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ZT---奥巴马/川普/拜登对华经贸冲突三部曲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2年11月10日 10点58分 PT
共 (4)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c
chengyixiaohao
2 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这个时间线基本正确,针对中国贸易的政策实际上从奥巴马时期就开始了,TPP就是交涉无果的提议,TPP是奥巴马时期搞的。
作者: ShalakoW
美国西部片的一个通常模式很简单: 途经一个偏远的宁静小镇,英雄意外地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据理力争被视为软弱,反遭到地方势力进一步的欺凌/戏虐, 甚至部分居民的误解/排斥。在英雄忍辱负重的困境中,观众逐渐看到地方恶霸的淫威施加给小镇的不公,以及宁静的背后隐藏着的居民心中的不满与无奈。英雄忍无可忍,奋起自卫/抗争。在觉醒的小镇居民的协助下,英雄铲除恶霸, 让正义之光回归小镇的大地。善良的人们重新过上了真正安宁的生活。 这一模式, 在"The Big Country(广袤的家園)" 和"Open Range(无际的原野)"两部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引子 200年年初就任美国总统时,在对华战略问题上,奥巴马面临一个窘迫的局面: 过去几十年美国对华接触战略已经明显失败,新的对华战略尚未产生。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不仅在日益破坏公平的世界贸易,还可能对二战之后的世界秩序构成威胁。 1 奥巴马"美中经贸对话" 上任仅6个月后,由美方提出/且与中方商定,在美中之间建立了每年一次的"中美经贸对话"机制,用来讨论中美贸易存在的问题。其中最大的两个议题是, 1) 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顺差问题; 2) 中方不尊重美方知识产权的问题。 奥巴马试图以理服人,说服中方按国际规则行事。8年下来,"中美经贸对话"并未达到美国预期的效果,甚至让事态变得更加严重。中方沾沾自喜,美方倍感挫败。 这样常规性的政府高级别对话,让双方对对方(或对或错地)有了进一步认识: a)中方误以为找到了美国的软肋 -- 中美经济如此融合,美国不敢对中国怎么样;b) 美方逐渐认到中国政府没有诚意/言而无信的行事风格。 中国政府或许事后才发现,自己对话中耍小聪明坑骗美国的伎俩,让美国政坛上为自己说话的朋友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在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悄然地改变的同时,美国政坛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坚实程度前所未有的两党共识 -- 对抗中国,刻不容缓。 西部片中,英雄"据理力争/忍辱负重",为日后爆发奠定了道德基础。
2 川普的"美中贸易战" 美国政坛上"强力对抗中国"这一共识,在奥巴马第二任期即将结束时,迅速清晰地公开化。川普获胜后致电蔡英文这一违反美国政府常规的做法,并未在美国政坛引起巨大的反对声音,表明美国两党政客欣然接受这一冒犯中国政府的举动。 川普上任之后迅速中止了"中美经贸对话", 无疑是对中方的一个明确警示:谈判是美国人解决争端的首选,但当美国派去自己最善良的总统,耐心地与你谈了8年,依然全无效果,那就表明在这个问题上,笼统的对话不解决任何问题。 一个非常具体的贸易协议迅速出炉。这份贸易协议对中方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xxx 年把贸易赤字降到多少,必须终止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侵犯。这其中最让北京愤怒的是,美国在中国建立相应的验证机制,校验中方是否兑现了协议中的承诺。 如果奥巴马的"中美经贸对话"是要从结构/系统上解决"贸易赤字/知识产权"的问题,川普总统抛给习近平的中美贸易协定,则是干脆利落的一锤子买卖:废话少说,先做了这一单再说。而有了奥巴马8年"对话""泣血记录":[小心,中方言而无信],协议中严苛的"在中国建立验证机构"的要求,就是自然而然了。协议遭习近平拒绝,川普启动中美贸易战。 西部片中"英雄忍无可忍,奋起自卫/抗争"。
3 拜登再接再厉 有了前面两位总统的铺垫,无论是美国社会还是美国政坛,"对抗中共"成为"政治最正确"的立场,这让拜登在这个问题上显得得心应手。芯片是美中贸易中美方盈利最大的行业,拜登总统不眨眼就禁止其出口中国,华尔街/芯片行业似乎连个抗议都没有。美国社会/政坛对抗中国的一致决心,可见一斑。 西部片中的英雄,"在觉醒的小镇居民的协助下,铲除恶霸。正义之光回归小镇的大地...
4 结论 从2009年奥巴马启动"中美经贸对话",到今天拜登总统几乎没有政治阻拦地禁止美国高科技进入中国,这其中天壤之别的变化历程,是美国西部片中英雄"据理力争, 忍辱负重/奋起反抗/最终胜利"完美故事的现实操作。它既是美国的一种典型叙事模式,也是美国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一个简单逻辑。 美国著名演员 Robert Duvall 说,英国给世界贡献了莎士比亚,美国给世界贡献了西部片。 We''d better believe him.
G
Grace1122
2 年多
2 楼
站在美帝的角度你当然可以讲你的故事
d
d2sh
2 年多
3 楼
回复
1楼chengyixiaohao的帖子
结论是美帝只有好莱坞的故事。。。其他没有了。
话说一个好的好莱坞故事,有大部分内容会引起观众共鸣,然后结果通常不符合常理。希望借你吉言,这只是一个故事。
c
chengyixiaohao
2 年多
4 楼
嗯,都是故事,你们当故事看就好。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作者: ShalakoW
美国西部片的一个通常模式很简单: 途经一个偏远的宁静小镇,英雄意外地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据理力争被视为软弱,反遭到地方势力进一步的欺凌/戏虐, 甚至部分居民的误解/排斥。在英雄忍辱负重的困境中,观众逐渐看到地方恶霸的淫威施加给小镇的不公,以及宁静的背后隐藏着的居民心中的不满与无奈。英雄忍无可忍,奋起自卫/抗争。在觉醒的小镇居民的协助下,英雄铲除恶霸, 让正义之光回归小镇的大地。善良的人们重新过上了真正安宁的生活。 这一模式, 在"The Big Country(广袤的家園)" 和"Open Range(无际的原野)"两部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引子 200年年初就任美国总统时,在对华战略问题上,奥巴马面临一个窘迫的局面: 过去几十年美国对华接触战略已经明显失败,新的对华战略尚未产生。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不仅在日益破坏公平的世界贸易,还可能对二战之后的世界秩序构成威胁。 1 奥巴马"美中经贸对话" 上任仅6个月后,由美方提出/且与中方商定,在美中之间建立了每年一次的"中美经贸对话"机制,用来讨论中美贸易存在的问题。其中最大的两个议题是, 1) 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顺差问题; 2) 中方不尊重美方知识产权的问题。 奥巴马试图以理服人,说服中方按国际规则行事。8年下来,"中美经贸对话"并未达到美国预期的效果,甚至让事态变得更加严重。中方沾沾自喜,美方倍感挫败。 这样常规性的政府高级别对话,让双方对对方(或对或错地)有了进一步认识: a)中方误以为找到了美国的软肋 -- 中美经济如此融合,美国不敢对中国怎么样;b) 美方逐渐认到中国政府没有诚意/言而无信的行事风格。 中国政府或许事后才发现,自己对话中耍小聪明坑骗美国的伎俩,让美国政坛上为自己说话的朋友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在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悄然地改变的同时,美国政坛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坚实程度前所未有的两党共识 -- 对抗中国,刻不容缓。 西部片中,英雄"据理力争/忍辱负重",为日后爆发奠定了道德基础。
2 川普的"美中贸易战" 美国政坛上"强力对抗中国"这一共识,在奥巴马第二任期即将结束时,迅速清晰地公开化。川普获胜后致电蔡英文这一违反美国政府常规的做法,并未在美国政坛引起巨大的反对声音,表明美国两党政客欣然接受这一冒犯中国政府的举动。 川普上任之后迅速中止了"中美经贸对话", 无疑是对中方的一个明确警示:谈判是美国人解决争端的首选,但当美国派去自己最善良的总统,耐心地与你谈了8年,依然全无效果,那就表明在这个问题上,笼统的对话不解决任何问题。 一个非常具体的贸易协议迅速出炉。这份贸易协议对中方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xxx 年把贸易赤字降到多少,必须终止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侵犯。这其中最让北京愤怒的是,美国在中国建立相应的验证机制,校验中方是否兑现了协议中的承诺。 如果奥巴马的"中美经贸对话"是要从结构/系统上解决"贸易赤字/知识产权"的问题,川普总统抛给习近平的中美贸易协定,则是干脆利落的一锤子买卖:废话少说,先做了这一单再说。而有了奥巴马8年"对话""泣血记录":[小心,中方言而无信],协议中严苛的"在中国建立验证机构"的要求,就是自然而然了。协议遭习近平拒绝,川普启动中美贸易战。 西部片中"英雄忍无可忍,奋起自卫/抗争"。
3 拜登再接再厉 有了前面两位总统的铺垫,无论是美国社会还是美国政坛,"对抗中共"成为"政治最正确"的立场,这让拜登在这个问题上显得得心应手。芯片是美中贸易中美方盈利最大的行业,拜登总统不眨眼就禁止其出口中国,华尔街/芯片行业似乎连个抗议都没有。美国社会/政坛对抗中国的一致决心,可见一斑。 西部片中的英雄,"在觉醒的小镇居民的协助下,铲除恶霸。正义之光回归小镇的大地...
4 结论 从2009年奥巴马启动"中美经贸对话",到今天拜登总统几乎没有政治阻拦地禁止美国高科技进入中国,这其中天壤之别的变化历程,是美国西部片中英雄"据理力争, 忍辱负重/奋起反抗/最终胜利"完美故事的现实操作。它既是美国的一种典型叙事模式,也是美国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一个简单逻辑。 美国著名演员 Robert Duvall 说,英国给世界贡献了莎士比亚,美国给世界贡献了西部片。 We''d better believe him.
结论是美帝只有好莱坞的故事。。。其他没有了。
话说一个好的好莱坞故事,有大部分内容会引起观众共鸣,然后结果通常不符合常理。希望借你吉言,这只是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