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4楼alloccupied的帖子 NASA今年两次故障推迟SLS发射,天朝各论坛讨论的热度和春节一般。 Athen2015 发表于 2022-11-16 19:25
当地时间11月16日凌晨,随着倒计时完成,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搭载“猎户座”飞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发射升空。 这次期待已久的发射是在多次推迟后进行的,寄托了美国重返月球的梦想。预计约有 100000人在海岸观看了发射,火箭升空时照亮了夜空。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搭载“猎户座”飞船的“太空发射系统”是NASA史上最强大的火箭。在太空中,它将部署10颗立方体卫星,在深空执行各种工作,涉及研究辐射如何影响DNA、月球上寻找水或冰。这次任务将持续约25天。 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2/11-16/9895680.shtml 下面看一龙的星舰今年是否会发射,星舰是目前最大的火箭。 itspid 发表于 2022-11-16 07:26
天朝各论坛酸到家了 因为这个 Athen2015 发表于 2022-11-16 19:07
不用天朝论坛,我们这也有贴在“热议”啊,我这种完全对这些没兴趣的都知道美国有火箭又漏油了什么的 jyjxdmm 发表于 2022-11-16 19:27
觉得sls太贵了 一个火箭就是400亿美刀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11-16 19:37
同没有觉得有这样的现象,绝大多数国内论坛最近都在讨论放开疫情防控的事情,微博上为数不多的讨论SLS的大部分是科技或者科普博主,发射成功后都是恭喜的帖子。倒是注意到前两次发射失败以后,有几个伪科学博主开始疯狂转这边关于登月阴谋论的老内容,还赚到不少眼球(感觉国内大部分人没听说过这个阴谋论,从小教的都是美国登月成功是真实的) computer101 发表于 2022-11-16 19:56
虎扑论坛里,多年前,就定期会出现美国登月阴谋论的帖子了,每次的热度都很高,支持阴谋论的,眼见着从最开始的不多到一步步增加,不过后来我一看到这种标题就绕道了,所以不知道现在那里支持阴谋论的是不是已占多数了。 alloccupied 发表于 2022-11-16 20:02
没觉得。昨晚开始我订阅的各公众号就开始发庆祝贴。评论区也挺正面的。 niuheliang 发表于 2022-11-16 19:45
澎湃,正儿八经的新闻机构,而且属于相对客观的,都满地流醋。我看过国内新闻一般就看看澎湃和财新那些,看到关于sls的报道还是比较意外的。 红豆酒酿 发表于 2022-11-16 20:55
因为国内大部分人只知道宇航员上天了, 对航天历史,地球轨道和深空旅行的不同, 根本没有任何概念, 加上一些媒体的故意歪曲和鼓动。 Czboy 发表于 2022-11-16 21:10
以最核心的近地轨道推力 作为重型火箭比较: 当年美帝登月的土星五号是140吨 马斯克的猎鹰是64吨 这次SLS 是70吨 下一阶段是105吨 天朝最新的长征5B是25吨,天朝规划中的新火箭150吨 Athen2015 发表于 2022-11-16 19:33
回复 24楼takeaway的帖子 才注册一天的新I D, 给大家展示了什么叫酸 Athen2015 发表于 2022-11-16 21:59
来认识一下Artmeis 团队的成员, 都很精神, 老美的精英就是很拿得出手 https://youtu.be/BC5khqpKovU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https://www.youtube.com/embed/BC5khqpKovU pwwq 发表于 2022-11-16 22:08
这个应该2017年首发的,前后推后了10多次 大妈诠释了什么叫一挫折就翻白眼,一成功就得瑟 过去5年假装看不见,现在咄咄逼人。 jeso1 发表于 2022-11-16 22:06
里面那个韩国小哥Jonny Kim以前在华人讨论过的牛人。 Navy Seal, 哈佛,NASA, 别人只能干一件的事情他全都能整一遍。 fitwoman 发表于 2022-11-17 07:47
非常棒!美国人是默默干大事的,常常出其不意出大招,不像厉害国,和国民,吹牛第一,动不动就赢嘛了,失败也能赢嘛了,邓小平时期的低调干大事挣大钱的风格全无,习上来后,他们个个都是义和团。登月阴谋论不是厉害国的发明,是个别美国人自己说的。早在30年前就在美国discovery里第一次看过,要是在厉害国,你们哪敢啊?有人说自己国家登月是假的,你敢让发表吗?绝对封杀啊。 Fgg1234 发表于 2022-11-17 07:23
很多白人 黑人女生啊 这里都多同学 天天说美国女生数学物理不行 Lidl 发表于 2022-11-17 04:59
没办法,美国如今连航天也逃不开政治正确,Artemis是Apollo的孪生姊妹,这个mission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送女性和少数族裔上月球 frogette 发表于 2022-11-17 09:30
真棒!baby boomer那一带被Apollo鼓舞,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被Artemeis所激励,人长大过程总是要有一些榜样的力量的 frogette 发表于 2022-11-17 09:27
这火箭用的可是现成的发动机技术,还这么拉胯… goodchange 发表于 2022-11-17 10:41
Artemis 团队成员 Jasmin Moghbeli 伊朗裔二代,麻省理工本科,大学排球队,篮球队, 海军陆战队服役,武装直升机飞行员,军衔中校 现在又成了宇航员 amazing https://youtu.be/NYlahjl_9gM pwwq 发表于 2022-11-17 13:14
很励志啊。伊朗裔都混得开。华裔还有啥可以抱怨要海龟的。 niuheliang 发表于 2022-11-17 13:23
激动人心的新闻,帖子却有点冷清。小菜鸟 发表于 2022-11-17 03:52
虽然老有人说啥DEI矫情,但看到这么diversified的宇航员团队真棒! shubashuba 发表于 2022-11-17 13:44
长5也“漏油”。“漏油”是液氢燃料的特点。一边漏一边灌,直到点火发射。StarShip不用液氢,没有发射台上的“漏油”问题。 niuheliang 发表于 2022-11-16 19:47
马斯克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表示,SpaceX开发的大火箭星舰可发射有效载荷最高达300吨。 有网友日前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图片,比较了几枚知名火箭及航天飞机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并评论“星舰的能力是惊人的”。马斯克随即回复,与NASA载人登月火箭土星5号在相同参考轨道上,“优化后的完全可重复使用星舰运载能力约为150吨。在消耗模式下,星舰有效载荷为250吨-300吨。” 一龙的新火箭是猛禽,如果重复使用能成功,他比NASA和各国政府要牛B得多。 itspid 发表于 2022-11-16 22:01
starship booster的33个猛禽捆绑还没有试验过,到现在为止炸了那么多次的都只是上面级,问题是上面级再好自己也上不去 xzzhu22 发表于 2022-11-17 18:02
实际上starship总共有八次升空,炸了八次,包括地面炸的三次。猛禽到现在一台都还没上过天,相当于SLS的主发动机,SLS只有四台,猛禽33台,这要是能做成,再吹也来得及 xzzhu22 发表于 2022-11-17 18:15
宇航员是地表综合实力的王者,要求肯定很好,能选出更多这样的女性是好事呀。 中美律师集团 发表于 2022-11-17 10:18
20亿美元。另外几百亿是前期研发成本。当然SpaceX来说,20亿太贵了。NASA给SpaceX的登月合同也就20亿。 niuheliang 发表于 2022-11-16 19:48
回复 68楼的帖子 商业公司需要做的是价廉物美。需求会来的。举例说,美国科学家们准备搞12米口径可见光天文望远镜取代哈勃。哈勃只有2米多。技术进步了。还有太空酒店(天空之城/云顶天宫)。企业家们都在算。只要火箭成本跌破位一个新兴行业就崛起了。 太空酒店其实已经开搞了。现在附加在国际空间站上。过几年有一定规模后分离独立出来。 niuheliang 发表于 2022-11-17 21:54
太空酒店这个应该会会不错。有可以维持的商业模式,后续才能支持包括科研在内的多元发展。 我两个ex 一个剑桥天体物理的一个欧洲宇航局的 唉 我脑子进大洪水了给作的分了 awesome010 发表于 2022-11-18 02:11
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2/11-16/9895680.shtml
下面看一龙的星舰今年是否会发射,星舰是目前最大的火箭。
我的理解中,“酸”这种感觉,应该出现在接近的竞争对手中吧。
酸是一种妒嫉的表达 因为自己做不到 而不是差不多
NASA今年两次故障推迟SLS发射,天朝各论坛讨论的热度和春节一般。
不用天朝论坛,我们这也有贴在“热议”啊,我这种完全对这些没兴趣的都知道美国有火箭又漏油了什么的
觉得sls太贵了
一个火箭就是400亿美刀
没觉得。昨晚开始我订阅的各公众号就开始发庆祝贴。评论区也挺正面的。
长5也“漏油”。“漏油”是液氢燃料的特点。一边漏一边灌,直到点火发射。StarShip不用液氢,没有发射台上的“漏油”问题。
20亿美元。另外几百亿是前期研发成本。当然SpaceX来说,20亿太贵了。NASA给SpaceX的登月合同也就20亿。
同没有觉得有这样的现象,绝大多数国内论坛最近都在讨论放开疫情防控的事情,微博上为数不多的讨论SLS的大部分是科技或者科普博主,发射成功后都是恭喜的帖子。倒是注意到前两次发射失败以后,有几个伪科学博主开始疯狂转这边关于登月阴谋论的老内容,还赚到不少眼球(感觉国内大部分人没听说过这个阴谋论,从小教的都是美国登月成功是真实的)
虎扑论坛里,多年前,就定期会出现美国登月阴谋论的帖子了,每次的热度都很高,支持阴谋论的,眼见着从最开始的不多到一步步增加,不过后来我一看到这种标题就绕道了,所以不知道现在那里支持阴谋论的是不是已占多数了。
虎扑倒是挺有可能,我平常基本就是刷刷微博,很难得看到这样的内容
公众号写这个的都是科普的, 态度自然比较正常。 像论坛,譬如虎扑,那就是推迟发射-帖子热火朝天, 发射成功- 酸老推迟和推力不够超强
Nixon和Trump是非常像的两个人。为了达到目的,不计手段。 是阴谋论还是事实?这些都是高级机密,我们普通人怎么可能知道。 希望把Trump带回家的文档全部公开让我们看看。
这次任务除了释放卫星之外,就是检验猎户座在地球轨道之外的各种性能,今后深空旅行的防辐射要求很高。
按计划spaceX的星舰下月发射,这是更期待的。
澎湃,正儿八经的新闻机构,而且属于相对客观的,都满地流醋。我看过国内新闻一般就看看澎湃和财新那些,看到关于sls的报道还是比较意外的。
一个五十年前就可以登月的国家,如今费力气重新发射火箭,竟然让天朝酸,让这的梅花讨论骄傲,半个世纪,改变了很多啊
因为国内大部分人只知道宇航员上天了,
对航天历史,地球轨道和深空旅行的不同,
根本没有任何概念,
加上一些媒体的故意歪曲和鼓动。
你楼上就是没有任何概念的那种 只知道登月了,有什么稀奇,肯定是走下坡路了,弯道超车赢麻了,哈哈哈
才注册一天的新I D, 给大家展示了什么叫酸
马斯克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表示,SpaceX开发的大火箭星舰可发射有效载荷最高达300吨。 有网友日前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图片,比较了几枚知名火箭及航天飞机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并评论“星舰的能力是惊人的”。马斯克随即回复,与NASA载人登月火箭土星5号在相同参考轨道上,“优化后的完全可重复使用星舰运载能力约为150吨。在消耗模式下,星舰有效载荷为250吨-300吨。”
一龙的新火箭是猛禽,如果重复使用能成功,他比NASA和各国政府要牛B得多。
怎么酸?
160贴半斤八两
都很精神,
老美的精英就是很拿得出手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BC5khqpKovU
很多移民的二代
很多白人 黑人女生啊
这里都多同学 天天说美国女生数学物理不行
他们新的是长9,500T
抬头见ID, 你们几个版上蹦跶了几个月扎小人满心想看炮烛,现在特别郁闷失望吧,自卑自大无知无畏的可怜人阿LOL
里面那个韩国小哥Jonny Kim以前在华人讨论过的牛人。 Navy Seal, 哈佛,NASA, 别人只能干一件的事情他全都能整一遍。
高中毕业 直接去参加的海军
二十年前喊着美国二十年后都有月面基地了,二十年后登月重启,火箭入天了,一群梅花大唱赞歌,顺便贬低下长九,到底谁在酸啊
真棒!baby boomer那一带被Apollo鼓舞,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被Artemeis所激励,人长大过程总是要有一些榜样的力量的
客观的说中国的航天也是很厉害的
没办法,美国如今连航天也逃不开政治正确,Artemis是Apollo的孪生姊妹,这个mission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送女性和少数族裔上月球
每个人的背景都不简单
貌似中国航天其实很低调吧。美国可不像默默干大事的样子。
看得好激动
宇航员是地表综合实力的王者,要求肯定很好,能选出更多这样的女性是好事呀。
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
空军学院本科 麻省理工硕士 空军服役,军衔上校
Baby boomers 是最丢人现眼的一代
技术路线问题。长5和长9也会一样。液氢在物理上是很困难的材料。低温、泄漏,等等。申请科研课题搞科研发文章的最爱,但工程上不是最佳选择。在商言商,越容易的材料才能成本越低。才越多吃瓜群众负担得起。不是少数几个人能到月球和火星。
伊朗裔二代,麻省理工本科,大学排球队,篮球队, 海军陆战队服役,武装直升机飞行员,军衔中校
现在又成了宇航员
amazing
很励志啊。伊朗裔都混得开。华裔还有啥可以抱怨要海龟的。
哈, 再来一个励志的 Artemis 团队成员,Frank Rubio, ”劳模”裔二代,萨尔瓦多父母移民美国,定居迈阿密,西点军校本科(单亲妈,家里经济可能也拮据),黑鹰直升机飞行员,现在是宇航员,
amazing
这个火箭太贵。只是过渡产品。用不了几次。美国评论区的确不受待见。
不过看了一个自媒体说得有道理。这几百亿美元是必须的。如果SLS爆炸,那么登月计划可能就要取消。那么也就没有(登月的)StarShip了。
虽然只有几十亿,但对SpaceX和StartShip而言可能很致命打击。分几百亿给各利益团体抬轿,StarShip能拿几十亿,也是人类科技大跃进。
StarShip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几年下不来。世界不缺亡命之徒。但美国政府的合同,特别是运人的合同,要求还是很严的。不能说人家官僚。就像客机,安全不能开玩笑。
啪啪打脸那些天天想让这边美华进集中营的大歪宣自干五!
中学在 大华府 北维长大,
空军学院本科毕业,
我家一个小学娃有一年班里搞一个活动, 每个人做个剪纸小工艺品, 可以是任何的题材, 来表现你父母所来自的国家的文化特色, 最后在学校的走廊里贴出来,做为一个展示作品,
全班大概28个学生, 大概有20个左右移民二代, 来自 中国,泰国,菲律宾,日本,俄罗斯,尼日利亚,加纳, 台湾,爱尔兰,韩国,墨西哥,土耳其,萨尔瓦多,印度,巴基斯坦,大概想起来的这么多,
当时看了那个展览感觉很有意思,很震撼
我看过一个他的一对一访谈,他出身于一个典型的家暴家庭。父亲是韩国移民, 长期虐待他母亲和他们兄弟。最后一次在他读高中时发展到拿枪威胁他母亲和他要杀了他们。他们母子侥幸逃脱后报警,他父亲躲在家里的阁楼上,后被警察击毙。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他没长歪,温和乐观坚定,还一步步取得现在的成就,让人敬服。
是和燃料的物理特性决定的。在所有元素中,氢原子最轻最小,所以液氢在低温高亚环境下也最难处理
好厉害,又很励志
其实SLS这次的推力已经超过土星5号,但是有效载荷却要低一些,这也许和现今国际上普遍的火箭发射对环境安全的更高规范有一定关系。换句话说,如果放在同一个时代,SLS的有效载荷肯定要要超过土星5号
可能因为这次SLS的2级是个笑话。NASA没赶出来。结果一级大炮带了个蚊子2级。预计要到Flight #4(2027年)才能解决。这次其实是1级的试射。
我也想说说StarShip这个问题。StarShip太牛。NASA也hold不住。不仅仅是火箭的问题。发射场地都得重新设计建造。
33个引擎点火7400吨推力冲击地面没有任何现有发射场能受得了。14个引擎点火已经炸得加固水泥碎块满天飞舞。之前有红热水泥块飞到场外烧了多少英亩动物保护区野草就不说了。
NASA和FAA非常担心5000吨的StarShip(凌空)爆炸。可能会是除了核武器人类最大的爆炸。现在SpaceX在肯尼迪发射场新造一个发射台。一旦爆炸也别殃及现有的发射设施。
也许万吨巨船的时代也快要来临了。
看来真有平行世界。我的平行世界里,StarShip只升空了7次。分别是SN5、SN6、SN8、SN9、SN10、SN11和SN15。所有发射都成功。没有一次因为火箭原因爆炸。SN5、SN6和SN15都算完全成功。
5千吨相当于是一个驱逐舰的排水量,这个重量往天上飞,还是很震撼的
其实对于这种商业公司来讲,可能技术进步主要一个制约之一是缺乏客户方面的需求。类似的,对于NASA来讲其中一个主要的制约则来自于普通民众是否愿意支持巨额的费用来进行发展
本不想歪楼,忍不住和层主探讨:就像红酒比赛盲测才公平,结果主办方要求前三名得有一个来自Napa的,结果搞得即使Napa的酒本来就是最好的,也让观众有疑惑,这对谁长远看来都不公平
商业公司需要做的是价廉物美。需求会来的。举例说,美国科学家们准备搞12米口径可见光天文望远镜取代哈勃。哈勃只有2米多。技术进步了。还有太空酒店(天空之城/云顶天宫)。企业家们都在算。只要火箭成本跌破位一个新兴行业就崛起了。
太空酒店其实已经开搞了。现在附加在国际空间站上。过几年有一定规模后分离独立出来。
12米口径可见光望远镜!如果真发射了,那就太牛了。和James Webb一起就成了绝代双骄
需要多少钱,有眉目吗?James Webb项目的花费可是百亿美元量级的
可见光望远镜可以在近地轨道。像哈勃一样。坏了也容易派人去修。不需要韦伯那样永远躲在地球阴影里。发射和运行成本可以低很多。
卡尔萨根太空望远镜目的是寻找地外生命。设计目标是直接看到外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并获得其反射光谱。因此可以判断其大气层内是否有生命迹象。设计口径需要12米。
目前报价100亿美元。如果用SpaceX发射,估计发射成本2亿就够了。98亿用于制造和运营望远镜。
确实,这个还是要看私人公司能不能顶上。其实一个space x也不行,需要再来一两个这种级别的竞争,会发展得很快。
太空酒店这个应该会会不错。有可以维持的商业模式,后续才能支持包括科研在内的多元发展。 我两个ex 一个剑桥天体物理的一个欧洲宇航局的 唉 我脑子进大洪水了给作的分了
SpaceX火箭能重用十多次,单次价格令人发指地便宜。2021年占领了全世界一半的发射市场。剩下那一半怕很多是其它国家所谓国家安全合同。不能让美国发射的。
最新报价不太清楚,但虽然燃料等有通涨,把170磅重的个人送上近地轨道,7万美元应该够了。没仔细算,环绕月球再回来应该不用20万美元。当然,太空旅行不仅仅是把人送上去,还有宇航服,氧气,食品和水等等。但总体而言,不再是高不可及的未来。
为期一周的环绕月球旅行,就像游轮一样,如果报价1百万美元,应该也会被挤爆头。年轻人可能有顾虑。老人特别是terminal疾病的,就不会觉得有什么风险。
SpaceX的重型猎鹰将把空间站送到月球轨道。多发射几个,超过1周的旅行,甚至再那里临终,也将成为可能。以后去世,可以简称升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