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啥内幕不内幕的 美国学术界,再牛的人,包括诺贝尔奖,也得辛辛苦苦工作,要不然funding不保,被系里穿小鞋 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躺在功劳簿上吃到死,何乐而不为 对颜宁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jianxins 发表于 2022-11-06 17:09
纯好奇,几张照片里年轻时候眼睛有点斗鸡但不严重,这最近的照片咋变成往外斜还挺严重的?难道这个也会随着年龄改变的啊?llocecl 发表于 2022-11-06 17:13
在当下这个时代的中国,很难有一个科学工作者能像颜宁这样吸引普通群众的眼球,毕竟,她研究的那个玩意,真正能明白的人没几个。 颜宁之所以被大家关注,主要还是她说的话和干的一些事。 2007年,只有20多岁的颜宁,从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回到清华,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 从2009年开始,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19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 就在她如日中天的时候,2017年4月,颜宁突然宣布离开清华,回到普林斯顿大学,成为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 据说,颜宁的这个成就在美国的教授里面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然而,就在前几天,媒体突然爆出,颜宁又一次做出了重要的决定:全职回国,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 要知道,颜宁当年的人设是一个科研体制反抗者,她毅然离开清华去美国,据说就是因为受不了那里的约束,网上甚至还有传言,颜宁说过:不再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 一段时间里,网上关于颜宁吐槽这些事的文章和视频非常多,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 于是问题来了,她为啥又回来了呢? 现在网上有人说是因为颜宁的研究领域在美国已经被人工智能取代了,没有前景了之类的。
颜宁回国,肯定是有科研方面的原因的,在她的科研生涯中,有两个人非常重要,了解了他们,也许能帮助我们了解颜宁回国的真正内幕。 首先,我们知道,让颜宁一战成名的课题叫做“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 这个说起来很复杂,你只要知道他有多厉害就行了,这是一个困扰了科学家50年的问题,但是在颜宁团队的努力下,完成了。 大家都知道,在颜宁的科研生涯中,有一个人很重要,就是施一公,他是颜宁的老师,在清华和约翰霍普金斯都学习过,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教授。 颜宁的课题,简单说就是揭开了葡萄糖是怎么进入细胞的这个谜,之前的科学家一直没有搞清楚。
有人可能要问了,区别在哪呢? 区别还是不小的,没有阎润涛的论文,颜宁的成果就叫“科学发现”,而有了阎润涛,那就只是“验证”了。 当然了,也许颜宁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是真的不知道阎润涛有论文在先,这纯属是一种巧合。 但问题是,阎润涛发表文章的时候,颜宁的恩师施一公正和他在同一个导师的系里搞研究,可以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自己的老师和大师兄发表的文章,他真的就一点不知道吗? 而且,他还是颜宁的老师,是颜宁科研路上的领路人,真的就有这么巧吗? 好吧,就算是有这么巧,咱们再接着往下看。 颜宁的论文是发在2014年的,而施一公的老师比特.麦洛尼读博士刚好在2013年去世了,而施一公的大师兄阎润涛,在发表了那篇文章之后,也改行去研究别的东西的了。 也就是说,在颜宁论文发表的时候,相关的两个人刚好都不在这个领域里了。 而颜宁的论文也没有选择发表在阎润涛师徒当时发表文章的《细胞》杂志上,而是选择发表在《自然》上。 当然了,这也可能还是巧合。 可是后面的事情就更巧了。
颜宁那么年轻, 不可能躺平吃到死吧。 要能拿诺贝尔奖差不多
斜视手术没做好,只拉好了一边的肌肉,另一边肌肉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