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中国开始用救楼市的决心 去拯救新能源车市

t
tady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近期有两条电车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 第一条是天津市发布新规,鼓励电梯加装电动车智能阻止系统。 据当地消防员介绍:" 安装这套智能阻止系统后,只要电动车进入电梯,它就会自动报警,电梯门也无法关闭,直到电动自行车退出后,电梯才会恢复正常使用。" 另一条是国家铁路局发布新政策,明确指出,铁路运输新能源汽车不按危险货物管理。 这意味着,各大新能源车企可以用火车来装电动车,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政策一出,广东率先响应,立即开通了首列新能源汽车中欧班列。火车运输比海运更快更平稳,大大提升了欧洲用户的消费体验。 许多网友感觉受到了一万点暴击,都是电车,为什么两轮的饱受歧视、四轮的却享受 VIP 待遇,这不是赤裸裸的 " 嫌贫爱富 " 吗?事实并非如此,真实原因是两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 电单车属于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的夕阳产业,电动汽车是能够同时带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支柱产业。 所以,最近中国是要用救楼市的决心,去拯救中国新能源车市。 特斯拉把寒气传递给了每个中国车企。 今年 1 月,特斯拉突然发动价格战。最大降幅超过 4 万元,国产 Model 3 的起售价格逼近 20 万元(22.99 万),创下了历史最低价。 一时间,蜂拥而至的车友们把特斯拉的门槛都踏平了,店员们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而隔壁的国产新能源门店,则显得冷冷清清,哪怕掉一根针,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人气越旺,销量也就越高。特斯拉 1 月份在中国销售了 66051 辆汽车,环比增长 18.38%,同比增长 10.37%。 西边日出东边雨,国产新能源品牌的销量统统 " 扑街 "。跌得最惨的是零跑,从 12 月的 8493 台跳到了 1 月的 1139 台。照这样下去,零跑有可能 " 归零 "。 出身于传统车企的极氪和埃安,环比分别下跌了73% 和 66%。这说明,在新能源汽车圈,历史沉淀不起什么作用。 善于搞网络营销的 " 蔚小理 ",也遭受了重创。主打智能科技的小鹏,损失最为严重。 就连 " 中国新能源一哥 " 比亚迪都吃瘪了,环比减少了 36%。 数据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过去一年,我们听到的都是 " 爆满 "、" 倍增 "、" 狂飙 " 等关键词。怎么突然就来了一个 180 度大转弯!特斯拉的虹吸作用只是诱因,根本原因是中国老百姓把钱包捂得更紧了。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2 年人民币存款增加 26.26 万亿元,同比多增 6.59 万亿元。 这可不行啊!我们已经失去了三年,今年必须把经济搞上去。 怎么个搞法呢?必须得想尽一切办法刺激消费。 而所有的家庭消费中,房产和汽车无疑是最大的两块。 所以,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来拯救楼市和车市。 救车市的套路,跟救楼市差不多。 以前房企大搞 " 两成首付买房 ",现在车企提出 " 零首付买车 ",本质上都是刺激消费者买买买。 以前金融机构会为房企提供天量贷款,现在金融机构争着抢着要投资新能源车企,本质上都是为企业续命、推动市场繁荣。 以前企事业单位会直接回购商品房,现在企事业单位正在加速推动公共领域汽车电动化,本质上都是帮助企业去库存。 以前政府为重点楼盘建设基础设施(如修路修桥修地铁),现在政府为新能源汽车提供 " 新基建 "(如充换电设备、5G 基站、自动驾驶路段),本质上都是为消费者降低使用成本。 以前政府会打压炒作建材价格的行为,现在政府强调 " 做好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 "。 我们都知道,这几年锂钴镍等关键资源的价格暴涨了好几轮,让车企苦不堪言,以至于广汽董事长吐槽 " 为宁德时代打工 "。现在好了,国家放开了国内锂矿的开采,车企终于用上便宜的锂电池了。 以前地方财政局会给特定购房者提供补贴,现在地方财政局会给新能源汽车购买者提供补贴。近日,上海宣布,2023 年 6 月 30 日前个人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 10000 元的财政补贴。 政府和金融机构所做的一切,都有望降低中国车企的各项成本,给它们提供更大的降价空间。已经有好几家国产新能源品牌加入了 " 降价潮 ",问界降价 3 万,小鹏降价 3.6 万,理想降价 7 万,蔚来最狠,最高降幅超 10 万…… 特斯拉的降价,和国产新能源的降价,有着天壤之别。 特斯拉哪怕降了大几万,依然可以保证有利润可赚。而国产新能源,没降价之前就已经是 " 卖一台亏一台 "。 前天,我应邀参加了特斯拉的新年媒体交流会。
特斯拉工作人员说,特斯拉的降价,是因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 特斯拉中国公司确实在 " 降本增效 " 花了很大功夫。只用 2 万工人就实现了 71 万辆的交付量,其生产效率是一些国产品牌的 N 倍。 特斯拉上海工厂只生产 Model 3 和 Model Y 两款车型,生产线的规模化效应无人能及。制造业有个莱特定律,生产规模每提升一倍,平均生产成本就会下降 15%。 特斯拉上海工厂坚持 " 好钢用在刀刃上 ",砍掉了花里胡哨、没有卵用的烧钱内饰(比如皮革和高端电器),丢掉了价格昂贵的激光雷达。 再加上,特斯拉因为马斯克这个人,有品牌光环,就可以省掉一大笔营销管理费用。要知道,蔚来去年上半年的营销费用是研发费用的 1.7 倍。 …… 由此可见,中国新能源车企离特斯拉,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d
duyang
两轮的放家里充电容易引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