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选近的,我来唱个反调,我们当年面临类似的选择,很庆幸选了离家远的蒙校。遇到了很好的老师,把娃的manner,behavior都教得很好,还有启发了娃对学习的兴趣,K的时候就可以安安静静坐着读magic tree house,完全不需要我们管或者逼他读书。蒙校的理念我们也很认同,做事情专注,因为蒙校是混龄,K的时候是班里的leader,帮着老师带小一点的娃,学会take responsibility。娃现在大了,但这些蒙校里面学到的好品质他还在受益,学习非常advance,性格也很好,回头看我认为我们做了非常正确的选择。
我没有说是离家远的结果啊,我的意思是,如果真是好学校好老师,那离家远也应该去。15分钟根本不算啥。楼主也说了新学校老师很好,这个需要家长自己的judgement,哪个老师更适合自己的孩子。我家娃就是那种所有老师都喜欢,每个老师他都说很好,所以并不是说楼主家娃喜欢现在的老师就一定不喜欢新学校的老师的,还是case by case,选择最适合娃的学校和老师。我们当时也是考察了十几所蒙校,跟每个校长和老师meet了才做出的决定。
便宜,近,小孩上的还不错。还要想换。
选近的
具体学校要具体看,case by case
蒙校时间多一个小时
谢谢分享,同意,家里有大娃以前去了蒙校,而且遇上不错的老师。性格成长各方面巨大进步。这才是犹豫的原因
但也说不准,老師是千差万別的,遇上差老師的可能性很高。
恭喜你找了个好老师,但这不是离家远的结果。大家都在说好老师很重要。 楼主如果不喜欢现在的老师,那值得一换。楼主是已经有了好老师,就没必要换了,远只是额外的减分项。
新学校的HEAD老师我知道,这个老师口碑很好。 现在学校明年申一级,会有新老师,对新老师不熟悉
我觉得娃的老师还挺重要的,贵一些的学校,一般请的老师也好一些,基本老师都有本科或者master学历。 蒙校教育如果正宗的话,也挺好的,但是也不要期待值过高
我觉得这跟娃本身关系很大,蒙校适合那种专注自推的娃。
我家两个娃都是去的蒙校幼儿园,老大是那种活泼好动attention span很短的类型,跟自推俩字无缘,我们去参观过两次,每次都看见其他小朋友在做点什么,就她各种无聊无所事事。后来她上小学就去私校了,还是让老师管严点儿,多做些语文数学吧。老二是内向专注型,在蒙校就适应得挺好,老师还说他现在在班上交了很多朋友,我再一打听,朋友全都是比他小的娃.……好吧,比没朋友的好。
我没有说是离家远的结果啊,我的意思是,如果真是好学校好老师,那离家远也应该去。15分钟根本不算啥。楼主也说了新学校老师很好,这个需要家长自己的judgement,哪个老师更适合自己的孩子。我家娃就是那种所有老师都喜欢,每个老师他都说很好,所以并不是说楼主家娃喜欢现在的老师就一定不喜欢新学校的老师的,还是case by case,选择最适合娃的学校和老师。我们当时也是考察了十几所蒙校,跟每个校长和老师meet了才做出的决定。
比如混龄,小组里包括3个不同年龄的学生,所以会有领导力的培养。大的小孩会帮助小的,明白啥是责任。 学校因为教学和测试的关系,一般很难混龄。据我自己观察,大孩子因为这个理念获益很多, 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帮助小的,有责任,这个对于以后进入小学了解规则后自律,是非常重要的,明白哪些要遵守,哪些随意。 这么小的孩子开始接触和强化这个能力,对于小学生活会走很多弯路,尤其是social方面,因为这个不只是说你会交朋友,更看重你如何处理你和周围人的关系,你如何看到你在环境中的位置和如何应对。
专注力和自由选择,小孩自己选择一套教具自己玩,很多教具的设计理念是有针对性的,比如拼图,强调自己纠错。如果你错了你就不停地尝试,最后总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让孩子体验耐心,不断尝试,最后找到答案的成就感,尝到甜头后更加专注和耐心,也会更独立。 经历这种玩耍和学习方式的孩子,更大可能会自己观察身边可以玩的,而不是动不动就黏人或者说I am bored。 每玩一个教具后要求自己主动放回去,让别人有机会玩,培养小孩的共情能力和责任心,秩序感。所以蒙氏的孩子对这些会很敏感,他们习惯在有序中玩耍和考虑它人。
用颜色来帮助学习,比如元音和辅音用蓝色和红色分开,名词动词也用颜色分开标记。 家长其实也可以自己买这些教具自己教,孩子其实很喜欢玩,因为有规律,又可以学到日常用到的。蒙氏就是老师用这个来教,效果还是很好的。其它幼儿园也用,但是不是规定大纲中的内容,所以就随意。
有一个专门的孩子学习玩耍记录曲线。教师观察后会根据孩子专注在某个活动的时间长度还有达到的水平高度,画出曲线。 好处就是家长和老师都会非常清楚孩子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所以我们帮助孩子选择兴趣特长甚至只是在家为了让孩子开心,你就可以从这个曲线入手,哪里是她有点小天分或者小好奇的,不至于太宽泛无法抓而乱投医。而且有记录孩子所做的程度,方便给老师和家长提供信息,给予更多的帮助以此向前走。
这些只是我自己学了理论,在幼儿园观察的很有意思的方面,作为一个全球流行的幼儿体系它还是很有自己的创新的。我自己从前生了宝宝也买了很多蒙氏的教具在家给孩子玩。好处就是孩子挺感兴趣,但是其实家长也需要时间去引导和观察,可惜上班的人好难做到。所以送去那边让老师教,专人干专事自然最好,但是,那个队伍太长也没有排进去。我们亲戚的孩子都是蒙氏,结果我家队友说,不去了,你看那孩子不是读了蒙氏吗你觉得有啥不同吗。。。我说看起来没啥不同,幼儿园很多时候就是放孩子在那里傻乐,一个安全的地方。要学到啥,看家长在意啥,有时也看运气,毕竟老师是最重要的。再好的理念,没有愿意付出精力的老师也白搭。作为父母,就是尽力而为提供自己可以选择和负担的吧
15分钟不算远的,当时我去蒙氏要开差不多半个小时。一天接送两趟就行了,不需要4趟。
只要选经过认证的Montessori 学校,绝对值得这个对孩子的投资!蒙校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和自学习惯的培养无与伦比。
请问你们蒙氏上到什么时候的
我们这里的蒙校小学是charter school,名额有限需要抽签,所以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我有个同事娃抽上了,目前感觉她的娃发展得都挺全能的。
我主要是不喜欢混龄的小学或者preschool或者preK,因为那会儿年龄差距感觉有点大。但喜欢蒙氏的人也不少。有的家长认为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帮助。我给我闺女上了个混龄的课后班。
选跟家长关系好, 娃喜欢的老师, 如果老师能给孩子特殊哪怕一点点的照料孩子心里和学习都会收益.
没错,而且这么多年幼儿教育理念一直在变,只有蒙校一成不变,自己想想吧
并不是这样。蒙氏和现在神经科学的进展都非常契合。早教说白了就是基于儿童神经科学发育的理解的一种应用。
完全不能算。精华的部分都没有
你有没有想过,你家娃可能就是这样的性格呢,即使不去蒙校,很大概率也会是个自律且学习好的孩子?
真心觉得这种没有对比,只有单一经验的,就下结论是非常不科学的。当然,你作为分享经验来讲也行。
蒙氏确实培养self driven的孩子。 不是执行力超强那种自推父母老师布置的任务,是按自己的心意自推,执行力未必很强。
这当然是个人感受,有些小孩可能比较调皮,去蒙校学习一下规矩挺好的,有些孩子本身就很乖巧,就真没必要了。
至于学习,我只想说,在美国,连小学才开始慢慢进入学习阶段,大家至于这么焦虑在幼儿园就开始什么学习方法的训练了吗?聪明的爱动脑子的孩子,你可以从小学开始培养,就把热热闹闹自由自在的幼儿时期还给幼儿园的孩子吧。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要是不那么信的,送去了肯定也不会有特别神奇的效果。
其实也无所谓,我家孩子快4岁的时候还偶尔尿裤子,她就是玩的开心的时候不想去上厕所,憋不住了就尿裤子。幼儿园老师特别nice,尿裤子了不仅不批评还各种安慰帮忙换衣服换鞋子,所以她隔三差五就尿裤子。
后来偶然去了一个华人学校(感恩节假期),老师都是国内作风的,据我家娃说,第一天有别的小朋友尿裤子了,老师特别凶特别可怕。她从此改掉了尿裤子的问题,再也不尿裤子了
如果我说这是你的娃好, 去哪个day care 都会很好呢。当然这也是基于我的experience, 我对蒙校就是没好印象。
我家老二3岁被蒙校踢出来了, 说他“stubborn, disruptive, doesn’t follow the directions “. 老二小的时候交流不畅, 四处带他看是不是自闭症来着。被踢出来之后, 被迫中途转到一个小小的教会幼儿园, 很幸运园长给安排了一个非常耐心的老师, 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另一个朋友家的儿子, 非常聪明, 但有点nerd。 5岁, 已经被找家长多次, 也是 stubborn, disruptive, doesn’t follow directions …. 终于在某一天正在上班的家长被紧急叫到学校, 当场开除了。那天老师要求孩子把数学的板块按照从大到小放回去, 10, 9, 8… 这种。不是按顺序摆, 就是放回一个大筐, 老师是想训练小孩子倒数。孩子不肯, 一把都放回去了,急着去玩别的。跟老师起了冲突, 孩子尖叫。
说我bias 好了。他们喜欢听话、懂事、更成熟的, 像我家这种懵懂的小男孩, 就是待下去了,也是不招待见的。 这是跟他们宣扬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哇,太过分了,这是老师太差劲了,倒不是蒙校的问题。一般老师,不管哪个学校的,就算对孩子有意见,跟家长也是说得挺委婉的:你们孩子适应得不太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咱们想办法帮帮他,我希望你们能如此这般。哪有动辄开除还这么多负面评语的,真rude。
我家俩娃在蒙校的经历还很正面。
我家老大也不是那种能听指令的娃,这一点被无数老师吐过槽,什么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不听从指令。我也很清楚她跟蒙校气场不合,别的娃埋头做事时她一脸无聊地逛来逛去;但是她还一直都挺喜欢他们老师。倒是离开蒙校幼儿园之后,我反而发现,虽然我觉得她在蒙校很无聊,她其实还是学了不少的;上K时她就说课堂上好多东西在蒙校里已经学过了,连单位数的乘法他们都开始涉及了;而且她对绘画的兴趣也是蒙校的老师启发的。
后来老二到了3岁我们也是送他去蒙校,本来觉得他这种专注自推娃跟蒙校气场更合,但没想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他胆小害羞,拒绝跟陌生人沟通。老师一开始还以为老二不懂英语,因为无论问什么老二都不回答;但是她发现老二喜欢看数字,就千方百计地用数字和老二沟通,还叫老二做“calendar leader”,任务就是每天看日程读日期时间。到了第二个月,老师很高兴地告诉我们说,我们家老二终于跟她说话了,还会唱歌。上周老师告诉我们,老二的话越来越多,各方面的development都进步了不少,在班上交了好些朋友,听得我老怀大慰。
还要看看你孩子喜欢那个。如果小娃对于其中一个不适应,那答案不是很明显?
天生不是self driven的孩子一般呆蒙校里也不舒服,很多都转走了
总之送了个playbased的普通幼儿园,娃一样喜欢自己玩,从来不烦大人,回家会自己拿笔练习写字母,我感觉是娃自己的个性决定的而不是幼儿园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