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的迷茫

五色祥云
楼主真是矫情。 想回去买张机票就回去, 说什么没有医保, 农民谁有医保? 还不是照样活着, 而且还可以买香港的保险。 说没有社保, 你这个年纪可以补交一些年份, 老了照样领钱。 说什么没有身份不方便, 你把美籍退了, 回去重新申请中国国籍。 很多人都成功了, 根本没什么难度。 说什么没有房子, 你又不要学区房, 买个公寓住, 以你多年在美国的积蓄, 绰绰有余。 想干就干, 不然就是无病呻吟。 套用版上无处不在的五毛的话, 中国大门时刻为你敞开着
幽幽寸草心 发表于 2023-02-19 12:49

真想回去的,老早自己信息全部收集好,攻略做好了。
c
cloudling
如果楼主担心的只是外籍回国生活不方便,太容易解决了,你去查查,若想长期在中国呆着可以办“居留证”,类似中国绿卡,你若有钱就在中国投资交税,就可以办银行卡啥啥卡跟公民一样啊。
k
karenkn
感觉人闲时间太多就会东想西想,试试看去colleage 拿课甚至认认真真修下一个一直想读的学位,会耗费你很多脑力和时间让你根本没时间乱想,过一段时间拿到了学位你会超有成就感,经验之谈 而且,当你拒绝了朋友一段时间社交专注于学业,会有人说人到中年没必要什么的,可是当你拿到了学位,所有人都投来尊敬佩服的目光,感觉不要太好而且赢来更多的朋友,并且事业进入另一个境界收入社会地位都提高了,很爽的,哪里还有时间自怨自艾凄凄惨惨
T
TitanicZz
背井离乡的苦 出国之前不是谁都看得到的 现在就能多跟父母多待就待吧
现在国内的父母我看都不太舍得孩子出国了
m
msdlinda
回复 113楼CongYouBing的帖子
楼主,谢谢你的分享。我特意给自己打了一杯咖啡好好的看帖看回复。 我的年龄可能比楼主小点,大学毕业就跟风出国。跟大学男友结婚,在这边生养孩子,一切平静也忙碌。好久以前我就开始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虽然每天疲于奔命。我觉得人生的意义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有所得有所收获,自己兴趣爱好也好自己人生感悟也好。不需要很快的pace,不一定每次都是顺利的,但自己觉得学到了,这种感受很充实。这方面是自己内心知识世界的收获。另一方面是与人之间的互动,如果跟任何人的互动更能把对方善意的一面激发出来,这方面是情感的收获,这份收获很难用语言描述用价值来衡量。 地域是给自己实现以上两个方面的条件之一,有的人不受中美差别的限制,有的人受这个影响。但我会更多的从以上两个方面去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要怎样的生活,比如在哪生活,跟谁生活,跟谁hangout等等。我不后悔出国,让我学到了很多,看到了中西方文化区别,有更多的角度收获一样的社会哲学,自然科学。这些经历滋养着我,启发着我,也帮助我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passion。当然,如果只在中国,我相信也会有不同的风景去启发人的内心,应该殊途同归。 楼主开始去思考内心的需求,这就是很好的开始。我建议楼主多读几本书尤其是历史人文方面,多去 不同文化的地方旅游,多挑战一下自己的体力极限,这些经历都会帮助自己找到内心的。祝福楼主人生别样精彩。
b
bluesky2012
隐形bso出新高度了
y
yayapig
真的很难抉择。最现实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奔5的年纪回国还能找到工作吗?一个是孩子能适应吗?我身边两个全家海归的,孩子们上国际学校,一家孩子回来上大学。一家回来上高中。不知道毕业后是不是回国工作。他们的孩子毕竟在国内生活了很久,这边长大的回去呢?
CongYouBing 发表于 2023-02-19 11:29

我们很长时间都没入籍, ld还海归过很长一段时间, 我一度也是经常回国. 最后我们的共识是我们还是更适合美国. 哪都有不好的地方, 总得有个取舍. 楼主的迷茫主要是人到中年的迷茫, 和国家关系不大. 以后这个世界不会太安稳, 我们这个年龄段已经很幸福了, 大部分人生都在平静中度过, 年轻的时候还正是技术大发展的年代, 社会发展快矛盾少. 下一代比我们惨多了. 新冠那年, 我记得我特别郁闷, 不能按计划暑假回国了. 现在才觉得自己以往日子太舒服了, 为这点事就可以那么郁闷. 这几年, 倒霉的人何止一个惨字. 其实现在正是可以创造价值的时候, 就算我们对这个国家没有归属感, 可这是我们后代要常住的国家, 为他们争取一个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太重要了. 可以做的事情实在很多. 中国社区的活动就不说了. 就是美国的各种活动也有很多可以参加的, 大家都需要有钱有闲的人.
k
katharinezl
lz, 我来告诉你,你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你不解决这个问题,回国没用的,一样有这个问题
你的 purpose of life 都是为了别人,从来不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作为终极目标
当你为了别人的目标都完成,亲人去世,老公出差,孩子自立根生以后,你就空虚了
那你到国内,还是一样的问题,这个和环境没有关系
关注自己成长的人,生活被各种有意义的事情填满,just list a few things
1 我有很多书想看(现在听书真的很方便),一边做家务,or 上下班开车,一边就把书读了 2 家里的所有财务都是我负责,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都渐入正轨,都是十几年以来不断知识积累,终于开始有所收获的阶段 3 工作上,我们的公司也在不断的成长,过去3年,我负责的协助的一块单独核算的业务,销售和盈利急速增长,公司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 4 我周末或者平时晚上,都是研究股票投资,explore自己敢兴趣的领域:哲学,历史,心理学。。。。。。。 5 有很多travel plan,美国,中国都已经cover,主要是欧洲和南美还没用怎么explore过
对我,时间是bottle neck,如果老公出差,小孩上大学,我睡梦里就要笑醒了,大段大段的时间,我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把精力,时间关注自己的成长,你的问题迎刃而解
t
tigerleihm
回复 1楼CongYouBing的帖子
如果可能,我会绿卡持有一辈子,就是为了以后看孩子,老了100%回国,该见识的都见识过了,希望到时候找几个老友一起江南养老
y
ylzhang
其实现在孩子大了,自己有大把时间了,当然可以回中国住住玩玩,有这种自由的选择多好。也许回去了,反而又发现不适应中国了,那时再回美国踏踏实实的享受这边的秩序与安静。
与其想太多,图忧伤,不如多去体验与尝试呢。人生苦短,活过半个世纪了,更应该让自己懂得珍惜每一天,过的快乐简单
西雅图不眠夜 发表于 2023-02-18 19:19

是的,其实就是想的美好罢了
R
Rxy51
我觉得年纪大了,就会有这种想法
moonbag 发表于 2023-02-19 00:07

re 跟在哪里关系不大
X
Xiaopipixiao
回复 129楼CongYouBing的帖子
推荐你看看一行禅师的书 尤其他的那本 活在此时此刻
虽然我比你小很多 但是我也一直有你这样的迷茫 虽然迷茫不仅限于此 这本书很治愈 也能给到我答案 希望也同样能给到你答案
PS.一行禅师流亡国外很多年,他也曾经没有归属感,但最后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
P
Parachute2011
再过10年,想法又不同
q
qianlong
你是不是有抑郁症啊,就像对着半桶水,有人看是半满,有人看是半空。你自己的情绪决定了你的看法
r
rsbljsycx8bzbbx
既想又想
y
yayran
认真的读了每一个回帖。大家各种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很有启发,收益良多。 我想中美生活各自的优缺点大家都会有自己的衡量,也不能简单的判定中国和美国哪个好。2000年出国留学时是抱着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的心态。那时看美国是充满了新鲜和好奇,但其实生活也没觉得特别好。留学生的生活毕竟辛苦和简单。毕业时有试着回国找工作,但那时回国找工作不容易,反倒是在这边很快的找到不错的工作,所以就安顿下来了。后来有娃了,工作家庭各种忙碌也没有在多想。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亲戚朋友的生活变好变有钱,这些我都很高兴,也从来没有羡慕过,因为我是个物欲低的人,吃穿住行都是以实用舒适为主,我认识的奢侈品名牌还全是因为回国给家人朋友买礼物时才被国内的人科普知道的。所以现在想的以后回国居住不是因为国内生活条件比这边好,而是在情感上在文化上和国内更紧密,更有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在年轻时不体会,因为年轻时追求新鲜的事物和更广泛更多样性的体验。可到了中年,有过了新鲜和体验,心态变的想落下来,想回到熟悉的同质的环境了。看电影nomadland时很有感触,那个主人公就是心没有归属,始终在漂泊的。都鼓励年轻时去追逐梦想,却没有人告诉我生命的意义中那份归属感到底是属于你血液中的种族还是你生活居住的地方。
CongYouBing 发表于 2023-02-19 00:47

楼主挺真诚的和大家讨论,那我也就真诚的说几句扎心的话。 1,感觉楼主这些年成长不足, 思想上还停留在在中国文化熏陶下出来的人的那种范范的思考层面。所以你才会和国内的朋友亲人更有链接。 2,楼主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点没被生活毒打过的感觉,你能真正看懂鲁迅的狂人日记吗?能真正理解中国社会人吃人这个感觉吗? 3,建议楼主有时间精力多体会一下艺术美学这些西方文化擅长的东西,甚至科技这些。而东方的那些吃的文化可以淡化一些 4,至于具体的物理的位置,就随意吧。反正都是地球,也去不了别的星球
p
py45084508
是的,我以前对人生的思考仅局限于对事业对孩子对家庭的思考,却没有想过作为一个人,当你没有了对家庭和孩子的责任时,你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你的人生的每一天是为了什么?我还没到退休年龄,还没能财务自由的不工作,所以还有一份意义在工作上。可退休了以后呢?那时不再需要奋斗生活,中国的文化已经在骨子里,就很想回到熟悉的环境中安稳的度过人生的最后旅途。可是因为出国,这个并不容易做到。所以人生的选择有些就是很无奈,希望我们的思考和辩论能给还能做出选择的人提供一些更多更深层的角度吧。以前说父母在不远游,我想就是古人的思考吧
CongYouBing 发表于 2023-02-19 01:31

建议楼主拓宽交际面,多认识一些人,尤其那些对人生有思考,有感悟和丰富社会经验的人。华人藏龙卧虎,其实这种人你身边华人比比皆是。 比如你说很多奢侈品牌竟然从中国朋友那里得知,你天天上华人都不会这样….
你说的很多自己认为深刻的思考,其实很多人都思考过,并且实践过了。我认识很多台湾韩国的前辈,所有你现在的dilemma他们都经历过,我的很多和你一样的疑惑,十几年前就解决了。
我感觉我们这些改革开放后来美国的留学生,完全步了日韩台湾这些国家留学生的后尘,压根没有特殊性,而日韩台湾的养老和社会文明程度远高于现在的大陆 说这些人的人生感悟吧,来美国是一生中正确的决定,几十年后,大部分在美国的人的生活质量,经济水平和身体状况都比海龟的人要好,不管是日韩还是台湾。 当年诺奖得主高锟在加州一个养老院吃福利养老,不知道你能否从中品到一些什么东西
另外人要懂得感恩,不要觉得什么都是自己该得的。 懂得感恩,你的生活会幸福快乐很多。 走出门,多出去看看世界,多了解别人的疾苦,你会认识到自己多么幸运,会感激美国这个国家。
幽幽寸草心
生活中有这样做的吗?不需要离境多少天再回来吗?
CongYouBing 发表于 2023-02-19 13:28

不需要
y
yolandos
回复 102楼的帖子
看到这里好有相同的感受,回忆一下打开,回到20年前。只是,我的后悔来的比你早。
我现在还清楚记得20年前,透过飞机窗户,看着飞机从浦东机场跑道上离开地面的瞬间,我想到爸妈这时肯定在机场候机室抬头正看着我乘坐的飞机腾空而去,而我离他们越来越远。我坐在座位上就很伤心后悔,恨不得从飞机上跳下去,回到爸妈身边。之前拿到名校phd offer,艰辛拿到签证的兴奋,全都从心里撕碎了,扔在地上。
落地美国后,就是一路鸡血,先是在Chicago飞机晚点,耽误了最后一班飞机转机。第一次出国,黑灯瞎火的找机场安排的酒店,那时我们的口语听力都是极差的,虽然托福gre考的高分,但基本没实用性。幸亏同飞机去Princeton还是Yale 读书的小姐姐之前出国交流过,领着我们一行人入住酒店。我们一行6人安顿好后,在房间里分享用Voucher 换的pizza和饮料晚餐,已经是凌晨,大家又累又困,小姐姐接受大家的感谢,同时也说明天早上的飞机的飞机不是同一班,吃完就此别过…现在都不记得小姐姐的相貌,名字和联系方式都随着多次搬家搞丢了。
第二天转机终于到了目的地机场,学生会接机的前一天晚上没接到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坐哪班新飞机航班号,所以下了飞机又是两眼抹黑,不知道怎么办,那时也没有手机啥的,正站在机场里发呆,碰到探亲回来的校友,带我们坐bus去学校admission office。
我是在国内就定好的sub lease,所以就让校友给我室友打电话过来接我;到了新住处,大夏天的没空调,没床,幸好是地毯,但是不干净,之前的室友搬走根本没打扫,只能铺了床单在地上睡了两个星期,直到后来有学生会+教会的人帮忙领免费的床。室友也是极品,明明可以告诉我去Ikea买家具就好,却没告诉我,直到后来我自己坐bus摸熟了城市才知道其实可以很容易解决,这是后话,不提也罢。我们学校cssa也很小,每年全校从中国也就招12phd,cssa基本不管事,也没有啥有用的信息分享。后来怎么去中国店买菜啥的,都是自己拿地图坐公交车自己摸索出来的。
记得那段时间天天打电话回家,一打就一两个小时,我在这头哭,我妈在那头哭,电话卡很快就打爆了。直到后来开学了,忙起来,才没时间去想。
之后就是和大家差不多的各种鸡血狗血:读书考试毕业找工作申绿卡结婚生娃鸡娃。 忙忙忙的风风火火的一路冲刺没时间去后悔。
直到三年前,父亲车祸,icu一段时间,康复医院一段后,终于在一年半后离我而去,一直为这事后悔,没能尽孝。这两天母亲住院手术,不让我回去,说等出院了,再让我们一家人回去,不要花时间在医院陪她,让我们回国都能开开心心。我心里哭泣,20年前的情绪瞬间击中。不管清醒时,还是夜里醒来,都一直问自己,是不是该放弃美国的一切? 回去找个工作,给老妈养老?家里有房,没啥负担,同学亲戚朋友都在身边,一定是舒适和安全的。只是要苦了娃,回去即使上国际学校也没有这边的学习轻松愉快;还有就是工资不可能有这边这么高,我家二线省会城市,大学同学们普通工资也就30万-50万吧,基本上就是直接拿这边工资除以汇率,全家收入加起来,就是狠狠的打折了。
犹豫,后悔,不知道是该鼓起勇气,回国从新开始? 还是从小家着想,每年多回去几次,就这么拖着,是不是很自私?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是坚决不会来美国的。我现在也是这么劝家里的亲戚孩子,出来旅游玩玩就好,父母在,不远游。


hokiegogogo 发表于 2023-02-19 03:15

20-30 years ago there was no comparison btw US and China and no one would have predicted the take off of the Chines economy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especially to the scale it happened. It was a miracle but no one in the right mind would have depended life plans on miracles. You are basically regreting your decison because a miracle happened. I consider that highly irrational.
If given another chance, there might not be a Chinese miracle. I think it is unbelieveable you said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是坚决不会来美国的". Frankly people like you would regret every decisions you made. If you stayed in China 20 years ago you would be regretting too.
y
yolandos
我没有这样的迷茫,我很肯定地知道,以我的能力和个性,这里最适合我。
Ruth 发表于 2023-02-19 09:51

me too. no regrets.
y
yolandos
真想回去,就退美国国籍,重新加入中国国籍。
dodorat 发表于 2023-02-19 10:44

no one is stopping you.
B
BubbleBee
回复 1楼CongYouBing的帖子
解决迷茫的唯一方法是亲身实践。 光靠想没什么用。别人的经历也不能代替你自己的感受。琢磨半天还是举棋不定
p
page394
楼主的空虚,是没有自己人生的空虚。如果现在回国,弄好了手机卡银行卡,中国的各种app更复杂的游戏规则,估计会更抓瞎,会更想念美国的日子吧
cool.mint 发表于 2023-02-19 13:29

我有一阵子每年回国几个星期,回美国才是放松回家的感觉。楼主是不是想象中的故乡。回去住一段再说吧。
b
bytegudu
这个帖子很多真诚的跟帖。颇有共鸣。
剔透玲珑
昨天去机场送我家LD出差,因为最近的情绪很不好,很舍不得他出门。所以昨天我一直把他送到安检口,在安检口外还抱着他哭了一阵子。看着他到了检票口,那个老大爷和他说点什么,让他转过身来,然后就看那个大爷和L D两个一起冲我挥手。他进去后打电话给我说是那个大爷让他这么做的,还安慰了他几句。温暖的人无轮中美都是很多的。网上的负面消息多,国内的粉红,美国的歧视,都很多。但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平和的多。真心希望这两个和我们密切相关的国家都发展的好好的
CongYouBing 发表于 2023-02-19 11:14

在机场抱着老公哭。。。 看起来楼主的心里年龄不超过30岁,这就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迷茫了
C
CongYouBing
回复 113楼CongYouBing的帖子
楼主,谢谢你的分享。我特意给自己打了一杯咖啡好好的看帖看回复。 我的年龄可能比楼主小点,大学毕业就跟风出国。跟大学男友结婚,在这边生养孩子,一切平静也忙碌。好久以前我就开始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虽然每天疲于奔命。我觉得人生的意义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有所得有所收获,自己兴趣爱好也好自己人生感悟也好。不需要很快的pace,不一定每次都是顺利的,但自己觉得学到了,这种感受很充实。这方面是自己内心知识世界的收获。另一方面是与人之间的互动,如果跟任何人的互动更能把对方善意的一面激发出来,这方面是情感的收获,这份收获很难用语言描述用价值来衡量。 地域是给自己实现以上两个方面的条件之一,有的人不受中美差别的限制,有的人受这个影响。但我会更多的从以上两个方面去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要怎样的生活,比如在哪生活,跟谁生活,跟谁hangout等等。我不后悔出国,让我学到了很多,看到了中西方文化区别,有更多的角度收获一样的社会哲学,自然科学。这些经历滋养着我,启发着我,也帮助我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passion。当然,如果只在中国,我相信也会有不同的风景去启发人的内心,应该殊途同归。 楼主开始去思考内心的需求,这就是很好的开始。我建议楼主多读几本书尤其是历史人文方面,多去 不同文化的地方旅游,多挑战一下自己的体力极限,这些经历都会帮助自己找到内心的。祝福楼主人生别样精彩。
msdlinda 发表于 2023-02-19 14:13

非常中肯,真诚的分享和建议!我会好好想想的
C
CongYouBing
我在想其实我的根源可能是在对老年的恐惧。无论中美,如果身体能自理,其实在哪生活不会相差太多。但不能自理时,应该如何?如果老年痴呆了,怕是把英文都忘了,这边就要找讲中文的养老院了吧? 我是支持安乐死的,生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如果生活不能自理了,我宁愿安乐死。我们的到来不是我们的选择,希望我们的离开能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