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为啥供销社重开了

d
dvdh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2013年我就参与了一个供销社类似的项目的前期策划,合作对象是中华供销总社,调研了山东几个县,比阿里的农村电商还早半年,商业模式和服务内容与就是现在供销社的那些内容,几乎完全一样,可是我们在策划阶段就把项目终止了,因为项目商业逻辑有致命问题,为了降低成本,我们最初是选择与农村已有的村镇小卖部合作,但是谈了几轮下来,我们发现我们的闭门造车弄出来的商业逻辑有问题,在把商品供给到农村的部分,当时农村实际居住人口正在快速减少,剩下的都是购买力极低的老人和低保户,把目标市场定位在日益缩减的农村人口上肯定是错误的。在初级农产品收集上,问题集中在初级农产品的几个关键问题上,第一高价值、上规模的农产品收购渠道供销社已经有专门的合资公司在搞,不愿意别人参与,而特色农产品都是规模小、非标准化、高损耗、价格核准难、物流难、库存难等等,农村合作方认为工作量太大了,而供销社在资金、物流、仓储等方面提供服务支持所需投入太大,供销总社拿不出来,最关键的是,供销社给世人的刻板印象仍然是六七十年代的供销社,很难召集到足够的人才参与进来。
其实总的来看,就是当时策划这件事的外部条件太不具备了,后来阿里也是搞了几年才起来,再后来拼多多也扎下去了,可是深层原因却不是大家看到的那样,一方面2015年后国家在农村大搞新农村建设,合并了很多小、旧、破自然村,二是大搞村村通,农村的道路、通信能力大大提升,更关键的是,城市房价上升太快,大量成家的年轻人在城市买不起房、养不起孩子就扎不下根,不得不回流到农村,而这些人给农村带来了新消费力,新理念,想在农村创业,这些年轻人后来都参与了阿里、京东、拼多多、抖音搞的各种新农人创业项目,农村电商才慢慢搞了起来,我估计国家补贴和社会资本这五六年估计在农村电商领域前后投入有几千亿,银行坏账估计还另外有一、二千亿了。
这次供销社再起来,不管商业模式如何,未来达到的通商路、稳物价效果到底如何,其社会背景其实还是目前失业太严重了,大量年轻人回流农村,国家要投入上万亿千方百计在农村和乡镇给这些年轻人创造出来大量就业机会。
p
pwwq
有他的必然和必需性
冰糖梨
ls搞反了吧,这难道不是提高城市化率么?加大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工作生活机会在各级城镇都差不多,才能提高城市化进程,真正提高全民物质生活水准。回家乡的人也不傻,留在城里买楼房不值得付出青春,回乡创业反而机会更多。
发完一刷新ls不见了,大概意思就是说要去城市化,黑人问号表情包啊……
J
Jessicali0707
看twitter说,普通人童年不幸需要一辈子去治愈,某个人童年不幸靠全国人的几辈子去治愈。 可能是某个人童年回忆杀,需要大家配合一下。
M
Melaniejj9991
2013这个时间点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