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5种语言,写了4万首诗,“十全老人”乾隆到底有多厉害?

s
sscdz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有这么一个皇帝,他,是一个弹幕狂魔。
他自己用的章子乱七八糟一大堆,常用的就足足有五百多个,他有事没有就喜欢在古人的字画上盖上一个,发个“到此一游”。
无数文物因为他这个爱好惨遭毒手。
比如,他看到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越看越喜欢,忍不住大喊,王羲之yyds!
然后啪发了一个“神”的弹幕,不光发,还要加大、加粗,戳在快雪时晴帖的正中间,谁看了都觉得像个违章建筑。


比如赵孟頫的人骑图,他拿到以后开心得不行,噼里啪啦拔火罐一样一通乱盖,把主角都围起来了。

比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几乎所有的空白处都被他题了字盖了章,更搞笑的是,他还没认出来自己盖的这幅是个赝品。
这个皇帝,叫做乾隆,绰号爱新觉罗·牛皮癣。


乾隆是一个争议极大的皇帝,他的人生功过参半,喜欢他的人觉得他精明,有政治手腕,收复领土有功,是个好皇帝;
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毁坏文物,焚灭书稿,为了敛财纵容贪官和珅,还喜欢到处旅游,劳民伤财,昏庸无用,自称“十全老人”,其实就是个“十全宝宝”。
大家好,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乾隆这个争议极大的清朝皇帝。
1
乾隆的童年过得非常安逸。
在乾隆之前,清朝的皇帝里,经常有皇位之争,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是出了名的残酷。
可乾隆得到皇位的过程异常顺利,毫无波澜。
首先是他的母亲甄嬛连着走运,加上雍正对后宫手段够狠,完全没有经历《甄嬛传》里那么波诡云谲的宫斗就得到了垂青。
到了雍正这里,他吸取之前的教训,换了个立储的法子,他不明着立太子引起争端,而是把皇太子选好以后写在诏书上,把诏书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后面,让人在自己死了以后再拿出来当众宣布。
因为这规矩,没什么兄弟跟乾隆争位。
雍正暴毙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乾隆理所应当是下一个皇帝。
乾隆刚即位的时候,是打算好好做一番大事的。
乾隆觉得,爷爷康熙定下的规矩太宽松了,国家很散漫;父亲雍正的规矩又太严厉了,搞得人人自危。
所以,乾隆就取了个平衡,搞了一个相对宽容的规矩。
乾隆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为了管理各个民族,刻苦钻研语言,会五种语言(满语、汉语、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是清朝掌握语言最多的皇帝。
从九岁开始,雍正也一直让各路顶尖人才来给乾隆上课,早早地就让乾隆熟悉朝廷政治。
所以虽然雍正的死特别突然,但乾隆还是很从容地把朝政接了过来,很快稳定住了局面,把宫廷里遗留的问题都处理了一遍,让国家恢复了正常运转。
国家是正常了,但乾隆不正常,他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一有空就要出去。
乾隆在位60年,去五台山玩了6次,去泰山玩了11次,去江南玩了6次,各种旅游加起来一共有一百五十多次。
乾隆又是个很讲究排场的人,每次他出去旅游,那场面都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原声)。
这么玩劳民伤财不说,乾隆还总喜欢给自己的爱玩找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乾隆说,不是我要玩,是我妈爱玩,我出去玩是因为我要陪着母亲,我孝顺!就跟大家看到什么好东西老喜欢说“我有一个朋友”一样。
还有的时候,乾隆会说,自己不是去玩,是去干正事了,就像面壁者一样,“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但大臣们也不是傻子。
比如第四次巡江南时,乾隆准备去湖州,有个大学士反对。乾隆就说“我不是去玩儿,我就是想去看看老百姓是怎么养蚕的。”
对方一点不留面子,说您这一去,百姓都要停业回避了,您还看个鬼啊。
乾隆没辙,他就让另一个大学士给他安排,对方找了绍兴的府官勘察河道。结果这个官胆子很大,他一听说乾隆要来,赶紧连夜让人往河道里丢了一大堆石头和木墩,属实是乾隆的破壁人了。
好在乾隆还算体恤百姓,去江南玩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走到哪里都是扰民,所以定了个规矩:
他经过直隶、山东、浙江这些省,免掉当年应征赋税的十分之三;如果是灾区,那就免掉一半。
他建过行宫住过的地方,比如江宁、苏杭,当年的地丁银全免。
你说乾隆坏吧,他好歹有自知之明,知道减轻老百姓的赋税;你说乾隆好吧,折腾百姓的事他一样也没有少做。
2
如果事情不变化的话,乾隆爷大概会把自己宽容的政策一直延续下去。
然而,1741年,发生了几件重要的案子,一下子改变了乾隆的想法。
第一个案子是有人举报山西官场布政使萨哈谅贪污腐败。
乾隆一开始是不太信的,他觉得自己给萨哈谅的工资很高,二品大员,一年8000两,这么高的工资还要贪污,图啥呀?
结果派人一查,贪污属实,1600两银子。而且,他就是因为觉得乾隆政策宽容,不会像雍正一样动不动让人坐牢,才这么明目张胆。
乾隆按照律法杀了萨哈谅。


第二个案子是御史弹劾兵部尚书鄂善贪污,收受贿赂。
一开始,乾隆也是不信,因为鄂善是他的股肱,他非常信任才把国家的军事大权交给他。
刚听到举报的时候,乾隆把举报的御史骂了一顿,说他诬陷长官。
但是以防万一,乾隆搞了个专案组调查。
结果当场打脸,鄂善真的贪污了。
连着自己信任的两三个人都是这样,而且都是重要的高官,乾隆的价值观都崩了,难道我对你们这么好,是我错了?
这一次,乾隆打算亲自审问,他骗鄂善说,只要你如实交代,我会从轻处罚,把贪污的事算在你家人头上,给朝廷留点面子。
鄂善信了,说自己收了贿赂1000两。按理说,鄂善一品大臣,1000两还不至于杀头。
可乾隆听到鄂善说真话以后,马上翻脸,要把鄂善当典型,从重处理。
鄂善吓坏了,很快又翻供,说自己没有贪污。
乾隆听了以后,龙颜大怒,把案子丢到刑部,刑部判了一个“绞监候”他还不满意,嫌罪名定少了,怎么就“受贿罪”一条?还有一条“欺君罪”呢?最后,乾隆连秋后问斩都不等了,直接下了一道圣旨,让鄂善自尽。
从此之后,乾隆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他在全国大搞反腐活动,借文字狱清除异己,力度比雍正康熙还要大。
而且,乾隆为人精明,手段又狠,全国无论哪里的官员只要被他盯上了,就没有能瞒过他的。
国舅爷高恒贪污,斩首、抄家;
山东巡抚蒋洲贪污,死刑立即执行;
远在云南的云贵总督,借口给皇帝打制金手炉,贪污数万,乾隆也给查了出来,赐其自尽。
最离谱的一起,是甘肃布政使王亶望集团的贪腐案。
王亶望的父亲是江苏巡抚,又勤政又清廉,乾隆很喜欢他。当时甘肃省比较穷,而且经常饥荒,当地官员就上书,希望乾隆开捐监政策。所谓“捐监”,就是让有钱人花钱上国子监,上大学,但这个钱一般不用银子,而是用粮食抵。
捐粮食就能上国子监,对穷人来说很不公平,但在甘肃比较穷的前提下,收富人捐监的粮食可以用来赈灾,还不用花国家的,用的好也是一种解决当地贫困的办法。
乾隆就派王亶望去甘肃做这事。
结果,王亶望去了半年,在甘肃得到了捐生19017人,收到本色粮82万7500多石。
这个成绩过于好了,一般皇帝看到这个成绩,肯定要夸这官厉害。
但是乾隆看到以后,疑窦丛生,他觉得甘肃不是什么富裕省份,哪里来的这么多人,这么多粮食?
乾隆让总督勒尔谨查一下,勒尔谨查完说没问题。
三年以后,王亶望政绩更突出了,收了600多万石粮,15万捐生。乾隆专门安排刑部尚书去甘肃调查,回来报告也是没有问题。
这两道保险了,这下总该信了吧?
不,乾隆还是将信将疑,他提拔王亶望去当了浙江巡抚,但这事他一直记在心里。
又过了四年,1781年,甘肃省爆发了回民起义。乾隆派人去平定,结果去的人给他上书说,甘肃大雨滂沱,无法如期出兵,请求过段时间再出发吧。
就“大雨滂沱”这四个字,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乾隆看着奏折上的“大雨滂沱”,猛然想起了四年以前,王亶望的折子里总是说甘肃经常旱灾,捐监的粮食不够,需要朝廷再补一点才够救济灾民。
结果你现在却说甘肃老是下雨,你们俩肯定有一个在说谎!
乾隆马上让人去查,当年王亶望在甘肃是不是真的捐到了粮食。
这一查,就查出了清朝最大的一起贪腐案。
原来,当年甘肃的捐监没有收到一粒米,而是按照每人55两收了折色银,王亶望在甘肃三年,和大小官员一共102人一起侵吞了捐上来的银子多达一千多万两。
最后,王亶望等三个主犯被处以极刑,抄家,其他小官56人死刑,46人被发谴籍没。对贪官家属执行株连政策,发配伊犁为奴。
这还没完,王亶望被抄家以后,说有300多万两家产,结果乾隆看了一下抄上来的金银财宝,觉得东西价值不太对,立马觉得有诈,马上让人再去查负责抄家的人。
果然,负责抄家的总督中饱私囊,他去抄王亶望家的场面,大概是这样的:(放周星驰鹿鼎记抄鳌拜家段落)

对这些人,乾隆当然是也没放过,顺手杀了。
反腐反贪的微操细致到这个份上,乾隆算是封建皇帝里第一梯队的了。
但乾隆不像别人,有了功劳以后也很低调,他有了功劳以后就喜欢好大喜功,自吹自擂,乾隆本来就很喜欢附庸风雅,再加上老是到处游山玩水,所以他动不动就写诗写文,一生足足写了4万多首诗,1400多篇文章。
如果只按照数量来算,乾隆是古代诗文产量最高的作家,一人的产出就直逼全唐诗,母猪看了都要流下羞愧的泪水。
可如果按照质量来算,母猪可能都比他强点。
乾隆写的诗一大半都是口水诗,质量稍微好一点的,还有一大半都是请手下帮忙改出来的。
比如那首很出名的《咏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就这首还行的,在民间传说里,这最后一句也是大臣给他补上的,整首诗还有抄袭郑板桥的嫌疑。
乾隆写诗的能力,是见者落泪闻者伤心。
只有钱钟书曾经给了乾隆的诗一个极高的评价:
又酸又腐,令人作呕
除了诗文之外,乾隆主持修的《四库全书》,也是一件功过参半的事。
客观上,《四库全书》确实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件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乾隆是有功劳的。
但乾隆在修书的过程中,把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要么篡改,要么直接给物理删除了,据统计销毁书籍13600卷,焚书15万册。
你说他文艺吧,他的水平不堪入目;可你要说他辣眼睛吧,四库全书对文化的贡献又是确确实实的。


在政治上,乾隆很有手腕,在文化上,乾隆重在掺和。
那在武功方面,乾隆也肯定不会缺席。
在哈萨克斯坦有部史诗叫《无畏一千勇士》,讲的是哈萨克族牧民抵抗侵略的故事,后来还被他们官方当成了国家宣传片。
电影里的入侵者叫“准噶尔人”,个个凶悍善战,影片隐约提了一句,说这些敌人是从中国西北长途跋涉来入侵哈萨克的。
实际上,这些压得哈萨克喘不过气的准噶尔人,是被清朝暴打了几十年,不得已才逃去了更西边。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叫“清准战争”,最终是在乾隆手上收官的。


在清朝初年,刚入关的满清为了巩固政权,给了边疆地区很大的自治权,盘踞西北的蒙古部落中,出现了一个叫准噶尔的分支。
1628年,准噶尔第一代领袖正式建立政权,到了1678年,准噶尔人的战马翻过了天山,踏遍了伏尔加河下游,他们的马刀不断指向青海和西藏,威胁着清朝的西部边境。
准噶尔不仅块头大,继承了祖先的骁勇善战,还从沙俄那学到了近代手工业,买到了欧洲式野战炮和火枪,某些技术领域甚至比位居中原的清王朝更强。
从康熙时代开始,清朝就一直在压制准格尔,但是,康熙、雍正几次对这里用兵,都没有彻底消灭这里分裂的隐患。
跟准噶尔人都打了两代人了,一直打到自己这,当时不少大臣都觉得有点麻了,甚至还有人觉得,那片地方不是戈壁就是沙漠,就让准噶尔占了算了。
然而乾隆在这个问题上有自己的坚持。

乾隆放出的密探,从一位出访准噶尔的沙俄军大尉那得知,靠着沙俄的帮助,在1724年前后,准噶尔人已经有半数军队装备了火绳枪。
300名准噶尔火绳枪兵,用火枪和蒙古骑射战术结合,打出了俘虏车臣汗的战绩。
一个叫列诺特的瑞典军官,还帮他们打造了几十门轻重火炮,甚至教会了他们生产火药。
在沙俄的鼓动挑唆下,准噶尔准备彻底跟清朝撕破脸,独立出去。
乾隆当然不会允许。
1750年,准噶尔部发生了内乱,内斗中,准噶尔的上层有人投奔沙俄,有人为了活命跑来了清朝。
乾隆断定机不可失,立刻调集5万大军进取西北。
这五万大军有从东北调来的精锐索伦兵,有装备了火炮的主力绿营兵,甚至有专门从福建调来的虎衣藤牌兵。
此时距离清朝开国已经过了百年,承平日久,但清军与准军1万人的前锋部队相遇时,依然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悍。
在清宫戏里眉清目秀,成天忙着谈情说爱的海兰察,在历史上也参加了这次战斗,准噶尔将军巴雅尔想趁乱逃走,海兰察策马追击,一箭射穿了巴雅尔的手肘,将其击落马下生擒。
由于这次出征的不少将领和士兵都是满洲八旗子弟,战况激烈时,八旗士兵伤亡惨重。
可即使这样,也没有动摇乾隆的决心。
经过四个月的征战,清军压制了准噶尔,后来的准噶尔贵族有谁想造反的,不是被乾隆追着灭掉,就是在对方还没来得及叛乱就派人把他抓到北京。
到1759年消灭大小叛乱后,西北地区长期内乱的局面终于彻底平定,大片的边疆时隔多年,再次被纳入中国治下。
也正是在这一年,清朝的版图达到了极盛的1300万平方公里。


在反贪、收复新疆、西藏这几件事上,乾隆办的是不错的,乾隆对自己也非常满意,于是乎,他又开始骄傲自满,浪起来了。
做皇帝的,虽然名义上说全天下好东西都是他的,但是皇帝平时的零花钱是有限额的,超额了皇帝还要多花,就可能被人批评,说你乱花钱,昏君。偶尔收大臣的一点好玩的东西,也会被讥讽玩物丧志。
但是乾隆这个人又管不住自己。
怎么办呢?
对皇帝来说,最好有一个白手套,专门替自己搞钱,搞各种好玩的东西,还不张扬,最后骂名都这个臣子担了,好处自己确确实实享受了。
和珅,就是乾隆的这个白手套。
比如,乾隆想让官员掏钱孝敬他给他做零花钱,但又不能直说,怎么办呢?
乾隆和和珅就发明了一个“议罪银”制度,从1780年开始施行。
这制度啥意思呢?就是官员犯错以后,只要不是什么大错,够不上刑罚的条件,可以掏钱赎罪,交多少银子全凭官员自己定,交上来的钱不进国库,进皇帝的小金库,这样就算报了罪名,皇帝也不会骂你犯错,反而会夸你有改过之心,西方教会都直呼内行。
大家也不是傻子,这制度不明摆着给你一个公开的法子向皇帝行贿嘛!没有罪你编一条罪名不就得了?!
河南巡抚有一次就给乾隆上书,说微臣该死,一不小心把香灰弄到了您批的奏折上,我有罪我有罪,我交3万两赎罪。
这理由编得过于离谱,以至于乾隆都不太好意思了,下旨说退给你2万两好了。行了行了,你没罪你没罪。
和珅平时做生意,赚来的钱也经常有事没事给乾隆分,和珅开过粮店、弓箭店、药铺、瓷器店、酒店、古玩店等等等等。
因为和珅的帮忙,乾隆自己敛财无数,他几次出去玩,不需要花国库的钱,光自己的小金库就足以支撑天价的开销。
这也就是为什么全天下人都知道和珅是贪官,但以往在各路贪腐案里火眼睛睛的乾隆就是不管。
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贪官不是别人,就是乾隆自己,和珅不过是他欲望的化身,一个鞍前马后的影子罢了。
一旦正主死亡,影子也活不了多久。
到了乾隆统治的后期,因为封建制度的固有问题,乾隆一手创造的帝国,也终于要在他自己的时代走下坡路了。
许多聊起这段历史的人都会提到“英国马嘎尔尼访华”,结果被乾隆皇帝轻视的故事。
许多人认为,清朝是因为不知道航海和全球贸易的好处,才搞了彻底的“海禁”、“闭关锁国”。
可实际上,乾隆时代的中国有专门的海关制度,订立了很详细的关税和码头管理条例。
之所以清朝统治者拒绝进一步对外开放,恰恰是因为他们很懂个中缘由。
他们一眼就看出这东西会掀翻自己的龙椅,以至于要这么如临大敌。


当时,有一个中文名叫洪任辉的英国商人。
洪任辉原名詹姆斯·弗林特,他在东印度公司当中文翻译期间,偶然发现宁波的关税比广州低了一大截,于是,他就带着船不断往返宁波赚了暴利,整个浙江也有不少官员赚了大钱。
洪任辉钻政策空子没多久,广州眼看自己收到的关税少了,就给上面告了洪任辉和宁波海关。
洪任辉心想自己不过是想省点钱换个地方做生意,再加上广州官员以前没少敲诈自己,气不过也去上告。
两边一闹,就闹到了乾隆这里。
按广东官员的估计,乾隆大概率会让宁波提高关税,把漏洞堵上,让洋人继续回广州做生意就算了。
谁知道乾隆大笔一挥,好几颗人头落了地。
因为乾隆从这件小事里,闻到了危险的气息。
首先是洪任辉这个英国商人,居然自己开船到天津再转道来京城告状,全程绕过清朝水师。
你今天就能一路直插到我眼皮底下告状,你明天敢干什么,我都不敢想了!
在洪任辉上告时,不少浙江百姓都很支持他,这些商人在和他的生意里赚到了以往在朝廷监管下赚不到的大钱,自然希望生意能做下去。
其中还有商人刘亚匾以及汪圣仪父子,和旅居菲律宾的华侨林怀远,又是代写状词,又是帮忙找官府。
你今天都这么护着洋人,你明天敢干什么,我都不敢想了!
在乾隆的大力惩治下,洪任辉坐牢3年然后被驱逐,帮他的中国商人被砍了头,随后清廷颁布了《防夷五事》,切断了外国人和中国打交道的所有途径。
乾隆第二次南巡到苏州时就发现,仅苏州一个港口,每年就有一千多条船出海贸易,其中有几百条船的货物卖给了外国人。
乾隆还亲眼看到,在江浙一带海面上的外国商船络绎不绝,而且大多携带着武器,外国水手和商人纷纷上岸买东西。
这些外国商人出高价收购中国商品,让越来越多想赚钱的老百姓纷纷从老家把货贩到沿海,都没心思种粮食了。
乾隆太聪明了,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和祖先不断打造和修补的这套制度,是用军政贵族和少数地主,把大片农民圈在老家种地的。
乾隆从英国商人的事件里隐隐约约感觉得到,那种商业兴盛、贸易流通的情景,势必会培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无法控制的阶级。
一旦这个阶级脱离掌控,对满清统治阶层的威胁是巨大的。
而维持自己的统治,才是所有封建王朝的头等大事。
到了晚年,乾隆回顾自己的一生,对自己非常满意,就自称“十全老人”。
老实说,乾隆这一辈子,对国家有大功也有大过,光是领土上的功劳,给后世奠定的基础就足够大了,但他那些过错,也同样扎眼到不行。
作为一个封建朝代的皇帝而言,乾隆是合格的,清王朝在他的手上达到了鼎盛。
但可惜的是,时代已经变了,在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候,按照以往的标准评价出来的“盛世”,在世界潮流中已经有些落伍了。
乾隆手上的清王朝,还能勉强维持一个样子,可等到换了一个平庸的皇帝,那些乾隆留下的问题,也都会一一冒出来,封建制度走了几千年,已经到了它生命的末年。
果然,在乾隆死后,继任的嘉庆庸碌无能,清王朝极速走起了下坡路,中国在世界发展大潮中开始逐渐落后,遭遇了百年的民族存亡危机。
乾隆费尽心思维护的封建皇权,就像他费尽心思收藏的不少文物一般,在这场大潮中逐渐分崩离析。
来源:送历史个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