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每一个人都有缺点,有局限,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作为父母,也一样,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的对孩子好,让孩子完全没有遗憾。比如说我现在,我觉得我们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孩子最好的。可是不可避免的,将来他们长大,一定还会埋怨我们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没有孩子的童年是所谓的完全没有“创伤”。父母都有可被抱怨的点。 关于现在流行的“父母皆祸害”“我的心灵创伤都来自于童年,是父母造成的”这些观点,我认为,从治愈创伤的角度,你可以将之归罪于父母,这或许是你疗伤的一个必经之路。但是,最你也要grow out of it。重要的是,你也要意识到,18岁之前的,是父母负责,18岁之后,你对你自己负责。你现在已经是个成年人,不是把什么都推给父母就了结了。 你也要看大局,从楼主的描述来看,我觉得你父母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但是从大面儿上看来,他们还是爱你的。 至于给他们钱,你必须量力而行。你要先顾好自己的家。
抱抱美眉,我觉得首先你要接受,有些是命,比如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你无法改变。所以与其怨恨自己不幸生在这样的家庭,不如就接受这个事实,学会和原生家庭相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爱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的现状(以及自己的出生),学会了解自己,包容自己,不开心了学会体谅自己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人是自私的,自私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开心放在比较高的优先项。你没有义务去伏地魔,只是有义务去赡养父母而已,想好自己的原则底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够了 要有自己的原则底线,自我的成长很重要,包括知道自己要什么,要怎么做。我们都是在不断成长的,虽然你原生家庭不幸,但我们成人了,而且可能成年很久了。成年意味着独立,脱离原生家庭,需要开始独立思考,反思原生家庭的问题并且grow out of it。我也有原生家庭的问题,一直在反思如何更好地和我父母相处,和解。感觉最重要的是接受,和原谅。
同能理解lz感受。楼里很多说成年人自己负责自己的决定,确实没有错,但在中国“好女孩乖孩子”环境里长大的年轻姑娘,碰到个强势母亲用绝对权威的态度强迫的时候,有几个能真的stand the ground。能二十出头就很清晰的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的年轻人很棒,但对未来迷茫各种不确定的年轻人才是大多数吧。 楼里各种建议都挺好的,lz也不要hard on yourself,强大不是一天的过程,慢慢来吧,没人催你 :)
我的母亲因为从小出身苦,是家里老大,但聪明能力强,是个有野心有干劲好胜心强的女人,我的父亲恰恰相反,是一个善良有才但有点与世无争,宁肯自己吃亏,不能撑家的男人。我从小都是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是那种家长制的人,也是窝里横的那种,到了外面自己的利益都维护不好,但在家里小孩却绝不能犟嘴。父母开始要依靠爷爷的帮助,被爷爷奶奶视为负担 (有四个子女,爸爸是老大,小叔最受宠)。
我从小成绩好,父母对我很好,那些年他们做些不大不小的生意,经济上找逐渐好转,从爷爷奶奶家搬出来,自己买了房子。但他们文化程度不是很高,没有投资的概念,就想把钱存银行,结果随着后来通货膨胀,他们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我的母亲很看不起我的父亲,两人不时吵架,污言秽语。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那时很多人出国,我的母亲并不懂这些,看到别人出国很羡慕,非要让我出国,我那时很不愿意,想留在上海工作,无奈从小被母亲精神控制久了,又一天一个电话催逼,就来了美国一个野鸡大学读博士。我母亲却为此对国内亲戚炫耀很久。后来我毕业不顺,两年没找到工作,精神上有抑郁,身体也出了状况,心里就很怨恨母亲,后来幸亏遇到老公。
再后来找到一个不咸不淡的工作,有了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见我有了收入,母亲开始时不时要钱,我也是心软,有求必应 (其实在我读博士的时候,就曾开口要钱)。后来因为弟弟买房,又借了一大笔给他。
平心而论,父母对我倒是嘘寒问暖,小时候没有亏待我,后来生孩子也来帮忙, 当然我也给他们很多报酬。但他们这样不时要钱的行为已经让我很郁闷。
总之这些年我开始反思父母的种种,越来越觉得难受,当时出国身不由己,事业也没有发展起来,还被原生家庭不停索要 (我已经决心除非必要,不再给他们钱了),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被爱的人,午夜梦醒有时候会哭泣。
如何原谅和放下,给自己一条生路,请版上智慧的姐妹解惑。
落实到具体上,你可以算个账,把他们抚养你到18岁的数字,和你这些年给他们的钱,对比一下,如果已经“还清”了,以后就不要再给了。
例如,他们来帮你带孩子,保姆费按一个孩子一个月3000算。吃住来回机票你不能算他们的,因为本来住家保姆就是主人包吃包住的。如果他们带了一年的孩子,你说给他们很多报酬,给了3万6美金吗?
过去的事情不能改变,但是你可以从现在开始面对你是一个成年人、自己要对自己负责这个事实,从现在开始把自己的人生过好,金钱上管好自己的钱,自己想一下事业上可以怎样发展,实在没有办法发展主业可以考虑一下发展副业。你自己强大了,就不会总想着父母过去的事了。
真要算得那么清,3000刀的保姆也太便宜了吧…
华人大妈怎么那么多苦出身的。现实中真得绕道走…
他们建议你出国那是他们认为出国对你更好,我觉得一般来说在国内混相对更难,更需要人脉或是个人能力,你确定以你的性格,能力和家庭背景,出国真的是个错误的决定嘛?至少我认为至少“不容易受别人影响,不推卸责任,能承担自己做的决定的结果” 这个优点或者说能力,你是没有的。
父母要钱,你不给或者少给就行了,何至于怨恨呢?你要想给就大方的给,不想给就说没钱。父母能怎么样?
我认识几个熟人,包括板上几个I D,家长过来了3个月-6个月这种,都说成"父母没有怎么帮忙"。
我们家是父母没有任何帮忙的。保姆5万美金一年,一周40个小时,自己掐指算吧。
我爹找我要钱,我可真的不给,说全给保姆了。
不用刻意去想原谅和放下,你如今也为人妻为人母的话,就努力把自己活成和他们不一样的人,别让自己的孩子有那种不被爱的感觉就是最好的结局。
对,如果这个父母帮助带了2-3 年孩子,说不定楼主给父母的加一起,还没有市场价的保姆费高。
那剩下的唯一一点,就是父母影响了楼主出不出国的决定了。出国这是父母的建议,楼主take 了这个建议,但出国是自己的决定。后来混的一般,不反思自己的能力,开始怨恨父母,还 “如何原谅和放下”。 如果父母就是建议,影响了你的决定,但最终决定还是你下的,他们有什么需要被原谅啊?
这个性格和能力,至少是容易受别人影响,遇事推卸责任先赖别人,真的上海能混好吗?
楼主就是人生不怎么如意,但心理不独立所以不能够责备自己,想来想去自己有没有什么人生不幸,最后只能抓住唯一一根稻草,把自己所有不如意推到父母头上了。
其实父母小时候对楼主不错,大了之后帮楼主带孩子。楼主给些钱,也不算过分吧?要是经常大额给钱,那确实不妥,如果每年几千这样,算不上什么罪大恶极吧。
楼主你心理成熟点得了,自己孩子都有了,别把有的没的再推到自己父母身上。
没那么贵。我十几年前请住家保姆带婴儿是$70一天,陪睡起夜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一周六天。
十几年间基本没断过保姆,要么住家要么通勤。到2020年三月疫情爆发的时候请的住家是$110一天。
所以帮不帮带孩子,是否支持孩子,都别指望啥,反正儿子女儿都不愿意承担给父母养老的事。
我考大学的时候也因为母亲的建议,放弃了原来的想法,结果不尽如人意。
不过,我从中得出的教训就是,以后凡事必须得过自己这关,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可以听别人的,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在自己。这样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不觉得委屈。
我觉得,人生是一场学习。父母好的学习,父母不好的更要学习。正因为旁观者清,我们更容易看到父母不够的地方,我们才能避免,成为更好的自己。未来海阔天空。你的人生其实并不会被过去定义。只有你无法Move on才是真正把自己永远困在过去。
其实楼主性格也是软弱无能,听人摆布的。。 要是一个强硬自信的人,当初自己不想出国,就绝不会听父母的。。。 楼主现在的状况不是你父母造成的,而是你自己的软弱性格造成的。。。 知道是自己不够好,就不会怨天尤人,自己想要的人生要靠自己去实现。。
Re,读下来只觉得楼主父母之间的感情可能不咋地,但是对楼主还行啊,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我发现好多人都有个误区,觉得自己不出国就能飞黄腾达了一样,其实哪里的江湖不是江湖啊。
我大学选专业选学校都是我父母包办的,学了几年发现不太喜欢,出国以后马上转自己想读的。我妈也一直唧唧歪歪的给我提各种建议,我不想听直接叫她闭嘴我不喜欢。一家人也可以很直接,我还是很关心父母的。
总的来说就是,我不需要别人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当然我也不会指手画脚别人的生活。自己的日子自己怎么高兴怎么过。
--照顾弟弟不是你的责任更不是义务,除非你自己学会say no,否则没人可以帮你,成年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底线,首要对自己好,单反损害自己的利益一律No,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爱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的现状(以及自己的出生),学会了解自己,包容自己,不开心了学会体谅自己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人是自私的,自私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开心放在比较高的优先项。你没有义务去伏地魔,只是有义务去赡养父母而已,想好自己的原则底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够了
要有自己的原则底线,自我的成长很重要,包括知道自己要什么,要怎么做。我们都是在不断成长的,虽然你原生家庭不幸,但我们成人了,而且可能成年很久了。成年意味着独立,脱离原生家庭,需要开始独立思考,反思原生家庭的问题并且grow out of it。我也有原生家庭的问题,一直在反思如何更好地和我父母相处,和解。感觉最重要的是接受,和原谅。
同能理解lz感受。楼里很多说成年人自己负责自己的决定,确实没有错,但在中国“好女孩乖孩子”环境里长大的年轻姑娘,碰到个强势母亲用绝对权威的态度强迫的时候,有几个能真的stand the ground。能二十出头就很清晰的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的年轻人很棒,但对未来迷茫各种不确定的年轻人才是大多数吧。
楼里各种建议都挺好的,lz也不要hard on yourself,强大不是一天的过程,慢慢来吧,没人催你 :)
没错的,二十多岁迷茫不确定的年轻姑娘很多,在人生的重大选择上,要么听自己的父母的建议,要么听自己另一半的建议,要么受周围人的影响。那又怎么样呢?你的选择决定你的人生。
现在楼主读了博士,有了孩子,最少也三十几岁了吧,过得好了,事业成功了,会不会感激父母的建议呢?大概率不会,估计会觉得自己牛对吧。那过得不好了,为什么把责任都推在给提供建议的父母身上,要“如何原谅”父母呢?父母只是根据自己的认知给了建议,为什么需要被原谅呢?
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其实你父母能来帮你也算不错了,你童年时候的创伤多半也来自于他们自身的局限性。
我觉得你要想清楚,你纠结的点是觉得父母不爱你,还是觉得他们没有给你提供最好的条件。如果是前者的话,那你需要接受父母没有那么爱你这个事实,以及你已经成年了,不需要seek 父母的approval。如果是后者,那我认为任何人都有局限性,只要不是故意的忽视,虐待(包括言语上的),在我看来是可以原谅的。包括母亲建议你来美国,你那时候已经成年了,理论上你需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不管是哪一种,把重心放到你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小家上来,画好父母和自己的边界。
说来 说去就是觉得父母要钱太多了,那你想给就给,想不给就说没钱不得了
同意是期待值的问题。 有的父母虽然是爱小孩的(起码比陌生人更爱),但也因为自身的局限性给小孩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小孩成人之后努力学会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与父母建立Boundary,但是有时候心里还是因为憧憬毫无芥蒂亲密无间的原生家庭而产生怨气。
上海的原生家庭其他各个方面都好,就是有这个通病,妈妈的控制欲太强,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走出来
我们原生家庭都不富有,父母开口要或者我们主动给也一直没断过,不是给物就是给钱。国内的老一辈都把孩子视为投资,期望孩子将来反哺回报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孝敬父母的,楼主又不是特例,何来原谅和放下?
也许你能从里面找到答案
你十几年前的住家保姆需要看婴儿,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住家阿姨还需要看婴儿吗?不需要看婴儿,包吃包住,做个饭收拾收拾卫生,省了自己租房,相当于找了个收留自己的人家,工资低点很多阿姨也愿意。
同意。楼主父母没什么需要楼主原谅的,作为父母已经比中国80%以上的父母好了。
楼主需要做的是,原谅自己的无能,放下被害者包袱。
心理咨询 学习一下什么是你可以控制的事,什么是你需要接受的,如果认知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self regulate 学习一下如何建立合理的boundary 学习一下积极心理学,转化负面消极的mindset为积极正面乐观的mindset
你的情商听起来也未必比父母高多少啊。难道你不出国事业就一定好么?听起来就是钱看的太重而已 别的也没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