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变强制,美国小费政策现在25%起步?!(图)

c
carinas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小费从自愿变成了强制,而且给少了还要受到白眼。 疫情期间,不少华人就曾抱怨,出门去取个外卖,店员也会抛个小费单子出来,让你填,更有甚者,直接转过电子付款机,让你选小费比例:15%,20%,25%....就是没有不给小费(no tip)的选项。

还有华人抱怨,有一次吃饭结账商家上了账单,小费一栏给你算好了价格,但是他仔细一算才发现,竟然账单里已经算过小费了,如果自己再出一个比例的小费,就变成了一顿饭小费付两次。
如今,纽约杂志的《The Cut》又发布了140条礼仪指南,表示人们应在餐馆支付25%小费,在咖啡店亦应给20%小费。 吃顿饭,小费加上税,就要多出3,4成的费用,不少纽约市民表示无法接受。 据悉,该杂志发表的礼仪指南包含了应如何与朋友、爱人、陌生人相处;外出与拜访、小费、工作、育儿以至短讯方面的礼仪,并直接了当问读者“你知道如何做人吗?你确定吗?”。

该杂志称,由于疫情与新兴社交媒体平台影响下,美国社会的“旧习俗已经过时”,因此需要一套新的社会准则。 指南表示,在餐馆用膳时“不管是否满意服务”,也应该给20%到25%的小费;又补充指任何低于20%的小费都会被认为不识大体。而如果你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则应该给更多的小费。
根据《The Cut》杂志的小费指引,除了餐厅堂食外,即使是咖啡店等亦应付20%小费;送餐与优步则是20%;即使是外卖自取或自助点餐亦应付10%。至于在酒吧小酌时,每杯饮料应付1元小费,鸡尾酒则付20%。其馀任何场合亦应支付20%小费。

该杂志称,在咖啡店等地给20%小费是因为“环境紧张”且“订单复杂”,购买瓶装水时不给小费属“可以接受”,但算是“吝啬”。清单上另一个令人惊讶的项目是外卖时10%的小费要求,文章解释指自行取餐仍会打断其他工作流程,从而影响员工小费。
一名推特用户称这些小费指南“令人费解”,另一名用户则形容这是一个“笑话”,更有人表示看了之后令人完全不想再给小费。
M
Mochi诺尔
突然想起了那个词“迪森特”
g
galah
我上周搬家,搬家的车程十分钟,搬家公司Oscar''''''''''''''''s Moving Company 那些网上评价我怀疑真实性 估价本来3000 是他们老板拿着单子亲自来家里看了半小时做了记录给的估价 最后搬完除了事先给的 250 deposit被默默算进去之后付了6000 这个deposit被默默抠掉再给单子其实也是一种手段 相当于extra money对他们,当然,当时太累了搬家我自己忘了一个月前预约我付了deposit,他们没有给我详细明细我也没看到 因为派来的人的一个头偷懒,最后还撞坏了我全新的乒乓球桌子 最终没有搬完说太累了,剩了很多东西我们没办法自己一车一车运了一天 driver脾气非常大中途总是去坐在truck里休息 搬家难道不应该所有都搬空?他们竟然拒绝搬一些之前指定的东西 最后给我签字的时候竟然还有小费选项最低20% 25 30 搬家费用所有支付的都是cash 我2020搬了一次给了另一个搬家公司10%,因为他们确实搬得很好 这次我就是没给tip他们还非常生气的样子 总额翻倍,6000你让我给20%起的tip 难道我连你老板在家坐着也要一样给他小费么 MA现在低端劳动力市场服务真的很糟糕 事后总结 Low-Ball Estimates They are not Licensed or Insured.(因为竟然有隐藏条款需要客户给他们买保险而不是老板) 我对小费从来出去都是20-25% 我常去的最喜欢的餐馆我都是cash付款直接30% 这种烂服务别说小费





g
greencp
Custom 一栏可以填自己认为合适的数目呀
s
sakura_wind
想起今年坐游轮去加勒比玩,一路也是被各种追着要小费,跟一黑大妈游客一起吐槽,黑大妈直接说,Tip my 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