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苏东坡吗?

C
ConerLuis233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前几天在华人上看到诗词的贴,突然想起了苏东坡。去YT上搜到了央视的苏东坡专辑,一口气看完了。看完我也成为苏东坡粉丝,哈哈。😂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LbWrmUYmBjM?showinfo=0
附上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WrmUYmBjM&list=PLwHHpopO36moOiStfNvtuWED5epCKDDPn&index=1 没看过的可以看一下,做得很好。
w
wyzds
喜欢东坡肉
a
amenity01
林语堂好像写了苏东坡传,有看头,当然一开始他是为西方读者写的
C
Creekview
他应该是中华文化完美文人的代表人物了。豁达正直深情幽默才华横溢这些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L
Littlepeony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美食节目,鲜生记,讲名人美食的,蛮有意思。有几集是苏东坡,超喜欢他对美食和生活的热情。
h
hermionelove
回复 1楼ConerLuis233的帖子
从小一直喜欢💕
C
ConerLuis233
回复 6楼hermionelove的帖子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李白辛弃疾。
现在了解到苏轼能做到对人生豁达的同时,又对生活细致,同时又才华横溢。
真是一个可爱的人
b
bw376
太喜欢了!诗词最爱李白苏轼。
y
yolandos
喜欢东坡肉,也算吧😁
c
castleonsands
我觉得苏东坡的多才多艺的智商有点像达芬奇,都是千年一遇的奇才,但因为东方文化里的人之间的细致情感以及社会结构的作用挣扎在苏东坡身上表现的更淋漓尽致,有着平常人能共鸣的感情就更能走进大众的心底。
y
ysyyrps1
他应该是中华文化完美文人的代表人物了。豁达正直深情幽默才华横溢这些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Creekview 发表于 2022-11-21 23:00

我倒觉得苏东坡一点不像传统文人 他心态非常平,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能真心结交,非常接地气,性格也很坦率可爱 传统文人多多少少有些清高,不屑于和底层来往
y
ysyyrps1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美食节目,鲜生记,讲名人美食的,蛮有意思。有几集是苏东坡,超喜欢他对美食和生活的热情。
Littlepeony 发表于 2022-11-21 23:16

好像他每次尝试做新的美食喜欢送给朋友分享,有时会害大家拉肚子,哈哈
R
Ruth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美食节目,鲜生记,讲名人美食的,蛮有意思。有几集是苏东坡,超喜欢他对美食和生活的热情。
Littlepeony 发表于 2022-11-21 23:16

我觉得节目糟蹋了曹雪芹和鲁迅的两个主题,苏那集凑合,白居易我没看。
d
dazui2020
爱把小妾送人的大妈们也会喜欢?太双标了
J
Jane2021
前几天在华人上看到诗词的贴,突然想起了苏东坡。去YT上搜到了央视的苏东坡专辑,一口气看完了。看完我也成为苏东坡粉丝,哈哈。😂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LbWrmUYmBjM?showinfo=0
附上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WrmUYmBjM&list=PLwHHpopO36moOiStfNvtuWED5epCKDDPn&index=1 没看过的可以看一下,做得很好。
ConerLuis233 发表于 2022-11-21 22:35

喜欢苏东坡的人太多了。这个我看过,还挺喜欢看这个片头的老师,每次他出镜都笑眯眯的,看着很和善。推荐祝勇写的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和 康震讲的唐宋八大家都很好看。祝勇写的书都很不错,推荐
a
amenity01
爱把小妾送人的大妈们也会喜欢?太双标了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0:12

哈哈哈,要这样不考虑历史当时的现实的话,就没有好人了。。。
d
dazui2020
至少王安石没干过这么龌龊的事
K
KVmitbbs
他应该是中华文化完美文人的代表人物了。豁达正直深情幽默才华横溢这些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Creekview 发表于 2022-11-21 23:00

中华文化里最完美的文人代表,从个人到家族,范仲淹才应该是不二的代表人物。
D
Daydreamer88
喜欢啊
a
amenity01
至少王安石没干过这么龌龊的事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0:30

王安石在当时就有沽名钓誉之讥。。。还不是别人,是宋仁宗说的,御花园钓鱼吃鱼饵的典故,你查查看
d
dazui2020
王安石在当时就有沽名钓誉之讥。。。还不是别人,是宋仁宗说的,御花园钓鱼吃鱼饵的典故,你查查看
amenity01 发表于 2022-11-22 00:34

无论是不是沽名钓誉,至少在自律方面甩苏东坡无数条街。无论你同不同意他的政治主张,他至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做事实。
o
oneleaf
喜欢苏东坡 儒家的完美人格
d
dazui2020
中华文化里最完美的文人代表,从个人到家族,范仲淹才应该是不二的代表人物。
KVmitbbs 发表于 2022-11-22 00:32

赞一个。北宋还是出了一些真正的文人的。
a
amenity01
无论是不是沽名钓誉,至少在自律方面甩苏东坡无数条街。无论你同不同意他的政治主张,他至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做事实。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0:36

切,千百年来没有人说苏东坡德行有亏的。。。 王安石嘛,哼哼,那可不一定了!当然,可以用他是改革者来开脱。。。
d
dazui2020
喜欢苏东坡 儒家的完美人格
oneleaf 发表于 2022-11-22 00:38

哪个儒家,后人篡改的“儒”家吧
d
dazui2020
切,千百年来没有人说苏东坡德行有亏的。。。 王安石嘛,哼哼,那可不一定了!当然,可以用他是改革者来开脱。。。
amenity01 发表于 2022-11-22 00:39

是呀,玩玩女人算什么,不上青楼的还叫风流才子吗?
a
amenity01
是呀,玩玩女人算什么,不上青楼的还叫风流才子吗?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0:42

那党同伐异也是改革者的标配了。。。。
d
dazui2020
那党同伐异也是改革者的标配了。。。。
amenity01 发表于 2022-11-22 00:43

我说的是大妈门太双标,现在哪个人敢学苏东坡,估计在版上早就被社死了。
y
ysyyrps1
爱把小妾送人的大妈们也会喜欢?太双标了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0:12

你指白马换妾吗,这个好像是冯梦龙的一本野史小说里的,正史里没写。而且宋朝传说里并没有这个,可信度存疑。
那个时代女性地位低倒是肯定的,宋朝公主比唐朝公主过得憋屈多了,更何况一般女性
a
amenity01
我说的是大妈门太双标,现在哪个人敢学苏东坡,估计在版上早就被社死了。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0:45

好吧。大妈是东坡之敌
.
.Cheers.
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和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一样,他们作为伟大的诗人,是情感和文字表达的艺术家,做人标准方面不能深究。
A
AnjiaToronto
喜欢
d
dazui2020
他在诗词文章方面的成就那是没的说的,不过做人实在不敢恭维。不过千百年来都是士人当政,宣传的都是这些,自然不会打自己脸。现在要是有个苏东坡这样的在班上征婚,不知道哪位大妈原嫁。开个玩笑。
a
amenity01
他在诗词文章方面的成就那是没的说的,不过做人实在不敢恭维。不过千百年来都是士人当政,宣传的都是这些,自然不会打自己脸。现在要是有个苏东坡这样的在班上征婚,不知道哪位大妈原嫁。开个玩笑。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1:08

他做人真没有问题啊啊啊。。。! 或者你有别的史实证伪。。。
K
KVmitbbs
他做人真没有问题啊啊啊。。。! 或者你有别的史实证伪。。。
amenity01 发表于 2022-11-22 01:12

他做人可真的不像楼上各位认为的那样清高而且重情,诗词是一回事,做人是另外一回事,对身边的女人极度无情,连怀了孕的妾都送出去了好几个。

a
amenity01
他做人可真的不像楼上各位认为的那样清高而且重情,诗词是一回事,做人是另外一回事,对身边的女人极度无情,连怀了孕的妾都送出去了好几个。


KVmitbbs 发表于 2022-11-22 01:17

同时代的人可没有这么说过。。。 遣散侍妾倒是有过,可这是在他倒霉的时候,对那些人是好是坏还另说呢
K
KVmitbbs
他在诗词文章方面的成就那是没的说的,不过做人实在不敢恭维。不过千百年来都是士人当政,宣传的都是这些,自然不会打自己脸。现在要是有个苏东坡这样的在班上征婚,不知道哪位大妈原嫁。开个玩笑。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1:08

苏轼的诗词很符合文学女青年的路子,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都体现对前妻的深情,很击女人的泪点,一蓑烟雨任平生,又让人觉得洒脱,但就是这个人,在那些雄伟的诗词里,其实也透漏着猥琐之气,比如那首雄文大江东去浪淘尽,气概非凡,但是后面参杂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周瑜多么英雄人物,有多少樯橹灰飞烟灭的事迹,他在这里加上了锁二乔的故事。。。
就不难理解他写出了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诗句,大丈夫何患无妻,反正小妾有的是,小妾的感情不是感情,王朝云重情重义,多才多艺,和他颠沛流离,但是临死都没能混上个妻的名分。。。
只是不想写这么多反驳楼上各位大妈,所以前面提了一句,中国文人里,算代表人物的话,范仲淹要超过苏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格局不一样,如果范仲淹来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后面断然不会猥琐地想起了小乔。。。
K
KVmitbbs
同时代的人可没有这么说过。。。 遣散侍妾倒是有过,可这是在他倒霉的时候,对那些人是好是坏还另说呢
amenity01 发表于 2022-11-22 01:20

他自个儿子都没否认。。。历史从诗词里,是看不出这个人的品行,不否认他诗词算得上中国文人排得上号的,但是人品嘛,前面大妈们赞的太过了,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无情无义的话,再深情的诗歌有什么意义?不过给后世增加泪点和自我感动而已。
y
youdai
苏词总有一种咋咋呼呼的二逼气息,煽情的时候又显得猥琐。辛弃疾文才武功,铁汉柔情,比苏东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你们吹一下辛弃疾
K
KVmitbbs
苏词总有一种咋咋呼呼的二逼气息,煽情的时候又显得猥琐。辛弃疾文才武功,铁汉柔情,比苏东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你们吹一下辛弃疾
youdai 发表于 2022-11-22 01:40

如果说中国古代文才武功,王阳明应该是第一位的,此人属于,武能安邦定天下,文采超越了诗词范畴,开辟哲学思想,高度可比那些文人高太多了。
a
amenity01
如果说中国古代文才武功,王阳明应该是第一位的,此人属于,武能安邦定天下,文采超越了诗词范畴,开辟哲学思想,高度可比那些文人高太多了。
KVmitbbs 发表于 2022-11-22 01:47

曾国藩第一,立德立言立功
a
amenity01
苏词总有一种咋咋呼呼的二逼气息,煽情的时候又显得猥琐。辛弃疾文才武功,铁汉柔情,比苏东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你们吹一下辛弃疾
youdai 发表于 2022-11-22 01:40

“杀人如麻,用钱如泥沙”是他在福建为官的写照 他的词当然是真好!
K
KVmitbbs
曾国藩第一,立德立言立功
amenity01 发表于 2022-11-22 01:49

曾国藩不行,他注重个人修为,审时度势,远没有王阳明的高度。这里有点类似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千秋功业,更重要的是为后世启迪的高度,这里曾国藩就不及王阳明。
a
amenity01
曾国藩不行,他注重个人修为,审时度势,远没有王阳明的高度。这里有点类似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千秋功业,更重要的是为后世启迪的高度,这里曾国藩就不及王阳明。
KVmitbbs 发表于 2022-11-22 01:53

你再赞美王阳明,也得看看他镇压了谁,草包宁王而已啊! 甚至都不能进入中枢,大展一番拳脚。。。 而曾国藩呢,挽狂澜于既倒,理论联系实际,做了最难的事情,然后成功了。
K
KVmitbbs
现在东岸太晚了,没法聊了,聊到上面几个帖子,更深一步就是我们几千年文明,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大都是苏轼这样悲花伤月故事的文人,而从为后世包括我们,从更深一步的思想探讨极少,虽然可以归于过去中国封建王朝的思想禁锢,但是我们的祖辈们也同样禁锢了我们,而西方从罗马帝国开始,各类的思想家哲学家层出不穷,在拓展思想及哲学探讨中,人类文明也一步步开启,虽然同期也受到包括君权神权的压迫。我们有文人,但却没有哲学家,孔子在文革中被斗倒以后,儒家思想也基本被从几代人思想里清除掉了,这就是今天中国人活得憋屈的原因之一,思想的残疾,就是一个被抽去了脊梁的民族,面对强权,就再也站不起来。
从苏轼聊到这里,扯多了。洗洗睡了。
c
castleonsands
王安石在当时就有沽名钓誉之讥。。。还不是别人,是宋仁宗说的,御花园钓鱼吃鱼饵的典故,你查查看
amenity01 发表于 2022-11-22 00:34

光荣属于苏东坡,伟大属于王安石。中国从秦皇汉武后外儒内法的统治下一直到清末被迫变革图强前的两千年,只有王安石一人挑战过变法,这是两千年才出一个的人物,这么长时间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自身内部有想改变的动力,黑格尔说中国其实没有真正历史只是在类似死循环,就是因为王安石这样的人太少了。
i
izz.ling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美食节目,鲜生记,讲名人美食的,蛮有意思。有几集是苏东坡,超喜欢他对美食和生活的热情。
Littlepeony 发表于 2022-11-21 23:16

看过鲜生记,真的不大喜欢这种强行捆绑的名人美食节目,娱乐性太强。倒是觉得国产严肃历史题材纪录片做得很认真,值得一看。
花兒..
王安石在当时就有沽名钓誉之讥。。。还不是别人,是宋仁宗说的,御花园钓鱼吃鱼饵的典故,你查查看
amenity01 发表于 2022-11-22 00:34

王安石吃鱼饵出自《邵氏闻见录》,作者邵伯温以旧党前辈的“后死者”自居,有学者认为该书在史料层面诸多谬误,甚至以个人喜恶捏造故事。
N
NataliePortman
他应该是中华文化完美文人的代表人物了。豁达正直深情幽默才华横溢这些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Creekview 发表于 2022-11-21 23:00

去掉文人两字也成立
g
goneaway
前几天在华人上看到诗词的贴,突然想起了苏东坡。去YT上搜到了央视的苏东坡专辑,一口气看完了。看完我也成为苏东坡粉丝,哈哈。😂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LbWrmUYmBjM?showinfo=0
附上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WrmUYmBjM&list=PLwHHpopO36moOiStfNvtuWED5epCKDDPn&index=1 没看过的可以看一下,做得很好。
ConerLuis233 发表于 2022-11-21 22:35

你不是一个人,苏大才子千年一遇,和李白并列奇才,还更接地气的那种
花兒..
“杀人如麻,用钱如泥沙”是他在福建为官的写照 他的词当然是真好!
amenity01 发表于 2022-11-22 01:52

这是台谏官对辛弃疾的弹劾之辞。有意思的是宋朝的台谏制度是不要求事实依据的,台谏官可畅所欲言。至于辛弃疾是否酷吏贪官,这里有个视频可以了解一下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t2kI6Ky3yO4?showinfo=0
d
dazui2020
现在东岸太晚了,没法聊了,聊到上面几个帖子,更深一步就是我们几千年文明,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大都是苏轼这样悲花伤月故事的文人,而从为后世包括我们,从更深一步的思想探讨极少,虽然可以归于过去中国封建王朝的思想禁锢,但是我们的祖辈们也同样禁锢了我们,而西方从罗马帝国开始,各类的思想家哲学家层出不穷,在拓展思想及哲学探讨中,人类文明也一步步开启,虽然同期也受到包括君权神权的压迫。我们有文人,但却没有哲学家,孔子在文革中被斗倒以后,儒家思想也基本被从几代人思想里清除掉了,这就是今天中国人活得憋屈的原因之一,思想的残疾,就是一个被抽去了脊梁的民族,面对强权,就再也站不起来。
从苏轼聊到这里,扯多了。洗洗睡了。
KVmitbbs 发表于 2022-11-22 02:03

说的太对了,中国两千年没出过哲学家,都是帝王学家。苏格拉底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出不来的,中国讲的天地君师亲,讲的是服从,孝敬,是不可置疑的。所以中国民族在强权面前站不起来。
蝶衣翩翩舞
喜欢苏东坡
y
ysyyrps1
他做人可真的不像楼上各位认为的那样清高而且重情,诗词是一回事,做人是另外一回事,对身边的女人极度无情,连怀了孕的妾都送出去了好几个。


KVmitbbs 发表于 2022-11-22 01:17

你这个“连怀了孕的妾都送出去了好几个”有历史依据吗,如果有,请给出处,让我们大妈学习学习
看到过网上一篇乱七八糟的八卦,说白马换妾和送走怀孕妾的事,你不会把那个当史据吧
y
ysyyrps1
说的太对了,中国两千年没出过哲学家,都是帝王学家。苏格拉底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出不来的,中国讲的天地君师亲,讲的是服从,孝敬,是不可置疑的。所以中国民族在强权面前站不起来。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9:09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d
dazui2020
回复 54楼ysyyrps1的帖子
梁师成说过他是苏轼出子,这事在《宋史》有记载。虽然后人说是梁师成攀龙附凤。但是当年又没DNA,谁又说的清呢?
d
dazui2020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ysyyrps1 发表于 2022-11-22 09:50

年纪大了,记不清了,反正意思在那了。
果子CC
喜欢他的才,他的豁达,还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
.Cheers.
说的太对了,中国两千年没出过哲学家,都是帝王学家。苏格拉底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出不来的,中国讲的天地君师亲,讲的是服从,孝敬,是不可置疑的。所以中国民族在强权面前站不起来。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9:09

劣币驱除良币,愿意玉石俱焚的都在历史长河中被淘汰了。只能说我们先人的生存之道不符合我们的审美,就好像生物界进化最成功的很可能视觉上很丑,行为上“猥琐”(按人的标准)。但是如果没有当时他们的“猥琐”,现在也不会有我们在这儿动动嘴皮子就指点江山。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被埋没千年,再由并不是其直接文化传承的其他民族发掘出来,为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所用。(最明显比如古希腊文明主要是德国人发掘的,和他们没有赶上文艺复兴古罗马,又需要建立自己新兴的民族identity和势力范围有关) 如果我们觉得中华民族现在真的需要一场思想革命,那就现在我们自己做点什么,古人不欠我们现代人的。
我前面楼说文人的做人不可深究,没有暗示他们做人就一定不道德,主要还是道德标准这个东西跟时代和我们个人的主观相关太大,如果承载了我们的道德审美,往往会不堪其重,而且也没有必要。
他们文学的成就则是另一回事,人类的情感和审美是共通的,可能是我们唯一可以和古人真正共鸣的东西。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短短七个律动的音节,表达的思念,遗憾,对方的无可替代等等情感是那么丰富,共鸣了我们对爱人亲人朋友甚至自我的感情,真的是高超的艺术。
c
coalpilerd
举手~~~这老兄是真正的全才,做地方官时屡有德政,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还擅长烹调。22岁就是进士考试第二名——没得第一名还不是因为实力不够而是因为主考官误以为他是自己的学生,要避嫌才让他得第二,是常人只能仰望的天才。无论贬官到什么地方都能自得其乐,极之有趣的灵魂。
不过这位要是放到现代,多半会被打入“大爱白左”之流,毕竟他的进士应试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是主张废除死刑的。而且他在政坛上总爱站队弱势,王安石如日中天时他站保守派,保守派反攻倒算时他又站变法派,所以才会有一肚皮不合时宜一说。
c
chengyixiaohao
劣币驱除良币,愿意玉石俱焚的都在历史长河中被淘汰了。只能说我们先人的生存之道不符合我们的审美,就好像生物界进化最成功的很可能视觉上很丑,行为上“猥琐”(按人的标准)。但是如果没有当时他们的“猥琐”,现在也不会有我们在这儿动动嘴皮子就指点江山。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被埋没千年,再由并不是其直接文化传承的其他民族发掘出来,为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所用。(最明显比如古希腊文明主要是德国人发掘的,和他们没有赶上文艺复兴古罗马,又需要建立自己新兴的民族identity和势力范围有关) 如果我们觉得中华民族现在真的需要一场思想革命,那就现在我们自己做点什么,古人不欠我们现代人的。
我前面楼说文人的做人不可深究,没有暗示他们做人就一定不道德,主要还是道德标准这个东西跟时代和我们个人的主观相关太大,如果承载了我们的道德审美,往往会不堪其重,而且也没有必要。
他们文学的成就则是另一回事,人类的情感和审美是共通的,可能是我们唯一可以和古人真正共鸣的东西。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短短七个律动的音节,表达的思念,遗憾,对方的无可替代等等情感是那么丰富,共鸣了我们对爱人亲人朋友甚至自我的感情,真的是高超的艺术。
.Cheers. 发表于 2022-11-22 11:13

写得真好,每段都好,第二段是对其它异议的回答。
p
pistonmove
举手~~~这老兄是真正的全才,做地方官时屡有德政,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还擅长烹调。22岁就是进士考试第二名——没得第一名还不是因为实力不够而是因为主考官误以为他是自己的学生,要避嫌才让他得第二,是常人只能仰望的天才。无论贬官到什么地方都能自得其乐,极之有趣的灵魂。
不过这位要是放到现代,多半会被打入“大爱白左”之流,毕竟他的进士应试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是主张废除死刑的。而且他在政坛上总爱站队弱势,王安石如日中天时他站保守派,保守派反攻倒算时他又站变法派,所以才会有一肚皮不合时宜一说。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2-11-22 11:21

并非全才,差了一点点,苏轼下棋就不行,所以胜固欣然败亦喜,亦喜的时候居多,连自己的儿子都下不过,只能耍赖下模仿棋,所以现代的模仿棋又被称作东坡棋
g
generalB
爱把小妾送人的大妈们也会喜欢?太双标了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0:12

那个年代小妾是私人财产,朋友喜欢就送了也是君子成人之美。司空见惯这个成语也是送歌姬产生的
c
chengyixiaohao
举手~~~这老兄是真正的全才,做地方官时屡有德政,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还擅长烹调。22岁就是进士考试第二名——没得第一名还不是因为实力不够而是因为主考官误以为他是自己的学生,要避嫌才让他得第二,是常人只能仰望的天才。无论贬官到什么地方都能自得其乐,极之有趣的灵魂。
不过这位要是放到现代,多半会被打入“大爱白左”之流,毕竟他的进士应试文《刑赏忠厚之至论》是主张废除死刑的。而且他在政坛上总爱站队弱势,王安石如日中天时他站保守派,保守派反攻倒算时他又站变法派,所以才会有一肚皮不合时宜一说。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2-11-22 11:21

赞👍,确实是这样,而且是一个有啥说啥的人,非常喜欢他的人格。
b
brama
苏东坡是才子,千年一遇的才子,这个我非常同意。 至于说是完美的儒家,我觉着范仲淹才是,人品文采都非常好,可以说是人品比文采都好,一则小故事说明问题,范仲淹让儿子去一个地方运一船麦子回来,儿子半路碰到一个落魄的朋友,他儿子直接把一船麦子好像带船都送人了,回来怕老爹揍,汇报的时候先说碰到一个友人,落魄到一个地方,老范直接说,你咋没有把麦子送给人家呢?儿子这才打着胆子说,我连船也送了,老范哈哈大笑,说做得好。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老范的人品,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是说明口头表白自己的,是真正做到的。 另外岳阳楼记 是藤子京送给他的画,画上没有楼,只是从楼上看到的风景,老范借着画就洋洋洒洒写下千古明文。 当然词做得也不错,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还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两首词也是非常不错的,公平的说文采非常好,当然比苏轼还差一截子,但是人品可谓极品
c
chengyixiaohao
苏东坡是才子,千年一遇的才子,这个我非常同意。 至于说是完美的儒家,我觉着范仲淹才是,人品文采都非常好,可以说是人品比文采都好,一则小故事说明问题,范仲淹让儿子去一个地方运一船麦子回来,儿子半路碰到一个落魄的朋友,他儿子直接把一船麦子好像带船都送人了,回来怕老爹揍,汇报的时候先说碰到一个友人,落魄到一个地方,老范直接说,你咋没有把麦子送给人家呢?儿子这才打着胆子说,我连船也送了,老范哈哈大笑,说做得好。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老范的人品,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是说明口头表白自己的,是真正做到的。 另外岳阳楼记 是藤子京送给他的画,画上没有楼,只是从楼上看到的风景,老范借着画就洋洋洒洒写下千古明文。 当然词做得也不错,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还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两首词也是非常不错的,公平的说文采非常好,当然比苏轼还差一截子,但是人品可谓极品
brama 发表于 2022-11-22 11:31

赞,这个故事不太知道。哪本书看来的?我也想翻翻。如果是传记更好。
a
anw
至少王安石没干过这么龌龊的事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0:30

王安石扒灰
m
microsat
回复 1楼ConerLuis233的帖子
能详细谈谈为什么喜欢苏东坡吗? 我们家乡那有东坡饼和东坡肉。
请问这个帖子里面多少人喜欢一个文人具备下列品质 1)文学才华横溢 2)时代政治军事视野狭窄,马上自己的王朝(国家)就要亡国了,却浑然不知,什么也没做,除了写几首 骚文。甚至有可能还倒行逆施,打击改革派,导致亡国更早
以上两点,也可适用于今天的华人。把文学才华,改成“科技文学才华”
y
ysyyrps1
回复 54楼ysyyrps1的帖子
梁师成说过他是苏轼出子,这事在《宋史》有记载。虽然后人说是梁师成攀龙附凤。但是当年又没DNA,谁又说的清呢?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10:24

说不清的事情就不要硬扣人头上吧 而且宋史写的是“师成实不能文,而高自标榜,自言苏轼出子。” 明显是说那太监没文化,想往自己脸上贴金,才说自己是苏轼私生子
苏轼被贬时确实谴散过姬妾,但说他明知小妾怀孕还送人,是不是有点太那个
c
claireliu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现在这个年纪读苏东坡心境完全不同。

c
coalpilerd
说不清的事情就不要硬扣人头上吧 而且宋史写的是“师成实不能文,而高自标榜,自言苏轼出子。” 明显是说那太监没文化,想往自己脸上贴金,才说自己是苏轼私生子
苏轼被贬时确实谴散过姬妾,但说他明知小妾怀孕还送人,是不是有点太那个
ysyyrps1 发表于 2022-11-22 12:23

这方面倒是司马光正派,根本不纳妾,人家硬送给他的美女他就是不理不睬。不过司马光这个家伙也很无趣,他老婆元宵节要出去看灯,他不让看,说家里就有灯没必要出去;他老婆又说也想看游人,他来一句,我是鬼吗?
反正,有趣vs正派,二者好像不可兼得。
m
mtwash
他应该是中华文化完美文人的代表人物了。豁达正直深情幽默才华横溢这些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Creekview 发表于 2022-11-21 23:00

搞笑吧,苏东坡什么时候成了“完美”文人了?看得我下巴都掉了
按照本站标准,苏东坡就是九天渣的祖师爷,九天渣跟苏东坡比,瞬间变成完美男人了
政治上更是有争议的保守派,只要是站队站王安石一边的,苏东坡都不可能是“完美”,尤其同朝代有范仲淹,如果苏东坡是完美文人,那范仲淹该算什么呢?来自火星的超完美文人?至少在宋朝人自己的排名里,苏东坡都没能谥文正,就已经不完美了。



c
coalpilerd
搞笑吧,苏东坡什么时候成了“完美”文人了?看得我下巴都掉了
按照本站标准,苏东坡就是九天渣的祖师爷,九天渣跟苏东坡比,瞬间变成完美男人了
政治上更是有争议的保守派,只要是站队站王安石一边的,苏东坡都不可能是“完美”,尤其同朝代有范仲淹,如果苏东坡是完美文人,那范仲淹该算什么呢?来自火星的超完美文人?至少在宋朝人自己的排名里,苏东坡都没能谥文正,就已经不完美了。




mtwash 发表于 2022-11-22 12:45

苏东坡也不是保守派,他就是不合时宜派,哪边不得势他站哪边,两派都给他得罪了。其实我觉得变法派和保守派各有其道理,但走极端了都不好——苏东坡可能就是这个立场,就是太不会保护自己。也亏得王安石和司马光都还算好人,不然他也是活不过三话的主。
虽说我们的历史课本对王安石评价很高,但古人对于变法派也是有诟病的,三言二拍里还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大约就是说的变法派步子太大扯着蛋的事儿。
m
microsat
回复 1楼ConerLuis233的帖子
一粒种子再优秀,也要与时代环境想结合。 脱离了时代,再优秀也白搭。
岳飞的诗词与苏东坡比一般,但在那个时代,比苏东坡就要更优秀。 还有辛弃疾等等。
所以,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评论,都必须架构于他所处的时代。
y
yoga_lin
推荐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
c
coalpilerd
回复 1楼ConerLuis233的帖子
一粒种子再优秀,也要与时代环境想结合。 脱离了时代,再优秀也白搭。
岳飞的诗词与苏东坡比一般,但在那个时代,比苏东坡就要更优秀。 还有辛弃疾等等。
所以,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评论,都必须架构于他所处的时代。
microsat 发表于 2022-11-22 14:46

文官和武将不好这么比吧。按照这个标准,抗日战争期间没打过日本人的文人岂非个个都该去撞豆腐?苏东坡虽然没治国的能耐,治理一方还是可以的,总体来说是个体察民情的好官,在洛阳废万花会、在杭州修苏堤都是德政。
c
coalpilerd
苏词总有一种咋咋呼呼的二逼气息,煽情的时候又显得猥琐。辛弃疾文才武功,铁汉柔情,比苏东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你们吹一下辛弃疾
youdai 发表于 2022-11-22 01:40

切,我还觉得辛词比苏词差得远呢,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把政敌比作后宫宠妃,自己比成后宫弃妇,真是酸溜溜的小家子气,不就是打了几仗自命功臣然后没被朝廷认可嘛。这方面岳飞范仲淹的词比他还大气些。
J
Jane2021
前面有人提到范仲淹,的确是千古人杰。小时候就读过他断齑划粥的故事。后来读了他一个故事,说他看上了一个官妓,年龄很小的小姑娘,后来念念不忘,最后写了一首诗让老朋友送了过去。古代伟人的个人生活是有时代局限性,真的是现代人 特别是女性不能多审视的。就像看沈复的浮生六记,前面看得感动得要死,看到后面纳妾又嫌弃得看不下眼
m
mingcedargrove
至少王安石没干过这么龌龊的事
dazui2020 发表于 2022-11-22 00:30

这个大爷只收不送
m
mingcedargrove
他做人可真的不像楼上各位认为的那样清高而且重情,诗词是一回事,做人是另外一回事,对身边的女人极度无情,连怀了孕的妾都送出去了好几个。


KVmitbbs 发表于 2022-11-22 01:17

你也不看是什么时候送的
b
brama
赞,这个故事不太知道。哪本书看来的?我也想翻翻。如果是传记更好。
chengyixiaohao 发表于 2022-11-22 11:38

唐诗为镜照汗青 宋词一阕话古今套装 鞠菟 清华大学出版社 全唐诗宋词鉴赏辞典300首 诗经古诗词 中华诗词大会书籍-tmall.com天猫
很久以前在淘宝上买的,有唐诗和宋词,讲述了唐诗宋词的作者历史,写下某个著名的诗词时候 当时发生的故事和背景,成长故事,我觉着非常好看,因为夹杂了历史故事和优美的唐诗宋词及一些注解,所以故事性很强。
b
brama
回复 1楼ConerLuis233的帖子
能详细谈谈为什么喜欢苏东坡吗? 我们家乡那有东坡饼和东坡肉。
请问这个帖子里面多少人喜欢一个文人具备下列品质 1)文学才华横溢 2)时代政治军事视野狭窄,马上自己的王朝(国家)就要亡国了,却浑然不知,什么也没做,除了写几首 骚文。甚至有可能还倒行逆施,打击改革派,导致亡国更早
以上两点,也可适用于今天的华人。把文学才华,改成“科技文学才华”
microsat 发表于 2022-11-22 12:20

虽然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确实是事实。 中国人就是太看重文字功底而没有看重科学技术所以才逐渐落后,就像现在的美国,什么企业都在看重leadership,看重ppt一样。
b
brama
回复 66楼chengyixiaohao的帖子
范仲淹的名人故事(精选6篇) 在中国历史上多少杰出的政治家中,范仲淹的名人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仲淹的名人故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范仲淹的名人故事 篇1 宋朝范仲淹,江苏吴县人,二岁时父亡,母亲因家贫无力谋生,只好带着他改嫁。及长,知此事后,即泣别母亲,寄居佛寺苦读。也因此善缘,范公从小就闻佛正法,守持净戒,并刻苦自励、发愤精进。长大为官后,非常笃信佛法,且乐善好施、广修众福。凡是他为官时所莅守之处,必定修建寺院、恭敬僧众,带动地方百姓信奉三宝,于兴崇佛法上不遗余力。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范公后世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范公的四个儿子不但贵为官卿、道德极高,且能遵父舍财济世之风;其后代子孙在朝为官者亦屡出不绝,這都是得自范公的庇荫。世人若想后代子孙昌绵久远,当学范公积善造福之方。 范仲淹未入学,母亲和继父就对他进行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讲述了许多古圣先贤如何立志、如何读书、如何成就大事业的故事。每次他都认真聆听,默记在心。听后,他又总爱安静地独立思考。 商周时代,有国学、乡学。秦汉以后,只重国学,乡学多由民间自办。州县普遍兴学,还是仁宗朝由范仲淹等先贤倡导的。范仲淹青少年时代,长山没有官办的县学,有的只是富贵人家自办的塾学,或民间筹办的学宫。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母亲便送范仲淹到长山城东南隅一所民办学宫读书。后人怀念他,金代泰和年间在范仲淹当年读书之处创建怀范楼,元元贞元年(1295年)县尹安惟洪修葺。這是后话。 范仲淹进长山学宫读书后的一天中午,学宫旁边一座庙宇前,涌满了男女老幼许多人,说某某神显灵了,人们虔诚地前来烧香磕头,求签问卦,神可以断吉凶祸福,可以问前程未来。少年学子出于好奇,随人流也进了庙宇。看到都在争先恐后地求签问卜,范仲淹郑重地走到一个相士面前,抽出一签,询问道:“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相士回答说“不能”。周围的人听到这一问一答,不由得愣了,惊疑的目光投向了他。范仲淹又问:“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怎么样?”相士愣了,无言以对。旁边一位老者十分叹赏這位貌不出众却志向非凡的少年,便仔细询问了范仲淹的情况。在范仲淹看来,“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也” 。用吴曾转述范仲淹的话来说:“能及大小生民者,固为相为然”,“在下能及大小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在封建社会中,皇帝职位最高。除了皇帝,当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居高位,最能为民造福的,当属宰相;在民间,最能为民造福的就是良医。良相良医,尽管职位高低不同,在为天下人造福方面却是一致的。 很显然,范仲淹早年的志向不存在升官发财之念,其意向鲜明地表达了利泽生民的思想。这个少年时代愿为良相良医的人,在经过数十年宦海生涯之后,暮年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范仲淹的名人故事 篇2 范仲淹继父朱文翰,字苑文,端拱二年中进士任平江府推官,不久京都召试馆职,他便应试入馆,授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编校。宋真宗赵恒继位后,朱文翰得到信任,升为户部郎中。郎中为皇帝的侍卫和随从,地位较高。朱文翰为人耿介刚直,敢于直言朝政,得罪了权贵高官,受到诽谤中伤,景德初年被贬出京城,任淄州长史。 母亲先去淄州的秋谷口照料继父,范仲淹仍在长山读书。秋谷口简称秋口,位于今淄博市博山城东荆山之麓。這里群山怀抱,孝水中流,泉水绕城,景色幽美。长山至秋口,相距百余里,中间由孝水联结起来。孝水,又称笼水,俗称孝妇河。孝水发源博山颜神镇,北流经淄川入长山县境,绕长山城南,鱼子沟水汇入,经城西北吕家庄,向西流经原梁邹县城(今邹平旧口)西北,与济水汇合,东流入海。范仲淹随母迁居长山以后,与孝水结下不解之缘。读书余暇,每每邀同学少年,到孝水玩耍戏水,好不畅快。孝妇河的传说,听父老乡亲讲了一遍又一遍: 颜文姜自丈夫死后,侍奉婆母特别周到细心。她每天到10里之外的山泉挑一担甜水,供婆母饮用。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无间寒暑,无怨无悔。這事感动了神灵,水缸处冒出一灵泉,甜水随用随长。文姜便用一个编织的笼子罩住泉眼,从此免除了她天天担水之苦。久而久之,婆母产生疑惑,乘文姜外出,婆母发现了水缸旁的笼子,用力一掀,灾难降临,大水涌出,淹没了房舍街巷,婆母也被淹死。文姜归来,夺过婆母手中握着的笼子,向北一指,滔滔洪水北去,流成了一条河,这便是笼水,也就是孝妇河。孝妇河岸边长大的人,谁不为颜文姜的孝道感动呢! 范仲淹特别孝顺,母亲的冷暖苦乐,时时挂在他心上。母亲刚去秋口之时,他天天想念母亲,寝食不安。一天,他请假要到秋口探望母亲,老师与同窗担心他路径不熟悉。他说:這孝水不就是引路的吗!他独自一人沿着孝水河岸,溯流而上,走了一程又一程,过了一村又一村,大半天的光景,终于从孝水下游到了孝水上游岸边的秋口。母子相见,泪流满面。一段时间里,他常常从长山步行百里到秋口省亲,母亲也常常顺着孝水流去的方向张望。后来,继父在秋口寻到一所学宫,把范仲淹接到秋口读书。有时母亲回长山朱家料理家务,时间稍长,范仲淹便又从秋口沿着孝水到长山探望母亲。潺潺孝水,便成了连接范仲淹与母亲的一条亲情河。 范仲淹孝水省亲的故事,感动了周围的父老乡亲,人们赞不绝口,到处传颂。范仲淹晚年知青州之时,他赈灾救荒、掘井汲水、折钱纳税等惠民政绩,感动了青州的父老乡亲。青州的艺人回忆起范仲淹孝水省亲的往事,编写了一段唱词,唱词中借用了初唐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改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口至长山一百。”63岁的范仲淹听罢唱词,不禁潸然泪下。请君试问孝妇水,思绪与之谁短长! 范仲淹的名人故事 篇3 范仲淹从关中游学东归长山之后,胸襟宽了,眼光高了,读书求知的愿望更强烈了。再到哪里去读书求学?哪里有名师大儒呢?询来问去,范仲淹终于做出了选择。寻根溯源,要从五代说起。早在五代时期,邹平人田敏,少通春秋,笃于经学,后梁贞明年间登科,历任国子博士、司业、祭酒、太常博士、太常卿等高级文教职务。后唐时朝廷任命他为详勘官,校勘雕印九经。历经22年,终于完成一代伟业,周世宗褒扬他为“儒学之宗师”。显德五年(958年),80岁的田敏告老还乡。他身体特别健壮,耄耋(mào dié)之年不须拄拐仗,徒步往来于街巷和山野小道,讲学于长白山中,每天亲自为众多学子讲授经典,求学者纷至沓来。前后12年,田敏培养了一批饱学之士。一时间,邹平学风大盛。与田敏同时,历城人田诰在长白山西南麓的明水讲学。因此,长白山一带成为北宋初期讲学成风儒学昌盛的地方。古时,许多佛寺的法师高僧几乎都是饱学之士,有的是当地著名的儒学大师。地处长白山腹地的醴泉寺内,当时聚集着一批颇具儒学造诣的和尚,寺院的住持就是远近闻名的儒学大师。 范仲淹到醴泉寺借读的主意,先跟母亲商议妥当后,整理了一下简单的书籍衣物,背上包裹,便直奔相距50多里路的醴泉寺而来。醴泉寺是济东的大佛寺,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曾来此求法拜佛。相传南朝宋齐之间,由庄严法师所创建。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成之日,东山岩石间有泉水涌出,掬而引之,味甘芳,唐中宗特赐名“醴泉寺”。 范仲淹来醴泉寺,拜高僧为师,学习儒学经典,寄居寺内,故曰“借读”。寺院住持高僧与范仲淹见面叙谈后,深感這青年为人诚恳,求学心切,而且心志高远,便欣然收留了范仲淹這个儒学徒弟,给予学习及住宿的种种方便。初始,住持每天单独为范仲淹讲授一个时辰,其余时间由仲淹自学。自学中遇到的`疑难,第二天请教师父。师父根据仲淹提出的问题,即题讲解,并且进一步拓宽思路,深层探究。范仲淹暗自叹服,师父讲得透彻。每次讲授,都使范仲淹觉得心地敞亮,识见大增,一天一个新的境界。 范仲淹的名人故事 篇4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继父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今山东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断齑划粥的美誉,但他对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后来至应天府学院读书时,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留守的儿子将范仲淹天天吃粥和不出去观驾的情况,回家告诉了家父。家父让儿子带上官府厨师做的饭菜送给范仲淹。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去看范仲淹,发现他送的饭菜一点没动,都发了霉。留守的儿子异常不悦地说:“我家大人听说你生活清苦,特意让我送来饭菜招待你,你竟然没有吃,难道是玷污了你,有过错吗?”范仲淹匆忙地表示歉意解释说:“家父大人和你的一片深情厚谊,让我十分感动。但我长久吃粥已经成了习惯,今突然吃了您的如此丰盛的美味佳肴,以后我怎么能再安于吃粥呢?”留守的儿子听罢,既感动,又惊讶:范仲淹所思所为,异乎寻常。 他读书的时候,白天晚上很用功。五年中,他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凉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這样,他领悟了六经 的主旨,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一直提醒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名人故事 篇5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苏州民间有一味家常菜——雪里蕻豆瓣汤。这汤口味鲜美,经济实惠。要想知道这道菜的由来,还得慢慢说来! 大宋年间,范仲淹官居相位,由于权奸作祟,被贬到延安任总兵。 延安地处北宋与西夏的交界。两国连年征战,打仗合谈,合谈打仗,总是不得安宁。 延安终日黄沙滚滚,别说庄稼长不好,就连吃水都困难,何况还有敌人不断骚扰。范仲淹到延安上任时,随身带了四个大行囊,别人以为是总兵的四季衣裳,实际上范仲淹是个有心人,四个行囊中装的是菜种、豆种、笔墨纸砚和书籍。 范仲淹到了延安,一边发动士兵开荒种地,将他带去的种子播种在黄土里,一面苦练杀敌本领,将分散在山沟里的农民聚居在一起,如今的安塞、太平寨就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范大人身先士卒,经过两年的努力,不仅边防巩固,人民生活也逐渐改善,西夏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一年,正是牛羊肥壮谷子黄的时候,西夏国主给范大人送来一封书信,提出要到延安看看新修好的宝塔,信上特别提出,到时自带干粮,决不打扰百姓。对于西夏国主前来拜访,范大人求之不得,正好借此机会与西夏修好,便回信表示欢迎。 西夏国主来延安作客时,全城张灯结彩,范大人亲自出城迎接。 客人进了城,果然连茶水也不喝一口。范大人到城外番营回访,看见帐篷内正在做菜,除了羊肉、牛肉外,还有一种大块头的青菜,询问后才知道,那是西夏人最爱吃的雪里蕻。 范大人与西夏国主闲谈时,讲起自己最爱吃蚕豆,说蚕豆出在江南,眼下延安也可以种植了。青蚕豆鲜嫩味美,老蚕豆可以炒熟吃,作菜作粮都可以,西夏国主听了当即要求看一看蚕豆是个什么样子。 国主看了蚕豆,想吃蚕豆,可有言在先,不便直说。范大人看透了对方的心思,当即叫手下人拿来一斗蚕豆瓣,笑着说:“大王爱吃雪里蕻,本帅爱吃蚕豆,为了将你的爱好和我的爱好合为一好,何不将两样东西合做一道菜看看味道如何?”西夏国主大喜:“蒙范大人不弃,敬请一试!” 范大人叫手下人用蚕豆瓣烧雪里蕻,香味四溢。吃的时候,西夏国主大加“妙极妙极,简直可以称作天下第一菜了!”范大人说:“如此好菜,乃汉番两家合二为一所得,故而味道鲜美绝伦!”西夏国主听了高兴地说:“这便是两好合一好,汉家番家只有和睦相处,才会有快活的日子呀!” 范大人镇守延安多年,边境太平无事,西夏向大宋俯首称臣。后来,范仲淹因年事高,回苏州安度晚年,又将雪里蕻的菜种带了回来。如今江浙沪一带农村,广种蚕豆与雪里蕻。人们吃着雪里蕻豆瓣汤的时候,就会念起范仲淹。 范仲淹的名人故事 篇6 19岁那年,范仲淹离开家乡,前往河南的一家书院求学。由于经济拮据,他每天只煮一锅粥,粥冷了以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配几根酸菜,这就是他一天的伙食了。 当时,在书院里,有一个同学和范仲淹走得特别近,他是南都留守的儿子,家中很富裕。他了解到范仲淹的艰苦生活后,回家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留守官听了非常感动,就叫儿子把自家好吃的东西送些给范仲淹。范仲淹推辞不掉,只好收下。 过了几天,留守官的儿子来到范仲淹的床上取书,无意中翻开了一个包裹,里面竟是自己送与范仲淹的食物。这些东西,范仲淹根本没吃,还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有的都腐烂变质了。他非常生气,跑到学堂里质问范仲淹:“你怎么可以这样呢?好好的东西都让你白白糟蹋掉了,这是你的待友之道吗?” 范仲淹等他冷静下来后,歉意地说:“谢谢你们一家人对我的帮助,我很感激,只是因为我长期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突然享受到这么美味的食物,以后我还能吃得下薄粥酸菜吗?另外,我之所以接纳你的食物,就是因为我非常珍惜我们之间的友情,害怕让拒绝伤害到你啊。” 原来,范仲淹“不领情”背后的原因是这样啊,留守官的儿子惭愧极了。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遇到确实无法拒绝的情形时,不妨像范仲淹一样,笑着接纳,但背地里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立场,坚持着自己的初衷。这样,你才能既不伤害了友谊,也不会改变了自己。
b
brama
范仲淹不但自己做得好,教的儿子也很好,著名的名臣范纯仁也是鼎鼎大名啊。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 1027年6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宋徽宗立后,官复观文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建中靖国年间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宣。著有《范忠宣公集》。 范纯仁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勿因人废言 范纯仁为人正派,政治见解与司马光同属保守派。熙宁二年(西元1069年)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皇上,公开指责王安石“掊克财利”,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贬逐。但司马光复相后,坚持要废除“青苗法”。对此,范纯仁却不为然。范纯仁对司马光说:“王安石制定的法令有其可取的一面,不必因人废言。”他希望司马光虚心“以延众论”,有可取之处的主张,尽量采纳。可惜司马光并不以此为意,只把范纯仁的看法当作耳边风。司马光尽废新法,不能不说他带进了自己的个人情绪的影响。苏轼、范纯仁等人相当惆怅地叹息:“奈何又一位拗相公”。 乐助穷人 范仲淹在睢阳任官时,有一次,让儿子范纯仁到苏州去运一船麦子。那时候,范纯仁年纪还很轻。麦船返回时,暂停在丹阳,见到了熟人石曼卿。范纯仁问他为什么停留在此,石曼卿回答逢亲之丧,无力运灵柩回家。范纯仁听了,便自作主张将一船麦子 全送给了石曼卿,让他作回乡的费用。范纯仁只身回到家中,因为送掉了一船麦子,不好向父亲交账,在父亲身旁站立良久,始终未敢提起此事。范仲淹问儿子:“你这次到苏州有没有碰到新老朋友?”范纯仁回答说:“我看到石曼卿因为亲人的丧事,耽搁在丹阳,没有钱运灵柩回乡。这时又没有哪个人能像前代郭震那样勇于救人于危难,所以真是求告无门。”范仲淹立刻对儿子说道:“为什么不把麦船送给他呢?”范纯仁听父亲说出这话,心里一阵轻松,回答范仲淹道:“我已经送给他了。”仅凭这件事,就可知范仲淹的家风已经传给了他的儿子。 言传身教 范纯仁常常教育子弟说:“即使是再愚蠢的人,对别人提出要求的时候,也往往是看得很清楚的;即使是再聪明的人,容忍自己错误的时候,也往往总是很糊涂的。如果能用苛求别人的心来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不怕做不成圣贤!”他又常常告诫说:“六经所记载的,都是圣人之事,你们知道了一个字的含义,就要去按这个字的涵义去实行。即使在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之际,也能时时处处按六经所说的去做,那就真可以称做有为者了!”范纯仁处处以俭朴和忠恕教育子弟,同时也这样劝导自己的其他亲属。有这样一件事,有个亲属来请教范纯仁如何处世,范纯仁告诫这位亲友说:“只有俭朴才能铸成廉洁之风,只有宽恕可以成就好的德性。”(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出自《宋史·范纯仁列传》)亲属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对,便将这两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有一则轶事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范纯仁的俭朴家风。范纯仁在朝廷做官时,有一次,留自己的同僚、秘书监晁端在家中吃饭。晁端吃过饭回去后,郑重其事地对旁人说: “可惜啊,范丞相家的家风败坏了啊!”听到的人都不太相信这话,忙问他是怎么回事,晁端回答说:“平时他们家吃饭,菜总是咸菜、咸豆腐之类。这次他家留我吃饭,咸菜、咸豆腐上面,居然放了两小簇肉,这不是他家的家风败坏了吗?”从晁端所说的范家的食谱,可见范纯仁家中平时生活俭朴到了何等程
s
shinesea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据说这句话可以回答人活着的意义,那就是人的经历(苏在此三地都被贬过),而不是名利或者结局
M
Microdisney
你也不看是什么时候送的
mingcedargrove 发表于 2022-11-22 18:53

苏东坡的偶像白居易早被本版大妈定性为渣男了啊,白居易比苏东坡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