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认同。 我记得21年的时候吃屎id 50cents还没在论坛发表吃屎承诺的时候,cleaverbeaver和极少数的ids就说周期一定会来。 但那会大部分id和我都完全不信。觉得钱只可能越印越多。 现在回头看五分佩服50cents,十分佩服聪明的beaverjulie2020 发表于 2022-11-11 02:49
“马工,花工(华尔街或金融行业),油工,biotech,传统行业,都有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楼塌了的时候。” 其他工种都只有一次高楼起,然后楼塌了就再也起不来了。 只有码工起起伏伏,总有再起的时候。 beIlshirt 发表于 2022-11-11 08:21
其他工,谁说起不来了?油工现在日子好过得很,biotech 托疫情的福,也不差。我在传统行业,明年奖金根据公司预计得有base的30%多。 Tech 现在成千上万的裁,哀鸿遍野,怎么还感觉这么好? Halahi 发表于 2022-11-11 08:33
上班不摸鱼,不躺平,按自己的节奏不断补充新的专业知识,有机会要抓住,没机会就学习,无论在哪个专业,什么裁员危机,最后都不会差。 BlueMountains 发表于 2022-11-11 08:46
为啥要多种树呀?也不一定就是要买便宜房,如果俩人都工作,那一个人的收入能cover所有开销就行了。人生很短暂,衣食住行上别太铺张也别太保守。 DaHill 发表于 2022-11-11 08:53
回复 13楼Yesterdayom的帖子 头部公司?美国有这种说法吗?国内才会这么说 海棠花开 发表于 2022-11-11 08:57
学到了利息刚开始降到很低的时候可以买投资房, 买大盘, 等觉得物价飞涨, 房价飞涨股价飞涨1-2年的时候听到加息的消息就要开始卖房卖股票了, 别不信邪, 追高,还以为什么都能一直涨。Yesterdayom 发表于 2022-11-11 08:39
回复 19楼Halahi的帖子 控制不了裁员和经济危机,我们只能管好自己的个人能力经验和态度。四五十岁的尤其得凭本事吃饭,再贵也比招两个摸鱼的性价比高,有眼光的雇主也不傻。 BlueMountains 发表于 2022-11-11 09:02
回复 26楼的帖子 被裁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被裁又没本事比较危险。还是那句话,普通人要有意识储备自己的能力,技不压身有备无患,还有就是积累人脉。 BlueMountains 发表于 2022-11-11 09:10
在美国, 没有什么诀窍, 老实人就好好地干一份工作,双职工, 做到有一技之长,裁员了能在三个月内再次就业。 不超前消费,401K 存满, 529 存满,有余钱, 股市里折腾一下, 这样稳稳当当地生活, 什么样的经济周期也不怕。 喜羊羊888 发表于 2022-11-11 08:41
同意。双职工一人收入就可以cover所有支出,量入为出,没货款,老实干活,有一技之长,一般的经济危机生活不会受影响。疫情时被减工资,今年bonus工资的25% Wmzq123 发表于 2022-11-11 09:19
只能说你太理想主义了。什么叫本事?在不同人眼里对同一个人的所谓本事的评估可能就不一样,可能会非常主观。 比如你很有本事,你上一个工作收入很高,现在经济危机中失业找工作面试一个收入低的工作。因为危机中市场上工作少而找工作的人多,工资低的职位也认了。但这种时候,你会发现你面临最大的问题是,HR或者HM认为你over qualified 可能在此职位做不长,而不选择你。 这种情况太多了 Halahi 发表于 2022-11-11 09:16
吃一堑长一智,希望以后这个版上少一些“要不要死撑”,“70万贫困线”,“回头都是deal”之类的帖子,多一点精打细算,未雨绸缪。不过人们忘性大,三五年后也许贫困线已经涨到两百万。 wyzds 发表于 2022-11-11 08:53
想听听你有什么高见? 我宁可over qualified 也不要 not qualified BlueMountains 发表于 2022-11-11 09:24
我只是指出来公司尤其HR筛选人,就是有这种逻辑和现象。不要一厢情愿地觉得自己牛,就能征服世界。游戏规则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 我的主题思想主楼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Halahi 发表于 2022-11-11 09:28
其他都同意,但是没贷款,尤其是去年前年那种低息不贷款,相当于白给的钱不要,不能说会理财 Halahi 发表于 2022-11-11 09:22
那是你没见过,裁人决定是由咨询公司或者HR做的这种时候。我就见过。 你老板不傻,知道你能干。再往上走一层两层就不一定知道,也不一定care。那些咨询公司和HR做裁人决定的时候,往往看一个人的成本。裁贵的一个,留两个便宜的,他们经常这么干。4-50岁的高成本员工在他们眼里是负资产 Halahi 发表于 2022-11-11 09:06
是实话,做金融的,高楼还没倒就财务自由了。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2-11-11 09:06
我当时还预言湾区是下一个底特律呢。要不要也佩服一下我。 公用马甲27 发表于 2022-11-11 09:42
金融median收入其实比码工低多了,就是高得特别高而已,平均下来不算低。大部分人都是分母。 Wpzzz 发表于 2022-11-11 09:42
你这种是普通中产的理财方式,也就是说,双职工,也不怕丢工作之后很久找不到跟以前差不多工资的工作。 一般高薪的,的确是几乎无贷,即使有贷也会有一笔可以cover贷款的现金。房贷利率再低也比现金收益高。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2-11-11 09:40
可以做到高薪无贷的还害怕裁员吗?我主贴里说的每一句都是针对普通工薪阶层的。 你是不是又BSO 你家就是高薪无贷的?来来来,请继续你的表演 Halahi 发表于 2022-11-11 09:53
普通“金融”工种,那些mid office, back office甚至会计,既不会高薪,也不可能单职工,既没有高楼起自然不会有高楼倒,不过是一份普通白领工,东家不做做西家,也不存在被裁了,几年找不到一份十几二十万的工。不是楼主嘲讽的“高楼倒”职业。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2-11-11 09:48
就是Trader这种,base也是很低的,bonus特别多的也是少数。更重要的是,通常干不了几年,都是年轻人乌泱泱地进来。Financial Engineer看起来不错,其实也就是打杂的。Hedge fund里面文化都有毒,骂人都是常态。 Wpzzz 发表于 2022-11-11 10:22
非常同意不撑着买房。。。。。。。。。。。 所有事情做到家里缺一个人收入照样运转无压力 六合彩 发表于 2022-11-11 08:20
你这纯粹是刚大学毕业的想法。 如果是主动裁员比如重组还有那么点儿可能吧。 被动裁员的时候所有人就是spreadsheet上一个代号罢了。一刀一刀砍下去让人总有侥幸脱生的念想,直到最后一刀落在HR身上。 kakeru 发表于 2022-11-11 10:39
因为并没有多少人被裁啊。比如Facebook只裁13%,绝大多数人没事不是?你算算,你们公司忽然掉下一块石头,十个人里面砸死了一个,多大可能性是你自己?大多数人还是马照跑舞照跳,在湾区去个餐馆吃饭都要排队排死人。 公用马甲27 发表于 2022-11-11 12:37
不觉得啊,50cents刚开始说房价下跌之后的几个月房价反而上涨幅度挺大,但他并没有直播吃shit。既然做不到愿赌服输,其人品也就呵呵了。 ihaveafriend 发表于 2022-11-11 09:48
说穿了就是要不要上杠杆。 经济上行的时候不上杠杆, 就是傻冒。 资产价值涨的可比工资快。 经济不行的时候上了杠杆, 一旦失业就容易爆仓。 利益和风险总是共存的。 ted.hanks 发表于 2022-11-11 10:36
回复 59楼felicitous的帖子 “但是一百个非码工硬工里面有90%的人以各种方式表现出嫉妒” 你这是认真的?我天,周围律师医生金融做生意的传统行业的,人家90%的都嫉妒马工? Cybercat 发表于 2022-11-11 16:39
你根本就没看懂我写了什么,真得不用讨论了 Halahi 发表于 2022-11-11 10:17
对,也不对。裁员裁到谁,有时很多因素。你可能是组里最有经验最有专业能力的,但到4/50岁,你也可能是组里成本最高的。或者你所在的组做的方向不好,不赚钱,或者你的大头头在公司被排挤,导致部门甚至BU被重组甚至兼并,这些情况也照样被裁,和个人表现能力经验不一定有关系 Halahi 发表于 2022-11-11 08:54
回复 8楼beIlshirt的帖子 每次IT泡沫,剩下的都是我们科班码农。肉身抄底,展望下一个10年。 千渔千寻 发表于 2022-11-11 08:43
我觉得还是要节制物质欲望,这样你不需要很大房子堆放乱七八糟的东西,这部分钱可以用来出去旅游和各种爱好等服务消费,反而更不需要大房子了。所以断舍离才是关键。夜晚有一个角落能看书,有一间房子能舒适的睡觉,我都觉得很完美了。三口之家1000 sqft(最好额外有地下室储物空间)感觉挺合适的呢 努力挣钱过好日子 发表于 2022-11-11 22:19
华人对大房子有执念,而且喜欢攀比。如果收入差不多,看别人住大房子,自己就心不甘。很少有人能坚定自己的内心 Halahi 发表于 2022-11-11 23:35
当某个行业在某一时间段特别风生水起,并不是这个行业的人有什么过人之处,大多都是因为时代红利,站在风口的猪。自己发达时候别得瑟,别人落难时候也别落井下石,总不会活不下去的。当然肯定有人跳出来说,码农过去五年赚了人家一辈子的钱~kreaty 发表于 2022-11-11 20:04
回复 10楼Halahi的帖子 油工过的好,睁眼说瞎话 zilingbaby 发表于 2022-11-11 23:38
突然发现自己不是华人了 poppyjasper 发表于 2022-11-11 23:41
如果已经来美国时间足够长,就应该记得,马工,花工(华尔街或金融行业),油工,biotech,传统行业,都有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楼塌了的时候。谁也别笑话谁,关键是我们学到了什么。
股价不会一直上涨,那些当年嚷嚷特斯拉股价to the moon 的人现在不是小丑,恐怕也成了被割的韭菜。
房价也不会一直上涨。那些号称回头都是deal,指着工资股票一直会增加,死撑买房的人,现在严冬降至,是不是瑟瑟发抖中?
工资也不会一直上涨。经济危机中一旦失业,不仅可能需要时间甚至很长时间才能再找到工作,而且可能不得不take pay reduction 。上次金融危机后,看过Yahoo一篇调查文章,有数据。那些以前工资收入高的人(比如中高层管理),反而在失业后最不好找工作,人家不一定觉得你值那么多钱,也会觉得你over qualified 。还有就是年龄,4-50岁以后一旦失业,找到下一个工作会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经历过经济危机一次就老实了,就知道各种股价房价工资股票奖金一直涨是痴人说梦。所以在没有危机的时候要悠着点,最好双职工双收入,少生娃多种树,买小房或便宜一点的房,不要死撑买房不要站岗买房,看清大势,不要和Fed 对着干。
为啥会觉得钱会越印越多?版上说这话的人还很多,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哪里来的根据
建议去随便找本宏观经济学的书看看,了解一下政府职能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不要不把Fed 当回事
其他工种都只有一次高楼起,然后楼塌了就再也起不来了。 只有码工起起伏伏,总有再起的时候。
Biotech 也起来了这几年
其他工,谁说起不来了?油工现在日子好过得很,biotech 托疫情的福,也不差。我在传统行业,明年奖金根据公司预计得有base的30%多。
Tech 现在成千上万的裁,哀鸿遍野,怎么还感觉这么好?
没有说起不来了 只是回归正常, 没有超过其它行业很多。 现在码工头部公司同样资历收入是油工药厂两倍总有的, 门槛还比油工低。 就算现在怎么裁, 最多也就是以后收入慢慢回归不会再高出其它行业很多。 当初的金融一样。
每次IT泡沫,剩下的都是我们科班码农。肉身抄底,展望下一个10年。
你别着急,再等等就知道了。任何背离价值的东西迟早会回来,股价房价是这样,马工收入也一样。
资本家永远是逐利的,干同样的活儿可以便宜40%从市场上招一个人,为啥不裁掉手头上贵的人?
现在tech 大公司这样大幅裁人,对整个行业有ripple effect。等等看,刚刚开始
吃一堑长一智,希望以后这个版上少一些“要不要死撑”,“70万贫困线”,“回头都是deal”之类的帖子,多一点精打细算,未雨绸缪。不过人们忘性大,三五年后也许贫困线已经涨到两百万。
对,也不对。裁员裁到谁,有时很多因素。你可能是组里最有经验最有专业能力的,但到4/50岁,你也可能是组里成本最高的。或者你所在的组做的方向不好,不赚钱,或者你的大头头在公司被排挤,导致部门甚至BU被重组甚至兼并,这些情况也照样被裁,和个人表现能力经验不一定有关系
哈哈,少生娃多种树,就是一顺口溜
头部公司?美国有这种说法吗?国内才会这么说
对呀,我最近从小红书上学的就用一下。好吧,我去改一下,改成大公司,行了吧
利息最低的时候,往往房价在最高位啊
控制不了裁员和经济危机,我们只能管好自己的个人能力经验和态度。四五十岁的尤其得凭本事吃饭,再贵也比招两个摸鱼的性价比高,有眼光的雇主也不傻。
那是你没见过,裁人决定是由咨询公司或者HR做的这种时候。我就见过。
你老板不傻,知道你能干。再往上走一层两层就不一定知道,也不一定care。那些咨询公司和HR做裁人决定的时候,往往看一个人的成本。裁贵的一个,留两个便宜的,他们经常这么干。4-50岁的高成本员工在他们眼里是负资产
被裁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被裁又没本事比较危险。还是那句话,普通人要有意识储备自己的能力,技不压身有备无患,还有就是积累人脉。
只能说你太理想主义了。什么叫本事?在不同人眼里对同一个人的所谓本事的评估可能就不一样,可能会非常主观。
比如你很有本事,你上一个工作收入很高,现在经济危机中失业找工作面试一个收入低的工作。因为危机中市场上工作少而找工作的人多,工资低的职位也认了。但这种时候,你会发现你面临最大的问题是,HR或者HM认为你over qualified 可能在此职位做不长,而不选择你。
这种情况太多了
同意。双职工一人收入就可以cover所有支出,量入为出,没货款,老实干活,有一技之长,一般的经济危机生活不会受影响。疫情时被减工资,今年bonus工资的25%
其他都同意,但是没贷款,尤其是去年前年那种低息不贷款,相当于白给的钱不要,不能说会理财
想听听你有什么高见? 我宁可over qualified 也不要 not qualified
是的,有的人多收了三五斗就浮躁得不行
我只是指出来公司尤其HR筛选人,就是有这种逻辑和现象。不要一厢情愿地觉得自己牛,就能征服世界。游戏规则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
我的主题思想主楼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你说的裁人游戏我理解,我也被裁过,原因很简单就是remote job, 虽然HR也不这么说。 普通人能有几个觉得自己牛到可以征服世界的?能做到与时共进就很不错了。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为了保工作,一生受益。
你这种是普通中产的理财方式,也就是说,双职工,也不怕丢工作之后很久找不到跟以前差不多工资的工作。 一般高薪的,的确是几乎无贷,即使有贷也会有一笔可以cover贷款的现金。房贷利率再低也比现金收益高。
BlueMountains其实说得不错。首先这是个人唯一能控制得事,其次又本事总能东山再起。
我当时还预言湾区是下一个底特律呢。要不要也佩服一下我。
金融median收入其实比码工低多了,就是高得特别高而已,平均下来不算低。大部分人都是分母。
这个言过了,黑人比例没那么高,不至于到底特律得地步。
普通“金融”工种,那些mid office, back office甚至会计,既不会高薪,也不可能单职工,既没有高楼起自然不会有高楼倒,不过是一份普通白领工,东家不做做西家,也不存在被裁了,几年找不到一份十几二十万的工。不是楼主嘲讽的“高楼倒”职业。
不觉得啊,50cents刚开始说房价下跌之后的几个月房价反而上涨幅度挺大,但他并没有直播吃shit。既然做不到愿赌服输,其人品也就呵呵了。
可以做到高薪无贷的还害怕裁员吗?我主贴里说的每一句都是针对普通工薪阶层的。
你是不是又BSO 你家就是高薪无贷的?来来来,请继续你的表演
普通工薪,只要不自己作死,楼倒不倒跟他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因为楼起的时候。他们也没住上高楼。
你根本就没看懂我写了什么,真得不用讨论了
哪里不是搬砖 搞哪门子鄙视链 老中鄙视老中能涨工资还是升职
就是Trader这种,base也是很低的,bonus特别多的也是少数。更重要的是,通常干不了几年,都是年轻人乌泱泱地进来。Financial Engineer看起来不错,其实也就是打杂的。Hedge fund里面文化都有毒,骂人都是常态。
我的意思就是高薪的不用为他们担心,普通工薪的更不用担心了。至于高薪干的爽不爽,能赚几年,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网友也不用操心吧。
可惜每次有人问买房撑不撑,大部分时候大部分人都说一点都不撑。
经济上行的时候不上杠杆, 就是傻冒。 资产价值涨的可比工资快。 经济不行的时候上了杠杆, 一旦失业就容易爆仓。
利益和风险总是共存的。
你这纯粹是刚大学毕业的想法。 如果是主动裁员比如重组还有那么点儿可能吧。 被动裁员的时候所有人就是spreadsheet上一个代号罢了。一刀一刀砍下去让人总有侥幸脱生的念想,直到最后一刀落在HR身上。
我觉得层主的意思是不断学习新技能知识 万一东家不要了 还能顺利找到西家 因为自己有市场上学要的技术和知识
同意 我家也相当保守 还再加上大概半年的生活费包括所有贷款之类的 这些钱绝对不碰股票 剩下的钱可以该投资投资该买买该玩玩 每次看到版上撑不撑的贴我都觉得我大概太另类了
因为并没有多少人被裁啊。比如Facebook只裁13%,绝大多数人没事不是?你算算,你们公司忽然掉下一块石头,十个人里面砸死了一个,多大可能性是你自己?大多数人还是马照跑舞照跳,在湾区去个餐馆吃饭都要排队排死人。
还没结束,行业寒冬刚开始。不妨等等看
人如何跳出自己的宿命圈子?如果你恰好有机会多读书多思考,不断从错误中改善自己的决策方式,improve character, 可能你有机会。我这里说“有机会”, 因为本身“多读书多思考”也带有偶然性,不是每个人恰好有机会能 “多读书多思考”。
在我眼里,我看到一百个码工硬工里面最多有5个在秀,但是一百个非码工硬工里面有90%的人以各种方式表现出嫉妒。你嫉妒也好,不嫉妒也好,很多IT精英早在壮年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倒霉的是正好高点买房又遇到裁员的人,但是这些人往往也还年青,如果不是太撑买房,以后机会还有大把。人生诸多不测,别人遇到的你不一定遇到,你遇到的别人也不一定遇到。人的眼界还是要高些。
“但是一百个非码工硬工里面有90%的人以各种方式表现出嫉妒” 你这是认真的?我天,周围律师医生金融做生意的传统行业的,人家90%的都嫉妒马工?
这几个人就是喊喊口号而已,更多的是为自己没上车悲愤。聪明的都顺势而为,当时就应该继续做多,风头变了再跑路,在大牛市一个劲儿喊空一点儿意义没有。我觉得pollst比较好,什么阶段预测什么。
是啊,他一直喊空,一点儿没用。
没错,你总结的好,什么形势做什么。去年利率那么低。
一直喊口号 总有蒙对的那一天
顺势而为 不要因噎废食或者刻舟求剑
谁都没有水晶球 无法准确预知未来
未雨绸缪需要,但抓住机会不同样重要么?
要不要也发个誓像50分学习?
客观的讲,这过去二十年,按平均的投资回报比,IT行业最高,远高于其他行业。本人非IT行业,是你讲的其他几个专业中的一个。如果拉开time frame来讲,金融行业、医疗行业都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科技创造财富,是信息技术革命将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到了新高度。传统行业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前几年我还读过一篇文章,说现在很多高中生崇拜的的英雄都是科技精英,导致传统的医生、律师这些行业下一代愿意从事的人员减少。正是因为这个行业太promising, 才导致这么多的投资涌入,而经济衰退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我都看不下去了 别跟她辩了 让她自己去秀优越感吧
之前和一朋友聊天,她说她熟人的小孩名不经传的大学cs毕业没几年就十几万了
读了博士在大学教书的教授工作,工作几年也才十来万......
言语间的不屑真的让我觉得......
再多的本领在时代的洪流中都不过是一粒尘埃。当个人的能力似乎能够决定一些事情的时候要感恩,感恩有一个这样稳定的环境…
这种大裁员跟performance 躺不躺平的确没关系
转码的,从二千年开始经历泡沫,每次被危言耸听的话语吓唬。看到是每次有更大泡沫,没什么可担心的。
华人对大房子有执念,而且喜欢攀比。如果收入差不多,看别人住大房子,自己就心不甘。很少有人能坚定自己的内心
油工过的好,睁眼说瞎话
2000尺比较好
因为太小的房子,房子质量和地段都好不了
突然发现自己不是华人了
很多人是看到一个行业有前景,转过去的。这种性格的人,看到行业不行了,还是会想其它办法的。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油价高油工日子就好,油价跌到50美金以下,油工就面临裁员。
是两类华人,近年来喜欢极简够用就好的也不少。
是的,就是要stay foolish stay hung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