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连续两三份工作的经验:第一家是小公司,financial 数据少,工作容易,我自己一个人搞定,工作时间差不多30小时一周,工资最低。第二家二线大厂,数据来源多,需要和各部门合作,工作不难,工作时间差不多20小时一周,除些之外,经常有各种大大小小或无关的会议,工资比第一家多40%。第三家是大厂,数据总体还不错,需要和2-3个部门合作,每周实打实工作的时间不超过10-15小时,外加大大小小会议也不少,工作内容或模型经常有变动,预计每周有额外5-8小时的工作量,自己不求上进的话,一周15小时够了。工资比第二家高50%。 Senior level, 感觉大公司里Senior之间的斗争比较少,因为内部坑比较多,有的是机会。经理之间的各种争辩比较多,要求的people skil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比较高。
接受自己只是spreadsheet上的一个代号,也不是坏事啊。
其实,不一定是winner才进大厂,关键是你首先要去试一试才有机会。有的职位门槛并没有那么多,除了基本的skill,运气和是否match比较重要。
不一定的,大厂几千几万的规模,总是要进人的,相反中小公司职位少,还蛮难进的。
什么政治正确… 我很羡慕IT大厂的食堂哈哈,感觉生活很轻松愉快的节奏。
政治正确本版很多啊。比如打压码农,比如一切湾区雅图这些就是鄙视的。多得很。就是和现实社会完全相反的言论。
码农帖子好多,我也搞不清是自嘲还是被嘲了,但在IT大厂工作确实很好啊。
大厂培训资料很多,可以学到很多啊,我以为小厂会抢着要?
不过我不在IT行业我不太清楚学习能力这个,我个人经验体会是大厂学习机会更多,training不停
开会时间不算在工作时间?开会特别是要发言的时候也很累的吧
2)越是赚钱的行业,越是赚钱的企业,对员工的硬束缚就越少
所以高盈利的IT大厂,整体上还是强过其他企业太多
哈哈 看样子大家对”普通人”的定义都不一样。 我也本来以为”普通人”指麦当劳翻肉饼的那种,一定要再高档点,中小公司的秘书啥的。 结果楼主是指70万堪堪脱贫那种。
没有吧,大厂从十几万到二十几万的都有啊,我就是说的不管工资如何,大厂有其它的“福利”啊。
辣妈妈总是很透彻,大厂应该很少有micro manage,大概招人的时候就会选些主动能力强的人吧,大家都自在,瞎bb的人少
当年甲骨文被裁的那波老人,被裁的时候是不是也都基本财务自由了,被裁的时候也都像最近meta被裁的这波似的,欢天喜地的,赢两次赢麻了?
开会也是工作呀。开会也费脑子呀。 经理80%时间都是开会。
显然不是啊,大厂没什么活干credit要靠抢bullshit才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