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爸爸妈妈和其他亲近的人有情感吗?有的话就不用担心 Happypuppy25 发表于 2023-03-06 16:27
我家老大也是这样,表面淡定但其实内心澎湃。结束后会滔滔不绝说很好玩,但是当下完全看不出来。老二完全相反,一点点开心的就可以活蹦乱跳非常夸张。就是个性不一样吧。 candyland 发表于 2023-03-06 16:35
处理情绪的能力有几种:对自我情绪的了解、控制和表达,对他人情绪的了解和合适地应对。 长期表面看似比较沉静,有两种可能:内心缺乏情绪起伏或者是缺乏情绪表达。 如果是内心情绪很丰富,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那就多练习对自我情绪的认知和情绪的表达。 如果是内心就对周围世界比较冷漠,那么就多培养共情能力,和对世界上其他人和事的好奇和关心的能力。 happyyouni 发表于 2023-03-06 17:08
这难道不是优点吗?说明自控能力很好啊!!最烦那种一惊一乍的,尤其是到了成年后更可怕。。。 Songlines 发表于 2023-03-06 18:17
我家孩子有时候能清晰地表达自我的情绪,但分情况。比如他有时候会气得认识不到自己在生气,或者否认自己生气了,但有几次也会清楚地说:我生气了。但他不是情绪外露明显的人,一般来说比较沉静、内敛。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其他小朋友有的调皮、melt down什么的,他也一样不少就是了。 我觉得他不是很能共情,比如看到龙猫里面两姐妹因为妈妈周末要住院不能按计划回家而痛哭的时候,他的表情是,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但是他不会表现出来伤心或担心。而他旁边的小伙伴已经缩到妈妈怀里,表示这一段很伤心,要妈妈抱抱了。 我也觉得是不是要多帮助他练习对自我情绪的认知和表达。 风过荷花香 发表于 2023-03-06 19:11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那个表演的人,你会希望下面看的都是楼主小孩这样的反应么? 我不知道楼主小孩其他时候什么情况。我自己是比如说吧,有人跟我分享一个她的好消息。我会后悔当时就是“哦”了一句,没下文了。过后想说会伤到人的。因为一则,我可能真的不关心。二则,我挺高兴的听到这个消息,但是当时没有表现出来。所以,我会刻意的训练自己,别人分享好消息的时候,要表现出来共情和别人一起高兴。我现在可以做到多数情况表现共情。但是有的时候太忙了,或者想别的事情,就忘了反应了。我觉得还是要从小训练的。 DaXieDeRen 发表于 2023-03-06 18:27
想起Free Solo 的Alex Honnold。 在完成了free solo El Capitan这样的壮举后, 周围的人全部激动不已,他也只是说I am so delighted. GABA 发表于 2023-03-06 18:53
听上去他还小,还在学习中。而你已经注意到了他的情商方面的教育,是个非常负责任的妈妈了。情商除了天生的部分,也是要后天的慢慢的引导的。怎么引导,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度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现在拿生气的情绪来举一个例子(不是一定适用于你的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生气的情绪,并能够控制自己不做出过激的行为,是需要慢慢的学习和练习的。假设说某次,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而发脾气的话,你以后可以在他发完脾气,平静下来以后,和他进行复盘分析。首先要肯定他的情绪,再帮他分析刚才的行为,再对他好的行为加以肯定。比如你可以说:妈妈知道刚刚你非常地生气,但是你能用语言来表达出来,你说了:“我生气了,因为那个小孩抢了我的玩具”,你控制了自己没有去直接打那个小孩,或者直接去抢回啦,而是选择了用语言来解决纠纷,这就很厉害了。妈妈非常地为你骄傲。 happyyouni 发表于 2023-03-06 20:23
同意家长引导的正面作用,但是人群中就是分布着不同性格的人,一群孩子里一般会有捧场的也会有冷静的。所以如果我是那个表演的人,我会因为有捧场的孩子而高兴,也会注意到那些比较平静的孩子并尝试engage他们。 总之就是lz小孩这种性格很常见,只要在礼貌的范围,也不是值得焦虑的事。有时候“改造”,尊重,和引导的界限也不是很清晰的。 SheldonCooper 发表于 2023-03-06 21:12
最近带我家五岁的孩子去科技博物馆,遇到staff给小朋友展示一个化学实验,非常有趣,而且有很强的听觉视觉效果(有较大的声音,烟雾浓浓,但都是安全的)。整个过程中,一屋子的小朋友都发出各种惊叹,做出各种表情,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但是观察我家小朋友,稳坐泰山,一点动作和声音都没有。我知道他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的,事后问他实验是什么,他也能回答上来,说明他有专注地看。但是他表面上的“无动于衷”和周围小朋友的各种情感表达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有点担心起来。他这样的反应正常吗?
这不是第一次我观察到他这样表面上的无动于衷了。以前也有多次我看到别的小朋友对事情感到好奇、不自觉地关注并表达各种惊叹,他却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怎么为之所动。
我家孩子是个比较内向的小朋友,日常生活当中不怎么speak up,喜欢安静地画画和做手工,不喜欢喧哗打闹的地方,也不喜欢很吵的小朋友一起玩儿。但他学校的老师从来没跟我们说过他有什么情感或社交障碍。
是我想多了吗,还是我需要找专业的人士进一步确认?
有的,会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我爱你,也会说:我爱爸爸也爱妈妈。对喜欢的熟人比如我们的babysitter,如果我们叫他抱抱,他也会去抱,但不怎么主动。家里有客人来,要我们叫他说hi,他会说,不然就默默地不说话。
他不怎么empathetic,比如我说我肚子痛,他就会说他肚子不痛,或者以前痛现在不痛了,但不太会表示心疼我。但如果我真的生病起不来了、躺床上了,他表情能看出来有担心,会给我送他的stuffie,表示慰问,
可是我家这个看完了也很淡定,什么都不说。要我问他,他才简单地说一下。
不用担心,很正常👌
你可以试试多问问他的感想。喜欢哪部分不喜欢哪部分。顺便也说说自己的感想。有些孩子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说多了看多了就知道怎样分享心情了。
对,我家老大就是这样的。他看到的重点经常跟我们不一样。
长期表面看似比较沉静,有两种可能:内心缺乏情绪起伏或者是缺乏情绪表达。
如果是内心情绪很丰富,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那就多练习对自我情绪的认知和情绪的表达。
如果是内心就对周围世界比较冷漠,那么就多培养共情能力,和对世界上其他人和事的好奇和关心的能力。
我觉得你说的特别好。
我自己就是比较少共情能力。长此以往,就会即使是出现了内心情绪丰富的时候,也不太会表达。这里面天生的是一部分,后天也有影响的。无论那种情况,家长还是要重视起来,培养一下。
我自己成年后很多年刻意培养表达共情。更多的时候是希望不要在不经意的时候伤害到别人。我记得九十年代初理查德克莱德曼来我们城市巡演。他那时候很火的。但是国内的观众现场表现特别冷静。后来记得港台明星来演出,现场也是安静的让人尴尬。那时候不是因为下面的人都是内向型性格,而是受的教育和文化不懂得表达。我觉得处于对别人的礼貌,也还是要学习表达吧。
楼主小孩还小。可以多鼓励。比如她分享一件事情,家长可以表现出一些夸张的情绪,来引导共情。其他时候也尽量少些“礼貌”上面的约束。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那个表演的人,你会希望下面看的都是楼主小孩这样的反应么?
我不知道楼主小孩其他时候什么情况。我自己是比如说吧,有人跟我分享一个她的好消息。我会后悔当时就是“哦”了一句,没下文了。过后想说会伤到人的。因为一则,我可能真的不关心。二则,我挺高兴的听到这个消息,但是当时没有表现出来。所以,我会刻意的训练自己,别人分享好消息的时候,要表现出来共情和别人一起高兴。我现在可以做到多数情况表现共情。但是有的时候太忙了,或者想别的事情,就忘了反应了。我觉得还是要从小训练的。
我家孩子有时候能清晰地表达自我的情绪,但分情况。比如他有时候会气得认识不到自己在生气,或者否认自己生气了,但有几次也会清楚地说:我生气了。但他不是情绪外露明显的人,一般来说比较沉静、内敛。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其他小朋友有的调皮、melt down什么的,他也一样不少就是了。
我觉得他不是很能共情,比如看到龙猫里面两姐妹因为妈妈周末要住院不能按计划回家而痛哭的时候,他的表情是,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但是他不会表现出来伤心或担心。而他旁边的小伙伴已经缩到妈妈怀里,表示这一段很伤心,要妈妈抱抱了。
我也觉得是不是要多帮助他练习对自我情绪的认知和表达。
听上去他还小,还在学习中。而你已经注意到了他的情商方面的教育,是个非常负责任的妈妈了。情商除了天生的部分,也是要后天的慢慢的引导的。怎么引导,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度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现在拿生气的情绪来举一个例子(不是一定适用于你的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生气的情绪,并能够控制自己不做出过激的行为,是需要慢慢的学习和练习的。假设说某次,孩子因为玩具被抢而发脾气的话,你以后可以在他发完脾气,平静下来以后,和他进行复盘分析。首先要肯定他的情绪,再帮他分析刚才的行为,再对他好的行为加以肯定。比如你可以说:妈妈知道刚刚你非常地生气,但是你能用语言来表达出来,你说了:“我生气了,因为那个小孩抢了我的玩具”,你控制了自己没有去直接打那个小孩,或者直接去抢回啦,而是选择了用语言来解决纠纷,这就很厉害了。妈妈非常地为你骄傲。
同意家长引导的正面作用,但是人群中就是分布着不同性格的人,一群孩子里一般会有捧场的也会有冷静的。所以如果我是那个表演的人,我会因为有捧场的孩子而高兴,也会注意到那些比较平静的孩子并尝试engage他们。
总之就是lz小孩这种性格很常见,只要在礼貌的范围,也不是值得焦虑的事。有时候“改造”,尊重,和引导的界限也不是很清晰的。
没这种淡定的心态能力爬不上去。
感觉宠辱不惊,以后能成大事。
这是性格问题吧,实在不放心就找个心理医生测试一下
他五岁,是还在学习中,不过今年秋天也要上K了,所以我对他不喜欢用语言来表达感情这一点有些担心。她和我老公很像,都是要人去猜在想什么的类型,我觉得心好累。
你例子里的妈妈好厉害,我家孩子一般发生这种情况,冷静下来以后我想要跟他好好复盘,他一般都很不耐烦地叫我别说了,或者说点别的。🥱。。。
也是,我很怕把孩子教得太乖,让他们为了别人压抑自己的天性。作为父母,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拿捏分寸,既教育了孩子社会规范,又不压抑他们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