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什么用太监伺候,而不用漂亮宫女?

c
comefory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01
这天,12岁的溥仪被十来个宫女摁在床上玩游戏。 他又紧张又兴奋,从来没有人和自己这样玩过这样的游戏。 感觉浑身上下像火烤一样。 渐渐地,他累了:不玩了不玩了...... 可是宫女们还没累...... 最后......屋外太监听见屋内宫女的尖叫声,连忙派人去找大太监张谦和。 等张谦和赶到,看到溥仪瘫软在床榻上,昏死了过去。 张谦和心呼不妙,下令将这些宫女全部看管起来,自己则去太妃宫中请旨。 而这件事,也给溥仪的身体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这是在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记录的一段被宫女轮的故事。 因为小太监贪玩,想把溥仪困在屋里,便想出来用宫女和他玩游戏的损招。 其实,在清朝,宫女基本上都是伺候各宫娘娘和太后太妃的。 皇帝和宫女基本上不会产生交集。 除非宫女由娘娘或者太后举荐,否则,皇帝在日常生活中几乎看不到宫女的影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制度呢?不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吗? 皇帝的工作强度那么大,有些美女在身边,不好吗? 其实不然,正因为皇帝工作强度大,身边宫女多了,只怕是更加吃不消! 其实清朝是有规定的,皇帝身边只能用太监近身伺候,就是怕发生这样的情况。
PS: 清朝皇帝不能和嫔妃过夜。 所以和电视剧中的有点不同的是,清朝皇帝的晚膳时间一般是在下午2点以前。 也就是说,可能干那事儿的时候,还是白天。 嫔妃和皇帝在房间里待上一段时间后,门外太监就要提醒皇帝,注意时间了。 提醒三次后,也就是一炷香的时间,如果皇帝还没有结束,那么门外太监就可以进门,将床上赤条条的嫔妃用被子一裹,抬出去。 皇帝只能在床上独自回味了!

02
太监的前身是宦官,大约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基本成形。 早期的宦官并不一定是阉人,他们类似于皇帝的大管家,可以帮助皇帝管理皇宫内的大小事务,是一种官职。 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卫青、霍光,最早都是从建章监侍中开始做起的,很显然,他们都不是阉人。
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 ——《史记》
直到东汉以后,成为宦官的必要前提才是“欲入此宫,必先自宫”。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宦官就和我们后来认识的太监一样,都是阉人了。
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 ——《后汉书.宦官列传》
而在唐宋时期,太监是不等同于宦官的。 这时候,宦官一定是阉人,而太监也有可能是正常男人! 直到明朝设立了由宦官管理的二十四衙门,各衙门设掌印太监,这时候,太监才是对有权利的宦官的称呼。 清朝,才将皇宫内所有的男性奴仆统统称为太监。 宦官或者说太监群体,因为基本上没有后人,所以在由文官掌握的历史记录中,成为抹黑最严重的群体。

03
了解了太监的起源,我们回到题目,古代皇帝为什么放着美貌宫女不用,而喜欢用不男不女的太监呢? 其实是皇权的需要—— 对于封建帝王来说,最重要的是皇权,不是女人。 而所有的人和物,都将围绕巩固王权来设定。 太监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秦汉统治以来,皇权就在外戚和功臣权臣的包围下艰难生存着。 汉高祖刘邦开始,外戚把持朝政就是一个不可杜绝的现象。 而到东汉时期,皇帝的年龄越来越小,这样的情况就越发明显了。 小皇帝登基,只能是坐在龙椅上的一个吉祥物,而真正的权利,掌握在帘子后面的太后,以及以太后为核心的外戚集团手中。 随着小皇帝渐长,收(实际操作是夺)权成为势必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常年在皇宫中成长起来的皇帝,身边除了宫女太监,还能有谁呢? 夺权是件风险极大的事情,宫女的体力和智力都不太够用。 所以,大多数的皇帝选择了太监。 历史中,太监在帮助皇帝夺权的道路上,确实作出了许多贡献。 比如寇连材,本来是慈禧派到光绪身边的卧底太监,最后选择站在了光绪一边,帮光绪亲政。 最后,不惜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用死柬,上疏慈禧,还政光绪,停止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这样的忠心,这样的胆魄,哪位皇帝不喜欢呢? 这也就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太监和皇帝越来越密不可分的原因之一。

04 生活需要
周王朝时期,宫中服务员还是以宫女为主的,但是随着皇室不断壮大,宫中的妃嫔和王子公主越来越多。 像在清朝,皇帝或者太后出去逛个花园,后面需要跟着:抬轿子的、拿罗伞的、端小板凳的、拿衣服雨伞的、捧茶水点心的、抬药挑子的、还有提便桶的…… 这些人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是事儿啊! 哪样不是力气活? 再比如,修个屋顶、搬个家、添点大件家具的...... 仅仅是宫女,完全是搞不定的。 所以,使用太监,变成了皇宫内的刚需。 此外,出于对皇帝的身体健康考虑,在宫中已经有许多娘娘解决皇帝的生理需求后,宫女太多,其实就不算是好事了。 比如上面的溥仪,身体受损,导致终身不能生育。 还有,各宫娘娘都是世家选送的,与其说是皇帝的妻子,更准确地说,她们是联系皇帝和权臣外戚的一个纽带。 如果随便一个宫女都能得宠,从而将整个家族的地位抬升起来,那些世家贵族必然会反对。 所以,宫女想通过皇帝的恩宠一步登天,绝对是九死一生的考验。 为了避免皇帝荷尔蒙爆发,干出糊涂事,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限制宫中宫女的数量,提高宫中宫女的精度,毕竟大多数皇帝都不是柳下惠。 清朝宫女,许多人也都是贵族出生的。 即使皇帝一时兴起,临幸了谁,封了谁,拐几道弯,这亲戚还是朝中显贵。 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所以,用太监伺候皇帝,也是朝廷内外众望所归。

05 精神需要
皇帝选择太监伺候自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思想交流问题。 大家一定记得,一般小男孩和小男孩一起玩的多,小女孩和小女孩玩的多。 太监虽然是不完整的男人,但是,毕竟还是男人,对男人的那点喜好还是有点谱的。 就像我们如今男孩子玩个汽车模型一样,多数女生是不喜欢玩也不懂怎么玩的。 有些皇帝和太监可以聊的东西,在女人面前可能并不适合多说。 而且,许多有名的太监,都有天桥说书先生的本事,能够将民间市井的故事传说活灵活现地带到皇帝身边。 比起帝师们动不动的之乎者也,故事的吸引力显然太大了! 皇帝的贴身太监,更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心理医生。 大多数大臣有事就来找皇帝,没事巴不得离远点,省得一个不小心,掉了脑袋。 所以能有一个人把自己当朋友的,皇帝就高兴得很。
电影末代皇帝中的两个孤独 这种孤独与无助感不能更加强烈了

06 其他功能
清朝太监甚至可管理皇帝和后妃的私生活,这也是源自于对皇帝安全的考虑。 毕竟在明朝就有皇帝(嘉靖)被宫女摁在床上,差点勒死的案例。 除了妃嫔侍寝要光着进来外,一旦时间到了,太监们也要进来将人抬走,以防止有“武林高手手将皇帝给摁嗝屁了。 所以,太监还充当保镖的角色。 相比宫女,太监对于皇帝的忠诚度更加可靠。 毕竟,宫女到了年纪可以出宫; 如果得宠成为嫔妃,也要开始给自己的娘家和自己儿子谋求利益;而太监,从始至终都是以皇帝作为自己的最终服务对象。 从这一点来看,皇帝喜欢用太监,也因为他“六根清静”,人事关系简单。

07
综上,古代皇帝选择用太监伺候自己,主要是出于皇权、生活和精神的需要。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皇帝血泪的教训中,太监逐渐走上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地位。 虽然有极少数的太监得到皇帝的恩宠,过上不错的生活,但他们其中大多数只能默默地如骡子般在皇宫中周而复始地做着相同且枯燥的工作。 不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谁不想做个正常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