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极短暂,所以人们向往它。沉迷也没什么错,只要在沉迷的时候,同时也知道一切都是会消逝的。也许知道它的短暂,会让你更珍惜自己沉迷的时光。
那些残酷,也是存在的,发生一次就能把你的人生彻底的碾碎,所以看看也挺好,不过看的时候也要知道那些发生的几率挺低,你需要做的是尽力避免自己被置于那样的情境中。
所以不需要强迫自己读什么名著,也不需要给自己植入什么价值观,或者什么观念,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所有观念都是在相应的土壤中生长的。 你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然后让自己尽量的处于舒服一些的位置就好了。





SOSHELPPLZ 发表于 2023-04-02 20:21

有的时候觉得现代社会信息发达,造成的结果就是不良事件启发了一些坏人,震惊了更多的好人。然后人与人越发的缺乏信任,都需要安全感,然而谁也给不了谁。
l
lilpurple
简爱挺好看的,看了好几遍,感觉和晋江网文没差。。。 不过看文学作品真是的很能培养写作的童子功,不用写啥都依赖chatGPT
e
echodrawing
回复 54楼coalpilerd的帖子
对对对,简爱后面太无意义了。简直就是巧合+巧合 如果要说平等,自由,应该无需那个忽然发财,忽然火灾也能有自由,平等,爱情,成熟。
f
fengeer
1 张爱铃的书,要结合胡兰成的书看。 看胡兰成的自传,看他吹嘘是如何把张爱玲当成踏脚石,又是如何贬低她,为骗取到她的钱和支持而洋洋自得的。
2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要结合历史真实看。 真实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 中国的明朝,平均一个皇帝有两个皇后,很多皇帝有好几个皇后。 外国,以埃及之类中东国家,拉美西斯二世来说,娶了8个皇后,200多个妃 为什么一个皇帝会对应这么多皇后?因为皇后死得快。
钟情是有时限的。 一段时间里爱得要死要活立为皇后,不妨碍两年之后移情别恋,下令处死她。
那些被称为钟情的王子与公主,皇帝与皇后,今生今世只此一人的,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有一方早死。只有死亡才确保钟情。
3 现代的婚姻和爱情,要结合现代的统计数据看。
统计数据显示,婚姻的平均寿命是七年。 无论是在中国,美国,或者是其他发达国家,数据的差别都不大,平均7到10年之间。
这意味着一个典型的婚姻,按照平均数据统计出来的,就是会在小孩读小学的时候分割财产,离婚。

名著其实很写实,而且可能受到作者个人阅历的影响。 要论甜度,不如爽文, 要论现实,不如直接看司法案例和统计数据。
看故事的时候,其实两个极端都可以看。 你可以看那些最美最美的爱情故事,那些小说平台上作者想象和根据人们的希望所编织出来的,不需要根植于现实的纯粹的“爽文”,从中获得最极致的情感体验。
也可以看那些最冰冷的现实和司法案例,看着保险条例的演变过程。由于男性婚后,杀子骗保险理赔的数目实在过多,现在的保险限制了几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理赔金额,就是为了降低杀子骗保。 你还可以从社会新闻中,看到这部分群体针对这种情况而进行的手法的“进化”。 这两年的新案例趋势,新案子是不再直接去骗保险公司,而是把儿子带到矿场,推下去,再起诉矿场要求赔偿。

那些钟情,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极短暂,所以人们向往它。沉迷也没什么错,只要在沉迷的时候,同时也知道一切都是会消逝的。也许知道它的短暂,会让你更珍惜自己沉迷的时光。
那些残酷,也是存在的,发生一次就能把你的人生彻底的碾碎,所以看看也挺好,不过看的时候也要知道那些发生的几率挺低,你需要做的是尽力避免自己被置于那样的情境中。
所以不需要强迫自己读什么名著,也不需要给自己植入什么价值观,或者什么观念,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所有观念都是在相应的土壤中生长的。 你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然后让自己尽量的处于舒服一些的位置就好了。





SOSHELPPLZ 发表于 2023-04-02 20:21

我觉得名著会让你对人性有更深入和广泛的理解,了解人心的各种执念,各种想象,各种痛苦,和痛苦之后的快乐。这些可能不会让你直接改善生活,多赚钱。但是会让你看人的时候,不会那么简单,不会自然的judgmental。理解各种各样的人情世故,也是一种学问吧。
看其他书也许达成类似的效果。但不如名著深刻而有趣味。
r
rancholulu
哈哈,读吧。等孩子足够大了。之前跟娃读《雾都孤儿》他听得都哭了,觉得那些流氓太坏了,奥利弗太可怜了,让我别读给他听了。
很多名著宣扬真善美勇敢正直和平希望这些正面的价值观,描写复杂的人性,展现哲学思考历史规律,有必要让孩子接触。
r
rosemary
关简爱羊脂球啥事,这边传统起步不是狄更斯吗…… 然后文学推法国,英国,俄国,之后才是美国….. 基本的莎士比亚读了吗……读诗的拜伦雪莱读了吗,爱历史的悲惨世界静静的顿河读了吗……奇幻科幻凡尔纳读了吗…… 都没有就开始嘲简爱羊脂球……

since1874 发表于 2023-04-02 20:54

感觉起步是《荷马史诗》,莎士比亚 ,哈哈
c
cloudling
美国的学校不鼓励读这些,美国中学必读的是 汤姆叔叔的小屋,杀死一只知更鸟,1984,动物庄园,小妇人,安妮日记,等这种有关种族,反乌托邦,女权平等,集中营大屠杀等洗脑的作品。再深一点就直接学莎士比亚了。
珠箔飘灯
我喜欢看卢贡马卡尔家族,人间喜剧,静静的顿河这一类比较深邃、压抑、苦难、现实的。 被楼主勾起了对这些的回忆了,将来有时间了,一定要重新读几遍,很过瘾!
临时工
鼓励。我至今仍是文“青”(已老),我娃也是文青。我觉得很好。文青和世俗并不冲突,读书是终身的私人的享受。而且读过的书总会留下印记。 但孩子在学校里只能接触到英美文学,学西语后接触到一些拉美文学。几乎完全没有东亚和俄国文学。所以我尽量帮娃补这个缺口。我只负责推荐书单和买书,饭桌上和散步时讨论一下。因为共同爱好我们在这方面是可以交流的朋友,我很欣慰。
r
rosemary
喜欢英国,法国和俄国的作家
i
iloveGelato
我自己从小什么书都看,我家娃也爱随便看,看闲书纯属一乐儿而已,没想过那么多。
t
tidewater
读张爱玲会读得向往刻骨的爱情,脱离世俗的精神生活?她不是满篇都是感官和世俗吗?
另外,楼主年轻时看看奥斯汀巴尔扎克就会一开始就拥抱世俗生活,基本是从头到尾都在算钱
Fhu 发表于 2023-04-02 18:24

张爱玲说:
n
nanno
美国的学校不鼓励读这些,美国中学必读的是 汤姆叔叔的小屋,杀死一只知更鸟,1984,动物庄园,小妇人,安妮日记,等这种有关种族,反乌托邦,女权平等,集中营大屠杀等洗脑的作品。再深一点就直接学莎士比亚了。
cloudling 发表于 2023-04-02 21:11

我在中国一开始读的是林汉达,曹余章的上下五千年,用词简单,而且有拼音,给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读非常合适。大一点喜欢福尔摩斯探案集,也喜欢杰克伦敦的各种小说,史记和资治通鉴也都很喜欢,中国近代文人的小说散文合集有名的我都看过,最喜欢的是老舍的小说,太喜欢他的遣词用句了,比鲁迅,钱钟书,沈从文感觉都好。张爱玲,三毛这些女作家的书,包括丁玲,总觉得脂粉气重了点,我不喜欢什么感情婚姻就是女人一辈子这种假定。百年孤独,罪与罚我是看不下去,可能情感上太不容易想通了。日瓦戈医生还挺有意思的,我也看了很多讲中共党史的书籍。
r
rancholulu
Mark
m
miaka
我也这么觉得,中学读的时候就是一种深深的自恋感,哦,还有什么傲慢与偏见,以及一波奇奇怪怪的爱情小说。
那天看迪士尼公主系列,觉得最酷的女性形象还是中国的木兰,下马能织布养家,上马能保家卫国,当然现在电影里总要加奇奇怪怪的恋爱和奇奇怪怪的注意力都在她是男是女上面。木兰从一个士兵走到登台拜将的程度,本身就是传奇了
nanno 发表于 2023-04-02 18:21

电影都不看。浪费时间。对别人的爱情故事,还是虚构的更没兴趣。
临时工
+1. 美国学校的阅读部分其实也很意识形态。和我们小时候课本上差不多。而且也可能是外国人,我在书店看到的选择也不多,主要是畅销书。
其实我小时候可接触的书种类很多。我起点高(不是档次高,是指书厚字多),因为周边只有我爷爷的书,看的第一本书是封神演义,绝大部分字不认识,但是爷爷给了我本字典,雷震子看明白了。然后是西游记,隋唐演义,七侠五义,大明英烈传,金陵春梦这些乱七八糟的。后来被我爸接回自己家以后,我爸有各种各样的书。我爸喜欢雨果,有很多雨果的书。所以我至今也喜欢雨果(虽然很多文学评论说他水平不行,但少年的记忆总保留好感)。还有屠格涅夫。
我小时候家里还订了还有很多文学杂志,十月,当代,中篇小说选编之类。在美国我只给孩子订了纽约客,娃因为投稿所以定期收到Kenyon review和poetry杂志。

c
cyanocitta
这边小孩也读名著啊,只是并不是我们小时候读的那些。相对更现代,更符合现代的生活场景和价值观。
c
comee
这边小孩也读名著啊,只是并不是我们小时候读的那些。相对更现代,更符合现代的生活场景和价值观。
cyanocitta 发表于 2023-04-02 21:47

·
J
Jaelynleaf
我从小就觉得简爱这本书是深井冰。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3-04-02 18:07

估計你讀的是中文版
簡愛 傲慢與偏見 名利場 雙城記
英文版我都曾經背過 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中文翻得太差 而且根本無法翻出原書的本意
i
iheartglass
不喜欢fiction不见得就是市侩 还有non fiction 呢
J
Jaelynleaf
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太古版嘛
teapot 发表于 2023-04-02 18:16

不是 作者第二章就剖析了人性 從小孩子的眼裏 其實一切都是錢在做梗 用得心理描寫的詞也非常地生動
不知道如今的姑娘 有沒有當初簡愛放棄一切 追求一個人精神自由和爲人尊嚴的勇氣 我估計 版上很多沒有
t
tidewater
不是 作者第二章就剖析了人性 從小孩子的眼裏 其實一切都是錢在做梗 用得心理描寫的詞也非常地生動
不知道如今的姑娘 有沒有當初簡愛放棄一切 追求一個人精神自由和爲人尊嚴的勇氣 我估計 版上很多沒有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3-04-02 22:06

当今生活富足多了,有抽水马桶,无痛分娩,公立学校,社会保障体系。
但问题是,人家菇凉想帅哥了,我们不是大帅哥的还是没戏啊。
J
Jaelynleaf
我也这么觉得,中学读的时候就是一种深深的自恋感,哦,还有什么傲慢与偏见,以及一波奇奇怪怪的爱情小说。
那天看迪士尼公主系列,觉得最酷的女性形象还是中国的木兰,下马能织布养家,上马能保家卫国,当然现在电影里总要加奇奇怪怪的恋爱和奇奇怪怪的注意力都在她是男是女上面。木兰从一个士兵走到登台拜将的程度,本身就是传奇了
nanno 发表于 2023-04-02 18:21

傲慢與偏見 告訴你怎麽吸引並有錢勢的男人相處 我曾經的一個普通家境的同學 最後和一真正高富帥成功結婚 她自誇,就是讀通了傲慢與偏見 當然,我將信將疑 也沒有時間去求證
忍者.Q
楼主你这贴简直是和我共鸣了,因为我最近正在尝试推娃接触一下名著,当然名著多了,没必要都看,不同的娃,性格,爱好,性别不同,总能找到能接受的,作为入门。我相信这些流传的经典,价值观,对人性,现实的剖析,是有着timeless的价值的,跨越时空。我跟娃说,那些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也是你了解不同时代历史,社会面貌的途径,将来高中历史应该也有帮助。 当然我自己就是有点不务实的那种,对娃教育上有时候也有点这倾向,我还希望他读完书,自己尝试画插图呢,,,不知道他能完成吗。
J
Jaelynleaf
哈哈,读吧。等孩子足够大了。之前跟娃读《雾都孤儿》他听得都哭了,觉得那些流氓太坏了,奥利弗太可怜了,让我别读给他听了。
很多名著宣扬真善美勇敢正直和平希望这些正面的价值观,描写复杂的人性,展现哲学思考历史规律,有必要让孩子接触。
rancholulu 发表于 2023-04-02 21:08

狄更斯的作品通常適合青少年閲讀 除了一本雙城記 霧都孤兒 只能説明基因的重要
c
comee
估計你讀的是中文版
簡愛 傲慢與偏見 名利場 雙城記
英文版我都曾經背過 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中文翻得太差 而且根本無法翻出原書的本意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3-04-02 22:02


J
Jaelynleaf
美国的学校不鼓励读这些,美国中学必读的是 汤姆叔叔的小屋,杀死一只知更鸟,1984,动物庄园,小妇人,安妮日记,等这种有关种族,反乌托邦,女权平等,集中营大屠杀等洗脑的作品。再深一点就直接学莎士比亚了。
cloudling 发表于 2023-04-02 21:11

如果是女兒的話 一定建議閲讀莎士比亞 他的作品 看起來是悲喜劇歷史劇 其實 刻畫了人和社會的無情
比如 皆大歡喜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第一幕裏 parolles 和 helena關於處女的問題對話 看是玩笑,其實很“務實” 告訴你了如何“利用”自己的處女身份 如何對待自己的老公
為了學好英語 基本我用了十年的時間背莎士比亞 如果本身就是英語體系的 更應該好好閲讀莎士比亞 蘊含了歐美體系的計謀文明和待人處事
J
Jaelynleaf
我在中国一开始读的是林汉达,曹余章的上下五千年,用词简单,而且有拼音,给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读非常合适。大一点喜欢福尔摩斯探案集,也喜欢杰克伦敦的各种小说,史记和资治通鉴也都很喜欢,中国近代文人的小说散文合集有名的我都看过,最喜欢的是老舍的小说,太喜欢他的遣词用句了,比鲁迅,钱钟书,沈从文感觉都好。张爱玲,三毛这些女作家的书,包括丁玲,总觉得脂粉气重了点,我不喜欢什么感情婚姻就是女人一辈子这种假定。百年孤独,罪与罚我是看不下去,可能情感上太不容易想通了。日瓦戈医生还挺有意思的,我也看了很多讲中共党史的书籍。
nanno 发表于 2023-04-02 21:21

學中文 看民國的課本 有一系列的人文課本 台灣香港 過去都曾經有過
J
Jaelynleaf
有的书我也读不下去,一个是百年孤独,一个是追忆似水年华
ifyouloveme 发表于 2023-04-02 18:32

追憶逝水年華這部書 有趣的是 你隨便從哪一頁開始讀 都可以讀下去 沒頭也沒有尾 和他的標題一樣
夕梨本梨
现在价值观不同了,以前的名著看的人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