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早上发射,这么快又漏油了? 管他漏不漏,明天点火吧。大不了当个烟火看 玉骨遥 发表于 2022-11-15 22:37
咋搞的 Eml 发表于 2022-11-15 22:42
原定加州时间今晚10:04发射 https://www.kare11.com/article/news/nation-world/nasa-artemis-mission-wednesday-launch-attempt/507-01ddd45f-dbef-4cf9-8934-0d279ee4e605 第三次上发射架喽,让我们看看事不过三这句话还管用不管用 ------ 更新:replenish valve泄露速度逐渐加快。发射总指挥已经派遣red crew去发射架现场维修加注满燃料的火箭 上一次有人现场维修满燃料的火箭,炸死了包括一名苏联元帅在内的57人。。。祝这3名red crew好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delin_catastrophe helloterran3 发表于 2022-11-15 22:32
现在NASA不是有live直播吗?还是准时发射。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消息,大家也不去认真确认一下。 shuzzy 发表于 2022-11-15 22:45
现在给他们寄一圈胶带不知道来得及不? mindstorm 发表于 2022-11-15 22:48
回复 8楼helloterran3的帖子 能去听NASA的英文直播吗? shuzzy 发表于 2022-11-15 22:49
red crew正在火箭底下拧螺丝,这个活干好了就能发射, 这个活干不好就发射不了 15分钟以后就知道结果了 helloterran3 发表于 2022-11-15 22:53
red crew已经结束维修,正在离开发射台 接下来由发射团队确认泄露是否修复。如果没有的花,可能会反复几次 helloterran3 发表于 2022-11-15 23:05
根本就不用看,即使发射成功了,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危险。 成功几次,然后和哥伦比亚号一样爆炸了,有意义吗? 这种本来就应该要避免。 minqidev 发表于 2022-11-15 23:16
说实话,每次发射过程都有各种问题,没有发射是100%顺利。 这个只是在公开转播细节给大家看。 Czboy 发表于 2022-11-15 23:25
这角度舔的可以 Silverwing 发表于 2022-11-15 23:32
( ̄▽ ̄)", 载人可不能有失败的。 失败的结局就是航天飞机不用了。 minqidev 发表于 2022-11-15 23:37
NASA不应该派人去拧螺丝,派上此人去现场就舔得不漏了,那也是一个人才,能够从各种角度舔得舒服,能力杠杠的 brama 发表于 2022-11-16 00:39
你们啊! 就是阴暗心理作怪! 更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Czboy 发表于 2022-11-16 00:41
哈哈,你也不看看你说的话,还能找到比你心里阴暗的人吗? brama 发表于 2022-11-16 00:47
雷达故障已经排除, 为此中部时间11:25停止倒数30分钟, 预计中部时间11:55恢复发射倒数。 Czboy 发表于 2022-11-16 00:34
不是雷达故障,是传送雷达数据的网关故障 lol 这条链路不通,火箭一旦出事自毁信号都发不出去 helloterran3 发表于 2022-11-16 01:06
航天飞机自1981年开始,总共执行了135次飞行任务,发生2起重大事故。 而且每次发射成本远超预期,接近3亿美元,所以宇航必须私有化。 Czboy 发表于 2022-11-15 23:40
这个真的基本没戏了吧 唉。 现场参观过火箭发射的路过。 awesome010 发表于 2022-11-16 01:22
现在是飞船和火箭连接处的腻子,没错真的是腻子,快要掉下来了 发射指挥正在评估这个东西掉下来会不会伤到箭体。 发射仍然无限期暂停于T-10分钟。 helloterran3 发表于 2022-11-16 01:25
这活难道是当初图便宜去home depot 找到老墨做到? facet 发表于 2022-11-16 01:28
这个实际上看点是Orion 猎户座深空飞船 看看它之后二十多天的表现怎么样! 更期待下面Space X的starship首次轨道飞行 Czboy 发表于 2022-11-16 02:18
祝贺发射成功!下次就是载人飞船了。 fibril 发表于 2022-11-16 02:15
就这种水平 ,还要上月?太不负责了,谁敢坐啊 jianiao96 发表于 2022-11-16 07:17
这个你别担心,估计轮不上你坐的。 fitwoman 发表于 2022-11-16 07:47
还下次 ,还有下次吗? 太不负责了 jianiao96 发表于 2022-11-16 07:18
除了历史上土星五号和前苏联巨兽, 这是现在唯一可用的超重型运载火箭。 放一万个心, 会有N多下次。 长九图纸验证中, 长五也是几经周折才发射成功的。参与火箭制造的厂家都是美国顶级军工企业, Aerojet Rocketdyne,Northrop Grumman, Boeing 和洛克希德马丁, 其中波音是主承包商。 bud 发表于 2022-11-16 09:11
我只想问,火箭残骸,nasa有没有说会落在哪? alama 发表于 2022-11-16 06:56
除了历史上土星五号和前苏联巨兽, 这是现在唯一可用的超重型运载火箭。 放一万个心, 会有N多下次。 长九图纸验证中, 长五也是几经周折才发射成功的。参与火箭制造的厂家都是美国顶级军工企业, Aerojet Rocketdyne,Northrop Grumman, Boeing 和洛克希德马丁, 其中波音是主承包商。 下面看小马的了, 美国厉害的地方是没有竞争, 创造条件也要挑起竞争。 小马更厉害, 单挑 Aerojet Rocketdyne,Northrop Grumman,Boeing 和洛克希德马丁。 bud 发表于 2022-11-16 09:11
这篇文章回答了你的疑问: https://www.google.com/amp/s/amp.theguardian.com/world/2022/jul/31/nasa-criticises-china-after-space-rocket-makes-uncontrolled-return-to-earth Czboy 发表于 2022-11-16 09:27
现代世界上主流的火箭在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这一点,不会让一级火箭以无控随机的方式落回地面 lyksj 发表于 2022-11-16 09:39
回复 75楼Czboy的帖子 五十年前就可以登月了,如今再发射个火箭一地鸡毛。堂堂NASA结果要找个发射二手火箭的合作,也得亏自恨大妈下得了心去吹 takeaway 发表于 2022-11-16 09:51
回复 78楼Czboy的帖子 之前的太空望远镜,和这次火箭拖了多久,耗资多少,还是有六十年代发射成功的技术积累下。可别再吹了,一整就中国是美帝几十年前的技术,问题美帝如今它几十年前的技术都复制不来。 takeaway 发表于 2022-11-16 10:34
现在更注重新技术,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特别地球轨道的开发历经60多年,已失去很多科学探索价值。 私有化是一个方向:NASA的下一代近地轨道太空站Orbital Reef 已经授予亚马逊,Sierra Space和波音组成的集团,项目正在进行中,计划2027年投入运行。 今后不但让专业研究员,也让平民能够进行地球轨道的太空旅行。 Czboy 发表于 2022-11-16 10:56
普通人(有钱人)太空旅行,那得浪费多少资源,这个时候为啥没有人说? shoon_yee 发表于 2022-11-16 11:08
必须知道自己的斤两,要不然会被洗脑, 更会再出现亩产万斤,全世界水深火热就我最幸福的大笑话: 1965年,人类首次太空行走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阿波罗计划 1971年,人类第一个空间站礼炮号发射成功 1971年,人类首个飞行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1982年, 航天飞机发射成功, 总共执行135次任务 1986年, 首个多模块长居太空站和平号空间站成功 1998年, 多国合作的国际空间站投入运行 迄今为止,来自20个国家,263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工作过。 迄今为止,来自40个国家超过500名宇航员成功登上过太空。 Czboy 发表于 2022-11-16 09:46
有人知道starship 已经炸了几次吗? xzzhu22 发表于 2022-11-16 14:42
不懂就問:spaceX 不是有运载火箭吗? 为什么说月亮女神是除了土星和巨兽外,唯一? 谢谢 半个马和甲 发表于 2022-11-16 10:36
全世界都担心啊,毕竟美国人命也是命 稳步就班 踏实一点不好吗 多试验几次 这么草率干嘛 ,又没人和美国抢 jianiao96 发表于 2022-11-16 08:56
花絮:刚刚直播采访了去紧液氢阀门的“red crew敢死队”,回答很有趣 训练了几十年,这是第一次实际操作,一点都不紧张 helloterran3 发表于 2022-11-16 03:14
某人十年养出的小将和他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克隆阿,自卑又自大无知无畏还自我感觉特好lol sunychen23 发表于 2022-11-16 16:11
黄皮自恨大娘可是真心喜欢我漂亮国的一切呀,包括被推下纽约地铁 Cyabce 发表于 2022-11-16 18:28
https://www.kare11.com/article/news/nation-world/nasa-artemis-mission-wednesday-launch-attempt/507-01ddd45f-dbef-4cf9-8934-0d279ee4e605
第三次上发射架喽,让我们看看事不过三这句话还管用不管用
------ 更新:replenish valve泄露速度逐渐加快。发射总指挥已经派遣red crew去发射架现场维修加注满燃料的火箭
上一次有人现场维修满燃料的火箭,炸死了包括一名苏联元帅在内的57人。。。祝这3名red crew好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delin_catastrophe
----- 更新:发射升空!有史以来推力最大,运力第二大的火箭终于上天了!
最新消息:一台引擎故障,靠剩余3台引擎延长工作时间,成功进行了一二级分离。
花絮:刚刚直播采访了去紧液氢阀门的“red crew敢死队”,回答很有趣 训练了几十年,这是第一次实际操作,一点都不紧张
咋搞的
晚上睡不着的有福了,现场直播 NASA to live-stream SLS rocket fuel leak repair test
要是漏油还能发射, 是不是很牛
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technology/science/nasa-artemis-1-launch-live-updates-8269515/
red crew的任务就是钻到火箭底下手工把密封螺母拧紧点。。。
如果他们拧不紧或者拧了没效果,发射必然终止。因为液氢火箭必须持续补加燃料直到发射前几秒。而现在因为燃料泄露,无法补充燃料。
能去听NASA的英文直播吗?
口香糖可以吧
red crew正在火箭底下拧螺丝,这个活干好了就能发射, 这个活干不好就发射不了
15分钟以后就知道结果了
会不会炸?
Red team 已经完成作业,离开发射架。
他们发现visible loose,也许是好消息。
red crew已经结束维修,正在离开发射台
接下来由发射团队确认泄露是否修复。如果没有的花,可能会反复几次
70万磅的燃料,这个工作有一定危险性, 如果是Mobile launch pad的燃料valve泄露 , 可能问题不大。
说实话,每次发射过程都有各种问题,没有发射是100%顺利。
这个只是在公开转播细节给大家看。
我更关注spaceX的starship,希望之后能够尽快轨道试射
别急,岁月静好
这角度舔的可以
这是事实,过程中细节就公开,
而不是之后写回忆录才告诉大家有多惊险。
这是目前进度:
( ̄▽ ̄)", 载人可不能有失败的。 失败的结局就是航天飞机不用了。
航天飞机自1981年开始,总共执行了135次飞行任务,发生2起重大事故。
而且每次发射成本远超预期,接近3亿美元,所以宇航必须私有化。
https://youtu.be/CMLD0Lp0JBg
但是NASA的一个雷达出现故障,正在维修,
不知道这个会不会影响发射。
为此中部时间11:25停止倒数30分钟,
预计中部时间11:55恢复发射倒数。
NASA不应该派人去拧螺丝,派上此人去现场就舔得不漏了,那也是一个人才,能够从各种角度舔得舒服,能力杠杠的
能够肉眼看到松的地方,这个组装说明得有多拉跨,简直是神了
你们啊!
就是阴暗心理作怪!
更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哈哈,你也不看看你说的话,还能找到比你心里阴暗的人吗?
我只是说个实话,
你们不但一种幸灾乐祸
而且是盼人倒霉的心理阴暗,
更不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
今晚发射窗口只到东部时间凌晨3点。
不是雷达故障,是传送雷达数据的网关故障 lol
这条链路不通,火箭一旦出事自毁信号都发不出去
你说的对的,一开始说是雷达,
上面我已经发了推特截图内容
中间的大火箭是生锈了吗?怎么这么个颜色?
私有化也无法解决你说的成本过大的问题 也就是从国家出钱变成了市场出钱而已 最终还是要普通人花钱 要解决成本过大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技术进步
现在是飞船和火箭连接处的腻子,没错真的是腻子,快要掉下来了
发射指挥正在评估这个东西掉下来会不会伤到箭体。
发射仍然无限期暂停于T-10分钟。
这活难道是当初图便宜去home depot 找到老墨做到?
怎么跟版上哭诉湾区装修工活糙的一样
看看它之后二十多天的表现怎么样!
更期待下面Space X的starship首次轨道飞行
折腾这么久 居然没事成功了 好高兴。 关注后续。
恭喜!!!!!!!
不容易 NASA 趕緊和,starship 接軌吧! 非常感谢这届政府上台后没有把项目砍了! 是个有远见的!
太不容易了!!!!!!! 美国的孩子终于又可以继续对美国太空事业有期待了!
还下次 ,还有下次吗? 太不负责了
唉这里面玄学太多了。一个火箭,单单燃料就要涉及低温和高压,这个材料就有很多限制。普通的橡皮圈肯定是不能用。又是各种管路各种控制。漏点肯定很多。这次发现loose那简直就是可喜可贺。万一是哪个焊点漏了或者是哪个已经拧紧的阀门漏了那就要头晕了
这个你别担心,估计轮不上你坐的。
要带woman和person of color
下次载人登月
全世界都担心啊,毕竟美国人命也是命 稳步就班 踏实一点不好吗 多试验几次 这么草率干嘛 ,又没人和美国抢
除了历史上土星五号和前苏联巨兽, 这是现在唯一可用的超重型运载火箭。 放一万个心, 会有N多下次。 长九图纸验证中, 长五也是几经周折才发射成功的。参与火箭制造的厂家都是美国顶级军工企业, Aerojet Rocketdyne,Northrop Grumman, Boeing 和洛克希德马丁, 其中波音是主承包商。 下面看小马的了, 美国厉害的地方是没有竞争, 创造条件也要挑起竞争。 小马更厉害, 单挑 Aerojet Rocketdyne,Northrop Grumman,Boeing 和洛克希德马丁。
希望如此
这篇文章回答了你有关火箭残骸的疑问:
https://www.google.com/amp/s/amp.theguardian.com/world/2022/jul/31/nasa-criticises-china-after-space-rocket-makes-uncontrolled-return-to-earth
这次主要是因为NASA受限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因素,对于火箭的结构特别是燃料种类的选择等等有太多的限制。很明显如果能突破各种事先设定好的条条框框,成功发射完全会顺利得多
其实在月亮女神发射之前,现役的最重型的火箭是Space X的Falcon Heavy,几个星期前刚成功发射过一次
期待Star Ship的试射
现代世界上主流的火箭在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这一点,不会让一级火箭以无控随机的方式落回地面
更会再出现亩产万斤,全世界水深火热就我最幸福的大笑话:
1965年,人类首次太空行走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阿波罗计划 1971年,人类第一个空间站礼炮号发射成功 1971年,人类首个飞行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1982年, 航天飞机发射成功, 总共执行135次任务 1986年, 首个多模块长居太空站和平号空间站成功 1998年, 多国合作的国际空间站投入运行
迄今为止,来自20个国家,263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工作过。 迄今为止,来自40个国家超过500名宇航员成功登上过太空。
五十年前就可以登月了,如今再发射个火箭一地鸡毛。堂堂NASA结果要找个发射二手火箭的合作,也得亏自恨大妈下得了心去吹
在几十年前美苏太空争霸的年代,各种限制都很少,完全是wild west, new frontier。现今世界,人们的很多安全意识都普遍增强了,很多都是以前根本不需要顾忌的。还有现在信息的流通性和实时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不一样的方式,60年代末的登月耗资巨大风险高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另外计划于2030年左右试射的长征9的payload ,才会接近60年代用于阿波罗登月的火星5火箭
自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的地球轨道探测将逐步实行私有化,NASA将逐步成为一个研究,管理和规划机构。
之前的太空望远镜,和这次火箭拖了多久,耗资多少,还是有六十年代发射成功的技术积累下。可别再吹了,一整就中国是美帝几十年前的技术,问题美帝如今它几十年前的技术都复制不来。
不懂就問:spaceX 不是有运载火箭吗? 为什么说月亮女神是除了土星和巨兽外,唯一? 谢谢
现在更注重新技术,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特别地球轨道的开发历经60多年,已失去很多科学探索价值。
私有化是一个方向:NASA的下一代近地轨道太空站Orbital Reef 已经授予亚马逊,Sierra Space和波音组成的集团,项目正在进行中,计划2027年投入运行。
今后不但让专业研究员,也让平民能够进行地球轨道的太空旅行。
地球轨道在完成科学探索使命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私人公司进入这个领域。
Orbital Reef 太空站设计效果图
这个包括中国吗,注意喔
期待下个月的星舰轨道测试
普通人(有钱人)太空旅行,那得浪费多少资源,这个时候为啥没有人说?
有效益就不是浪费,
今后太空探索会转移至深空和外星球轨道,
NASA在deep space 方面已经投入很多基础研究和探索
地球轨道的价值今后主要在卫星网的建设以及太空旅游。
艾玛,你可真单纯。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858526
为什么要复制以前的技术呢,很多东西都有质的变化,必须要用最新的技术啊,虽然都是登月,几十年以后的火箭肯定要大大的不同。这样才是进步嘛
不包括,中国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发射却不太有能力或者不太在意落地的国家。
没听说。 给科普一下?
应该至少三次,马斯克却说都是意料之中的。
好像"超级“火箭门槛的运送能力是低轨道(LEO)过百吨。 小马的starship LEO指标是150吨。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per_heavy-lift_launch_vehicle
某人十年养出的小将和他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克隆阿,自卑又自大无知无畏还自我感觉特好lol
你是不是特失望扎了几个月的小人没扎成阿
所以我说首先要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其次还要知道地球轨道和宇宙深空的区别,
特别是开发载人的深空飞船的挑战。
你知道过去义和团也一直在讥笑洋枪洋炮,
红卫兵还不是一直惦记着世界上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人。
黄皮自恨大娘可是真心喜欢我漂亮国的一切呀,包括被推下纽约地铁
这不是自恨,而是实事求是!
中国吃过刀枪不入亩产万斤土法炼钢的大亏!
很多是血的代价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