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的秘书。今年65岁左右,准备过1-2年退休。其实从她身上可以感觉到美国中产家庭的那种松弛感吧。她的职业生涯全都是秘书(说老实话,收入不太可能高吧。)她老公工作也比较普通。她是从小在湾区长大的。她和她老公早年间在湾区买了一套房子(20-30年前的时候。),然后她从她父母那里继承了一套在湾区小Condo。这两套房子全都是已经Pay Off Debt,然后她和她老公也已经在佐治亚买好了新的房子准备养老。她两套房子在湾区出租一个月可以有8000左右的收入,因为买得早,所以Tax也很低。按板上的算法,像她们这样,就算一分钱都没有攒,光租金+SS就可以过的很好了呀。
不会吧,感觉2.5米可以50就退了
随便搜了一个计算器,你自己把数字填进去算算看就知道了
记得疫情前公认的退休线是三米,疫情期间,退休线涨到五米,现在都10米了。 通胀在这里体现得最好 :))
这个数字在德州很舒适,但也确实好高。
千万不用minimum计算够了,到时候才发现缺乏想象力。
一千万,估计的贫困线才能做到
贫困县是年薪70万
PV = 2M PMT= 0.3M R = 5% N =15
我觉得ss真该早领,401k不到最后一分钟可以不领。401k人不在了可以给家人。ss人不在就没了。即使62岁领,虽然比65领钱少点,但10年以后才会breakeven,即使活到90, 也不比65岁领总和少多少
四个字,通货膨胀
2000-2010十年间SPY大盘一分没涨
不是靠存出来的
是先有个机会挣到一笔不错的钱,然后用这个启动资金滚雪球,坚持长期投资慢慢滚大
我朋友已经有五个米了,夫妻55岁,焦虑的不行。 还在挣扎着工作。特别怕被裁员。
因为有个6m的房子没payoff?
退不了,医疗保险没发搞。奥八保险又贵又烂
你这跟一千万差不了多少,5米的saving ,加上2,3米的自住房,直奔10米而去
这个好 算算去
这个焦虑自找的,都55了还看不透
听了华人退休10M的标准,还差5M, 年纪已经55了,接下来5年目标要每年税后挣出1M一年,可不是要焦虑了。。。
55岁还这么想不开呀!美国人有多少人55岁存有这么多退休金,人家不都活得开开心心的。钱存再多得有命花呀,不然都成遗产了
不管什么计算器都highly depend on inflation rate和investment return rate。这俩很难预测啊。
比如现在通胀突然疯了。再比如咱们都不是可以保证每年(比如今年)8%的牛人。
给娃留大学学费吗?
谢谢MM 这个预算合适。比那些bso 的数字看的比较有努力奋斗的目标
说baby boomers提前吃掉了他们孩子们未来的希望,看这个例子是没有错的。他们买房子的时候,我们还不一定抵达了娘胎。我们买房子的时候,他们开始吃我们付的退休金。我们辛苦把我们的孩子拉扯大,他们还没死,还在消耗医保。以前还可以骗新移民高位接盘房价,渐渐的全球经济衰退,新移民也要枯竭了。
其实我感觉像咱们这样一代移民是最难的了,因为没有上一辈给咱们的积累。就我说的这个秘书阿姨和她老公,其实也真的是普通的人。她们的小孩(有3个)也都是普通的人,有在中学当老师的,有在博物馆工作的。不过她的3个孩子以后也可以每个人至少继承一个现在就价值$1M的房子。
5米每年花10万可以花50年,以后70岁加上ss 就足够了。没有任何投资就够了。
钱放在银行里面,多少还有利息。
说是这样说,能想明白躺平的,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做到老,留一大笔钱给孩子。
新移民湾区干的好的,一代人就有人家好几代的积累了吧。而且不少人父母和自己在中国资产也很值钱了吧,那也是积累了。
所以这个命题要分湾区华人和非湾区华人。湾区的10M标准把别的地方的人给整焦虑了。
这年纪房贷都还完了吧,一年15万,好像有点多。。。
看前面三米五米十米的,把你的一百万想成了一百米,刚想说句佩服,忽然发现原来你说的是一米。。。
退休了你一年还要花税前15万,是房子没还清还是娃还在daycare?还是每天吃燕窝?
这样只需要存100K 年金就好了啊
SPY 又不是唯一的投资途径。谁那么傻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们可能喜欢焦虑
6万不铺张也够了 松弛感有益于健康
房产就是钱啊,怎么叫一分钱没攒
完全同意。天天焦虑折寿,活不到拿SSI就愁死了
他们需要客户拼命存钱才能获利。问题是,那么焦虑那么拼,谁知道能不能活那么久。
说的青石桥,照现在这个通货膨胀率,70岁的10万相当于现状5万
SPY 对于退休人士来说已经很激进了。大部分理财是建议老人放bond 的,那个汇报基本没有
他们用的是future value吧,按现在通胀算肯定高。的确有贩卖焦虑多拉客的嫌疑。
这是一个人还是夫妻俩啊?
国内的朋友早就退休了 过的可美了
16500已经below avarge了?算一下按现在所得税率,税前大概family income要33万才能有税后16500一个月。可不可以理解为,33万左右的family income对应的生活水平在10年以后已经below average了。好像12年到现在,工资也没涨很多啊,但这个贫困线是真的涨的快。。。
这个就像国内大城市的年轻人,父母有房子不担心以后的日子。
咱们的娃也可以过上这样松驰的日子,不用像咱这第一代移民那么焦虑了
不可能吧……这个数已经超过我们夫妻俩加上孩子的费用。大部分人到退休的时候应该房贷付完了吧。除掉travel,夫妻俩月支出$5000应该够了吧,再加上health insurance
夫妻俩人的。。。
其实50以后健康最重要 钱多是镜上添花。钱少有钱少的活法和乐趣
真心求问,这个雪球该怎么滚。
朋友买奥巴马保险,两个人不到2万一年,和我们公司买的coverage差别不大。
这样工作中一些travel的机会还可以两个人都一起去,开心开心。
先学个热门专业,然后找个同学或者同行结婚,搞到身份以后,看能不能碰运气赶上个IPO或者大厂的股票翻倍,或者像投行去年那样一下子进一大笔,最重要的是千万别稍微有点点钱就得瑟光了。这样几年以后,手上就有了第一桶金,然后就是继续投入,房子,股票都可以投,全看你的眼光和运气了,小心驶得万年船
反正这条路是doable的,也不是一个两个成功的例子,但是肯定不是想这么玩的,人人都能成功,只能说过去十年成功率比其他path(比如嫁大款,中彩票)要稍微高一点。
可不是嘛,其实退休根本不需要很多钱,都是焦虑。现在50岁的人带几个米回国花,买商业保险,一样很滋润。而且还可以交钱买社保,15 年就可以。
那是收入特别低吧,我退休打算买cobra, $3 w 一年2个人,如果我一个人退休,老公的收入买ACA 非常贵,现在他是自由职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