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傻呀。那国内其他的电车厂商为啥起不来?? 没有了比亚迪,国内的电车就是个渣。 全球没有哪个产业最终能靠补贴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如果有前途,资本自来,哪里需要补贴。 屁都不懂的娃。 blueseabluesky 发表于 2022-11-07 23:24
开始资助一下是没有问题的。 最终产业还是要靠市场需求驱动。 blueseabluesky 发表于 2022-11-07 23:33
贸易战本来就是互相伤害 看谁先死 Baohonglin 发表于 2022-11-08 00:28
你有这个认识, 其实就跟Colud_F没啥分歧了. 政府扶植也不是说认准扶植付不起的阿斗, 政府也没那么多资源可浪费啊。 就是让幼兽们都survive下来, 然后谁强谁弱长大了自然就看出来了. lhrh98 发表于 2022-11-08 02:59
你说的这个不符合资本运作的常识. 新生产业很容易死掉, 外部环境/扶植决定它能否survive, survive的多了才能优胜劣汰翻天覆地. 打个比方,你把新生的一堆幼狮, 幼狼, 幼猫, 幼猩猩, 人类婴儿之类的放一起不管不喂, 最后活下肯定不是智商最牛的人类婴儿, 甚至也不是狮子老虎, 也许都死了, 如果有活的, 幼鼠, 苍蝇幼虫希望比较大 你别说人家屁都不懂的娃. 你的见解好像也不怎么高, 觉得国内电车发展就是比亚迪创造的奇迹? lhrh98 发表于 2022-11-08 02:53
到现在还在幻想 中国芯片,光刻机突破美国封锁,真是笑话。 电动汽车是谁搞起来,胡温时候都搞起来,为什么发展电动汽车,当时国务院找了一堆专家开会,汽车产业怎么弯道超车, 都一致认为只能主攻电动汽车,那是一堆产业政策引导。 不要再幻想中国技术大突破,要想想到底倒退什么程度。 中国平均gdp马上就要被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土耳其超越了。 Beingyourself 发表于 2022-11-08 03:39
不要什么都是胡温时代的功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思路是十五规划提出,但如果没有后来接班者的持续推进纠错,根本不可能形成现在的规模。14年的时候全国新能源车销量才只有7.48万辆,发展并不理想,特别是16年新能源车“骗补贴事件”大量披露,市场一度对新能源车前景非常悲观,产业链估值大大缩水。后来中国出台一系列规范指导政策,才慢慢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中国产业发展的长处,也在于规划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lubyangela 发表于 2022-11-08 04:07
这是我看到最明白的分析。 大陆的政策现在也是简单明了,在高端芯片,我暂时搞不定,那么非常简单,我就大力发展中低端芯片。 芯片结构也是金字塔结构,塔尖的那10%我做不到没有关系,我就拼命挖剩下的90%,等剩下的90%被挖光了,那10%是撑不住的,肯定轰然倒塌的,商业上的逻辑规则都是这样的。 高技术下的产品,由于成本昂贵,用得起的人肯定少,高端芯片也就是手机,电子手表等行业用。但是更多的芯片用于家电,工业控制,汽车等。 这些芯片又分高中低,其中家电行业都是中低端芯片,工业控制的芯片发展缓慢,中低端就足够。 汽车产品中,高中低三种芯片都要用到,大陆的政策就是把家电,工业控制,汽车中的中低端芯片吃掉就够了,这些市场要比手机市场更大,当然利润低。 当你的技术不够高端的时候,光吃这块就够了。 brama 发表于 2022-11-07 19:49
算了,跟你吵没意义. 我只告诉你个事实. 台积电最初就是政府推动的, 由中华民国的工研院出资1千万美金 而工研院是由中华民国经济部长孙运璿一手策划,建立. Colud_F 发表于 2022-11-07 23:31
拉拢有毛用,核心技术在米国手里,米国铁了心,其他国家迟早跪 eda2k4 发表于 2022-11-07 15:10
大英帝国就mind your own shit吧, 刚公布的财政黑洞500还是几百亿英镑,承诺的乌克兰援助力不从心,民众冬季取暖都无法保证了,议员要不信任投票新首相,伦敦正游行示威要求马上选举呢。 还有心思操别人的心。 lsafda 发表于 2022-11-07 14:03
问题是没有那么大一块劫材和米国博弈啊,这块只能吃哑巴亏,一时半会(5-10年)估计也赶不上,之后也未必能赶上 米国就压迫中国尽快在台湾摊牌,真的只能二选一的时候欧洲日本韩国什么的难道还真选中国不成? eda2k4 发表于 2022-11-07 15:02
能一样吗?空间站人家又没有技术封锁。 blueseabluesky 发表于 2022-11-07 22:53
问题是以前的制裁到底哪个起效果了? 禁止中国进入空间站,结果现在美国自己上不去了, 中国的空间站建起来了,面向世界开放,除了美国。 禁止中国gps,中国发展了自己北斗 禁止航天发动机等尖端合作,就现在珠海航展上,中国太行发动机系列成果一个接一个,国外订单接不停。 还制裁什么有效果了? 这次的芯片吗?三五年后再被中国科学家攻破了,美国还剩下啥? yangcongtou 发表于 2022-11-07 15:10
中国未来几年走向,去看看 隋炀帝历史,大概就能找到答案了。 Beingyourself 发表于 2022-11-08 03:58
中国经济唯一引擎,外贸出口额十月都已经负增长了,中国还剩下什么 Beingyourself 发表于 2022-11-08 04:05
https://www.dw.com/zh/%E5%8F%B0%E6%B9%BE%E6%8A%95%E8%B5%84%E7%AB%8B%E9%99%B6%E5%AE%9B%E9%80%BE1000%E4%B8%87%E6%AC%A7%E5%85%83%E5%90%AF%E5%8A%A8%E8%8A%AF%E7%89%87%E7%94%9F%E4%BA%A7/a-63671292 台湾投资立陶宛逾1000万欧元启动芯片生产 台湾驻立陶宛的代表黄钧耀周一(11月7日)表示,台湾将投资超过1000万欧元用于立陶宛的芯片生产。立陶宛于当日正式启动了该国在台湾的贸易代表处。 (德国之声中文网)台湾驻立陶宛的代表黄钧耀(Eric Huang)周一(11月7日)表示,台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供应基地,将投资超过1000万欧元用于立陶宛的芯片生产。 黄钧耀在维尔纽斯宣布,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将与立陶宛的电子制造商Teltonika合作,在这个波罗的海国家建立半导体技术能力。 他说,台湾将为立陶宛人提供二十多份台湾奖学金,用于技术培训。 "这不是一项交易(以换取立陶宛允许开设台湾代表处)",黄钧耀表示,"这是因为台湾希望与立陶宛合作,以加强我们的民主供应链在面对专制国家的胁迫时的抵抗力。" 立陶宛正式启动在台湾的贸易代表处 立陶宛于去年11月允许台湾开设事实上的大使馆,激怒了中国。中国宣称民主治理的台湾属于自己的领土。 北京随后减少了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对其进行贸易遏制,并迫使跨国公司切断与这个拥有280万人口的国家的联系。 欧盟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台湾的支持下,就中国压制立陶宛贸易问题在WTO提起诉讼。 今年早些时候,台湾为立陶宛和其他中欧和东欧国家启动了一个2亿欧元的股权投资基金和10亿欧元的贷款基金。 黄钧耀说,在立陶宛的第一批股权投资总额为1000万欧元,将在明年初完成,并称第一批贷款金额为900万欧元,将在本月底发放。 台湾还为立陶宛的奶制品、鱼类和蛋类产品发放了进口许可证,并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允许其牛肉进口。 立陶宛于周一正式启动了该国驻台贸易代表处。 (路透社) Biden 发表于 2022-11-07 21:46
笑死了,还大字,一千万欧元能产生单片机吗 啥玩意 发表于 2022-11-08 11:48
国民政府有推动, 但公司技术管理人员全部是美国海归。分别来自德州仪器, 国民半导体, Intel, 贝尔, IBM等。美国放行设备容许技术转移, 台湾半导体才有今天。 最早华为海思团队是加州回去的, 海思芯片在加州有过主要设计部门, 记得有人在华人上发过招聘。 是第一批被灭的。 bud 发表于 2022-11-08 05:39
"空间站人家又没有技术封锁。" 有点搞笑 yaob2002 发表于 2022-11-08 10:00
股权投资,作为技术投资方的中华民国政府象征性出的。 台积电技术入股,一毛不出,主要资金立陶宛,还有背后的某国家 nctumit 发表于 2022-11-08 12:22
发动机的国外订单,请问是哪一个,我是真不知道。从老毛子披露的军售信息,现在还在大量出口军用发动机给我们。 chenny12 发表于 2022-11-08 10:12
有啥奇怪的,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相较而言,中国还算好的。 yaob2002 发表于 2022-11-08 10:26
本科西北工业,硕士西安交大,博士中科院在读。 秋招找工作,花了3个月,0 offer。
19年和美国打贸易战,华为被禁,国家投资上千亿大炼芯片。 三年后验收,基本全打了水漂,被骗子吃干抹尽。 现在,国内整个电子行业血雨腥风,招工基本freeze。
去美说的容易做的难,不是靠廊坊监狱踩踩脚踏车,就能弯道超车的。
你说的这个不符合资本运作的常识. 新生产业很容易死掉, 外部环境/扶植决定它能否survive, survive的多了才能优胜劣汰翻天覆地. 打个比方,你把新生的一堆幼狮, 幼狼, 幼猫, 幼猩猩, 人类婴儿之类的放一起不管不喂, 最后活下肯定不是智商最牛的人类婴儿, 甚至也不是狮子老虎, 也许都死了, 如果有活的, 幼鼠, 苍蝇幼虫希望比较大 你别说人家屁都不懂的娃. 你的见解好像也不怎么高, 觉得国内电车发展就是比亚迪创造的奇迹?
你有这个认识, 其实就跟Colud_F没啥分歧了. 政府扶植也不是说认准扶植付不起的阿斗, 政府也没那么多资源可浪费啊。 就是让幼兽们都survive下来, 然后谁强谁弱长大了自然就看出来了.
贸易战跟普通战争没啥区别,有消耗战 (看谁先耗死), 也有运动战 (把对方打跨, 自己损失不大还缴获颇丰) 美国现在这个打法属于消耗战
哎,你没有看明白。
他的观点是政府扶植造就台积电,政府扶持造就了比亚迪。他的意思是政府扶持是主因。
我的意思是台积电就是台积电,比亚迪就是比亚迪,无论政府扶持不扶持,他都在那里。
如果政府是主因,那政府就可以再造一个台积电,再造一个深圳,再造一个硅谷。
再造一个台积电显然不可能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政府也尝试过无数次再造一个深圳,再造一个硅谷,没有一个成功的。
所以我说他因果关系没搞清楚。你也同样没搞明白。
这个你也参见我上面的那个帖子。你的类比是不恰当的。
电动汽车是谁搞起来,胡温时候都搞起来,为什么发展电动汽车,当时国务院找了一堆专家开会,汽车产业怎么弯道超车, 都一致认为只能主攻电动汽车,那是一堆产业政策引导。
不要再幻想中国技术大突破,要想想到底倒退什么程度。
中国平均gdp马上就要被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土耳其超越了。
前四十年中国发展美好时光已经结束了,昨天的成绩有是历史了,看看隋炀帝的故事吧
大飞机 胡温时代立项,成立团队,本来3年前就应该交付,结果到现在还折腾
还在幻想中国超车
不要什么都是胡温时代的功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思路是十五规划提出,但如果没有后来接班者的持续推进纠错,根本不可能形成现在的规模。14年的时候全国新能源车销量才只有7.48万辆,发展并不理想,特别是16年新能源车“骗补贴事件”大量披露,市场一度对新能源车前景非常悲观,产业链估值大大缩水。后来中国出台一系列规范指导政策,才慢慢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中国产业发展的长处,也在于规划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一文看懂新能源汽车发展史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8114846
习包子 这十年搞的什么东西出来,全都是烂尾工程,你自己去数数,有一个成功政绩工程?
貌似是这样的。。。
国民政府有推动, 但公司技术管理人员全部是美国海归。分别来自德州仪器, 国民半导体, Intel, 贝尔, IBM等。美国放行设备容许技术转移, 台湾半导体才有今天。
最早华为海思团队是加州回去的, 海思芯片在加州有过主要设计部门, 记得有人在华人上发过招聘。 是第一批被灭的。
天啊,二十大预测无一正确的反指冰冰主任,竟然还敢来华人溜达?前几天讨论二十大时,一堆人打听你的下落呢
好笑 别人就不会研发了? 照你逻辑, 美帝 万万年 永不倒了
你只看国内新闻吧。英国的外债是欧盟占GDP最低的。另外,在英国完全没有感到取暖有问题,马照跑,舞照跳lol。
美国在台湾如果没有胜算,摊牌对他有好处吗?毕竟现在每年可以收保护费,还可以恶心中国。
"空间站人家又没有技术封锁。"
有点搞笑
抗日战争中,这算是亡国论了。给中国10年时间,如果美国没能掐死中国芯片,应该算中国赢。
发动机的国外订单,请问是哪一个,我是真不知道。从老毛子披露的军售信息,现在还在大量出口军用发动机给我们。
这里面有什么逻辑吗?算命算的还是推背图推的?隋炀帝八字是啥?
有啥奇怪的,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相较而言,中国还算好的。
笑死了,还大字,一千万欧元能产生单片机吗
股权投资,作为技术投资方的中华民国政府象征性出的。 台积电技术入股,一毛不出,主要资金立陶宛,还有背后的某国家
台积电的发展壮大,有着各种各样的天时地利人和。
那家伙简单地归功于孙运璿,就是无知的一种表现。
你让孙运璿再造一个台积电,你看他造得出来不。
就是让张忠谋再去造一个,他也造不出来。
搞笑在哪里?
1000万欧应该只够大学里建一个mems的lab。。。
这是用钱收买立陶宛.
不然立陶宛当这出头鸟得罪中国大陆干什么.
立陶宛找台湾谈了好多次了
国产的J-20, 出口给巴基斯坦的J10-CE用的都开始用国产发动机了.
为什么今年J-20的产量大幅增加,就是因为战斗机发动机的国产化已经超过俄罗斯的发动机.
不过直升机的发动机似乎还依赖俄罗斯
其实很可笑。 中国出口一个月的数据同期萎缩,然后他们喜大乐奔说中国要崩了。 出口萎缩不应该是外需减少导致的嘛,外需减少要么是其他国家经济萎缩,要么是订单转移。很明显是前者。 真正说中国经济下行的,也应该看进口数据吧。 进口萎缩才说明中国内需在急剧萎缩,中国经济遇到了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