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杨广三征高句丽都无功而返?

n
newegg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6世纪的新罗扩张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357432578/answer/2464935380
在讲这个问题前, 请大家先看一眼上面这张地图▲▲▲ 会有大作用。

01
6世纪中期开始,高句丽出现了一系列非常有意思的场面。 首先,此时高句丽的最高官职名叫“大对卢”,简单说就是国相。 但这个职务最终归谁,是候选人们靠拳头抢来的,并非由高句丽王任命:
其大对卢则以强弱相陵夺而自为之,不由王署置。 ——《北史》
其官大者号大对卢,比一品,总知国事,三年一代,若称职者,不拘年限。交替之日,或不相祗服,皆勒兵相攻,胜者为之。其王但闭宫自守,不能制御。 ——《旧唐书》
高句丽最初是由桂娄部、涓奴部、绝奴部、灌奴部和顺奴部组成的“五部联盟”国家。 包括高句丽王在内,开始都是从五部中势力强劲者选出,后来才稳定在桂娄部(也叫“内部”)。 这五部力量在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了五“傉萨”,就是地方上5个有强大力量的总督。 涓奴部、绝奴部在高句丽西北地区,靠近中原王朝。 灌奴部和顺奴部则在南方,靠近与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对峙的另两个国家:百济与新罗。

02
“大对卢”的官职变成以三年一次的武装冲突决定人选,背后肯定是五部力量的斗法。 虽然有人很阴谋论地说,这是高句丽王想消磨五部力量,所以故意放个香饽饽由他们去争。 但说实话,这种想在五个鸡蛋上跳舞的事情,正常人真的不会有自信搞这种阴谋啊。 所以,肯定是高句丽王权此时突然陷入了混乱,才导致五部力量的失控。 而其起因,很可能来自“征南”和“征北”两派的斗争。

03
涓奴部、绝奴部希望征南,对抗百济和新罗。 灌奴部、顺奴部则希望趁着北魏内乱,像当年夺取辽东一样,向中原王朝开战。 换言之,大家都不希望在自己家门口打仗,免得自己受池鱼之殃。 这一点在《日本书纪》里保存的目前已经失传的百济国史书《百济本记》的片段,也可以找到端倪:
“高丽国细群与粗群战于宫门......细群败,不解兵三日,尽捕诛细群子孙。”
钦明天皇六年(545年),高句丽安臧王去世。 安臧王的王后无子,中夫人(粗群氏)和小夫人(细群氏)各生了一位王子。 所以两边的国舅爷就各自扶持外甥争夺王位,杀的血流成河。 最后胜出的是粗群氏支持的中夫人的儿子,也就是高句丽阳原王。 阳原王在位15年,3次主动进攻百济,而对扇了自己一巴掌的北齐使者崔柳却不敢开罪(甚至答应送还一部分中原逃民)。 可见扶持他的粗群氏一定是征南派力量。

04
坚持南征给高句丽带来了什么呢? 是无尽的伤痛。 551年,百济跟新罗联合讨伐高句丽,一举攻占汉江流域。 新罗此后更是步步紧逼,蚕食了高句丽的大片领土,就是开头那张气吞百里如虎的扩张地图了。 于是,阳原王的下一代平原王,再次改换国策,朝贡南陈,百济停战,而把扩张重心放在北方。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平原王听说隋灭南陈,立马“治兵积谷,为拒守之策”。 因为此时高句丽原本的计划,就是先跟百济和平共处,再利用南朝,给自己制造继续向中原扩张的机会。

05
可以说,高句丽的外交政策实在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面对统一天下的隋朝,它在照常称臣的同时,暗通突厥,甚至阳原王的儿子婴阳王还跟靺鞨联军入侵隋朝边境,惹得隋文帝就出兵30万人征伐高句丽。 可惜大军既遇到洪水,又遭遇传染病,“死者什八九”,还没开打就回来了,功败垂成。 等到杨广真正选择跟高句丽动兵的时候,他面对的已经是高句丽为了入侵中原王朝做准备,重点经营几十年的辽东。 不仅有长城,还有一大堆军事要塞,以及高句丽的旧都国内城。
“公率国内等六城十余万户,书藉辕门。” ——1921年洛阳出土《泉男生墓志》
像辽宁凤城边门镇,有高句丽要塞乌骨城遗址,城墙周长16公里。 当年唐太宗围攻白岩城,光乌骨城派去的救兵就有一万多。 这条防线有多坚固呢? 一直到高句丽快亡国的时候,经历了唐朝几十年游击战的消耗,鸭绿江北的诸城还可以动员数十万人力。
高丽有众十五万,屯于辽水。 ——《旧唐书》
想灭高句丽,一旦陷入在辽东的鏖战,必败无疑。 大唐最后靠的也是人家内部带路党献城,才能长驱直入鸭绿江。

06
隋炀帝当然也派了水军,另外联合百济、新罗一同举兵的方式,想绕过防守严密的辽东,直扑高句丽首都平壤。 但是隋朝水军自己战败,百济又首鼠两端不肯出力。 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别说隋炀帝了,就算唐太宗亲自出马,攻陷的那些高句丽在辽东的地盘,没几年也不得不通通放弃。 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的一桩趣事。 元世祖忽必烈的时候,蒙古皇族哈丹叛乱,进犯高丽王朝。 高丽王派将军吴仁永跑来向元朝求救。 因为高句丽后期的正式国号就是“高丽”,所以后世的中国人基本把国号相同的高丽王朝视作高句丽复国的产物。 故而,忽必烈对高丽的求救非常不解,回复道:“当年唐太宗打你们都赢不了,怎么现在怕这种小贼?” 高丽使者: “古今盛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