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12月9日得到内部消息

n
noahe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昨日北京10万管10混1,查出来3.61万阳性,按照这个数据,北京总人口2100万应该在此基础上乘以21,达到日增70多万的水平,考虑到来参加测试的多半是易感人群(比如外卖餐饮从业者等),所以不能直接乘以21,但是哪怕乘以5也有18万(这还是3.61万管我们当作每管只有1个感染者的情况下),最保守估计北京当前的日增阳性至少不低于15万人,整个疫情发展远远早于预估(预估今天应该在4万,12月20日左右才会超过15万),所以整个时间应该提前了超过10天以上,这样北京可能早在11月末就已经突破了1/1000阈值,而且发展速度也略高于预期,这样这一波疫情峰值时间不是1月5日,而是圣诞节甚至更早。
这样整个策略就都需要改变了,12月19-24日这一周不是高峰前的窗口期,而是峰值期,这一周要尽可能避免感染,12月12-18日这一周也不是安全窗口,而是进入高峰的攀升期,这个周期中感染也不是安全的,医疗机构人员减员从这一周开始已经非常明显。实际上所谓早感染早上岸的时机已经接近关闭。
所以,从个人健康考虑,所谓高峰前感染的时间窗口只到下周初,保守起见,12月15日就应该就视作高峰开始,为期30天至1月中旬高峰结束,1月中旬至1月底是退潮期,1月下旬应该就会回归到2万/日的水平,春运也许会带来一些反复,但是总体上春节后也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一波冲击结束。
n
noahea
只是看到转发,不负责内容可信性哈
水泽木兰
微信上众人皆知的内部消息
E
Eml
看看
m
mindstorm
昨日北京10万管10混1,查出来3.61万阳性,按照这个数据,北京总人口2100万应该在此基础上乘以21,达到日增70多万的水平,考虑到来参加测试的多半是易感人群(比如外卖餐饮从业者等),所以不能直接乘以21,但是哪怕乘以5也有18万(这还是3.61万管我们当作每管只有1个感染者的情况下),最保守估计北京当前的日增阳性至少不低于15万人,整个疫情发展远远早于预估(预估今天应该在4万,12月20日左右才会超过15万),所以整个时间应该提前了超过10天以上,这样北京可能早在11月末就已经突破了1/1000阈值,而且发展速度也略高于预期,这样这一波疫情峰值时间不是1月5日,而是圣诞节甚至更早。
这样整个策略就都需要改变了,12月19-24日这一周不是高峰前的窗口期,而是峰值期,这一周要尽可能避免感染,12月12-18日这一周也不是安全窗口,而是进入高峰的攀升期,这个周期中感染也不是安全的,医疗机构人员减员从这一周开始已经非常明显。实际上所谓早感染早上岸的时机已经接近关闭。
所以,从个人健康考虑,所谓高峰前感染的时间窗口只到下周初,保守起见,12月15日就应该就视作高峰开始,为期30天至1月中旬高峰结束,1月中旬至1月底是退潮期,1月下旬应该就会回归到2万/日的水平,春运也许会带来一些反复,但是总体上春节后也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一波冲击结束。
noahea 发表于 2022-12-09 20:32

你转的帖子的主人的数学堪忧,你以后可别再追这种民科了。
这种检测,一天就能出来10万人到底多少阳性绝对数,而不是10 混1的数字。只所以这个帖子不用,因为那个数字不吓人。目前刚放开几天,中国人又不是天天PARTY党,怎么可能这么快,现在理论上的感染人数,一般应当在5%以下。
z
zhengxumaomao
这个病毒就跟感冒一样,哪有上岸一说,又不是终身免疫
Y
Yourdad
都不测了还哪里的结果?
g
geneontology
p <- 0.0438 neg <- 10^6 *(1-p) pos <- 10^6*p x <- c(rep(0, neg), rep(1, pos)) x <- sample(x) tube_pos_count <- 0
tubes <- split(x, ceiling(seq_along(x)/10)) for (i in 1:length(tubes)) { if (sum(tubes[]) > 0 ) { tube_pos_count <- tube_pos_count + 1 } } print(paste0("p=", p, ": ", tube_pos_count))
[1] "p=0.0438: 36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