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一个圈养大熊猫喂养方面的科普吧。不加控制地喂竹笋也会让大熊猫排黏液便丧失生育能力甚至夭折

9
92m
楼主 (北美华人网)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21716335&from=search 起底谣言——圈养大熊猫必须天天吃苹果!竹笋!盆盆奶! kiyoruto 发现有很多小伙伴对熊猫饲料方面有误解。 我们来看一下历史的演变过程。 首先,圈养大熊猫种群曾经受到一种叫做“营养不良综合症”疾病的严重威胁。 这种病表现为:所有圈养大熊猫均出现频繁排粘液便现象,频率可高达39次/年,发病率高达15%,患病个体发育停滞,丧失繁殖能力,反复慢性腹泻,早期夭折,2000年以前大熊猫年均死亡率高达10-1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于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便提出改变大熊猫饲养方式。(这位主任也是为孟动做人工的人,这个我们下次再讲) 侯蓉
“好东西”对熊猫危害很大 侯蓉大胆提出改变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高精料低竹子”的饲养方式,建立大熊猫“高竹类低精料”饲养方式,采用颠覆传统的饲养方式后,大熊猫的健康状态得到显著改善,粘液便的发生频率极显著下降,再无新增“营养不良综合症”病例出现。 什么叫精饲料?水果、饼干🍪、奶类🥛、蜂蜜🍯、窝窝头,这些都叫精饲料。 竹笋,介于精饲料和粗饲料之间,不加以控制的投喂同样发生排黏。

乐乐吃竹笋
丫丫吃苹果
喂苹果块

喂饼干 什么是排黏? 在圈养条件下的大熊猫,人工给予了较多的精饲料,竹子采食量大大减少,有的甚至一点不吃,因此对正常量分泌的粘液消耗减少。多余的粘液滞留、粘附在肠壁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肠管的急剧运动,将连同部分坏死、脱落的肠粘膜细胞一起排出体外。同时造成肠粘膜一定程度的损伤、出血,动物出现腹部不适等表现。 排黏前,动物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呻吟,蜷卧不动,精神不振,进食缓慢,食欲减损或拒食,大、小便无异常。

排出的黏液
排黏时的状态通常表现为肚子拱形抬起并抽搐,具体可在本站搜索
本站:BV15f4y1D7ih 我们圈养熊猫的喂养与繁育,是一步一步摸索来的,也是建立在无数只熊猫的牺牲上走来的,每一步都是莫大的进步,背后也有无数的别离。 希望各位小伙伴能正确看待,多找资料,才能做到真正的“保护熊猫”。

丫丫吃冷箭竹
丫丫吃黄槽竹
黄槽竹的形状发黄 但是深受熊猫的喜爱
紫竹 肉厚水多 熊猫非常爱吃 可惜种植不易 国内很少有熊猫吃得上 资料出处:http://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1909/03/t20190903_33071527.shtml
馋鱼夜炖桃
大熊猫其实是杂食动物,只吃素不行
彭久舍
国内的熊猫一天只给一个苹果,半个窝窝头,大部分都是竹笋,竹子。 美国的根本不爱护他们,就是当成一个动物一样对待 没有感情,所以不管死活饿饱。 但是熊猫很娇贵,他们需要精心的照顾。所以没有能力做到爱护的,就别养了。
f
fridec2
> 紫竹 肉厚水多 熊猫非常爱吃
那是不是可以把普通竹子先蒸一下,看🐼喜不喜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