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政屁出来的? brama 发表于 2022-11-21 19:22
工厂就在身边,东西想要有多少啊。 玉骨遥 发表于 2022-11-20 18:28
打电话回家老爸老妈说东西贵了一点点,变化不大。看看这边,物价都涨疯了,一个月生活费比疫情前涨了一半都不止。现在都是全球化经济,为啥中国不受影响?是不是有啥好的经济手段这边可以学学。 LingshaW 发表于 2022-11-20 18:21
中国通胀*数据*控制得很好。 东君说 发表于 2022-11-20 18:33
翻了下淘宝的购物记录,不少东西比前几年还是涨了一些,大概10%-30%。 其实美国超市的东西也没有涨的很夸张,夸张的是中超两倍三倍的涨,所以我们华人感受更强烈一些。 tyjz 发表于 2022-11-20 18:50
社会和谐稳定,国际上都是朋友没有敌人,多做生意一起发大财。 玉骨遥 发表于 2022-11-20 18:41
食物价格没涨有一个因素是农民被压榨,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食物按超低价格被收购,在超市花2.5元买的菜农民可能只有几毛钱利润甚至亏本。如果我在国内城市生活买到低价的食物心里会隐隐不舒服,脑子里会想这样的收入农民他们该怎么生活…… smoothie_mimi 发表于 2022-11-20 19:00
我家2.5线 今年白菜土豆大丰收 都在几毛一斤的水平 牛肉 50左右。羊肉 猪肉 三十 二十的都有 分部位。工厂不了解, 小区取暖费跟去年差不多。今年国内通胀确实比欧美强多了。 congcong8565 发表于 2022-11-20 18:38
美国带领全世界印钱,中国并没有。 明媚的优雅 发表于 2022-11-20 18:39
你家哪儿啊?我爸妈说东西涨价好多啊 shubashuba 发表于 2022-11-20 18:22
国内老百姓对物价上涨比这边敏感多了,要是物价涨的厉害,早到处闹了。 bigsnail 发表于 2022-11-20 20:03
昨天刚看国内菜花批发75分钱一斤,因为国内不再加收税,又是磅,所以,相当于0.08美元一磅。。。。 mindstorm 发表于 2022-11-20 19:44
因为老百姓没钱,不消费,你看过经济危机,贫富差距巨大的时候有通胀的吗?中国过去十几年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通缩。。。 Oneandonly 发表于 2022-11-20 20:49
嗯嗯,美国通膨历史新高,说明美国经济好 应该继续鼓励物价飞涨 jianiao96 发表于 2022-11-20 21:03
房价都涨了多少倍了,也没见有人闹。 ILoveEcho 发表于 2022-11-20 20:59
中超的里面的是钱,美国超市里面的就不是钱?鸡蛋都涨了一倍多,三文鱼和牛肉都几乎翻了一翻。 SonicBunny 发表于 2022-11-20 22:10
金针菇涨价离谱可以不吃,肉和蛋大人不吃小孩也要吃。 SonicBunny 发表于 2022-11-20 23:01
谢谢对农民伯伯的关心! 自从有了拼多多,农民伯伯们的菜基本上零差价就到了城市的餐桌。中间环节少了,二手商抽成没了,物流成本降下来了。 两头都得了实惠,都在夸拼多多。 玉骨遥 发表于 2022-11-20 20:29
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1.3%。今年以来,中国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保供稳价工作,物价保持平稳运行。 bigsnail 发表于 2022-11-21 00:16
不得不说现在的话术真的是很诡计多端,自己经济过热的时候就说gdp增长遥遥领先,经济衰退就说通胀控制得最好。反正中或最赢呗……人无贬基今年已经没法吹了……. 锦鲤小仙女 发表于 2022-11-21 00:36
父母二线城市,说猪肉涨了100% Acad 发表于 2022-11-20 23:13
🔥 最新回帖
总之就是货币的供应端的问题,大家都没钱,物价怎么涨?
一个县一年能上985只有个位数? 是有多少年没回国了?
🛋️ 沙发板凳
油价涨了那么多难道不受影响?这边不是说油价是通胀的罪魁祸首之一吗?
中国通胀*数据*控制得很好。
你应该在国内没亲朋好友了,只能通过美国的媒体和老旧知识做判断。
可以跟家里视频,再不济下个盒马自己看看价格就知道。这一两年国内啥都没涨什么。
3D打印机都卷到1300人民币是豪华搬了, 那些杂牌子的3D打印机300块钱,还能赚你钱,你说国内的工业可不可怕
之前很多年美国通胀基本不是问题也是数据控制的好罗
G7 里现在也有通胀低的,日本现在的通胀水平就跟中国差不多, 而且这么多年想方设法想刺激通胀高点都不可能
美国通胀突然暴起就是最近几年的事; 中国控制通胀比美国多一个手段,可以在供给端想办法,而且政府集权执行力强可以很快见效果
美国超市东西涨的不夸张?敢问这是美国哪里的超市?
为pdd工作有政审?
物价贵老百姓输,物价便宜农民输,都输麻了
肯定会涨的。因为是生产中心,通胀起来比较缓而已
昨天刚看国内菜花批发75分钱一斤,因为国内不再加收税,又是磅,所以,相当于0.08美元一磅。。。。
我感觉是因为国内经济开始衰退了,所以物价没怎么涨。 供求关系决定的,因为疫情很多人挣得不如以前多了或者干脆失业,需求减少,所以物价不涨 虽然经济衰退也可以伴随通货膨胀,也就是滞胀,但更大概率是没有通货膨胀
网民真是没有门槛。中国没印钱?自己查查数据再出来扯淡行不行
这个有道理,中国有7亿农民呢
我们这也是吃的涨的厉害,国内也涨吧
谢谢对农民伯伯的关心! 自从有了拼多多,农民伯伯们的菜基本上零差价就到了城市的餐桌。中间环节少了,二手商抽成没了,物流成本降下来了。 两头都得了实惠,都在夸拼多多。
国内除了猪肉涨的多 ,其他真便宜 特别是菜价 最近问了 便宜到没朋友
是的,物贱伤农。
因为老百姓没钱,不消费,你看过经济危机,贫富差距巨大的时候有通胀的吗?中国过去十几年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通缩。。。
房价都涨了多少倍了,也没见有人闹。
.说瞎话呢?,这几年国内物价涨📈疯掉了!
前几天 老妈去市场买了,麻椒菜椒 一元一斤 又粗又新鲜的蒜黄 2元一斤 非常嫩的芸豆 3元一斤 大白菜 8毛 ,随便挑 ,卖相非常好 还有五毛的
嗯嗯,美国通膨历史新高,说明美国经济好 应该继续鼓励物价飞涨
美国通胀什么时候历史新高了?以前20%,10%都有过
老百姓知道通胀的结果是从穷人和普通人手里抢钱 所以不光是对经济不好,更重要的是每次通胀上10%就会有政治危机 如果降不下来在任政府很可能会被选下台 所以不遗余力降通胀,确保没上10%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发的是宏观变量的深刻变化,但是,各种宏观事件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宏观跟资产配置、财富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有句话叫做:时代的一粒砂,落在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那么我们得先知道,时代的这粒砂是什么,我们才能把这座山背好。 这粒砂有几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最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确是全球最大、增速最高的经济体。 我们为什么能获得这么快速的发展?除了我们自己客观的努力以外,还有外部环境的支撑。 最重要的第一个背景就是全球化、一体化分工,我们可以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者,时代足够给力,外部环境给了我们中国非常大的一个参与全球化分工的机会,所以过去我们是坐着直升机上来的。 第二个大背景是科技的迭代。虽然我们的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虽然是层出不穷的,但还是缺乏颠覆性的新技术,这就导致全球经济的增量都陷入了一个比较低迷的阶段。 全球化和科技相叠加,我们看到在最近这5到10年间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个是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经济的剧烈震荡,导致我们进入了一个“慢全球化”的阶段;2016年之后,随着美国政治格局的一些变化,中美关系也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 所以到现在为止,过去20年,我们可以分成两个大的阶段:2000左右开始到2016年,全球是一个高速增长、温和通胀的阶段,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一个阶段。 那个时候中国无论是增速还是对于美国的GDP增长,我们都有非常独特的领先优势。在全球一体化分工的情况下,我们的通胀也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段比较美好的时光: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出口不断提高,形成了大量的外汇储备,高峰的时候达到4万亿美元。 但是随着新一轮的汇改,我们主动调整了一些出口政策,现在的外汇储备大概是3万亿美元左右。我们的外汇储备最高峰的时点,某种程度上耦合了全球化的顶峰,随后,中国也开始讲求汇率的双向波动。 从2015年汇改之后,恰好2016年美国政府都把中美关系的变化放在了非常重要的政治列表当中,所以我们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真的开始“变”起来了。 “变”带来了几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增速都往下掉,当然中国在全球范围来讲,仍然是相对最好的。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欧洲的压力非常大,俄乌冲突将整个欧洲的经济拖入到一个高通胀的局面,美国经济在疫情之后是有所复苏的,但它也面临了通胀的高企,包括日本到现在也没能从过去20年的低迷中走出来,始终在零利率附近徘徊,这就是我们全球经济的局面。 再加上从2017年之后,一些国家采用了去全球化的手段,导致现在全球的产业化分工进入了重构阶段。 所以当你觉得难的时候,我们把格局提高一下,看看全球的局面,你就会理解,其实大家都难,这个难,有它背后深刻的背景。 我们看到,地缘政治冲突矛盾、产业成本、能源成本都提高了,全球经济,尤其以西方为代表的一些经济体,进入到了滞胀,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象限:成本上升了,但经济并没有同步上升,导致利润下滑,居民相对收入得不到提高,实际购买力还下降——这都是现在全球经济增长过程当中,背在我们身上的山。 因此,在过去美好的时光里,资本市场的表现的确很好,但现在这种环境下,资本市场也出现了比较高的波动,全球范围内都是这样——这就是波动之源。我们从原来的全球化时代的高增长低通胀,进入到了一个逆全球化时代的低增长高通胀,这就是我们整个金融市场波动背后的核心原因。 这是第一个大的逻辑,那么往后来看,还有哪些事情会必然会发生、我们需要小心应对的?逆全球化这样一个趋势能不能改进?我们得说,难度非常大。 这两天联合国秘书长在新闻里说,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关系,中美两国能否高速、和平发展,决定了全球经济能否稳定高速发展。那么,我们如何智慧地度过这样一个区间?考验最高级别的智慧?我们需要面对几个现实的问题:地缘政治的波动和摩擦恐怕是难以避免的,这种摩擦和波动,对于我们金融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我们的经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课题。 有一个基本的结论:由于地缘政治冲突,让我们原来一体化的全球供应链断裂、破碎,譬如说大家知道,原来俄罗斯大陆连通欧洲的管线被炸掉了,意味着能源如果要进入到欧洲,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大幅提升,简单来讲,这就是当前通胀居高不下的最直接原因。逆全球化的趋势,加上地缘政治的反复摩擦,一定会让我们可能会长期处于通胀比较高的水平,这是我们要去面对的局面。
机构投资人对于中国资产的主流看法,现在有这么几种:
第一,虽然最近市场有各种各样的波动,但我觉得大家还是有信心的。为什么?刚才讲了,因为全球都不容易,而中国这些年的确解决了很多卡脖子的问题,比如新能源领域、半导体领域,包括一些高端制造领域、生物科技领域,中国在非常多的新兴领域,其实已经越来越有国际竞争力了,中国这几年在新经济领域里出现的“隐形冠军”也越来越多了。
所以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投资人如果不投入中国市场,你去哪里找那么多高增长的资产?除非你不想长期获得高额回报了。
站在机构投资人的角度,我们在中国市场上还是能看得到非常多值得投的股权类资产,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即便现在遇到一些困难,但从长期来说还是看好的。
第二点,随着中国的经济结构从原来的“基础设施+房地产+外向型经济”这三驾马车拉动的经济体,转向现在“科技+消费”的经济体,这个过程当中一定会导致货币的需求量减少。为什么?大家想一想,过去20年我们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大量建房子,这是不是就需要大量的货币投放?但现在随着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定程度,房地产的杠杆也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就要控制总体资产的价格,控制房地产的价格,包括调整了很多政策。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至少是20到40年的经济结构转换的窗口期。
我个人认为这个转换不是3年或5年能完成的,它可能需要一代人,再用20年时间来让我们转变成以“科技+消费”为主,底层还是以制造业为核心底盘的经济体——这个过程是一个老经济占比逐步往下走,新经济占比逐步往上升的过程。
我个人相信,我们中国的货币政策当局是非常慎重地看待量化宽松这件事的。你可能学过一个概念叫“流动性陷阱”——当经济出现困境的时候,如果光靠注入大量的货币投放去催生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非常大的。我们已经看到,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投放大量货币之后,现在的退出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引发了它自身以及来自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
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更讲求“稳”,给我们的整个经济转型留出足够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当然会有波动,比如利率近期会出现短周期的回弹,但总的来讲,中国的货币政策一定会给这个经济结构转型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第三点,中国由于新老经济的交换,的确在释放一部分的信用风险,过去一两年我们看到了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一些领域,的确集中地释放了一些风险,这些系统性的风险释放应该说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是逐步的修复是需要时间的。
那么,我们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海外的一些著名的、有顶级影响力的投资人,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的创始人瑞·达里奥先生今年出了一本新书,叫做《原则2: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其中他整理了一张图——按时间顺序来看,成为一个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大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新的世界秩序诞生,和平、繁荣,生产力提升,债务有所增长,然后逐渐到债务出现一定的泡沫,出现贫富差距,到后期债务可能破灭,经济开始下行,然后通过印钞,用信用的方式来维持经济,然后引发了战争、革命,到最后债务和政治重组,直到新的世界秩序再诞生——这既可以体现为一个国家的轮回,也可以体现为世界经济体的轮回。
我们现在看到,美国之前巨量地印钞,债务也非常的高,然后经济也出现过很多问题,而中国还处在一个经济保持增长的过程当中,当然我们的宏观杠杆率不低,所以我们的最高层为什么要提出控制债务杠杆,这是有原因的。
包括为什么我们现在讲共同富裕,因为我们不能让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太大,对吧?我们需要让全社会大部分人能够获得社会发展的红利,这才是一个大型经济体能够保持稳定的重要基石。
现在全球秩序的确进入到了一个重构的阶段,二战之后建立的旧秩序正在逐渐分崩离析,新秩序正在呼之欲出。我们正处于这么一个阶段,谁将成为新秩序的参与者?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我觉得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未来,中国大概率会积极地参与到新秩序的建立过程当中,去发挥一个大国应该发挥的作用。
今年9月份有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合峰会,它是上合组织最近最高规格的一次会议,它一方面提高了许多能源经济体的加入,另一方面提到了本币结算,要落实好成员国扩大本币结算份额的路线图。然后上合组织目前覆盖的经济体的范围,横跨了欧亚非,人口占到了全球的一半,GDP占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这将是中国积极参与新世界秩序建立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举措。
瑞·达里奥先生整理的这张图能让我们理解我们现在正在集中力量做的一些事,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地被带节奏,要客观地看待历史的一些指引。
2010年左右中国也有一次比较大的通货膨胀。别拿无知当幽默
少去中国超市,多去美国超市,多去ALDI, 缺的舅舅,你会发觉通胀并没有那么夸张。
中超的里面的是钱,美国超市里面的就不是钱?鸡蛋都涨了一倍多,三文鱼和牛肉都几乎翻了一翻。
所以大家都不生了
对啊,也不是所有东西都网购的,日常消费品,很多人还是习惯去超市。出不去了咋消费。
全民蹲监狱都不能闹呢,涨个物价算什么?封在家里抢菜,给你什么算什么,一口价。
现在交通受限,很多农产品在地里烂掉。农民反正也没有机会发声。
去看看中超价格风向标金针菇涨了多少😂
中国是国有经济占主导,有关民生的东西政府很容易集中调控的,
据中国养猪网数据,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从12.63元/公斤,涨至目前的23.92元/公斤,涨幅达89.39%。其中,外三元生猪单价从6月1日的16.06元/公斤涨至6月30日的20.29元/公斤,单月涨幅近30%。同时,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9.09元/公斤,比前一天上升2.0%。
当然可以理解,你家只吃龙虾和鲍鱼, 和肉无关。
China Producer Prices in Deflation for First Time Since 2020 PPI declines 1.3% y/y in Oct. compared to 1.5% expected drop
我们这没涨那么多,常买的grocery最多也就涨了50%左右,大部分还没有 中超常买的蔬菜调味品几乎都翻倍了
你在开玩笑了吧。前几天还在报道河南的菜快烂到地里啊。我打电话回家,青菜2块多一斤。
1) 中国是全球最大工业国,一直都是供过于求,生产力过剩
2)中国居民消费以工业品为主,服务业消费为次
3)中国政府没有像美国这样疯狂印钱
4)中国有资本管制,美国疯狂印钱对中国国内物价影响比较小
还有人看中国统计局的数字了吗?
其实说到底,就是你这号人过于无知,不知道经济增长数字都是剔除通胀后的real number...
而中国的阶级组成并未因为疫情发生特别大的变化,这也是稳定的原因
猪肉之前太便宜了,一斤十来块,养猪的都亏死了,现在涨到正常价格了
美国统计局的数字我也一样看啊!
我觉着你说的靠谱,涨价10-30%有可能,翻番的东西应该很少,综合下来涨价不多吧。房子跌价了,这估计能够拉下来一大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