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大妈这是要全部政府兜底,变相“国有化”的意思吗? Treasury Secretary Janet Yellen told a banking conference tha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could step in to protect depositors at additional banks if regulators see a risk of a run on the banking system wsj.com Yellen Says U.S. Could Move to Protect Deposits at Other Banks The Treasury secretary’s comment that officials would step in if necessary is the clearest sign yet that regulators could intervene to protect more deposits.
是的,你说的是general的情况。 但这次Credit Suisse AT1 prospectus上明确有一个条款是当银行fail的时候,股东可能会优先于AT1 bondholders. 现在这些bondholders可打官司的入手点就是现在Credit Suisse的 情况算不算是fail 而且当银行被收购时AT1 被write down to zero还有先例,Santander收购Banco Popular的时候AT1就被清了 所以啊,投资要谨慎,不能光看产品收益高,更不能觉得银行too big to fail 至于瑞士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出于政治的考量就不知道了
应该是没有convert, 但claimed shareholders priority over AT1 bondhoders
Investors’ complaints came despite the fact that Credit Suisse’s bond documentation made it clear that Swiss regulators could alter the traditional order in which creditors or shareholders were repaid. Finma “may not be required to follow any order of priority, which means [AT1 bonds] could be cancelled in whole or in part prior to the cancellation of any or all of [Credit Suisse’s] equity capital”, the prospectus said. https://www.ft.com/content/07888bca-2ddf-466f-9508-044ac68bb03d
应该是没有convert, 但claimed shareholders priority over AT1 bondhoders
Investors’ complaints came despite the fact that Credit Suisse’s bond documentation made it clear that Swiss regulators could alter the traditional order in which creditors or shareholders were repaid. Finma “may not be required to follow any order of priority, which means [AT1 bonds] could be cancelled in whole or in part prior to the cancellation of any or all of [Credit Suisse’s] equity capital”, the prospectus said. https://www.ft.com/content/07888bca-2ddf-466f-9508-044ac68bb03d 果小小 发表于 2023-03-21 19:16
关键词 “could" "may not be required" "could be" 也就是说,有权力但并非必需这么做, 选择保护股东,让AT1完全清零,这纯粹就是瑞士政府主动的选择。。。 哪怕他们先convert,再hair cut,股东和AT1债券一视同仁,都承受一样的损失,也比现在这样好。。 作为理论上的低风险的中立国和金融中心,却主动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这是图个啥。。
关键词 “could" "may not be required" "could be" 也就是说,有权力但并非必需这么做, 选择保护股东,让AT1完全清零,这纯粹就是瑞士政府主动的选择。。。 哪怕他们先convert,再hair cut,股东和AT1债券一视同仁,都承受一样的损失,也比现在这样好。。 作为理论上的低风险的中立国和金融中心,却主动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这是图个啥。。
Namama 发表于 2023-03-21 20:08
exactly, many AT1 bond holder wake up in shock on Monday, as of now all other regulators including ECB, US Fed show disagreement of Finma and no one understand why and how this happended.
https://www.google.com/amp/s/www.cnbc.com/amp/2023/03/21/credit-suisse-bondholders-prepare-lawsuit-after-at1-bond-writedown-in-ubs-deal.html
有金融基本常识的都知道,清偿顺序是先债权再股权。瑞士监管机构这一波是强行先把债券减记清零,然后收购款穿透债权人直接给股东。这种操作闻所未闻。
虽然债券是有可能被清零,但问题是瑞信它根本就没有破产,没有被清算,甚至依然有资产偿付部分债务。这种情况下强行减记债务,信用直接清零。欧盟都赶紧站出来说瑞士只是个例,我们不会这么操作。以后谁还敢把钱存在瑞士。
🔥 最新回帖
现在的金融主子更厉害,金融建国,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银行金融资产甩卖当然不值钱了,又不是厂房设备地皮,还值点钱
这些可转债投资工具前几年碰过,这几年没兴趣了,不如股票简单省心
看条款怎么写的。也可以规定at1 bond的钱先填capital的坑,填坑剩下的钱再清算,没够填坑就清零。
不过好像条款没写太清楚,以前也没发生过,有的打官司了。
🛋️ 沙发板凳
先是放弃永久中立国地位,放弃客户隐私优先的传统,制裁冻结俄罗斯资产 现在又开始这种莫名其妙的骚操作。。。
作为一个没啥资源的内陆高山国,瑞士可能是忘了自己好日子是怎么来的了?
我更不明白的是,在赖掉160亿债务以后,都只卖了30亿,瑞士信贷原来的窟窿到底有多大啊
第三次世界大战 不会有人承认瑞士是中立国了
我同不理解的还有芬兰,欧洲NATO国想挣脱美国的狗链子都不行,它还急着要往里钻。我觉得美国在把欧洲往死里坑,掌权的都是被收买了的。
Treasury Secretary Janet Yellen told a banking conference tha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could step in to protect depositors at additional banks if regulators see a risk of a run on the banking system
芬兰是有条件的,不傻呢, 人家只享受北约安保好处,是不允许北约驻军和重武器在境内部署的。
所以现在有问题的不是一家银行,而是整个瑞士。 一个主权国家这么侵吞他人资产,国家信用都没了。他们当然“合法”,因为他们可以定法律,官司是打不赢的,但是瑞士以后别想干需要信用的行业了
芬兰我能理解,二战苏芬战争的PTSD,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就想抱大腿自保
但瑞士就真心不明白了。。一战和二战打成这样了都没放弃中立国地位,现在怎么就突然顶不住了。。
一般理解上,还是股权先清零,然后再轮到bond。。 如果这次是股权和AT1 bond都清零,估计不会有那么多反对的。。
但瑞士选择先清零AT1,这就很奇妙了,搞得欧盟赶紧出来辟谣,说自己不跟进。。 中立国 = 不出头,不选边 瑞士何必做出这种特殊化的处理呢。。没道理啊。。
大量资金转出到香港和新加坡。信用建立要几百年言行一致地实践,但可以一夕崩塌。
连美国都不敢让一个排行十六的破产的银行赖账,就怕信任危机,引起系统性破坏。之前把用户信息给美国,后来又扣押俄国(人)的资产,已经破坏立国之本,现在更是瑞士国家出面赖账,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是的,你说的是general的情况。
但这次Credit Suisse AT1 prospectus上明确有一个条款是当银行fail的时候,股东可能会优先于AT1 bondholders. 现在这些bondholders可打官司的入手点就是现在Credit Suisse的 情况算不算是fail
而且当银行被收购时AT1 被write down to zero还有先例,Santander收购Banco Popular的时候AT1就被清了
所以啊,投资要谨慎,不能光看产品收益高,更不能觉得银行too big to fail
至于瑞士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出于政治的考量就不知道了
哪里有股东优先清偿的条款啊?贴个来源吧,真的没听说过比股票还靠后的清偿顺序
据说香港银行忙到每天都上班,假期取消
真是啥人都敢胡说八道。你先搞搞清楚什么是AT1 bond。AT1bond不是普通债权,而是convertible bond,是bank有权力在准备金不足的情况下强行把债务转化成equity,AT1bond holder被行权了,股价不到一块钱,equity价值几乎是零,当然这个AT1就几乎清零了。AT1的高息不是白拿的,其实是卖了个put option。
不奇怪 别人有精神的追求 自然可以理解 就像个人一样 很多人不愿意为了赚钱而弯腰
现在这是赤裸裸的赖帐吧,咋成了精神追求啊?
那些因此丢掉工作的瑞信员工不会同意你
正解!
这明显就是没有convert
要不然怎么会债券被彻底清零,而股东还有点钱剩下
应该是没有convert, 但claimed shareholders priority over AT1 bondhoders
Investors’ complaints came despite the fact that Credit Suisse’s bond documentation made it clear that Swiss regulators could alter the traditional order in which creditors or shareholders were repaid. Finma “may not be required to follow any order of priority, which means [AT1 bonds] could be cancelled in whole or in part prior to the cancellation of any or all of [Credit Suisse’s] equity capital”, the prospectus said.
https://www.ft.com/content/07888bca-2ddf-466f-9508-044ac68bb03d
你这个才是完完全全的胡说八道,根本就没有convert,直接减记清零了。
瑞士银行业早就从根子上烂了,一帮老钱不思进取,不停内斗去争一份日渐缩小的蛋糕,各种幺蛾子不断。数百年躺赢就会导致一帮温室长大的昏庸纨绔掌握大权。就像中国王朝轮回差不多。
https://www.reuters.com/world/europe/swiss-have-frozen-8-bln-financial-assets-under-russia-sanctions-2022-12-01/ 瑞信破产发布会上说自22年10月以来被境外所有人取走1000亿,具体也没说啥原因,就是俄乌战争啊。后来一看苗条不对,2月份开始喊中立国立场没有改变,但是不敢信了啊,以前百分百放心的,现在怎么着也得分流了。
幸亏是瑞士的银行, 不然精白们又得忙着跑出来道德绑架大家too big to fail 洗地
对头, 有没有能力做是一回事, 承受不承受不起,又是另外一回事
瑞士银行业制裁一时爽, 全村火葬场
新加坡应该比香港更赢家
放心,瑞士背后黑手花完钱,再来一句对不起,然后又接着再骗钱。或者直接改头换面,换个国家继续骗
其实跳出花里胡哨的专业术语
本质就是: 瑞信借钱不还, default 了, 而此时股东手里还能拿钱走
文字游戏玩到花儿都没用, 这就是信用崩盘, 如果是个人的, 就是房贷foreclosure不还银行钱, 还能把房子卖了把钱全拿走(正常应该把房子给银行, 个人为啥不能这么无赖? 大腿不够粗呗)
俄乌战争,瑞士站边参与制裁俄罗斯了。
中立国必须绝对中立,不能参与制裁,哪怕对方罪恶滔天。 否则中立就失去意义了,你今天觉得俄罗斯是侵略者没收财产,明天觉得沙特压迫女性没收财产,后天觉得中国独裁没收财产,再后天觉得美国是霸权主义没收财产,谁还敢把钱存在你那儿。
谢谢解释。
是的,而且比较搞笑的是,瑞士不是欧盟成员国,仍然以欧盟对俄罗斯制裁为蓝本依据当挡箭牌用,当别人傻子。当初这个决定太短视了。
台湾这么惨?有出处吗?
多谢解释。
答案呼之欲出啊 2014 年美国要瑞士银行交出偷税漏税者的名单 瑞士 破坏了百年保密协议 跪着把名单给了 2022 年 美国欧盟要求全球冻结俄罗斯的财产 瑞士也跪了 猜猜这次瑞信的第一大股东是谁? 巧了 瑞信的第一大股东是沙特 一年前才买成了第一大股东 这次合并 半年亏12 亿 虽然对沙特来说 估计也就撒撒水 可这也太巧了吧? 哦 第二大股东也是中东的 卡塔尔 😂
台湾的1600亿是台币吧。 不大可能是美金
关键词 “could" "may not be required" "could be" 也就是说,有权力但并非必需这么做, 选择保护股东,让AT1完全清零,这纯粹就是瑞士政府主动的选择。。。
哪怕他们先convert,再hair cut,股东和AT1债券一视同仁,都承受一样的损失,也比现在这样好。。
作为理论上的低风险的中立国和金融中心,却主动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这是图个啥。。
这货没搞清楚, 大家存钱是冲着它管钱公正去的 而不是冲着它当道德法官去的
一战和二战,整个欧洲都打成一锅粥了,瑞士依然严守中立
现在却主动放弃中立地位和几百年攒下的名声,for what? 就因为美国人拳头大?美国人现在拳头哪怕再大,对瑞士的威胁能大过二战时的希特勒?
难道也是被美国操控的媒体绑架洗脑了?
东升西落,命数。
是不是选举换届 上来个愣头青做立得
新加坡现在房子都涨疯了,移民门槛不断攀升。
好比参与黑社会,没参与黑社会之前都好说,加入了就由不得你了,甚至给你刺个帮派标志一辈子烙印
现在AT1债券投资者,股票投资者要联合起来告UBS。
可能是好日子过久了 就忘记自己几斤几两了 我觉得这次瑞士强行按头合并,收割一片韭菜 等过几年形式好点还能再出台一个防垄断法 再强行把瑞银拆解出另外一个瑞信也不是不可能的. 天下皆韭菜 在我任期内吃饱喝足比较重要
股市几天的涨势不说明任何问题,因为窟窿还没有暴露出来。
UBS 以30亿美元的价格,抄底了总资产接近1万亿美元的瑞信,结果股价还没3月初高。。
你竟然认为这是好消息。。。你这是多脑残?
只要美联储继续升息,那各个银行手里握得国债,MBS, CMBS等等就继续贬值。
总会有新的中小银行撑不住,除非FDIC,财政部给所有储蓄做担保。
看你说这话就知道你才是脑残
瑞典说北欧海盗还可以理解,瑞士是以雇佣兵闻名。
国内富豪都不敢来欧美了,全往坡村跑,移民投资额度翻了10倍,疯掉了。
瑞士银行经过美国IRS追查泄露账号,俄乌战争选边和这次收购案后,已无诚信可言了。
是台币,还好不是美元,两天前我看的新闻是1600亿里会有400亿直接没有了。但今天的电视说1600亿都没有了
大聪明, 股票涨了有屁用
瑞士在一战之前,是比较穷的,是靠输出 雇佣军 作为主要产业的。
这个约定的前提,也是 先 清零股东股权, 和 可转债 之后的。 虽然协议细节里,有提到资本金低于5.25%,可以对AT1打折。
但是,AT1这个品来 ,无论如何约定细节,其偿付优先权,也是高于 可转债的;而可转债又高于股东股权。也就是,先得清零股东股权,然后是清零可转债,再然后才是对AT1清零或打折。
、
你好弱,说得越多越暴露智商
前几天版上有个同学说得好,一脚轰油门,一脚踩刹车,两只脚同时用力,力还给的死死的。
瑞士旅游业会不会降价招揽生意呢。
瑞银集团(UBS)并购瑞信将额外一级资本(AT1)债券全额注销,然而,瑞信自己对这种高风险债券依赖度却是最高。
根据彭博计算,AT1债券的规模相当于瑞银最优质监管资本(即所谓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CET1))的28% 左右,名列欧洲各大银行之最。欧洲16家大银行的平均曝险约为16%。
高盛分析师Chris Hallam在报告中写道,「从资金的角度来看,如果AT1的融资成本极度上升,我们认为可能会出现银行寻求用CET1取代AT1资本的情况」。
瑞信发行的160亿瑞郎(172亿美元)AT1债券全被注销这种破天荒事件,带给市场极大冲击,而债券持有人认为股东应该最先承担损失。欧盟和英国的监管机构周一已重申,在其管辖范围内,股票承受损失顺序应在债券之前。
AT1债券曾为银行提供较便宜的增资方式,但过去几天的事件完全颠覆了这一认知。
根据彭博汇整数据,欧洲大银行的普通股权益资金成本目前平均为13.4%,这低于AT1债券的平均殖利率,AT1债殖利率在瑞信债券归零事件后飙升至15.3%。根据彭博一项多货币指数,AT1债券2月初的殖利率为7.8%。
exactly, many AT1 bond holder wake up in shock on Monday, as of now all other regulators including ECB, US Fed show disagreement of Finma and no one understand why and how this happended.
据说最近有很多钱流向了香港和新加坡。 个人感觉这两个地方确实比较稳定,而且人民都比较中庸理性一点,不会像瑞士这样。
事实上就是AT1清零股东还有点钱分啊,就是反常识啊,逼着ECB 出来 announce 安抚市场情绪啊, 你稍微看看新闻就不会不懂装懂了·
你有数据支撑?新加坡要向富人征税了,没看新闻?
你说这些都没有用,市场上的有意无意的误导报道,都会引起存款大搬家。一点风吹草动,资金都开始跑的话,多大的银行都扛不住。银行本身是靠信用立身的。存款一旦开始跑,银行会陷入死亡螺旋中,资产负债就触监管红线,那么会再次引起市场恐慌,钱跑得更快了,财务数据更难看了。钱再跑.......
那又不是人家存到新加坡银行钱就要收人家税,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吧。
新加坡是紧抱美国大腿的,美国禁止 tiktok,他也禁止。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他也支持,俄乌战争,他也制裁俄罗斯,说这是不义的战争。中美决裂跟李光耀和李显龙的贡献分不开。
此情此景之下,中国人的财产在新加坡受到保护?
"人家只享受北约安保好处,是不允许北约驻军和重武器在境内部署的" 那北约为什么要接受芬兰的条件?感觉这个条件对北约来说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