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为美国造原子弹,逝世后墓碑上写着:一个永远的中国人(图)

A
Adalalal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很多人似乎不知道吴健雄是谁。
她几乎是与杨振宁同时代的中国物理学家,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核物理学家之一。对于学物理的人来说,吴健雄绝对是偶像,尤其是作为一个女科学家。在她那个时代,吴健雄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她参与了美国原子弹制造的曼哈顿计划,因此享有“原子弹之母”、“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物理第一夫人”的美誉。

乍一看,吴健雄这个名字在很多人听起来像个男人,但恰恰相反,它实际上属于一个优雅的江南女子。
1912年5月31日,吴健雄出生于江苏太仓浏河。吴健雄的父亲吴忠裔是一个非常有洞察力、勇敢、思想开放的人。受新思潮的影响,吴忠裔一直认为男女平等。所以他在对待女儿的时候,很开明,送她和家里的男生一起读书。
吴健雄11岁时,以全国统考第九名的成绩在万人中脱颖而出,顺利考入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大学。
当时的苏州师范是一所名校,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讲学,其中就有著名的胡适。
有一次胡适来学校演讲,校长安排吴健雄负责录制胡适的演讲《现代女性》,给了吴健雄很大的启发。
之后,吴健雄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苏州女子师范学院,被保送至南京中央大学。但为了有更扎实的知识基础,她选择在上海中华公学学习了一年,期间她和胡适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


这个瘦弱的女孩似乎身体里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她上学时擅长解决男生无法回答的问题,连老师都说她是个好学生。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就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直到上了大学,她还是一直喜欢和班里的男生比,好像她当学生的目标就是打败所有男同学。
学习物理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男生总是如坐针毡,尤其是当他们不得不在试验炉中研究和分析某些元素的时候。但她不为所动,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她也能在实验室呆上一个星期。
1936年,在叔叔的资助下,获得了去美国深造的机会,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胡适和吴健雄的师生关系并没有受到空间距离的影响,只要有机会,他们仍然在中国和美国的许多地方保持见面和交谈。
胡适曾在公开场合说过,成为吴健雄的老师,是他一生中最骄傲、最自豪的事。一生撒过花,撒过种子,大部分都撒在石头上。其中一个散落在肥沃的土地上,吴健雄成长。我也可以无比欣慰。作为学生,吴健雄对胡适非常尊敬。

吴健雄到达美国后,拥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这让她被委以重任。
1938年,吴健雄在导师塞格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指导下,接触到了一个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的新领域——核物理实验。
1939年,吴健雄和她的导师开始研究核裂变的产物,最终的研究成果成为美国曼哈顿计划必要的理论支撑。曼哈顿计划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科研项目,其目的是制造原子弹。
1944年,应奥本海默的邀请,吴健雄加入“曼哈顿计划”,跟随团队成功制造原子弹。因此,提供理论依据的吴健雄,也被称为“原子弹之母”。
吴健雄除了参与曼哈顿计划外,在物理学上取得了最大的成就,即利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性不守恒。
早在1956年,吴健雄就因其对β衰变细致而多样的实验工作而在核物理领域广为人知。同年12月24日,吴健雄独自买了一张票,坐上了当晚去纽约的末班车。在这次旅行中,她想把她的实验结果带回纽约。
她的实验结果验证了两位中国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并帮助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

1957年1月15日,一篇惊天动地的论文送到了《物理评论》编辑部。
审稿人刚浏览完内容就欣喜若狂,第二天立即通知论文作者工作的哥伦比亚大学为其召开新闻发布会。这篇论文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这些物理学界的权威人士发疯,召开史无前例的新闻发布会?
原来,这篇论文不是小事,它记录了一项可以载入史册、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成就。它就是吴健雄一个众所周知的研究成果——β衰变实验证明的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矢量流中的原子核β衰变守恒定律。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美国纽约因病去世。她的丈夫袁家骝遵照她的遗愿,将她的骨灰从纽约带回中国,安葬在她的家乡苏州太仓六合镇。
直到现在,这句话还写在她的墓碑上:她是一个杰出的世界公民,永远是一个中国人。
吴健雄国籍是美国公民,但她一辈子都想着中国。在她的晚年,她花了所有的时间为中国做事情。她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但她最引以为豪的不是自己的科学家身份,而是骨子里流淌的中国人的血液。
虽然我们很少听到吴健雄这个名字,甚至不太了解她,但她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应该被世人铭记。
原子弹的研发意味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也改变了以往的世界格局,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大步。

在那个女性被歧视的年代,吴健雄能够坚定信念,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在男性人群中脱颖而出。可以说为全世界女性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吴健雄她爱国的决心毋庸置疑。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她都坚持自己的中国身份。

来源: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