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美国太孤独了。 玉骨遥 发表于 2022-11-19 20:13
中国人自杀的也不少。特别是老人和农村妇女,自杀率很高的 西岸玫瑰 发表于 2022-11-19 20:38
哎 好可怜 Presentgift 发表于 2022-11-19 20:52
高中生,大学生自杀越来越常见。社会的,家庭的隔阂显然是很严重的,加上新冠一代的青少年接下来的几年抑郁,轻生的怕是更加多。 ll4321 发表于 2022-11-19 21:10
没过多久Chen就只身飞到美国,从语言班开始过渡学习。 语言班?认真的吗? aiyamayayongle 发表于 2022-11-19 22:01
学生自杀的也很多。只不过都不报道。 uglysusan 发表于 2022-11-19 20:47
这个住宿环境比国内大学差好多 lindawan 发表于 2022-11-19 23:48
我上大学的时候,前后几届都有自杀的,只有一个女生,其他全部是男生,跳楼上吊服毒都有,那个女生还是双重手段。服毒那个男生是受不了自己不再是中学那样尖子生,泯然众人,其他几个都和感情纠葛有点关系。此外女生精神分裂了几个。那时没有社媒平台没有自媒体,不报道,校内也尽量压住消息,理由是怕其他人受刺激也产生自杀念头或崩溃。 Ruth 发表于 2022-11-19 21:40
两个人一间已经很好了吧?国内本科生宿舍人更多吧?房间摆设有些乱,那是自己没有好好收拾 purplelavender 发表于 2022-11-20 00:53
Chen的善良体现在一件件小事中,母亲说:“有一次全家人去吃火锅,吃完打包了很多菜。在回家的路上,女儿注意到一个在垃圾桶里拾荒的女人。女儿看着手中的食物,决定把这些吃的送给这个拾荒的女人。” “Chen问这个女人是否可以帮她一个忙,把剩下的食物处理了。” 这样的做法是让拾荒者可以体面地收下食物,Chen对一个陌生人都如此体贴、尊重,这种细节让大家动容。 2021年,Chen收到了四所大学的录取信,她选择了美国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没过多久Chen就只身飞到美国,从语言班开始过渡学习。
正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孩子,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据报道,10月14日晚上12点过,母亲和女儿高兴地聊了二十多分钟,然后从此和女儿失联。 接下来几天,母亲连续给Chen发消息,都没有收到回复。因为女儿经常和母亲沟通,所以几天不回消息的情况从未发生过。母亲此刻已经心急如焚。
在写邮件、发微信,也都没有任何回应后。母亲找到了校友群,希望有人能帮助联系一下,看看发生了什么。 据报道,这之后,很快有人添加了母亲的微信。但一番寻找之后也没有结果,女儿甚至没有去上课。 此时,Chen失联了近4天,还一直找不到人。联想到最近美国大学的种种案件,母亲已经焦急万分。 10月18日凌晨,母亲接到电话,称孩子找到了,让人悲痛的是,警察找到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据报道,警方在女儿校外的公寓发现她的遗体,因为当时房间内留有遗书,所以警方认定这是一起自杀事件。
他的死因同样归结于“意外”,但据他父亲在脸书上称,很大一部分是抑郁消沉。
学校也提议,大家把买鲜花的钱省下来,直接帮助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建设,是最重要的。
他曾是个全面的人才,专业为化学和生物工程,同时准备考取环境研究证书;合作出过一本关于蜜蜂的书;获得过国家游泳比赛的杰出奖项,也是出色的田径运动员……
张凯文合写的书
走到这一步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张凯文出生在精英家庭,父亲就是普林斯顿毕业的,凯文从小学开始接受精英教育;
他在比佛利山庄读昂贵的私立小学,高中的暑假到密歇根大学实习,帮忙研究项目,提前修学分,还兼顾管理密歇根的“社区花园”。
与国内的鸡娃无两样,美国人早早就要为娃上名校做准备,金钱,精力,社交,一切资源火力全开,紧凑地运转。
孩子成为了机器,见人就笑,见题就解,各类加分活动来者不拒,最终如愿以偿敲开了名校的大门。
当名校的门一打开,他们发现,这份苦,是螺旋式的,没有尽头的。
长时间的压榨,一味忽略个人真实需要,危害最终会突破心理层面,渗透到身体健康上来。
他们既没有享受到快乐童年,又要继续在成人世界里厮杀,没有中场休息的时候,崩溃一触即发。
这些孩子,如果你问他们的内心真实感受,他们自己都不见得知道,因为常年的循规蹈矩,他们已经被培养得不痛不痒了。
年轻的留学生张一得,在美国学校因抑郁而自杀,让人倍感唏嘘。
为啥?
先来看一组他们的“鸡娃”成长轨迹:为让孩子上藤校,保住阶级或向上跃升,美国家长必须将失败率降到最低。
在美国,“幼儿竞争”从孩子2-3岁就开始了,经过智商测试,被评为“小精英”后,进入天才班,还要在课外请tutor,一对一辅导,进行超前学习。
特长不能落下,美国看重体育特长,篮球,曲棍球,游泳,拳击什么的走起。
没有休息时间,“快乐童年”无指望,“小小少年”更是充满烦恼。
学校对父母的履历要求也很严格,父母要至少一人有时间陪孩子听课,消遣,如果两人均工作忙碌,没空陪孩子,很有可能被学校拒收……
既要钱,又要闲,软硬实力都要抓,增加了头疼指数。
美国高中有个臭名昭著的“金字塔”,从顶级到底层人群,等级结构清晰。
这种风气吧,学也不是,不学更不行,很容易扰乱一个人的注意力,抑郁症、躁狂症在青少年中频发。
硅谷富人区帕罗奥图市(Palo Alto),半年时间出现了三名高中生卧轨自杀的事件。
他们在全美顶尖高中就读,每天开着豪车上学,外表光鲜亮丽,交往的人群也都是商人政客,常人可望不可即,却走上一条不归路,也是常人想象不到的。
升学的压力,让硅谷自杀率,达到了美国均值的5倍!
考上名校后,人生的竞赛并未停止。
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的抑郁症、焦虑症频发,为校园最严重问题。
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孩子不能向外界寻求帮助,非自己扛着?
中国人自杀的也不少。特别是老人和农村妇女,自杀率很高的
你太可怜了
学生自杀的也很多。只不过都不报道。
高中生,大学生自杀越来越常见。社会的,家庭的隔阂显然是很严重的,加上新冠一代的青少年接下来的几年抑郁,轻生的怕是更加多。
好像不止3人
这种自杀有传染性,同学们纷纷效仿
最后一个孩子走向铁轨的时候,被跟踪的父母和父母的朋友救出
从此这个 "传染病" 就治好了
制毒自杀的时候,他老爸回家见状欲救,结果2人都被毒死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前后几届都有自杀的,只有一个女生,其他全部是男生,跳楼上吊服毒都有,那个女生还是双重手段。服毒那个男生是受不了自己不再是中学那样尖子生,泯然众人,其他几个都和感情纠葛有点关系。此外女生精神分裂了几个。那时没有社媒平台没有自媒体,不报道,校内也尽量压住消息,理由是怕其他人受刺激也产生自杀念头或崩溃。
语言班?认真的吗?
22 岁上大一。语言班过渡很正常。
我一个在西安当教授的同学告诉我,今年他们学校自杀的学生已经两位数了,但是根本就不报道的
国内这样的女孩子,可以活得很好
跑出来的,要么生活得很好,要么大概率不如不出来
22岁读大一,看起来学业也不顺利。
两个人一间已经很好了吧?国内本科生宿舍人更多吧?房间摆设有些乱,那是自己没有好好收拾
这个是老黄历了。。。综合起来比不一定谁多,当然我说的是疫情之前!
美国学费 是欧洲的 N倍以上,房租, 物价是德国的 10 以上
去美国读语言 真是有钱
学校封锁其实是对的。其他抑郁的年轻人很容易听到消息而产生跟风心理。
那个宿舍图是示意图吧? 如果当事人住2人一间的宿舍自杀在宿舍里,怎么几天才发现? 正好室友度假去了?
我的大学期间还真没听说过,可能那时候压力不大? 不过有个女生特别嫉妒我欺负我,我也不知道为啥,据舍友说是因为接受不了自己不再像高中那样优秀。 这女生可能太善良敏感了 , 想不开。 所以长寿的大都没心没肺的想得开。 情深不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