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这些ceo我不认识,可能有真本事吧。不知道是不是运气不行,亲身接触过几个只能说不敢恭维,嘴上跑火车,做起事来懒能力也堪忧。这种情况明显是美国的corporate culture 既愚蠢又toxic,over promising is rewarded and under delivering has little consequence. 混的高的很多都是这种风格,不管什么肤色。
呵呵 这些ceo我不认识,可能有真本事吧。不知道是不是运气不行,亲身接触过几个只能说不敢恭维,嘴上跑火车,做起事来懒能力也堪忧。这种情况明显是美国的corporate culture 既愚蠢又toxic,over promising is rewarded and under delivering has little consequence. 混的高的很多都是这种风格,不管什么肤色。 sleepybear0423 发表于 2022-11-04 01:30
呵呵 这些ceo我不认识,可能有真本事吧。不知道是不是运气不行,亲身接触过几个只能说不敢恭维,嘴上跑火车,做起事来懒能力也堪忧。这种情况明显是美国的corporate culture 既愚蠢又toxic,over promising is rewarded and under delivering has little consequence. 混的高的很多都是这种风格,不管什么肤色。 sleepybear0423 发表于 2022-11-04 01:30
牛妈说:“我后悔自己孩子生少了!”
看着我一脸问号的样子,牛妈解释说:印度家庭有多生孩子的传统,很多家庭都是三个娃起步。
“人际关系、危机处理、拉帮结派、资源争取、表达意愿……这些对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技巧,印度孩子从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 “而哪怕清华在硅谷有一万校友,北科复交浙有十几万人,中国名校毕业生在自己家里,却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情商训练这一块看,已经早早地输在了起跑线上。” 回想这些年在美国的经历,我对牛妈的话深有同感。
记得我刚搬家到新小区的时候,几户白人邻居就跑来八卦,说我家斜对门的印度邻居是全区生娃冠军,足有7个小孩。平时带娃,我们都不太见到那家妈妈出面的,最大的两个哥哥姐姐,就把最小的几个孩子全给带得妥妥贴贴。 往小了讲,这叫作实习带娃;往大了说,这不就是“领导力培训”吗?年纪轻轻就带起了一支队伍,未来进入职场,印度人怎么还会有“社恐”?
大家庭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守望相助”。
在美国呆久了,我们经常能够听说这样的故事:
印度人好几家亲戚住在一起,共同分享好学区,共同教育子女;而亲戚子女中只要有一个孩子成才了,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帮扶其他人。 有一次我去印度人小帅家做客,发现他家的客厅是这样的——
我又跑去他家后院,发现游泳池里和游泳池边,加起来一共有十几个孩子。
小帅说:
“没有,我家三兄弟在这个小区都有房子,但是我们住在一套房子里,另外两套房子出租。这样又有租金收入,全家的孩子还都能上好学校。” “平时家里爷爷奶奶、几个妈妈轮流带娃,轮流休息,爸爸们的工作时间也都能更宽裕一些。”
除了几兄弟住在一起,我甚至还看到过几个姐妹家庭住在一起的。我刚来美国的时候,租住的就是一户印度人的“闲置房”,房东印度大哥告诉我——他家是老丈人和两个女婿合作凑钱,买了两套房子,一套他们自家人自住,一套出租赚钱。 “我家几个孩子将来都是要当医生的,”印度房东大哥骄傲地对我说,“医学院学费超级贵,不这么安排我们也付不起那么多孩子的学费啊。”
这样几家亲戚住在一起的模式,我在很多印度家庭都见到过。但是你能想象中国家庭这样居住和生活吗?
反正在美国呆了那么多年,我只见过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年轻中国家庭,从来也没见过和兄弟姐妹扎堆居住带娃的。
说实话,我在公共场合,十分害怕遇到印度裔服务人员,因为你能不能听懂他们的英语,纯粹靠碰运气,遇到口音不好的,感觉就像在听外星话。 不过我还有另外一个发现,就是:
其实越是在底层工作的印度人,他们的英语口音就越重(比如在麦当劳打工的印度人,在邮局盖邮戳的印度人); 然而真的到了高科技行业和医疗行业精英那里(比如你的印度裔医生),他们的英语,就会地道很多。
有意思的是,尽管英美国家的人(尤其是脱口秀演员),特别喜欢拿印度口音开玩笑,可是印度人民对于自己的英语,却是有着非凡的自信的。
第一,你觉得能讲流利英语的印度人,占了国民数量的百分之几呢? 第二,对“印度人说英文有口音”这件事儿怎么看?
对“有多少人能流利讲英语”的问题,印度人民的估算大多是在75%到80%之间,最低的估计也有40%。
她和印度同事散步的时候,同事会形容太阳“scorching”(灼热); 她的印度老板会评价她的观察非常“astute”(敏锐)。 这些词汇,中国人别说是讲了,在写作中都很少用到。
另外,由于中文的时态语态、句子的顺序和英语差别比较大,因此在英美国家的人听来,中国人的口语很可能会比印度人的口音更难理解。
我们说的就是正统英语啊。 不是什么特别腔调,英语本来就那样。 我去了美国之后,才发现是他们的腔调错了,我就嘲笑他们。 我觉得我们的腔调比他们好。是他们要向我们学习才对啊。 我才不管他们怎么想,反正我会说英语,对方也听得懂我的意思。 你们是外国人,但是对印度人来讲,就一点也不好笑了。
说完之后,他们甚至还不忘记diss一下其他国家的口音,比如法国人和中国人的奇怪口音。
其实你如果认真想一想,“自信”这样东西,对于增加表达能力,还真的是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无论做什么事,想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一个人只要表现得十分自信,那周围的人有时候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有时候没道理都能被他辩出三分理来。 印度人,从来不缺自信。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MIT商学院的教授Jackson Lu,文章标题是《为什么东亚人而不是南亚人在美国的领导人不足?》(Why East Asians but not South Asians are Underrepresented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根据Lu教授的统计,南亚人不但比东亚人获取更多领导职位,甚至比白人获取的领导职位也更多。
研究人员比较了2010年到2017年世界五百强公司的数据,结果发现,在美国,平均每百万南亚裔中有2.82位CEO,白人只有1.92位,东亚裔只有0.59位。在5年之后的今天,印度裔高管的数字恐怕又一次增加了很多。 在去除了语言因素之后,Lu教授发现,assertiveness是印度人成功的关键。
assertiveness,翻译成中文,大概的意思就是:温和又坚定的那种“自信”。 所以印度人哪怕带着重重的口音,也能侃侃而谈,也能据理力争,也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自己的优点……相比之下,东亚人被动的沟通方式,在英美文化中,确实是过于含蓄了。
“我家有5个孩子,3个有兴趣去。我到现在为止,已经召集了另外8个孩子一起。再加上你家的3个孩子……总之,我有信心凑满20个孩子,买到10元优惠票。您今天能先给我30元吗?如果不成功,我再把钱退给您,这样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如果您不同意,也没关系,我这里有一小袋糖果,作为对您愿意听我说了那么多话的感谢。”
收了人家孩子的礼物,你还好意思说NO吗?再说了,谁又能拒绝这样一个礼貌又自信,还制定了方案A方案B的年轻人呢?
“只要是印度人的店,就是——别人都放假,他们也开门。” 攒下财富就开始狠抓教育鸡孩子,把娃一层一层地往上推。
在英美国家,有一个特别好玩的现象,就是白人父母教育孩子都是“你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而印度父母却总喜欢引导(或者没准是强迫)孩子选择“父母的选择”,而印度中产父母眼中的“巅峰职业”只有那么几种:工程师、医生、律师、金融界人士……总之全是高收入的工种。
主角之一法罕的爸爸,从他出生起就给他规划好了人生,要成为一名工程师,完全不管法罕的真实爱好是什么……可以说,法罕是代表了印度人所承担的“父母期待的压力”。
贫穷的压力
主角之二拉朱,常年瘫痪在床,母亲5年都没买过新衣服……拉朱妈妈的口头禅一直就是“如果你不学习不赚钱,姐姐没有嫁妆怎么嫁得出去?”拉朱代表的,是印度人面对的“贫穷的压力”。 阶层等级的压力
第一男主角兰彻就更惨,本来只能是在富翁家做一辈子的仆人。直到富翁发现他很聪明,让他代替富二代儿子去大学骗一张学位证书……兰彻面对的,是“阶层等级的压力”。
微软的CEO纳德拉在职业生涯的初期,每个周五一下班就从西雅图飞到芝加哥,横跨半个美国去上课。这样整整辛苦了两年,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MBA学位。
还有新上任的英国首相苏纳克,不光在斯坦福收获了MBA学位,还顺便收获了富二代妻子阿克莎塔的芳心。俩人认识的时候,阿克莎塔也在斯坦福攻读MBA!
根据统计,印度裔拥有MBA的比例高达28%,而大陆的华人只有7%。华裔有更多的博士学位,但是背景比较单一;印度人却是可以“技术、管理”两手抓。
盖茨在选中纳德拉作为微软CEO的时候就评价说:“纳德拉有良好的工程师技能和商业眼光,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素养。”这样的素养,绝不是依靠简单的STEM培训就能获得的。
但是据我观察(当然了,印度本土我不了解),身在英美国家的印度爸爸们,从来都不会在培养孩子这件事情上袖手旁观。
我家几个孩子平时学音乐、学游泳、参加数学竞赛……80%都是我陪。然后,我就发现:和咱们大多数中国人“带娃主力是妈妈”的情形不同的是——陪孩子上课外班的印度家长,居然是以爸爸为主的! 当然,相比较之下,中国爸爸其实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因为我就几乎没有见到过日本/韩国爸爸们在培训班外的硬板凳上出现过!
这是我儿子在泳队训练的时候,我随便拍下的照片。
再比如,这是我女儿上小提琴课的地方。因为是私教课,等候的学生并不多,但每次我都能见到这位印度爸爸,坐在教室外面,一边工作一边等娃。娃妈呢?几个月来我倒是从没见过。
🔥 最新回帖
工作中接触过的越南人,就没有英语好的,跟日本人差不多一个水平
对的,在新加坡的华人就比印度人混得好多了。
主要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吧,印度人的性格文化和美国的文化正好吻合,而且可能因为人多资源少,所以做事比美国本土的人更极致(和无底线),所以就混的好了。
东西方文化其实和内向外向的性格一样,各有所长而已,不用太过于抬高或贬低哪个。当然如果在美国生活工作,那意识到这种差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可能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她和印度同事散步的时候,同事会形容太阳“scorching”(灼热); 她的印度老板会评价她的观察非常“astute”(敏锐)。 这些词汇,中国人别说是讲了,在写作中都很少用到。
哈哈 这个例子太绝了 可能我样本少 我觉得印度人英文至少比新加坡人的好多了 普通中国来美国上学工作的英文基本还轮不上跟印度人比 在美国的印度人的英文写作甚至比美国人还好 虽然中国人从小学就开始学英文 但是说实话比中国人英文还差的国家基本找不出来几个了 就是在意大利随机街头采访的越南旅游者 英文都比中国985大学毕业的讲的好
🛋️ 沙发板凳
印度有八亿印度教徒 平时只吃肌肉 很多人吃素 印度总理莫迪就是终身吃全素 攒积的功德很大
认识印度中产基本两三个娃止步,生三个那种还是追儿子的(齐齐都是儿子做句点,让人不得不相信印度选择性堕胎二胎开始狂增三胎开始上天这些数据的真实性)
他们只动嘴,中国人都埋头干活了
中国人真的都埋头干活了么?
还是干自己的私活副业?
看来你接触的印度人还不够多
你说的靠谱。明明是靠人口,非要说素质。印度人除了少数真聪明的,多数不太行。
在美国,比中国人综合素质高的民族就不存在。中国人多数是因为绿卡不得不在公司里干。看一下拿血卡的那批人混的多好,很多都有自己公司了。
印度人那么牛,怎么在欧美以外的所有国家都混的不好?自己国家搞的象SHIT HOLE一样,病毒来了,死的人多的河里扔不下了,河边烧都排不上队,只好在自己家后院烧尸体。。。。
印度人精通吹,舔,这些东西。中国人这种人一般都只在国内,来美国的都是学习的NERD多,或者福建一带的实用主义偷渡的,偷渡人的其实也是以干实事赚钱为人生信念。跟印度人靠吃东家,坑骗吹手法,明显不一个路子。
就是。波音真的被MBA+印度人坑的太惨了。
如果不是MBA, 波音现在还好好的。现在波音就是危险的代名词,前几天刚刚737发动机又起火了!中国本来已批准波音737复飞,结果一看这个,马上又禁了,估计在中国737永远飞不起来了。
还有一点,印度,菲律宾这些英美殖和地的人,他们就赤裸裸地讨好老板,做了5分作业,非要说成10分;一口一个请示汇报;其实华人的格局比他们高很多;
我以后就会明确表示需要promotion. 不答应,就走人;
楼里很多人说印度人只动嘴,我觉得他们很多很能干,有技术傍身 当然,能动嘴的比例肯定比国人更多
对,太能吹。还有死不认错,脸皮厚。抢东西抢升职,绝不脸红。这些才是根本。LZ说的,是差异,并不是关键。
印度,菲律宾人还是有技术的,还有就是会吹;大陆移民也要学会吹,而且明确告诉老板,不升职就走人;
据我观察,亚裔技移2代,挣钱能力,华人排第一,印度排第二,其次才是菲律宾;
我看你是盲人摸象;华人认识到自己的短处,从目前做起,不信华人斗不过阿三;我们母国让老美都怕,华人的缺陷是进入北美的时间太短;
我们医院的医生中30%是华人,而且越来越多;比阿三多多了。我没见过一个菲律宾人做医生的;菲律宾集中在护士及护工; 近20年来,加华的素质真的是大幅提升;没理由不自信.
你如果接触足够多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孩子足够多就会发现, 情商这个东西和智商一样,胎里带的, 后天再怎么训练也只能激发,而不是增长。
这都被你穿了。 在这边结婚生子的烙印基本都是1、2胎就打住,还没老中三胎的多,偏还写第一条,又想忽悠大家生---忽悠的本事倒是学的很快。
你这就是胡说了,中国一半飞机都是波音,怎么可能禁737,也就是737max罢了
除了总体人多,比例上也是印度人比华人发展更好。这个没啥不好接受的。原因也读了一些各种分析,都有道理。
菲律宾人做医生的,我在chicago 认识好多个,这里Filipino 餐馆也很多。当然做护士的更多。没有英文语言障碍,同时还精通spanish(因为被殖民原因),看病太easy,很多hispanic 病人来找。
看了那个讲印度夫妇如何把自己孩子送到精英学校,假扮成贫民的印度电影,能意识到为啥印度出来的很多人做CEO。印度应该是个阶级和财富差距极大的国家,精英阶层直接对接西方文化,外加上他们吸收的是功利主义的一面,从幼儿园就开始的精英学校就照着往名校MBA、医生律师之类的成功人士方向上死命推,确实容易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反倒是在美国,就算是精英学校,也不可能明晃晃的功利,还要搞一套大爱服务人类之类的东西。我对门邻居家娃上的NY 某L开头的名私校,后来去的P开头的大学,听他说同学中不少人都是很有理想不为利奋斗的那种人,他自己觉得很受震撼。
所以某种程度上看,印度这个国家没法太成功,因为精英阶层没有太多人想为改变该国穷苦人的处境而努力,从经济角度说,这些穷人生活不改善,就没法释放出消费能力,全民平均素质低的话,整个国家也没法有全面的竞争实力。不过感觉这个国家对底层社会的改造也在慢慢开始,最近几年好多抗议游行的新闻了,从对妇女的保护开始,不过觉得能改善还不知道猴年马月。
挺到位的。
靠谱。烙印阳奉阴违,吹牛拍马,拉帮结派老中做不到。能搞定这几样,老中就能向上爬了。
菲律宾虽说母语是英语,但她们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她们也喜欢做PPT, 我仔细看过,非常粗制滥造;她们很喜欢模仿老美(因为曾经是美国殖民地);上班跳舞,开party; 整天跑老板办公室跟老板拉关系;但菲律宾受教育程度低;她们这套做法完全是没文化人的做法;这样说吧,我们医院医生中30%是华人;护士中50%是菲律宾,护工里80%是菲律宾;谁更有地位一目了然;华人的性格更偏向医生,低调沉稳;菲律宾非常嘻哈打笑;但是她们工作份内的事情都偷懒耍滑,最喜欢出工不出力,医院上层很清楚的;
这个版上的华人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00%. 我们稍稍多参与集体活动,见人先微笑打招呼,同事结婚生子给20刀分子钱;绝对輾压菲律宾;
虾说,烙印大妈也整天讲电话8卦好吧。总之烙印个个都是哲学家,叽里呱啦的能说,基本没有什么老中那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观念。
烙印不怕事,能扯,但做实事不行,这点老中更踏实。老中太内敛,文化和习性差距大。
老中有技能后,加上一些表现自己的手法,多做public speaking, 多做PPT, 多争取visibility. 老板不给机会就跳巢;
这种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语言不是最大问题,老中的窝里斗,不团结才是最大问题!看看ABC的状况,他们也有语言障碍吗?有多少混得好的?!
Can't agree more!
别做梦了,老中一个个缩头乌龟,根本拿不出一点儿担当,还会指责别人虚。
abc缺少一代移民的吃苦耐劳,又不像白皮在哪都privileged, 而且升学就业都被打压 为什么美国政坛出头的华裔大都是些出卖本族利益的货色?是因为他们比其他的华裔更出色吗, no,是因为环境选择了什么样的人能成功
Mk
说得老印,小印好象都privileged!其实,是人家印度人还是有担当好嘛!!!
你去看看美国公司,偶尔一个老中当头的,神玛都不敢干,拼命给公司省钱,少雇人,让手下多干活,特别是手下老中多干活,对上面唯唯诺诺,一副怂样儿,永远扩大不了地盘,爬不上去!
再看看人家印度人,有用的,没用的项目,抓得到的,抓不到的,有办法干的,没办法干的,人家想着招儿也要搞上马,然后拼命招自己人,拚命阔大地盘,下面的印度下属,也不会死命把自己同族上司整下来,也是死命把自己同族上司往上抬,然后一个老印爬上去,千万个老印挤进来。再然后,公司变成一片黑色的海洋,小黄人老黄人全部滚蛋🥚
中国人自己问题很大,不会玩,蠢得要死,还拎不清!
单有活力,当然就搞不定了。只有靠其他族裔垫底,人家就管管一些怂货,打配合,才能整出一点名堂嘛
不要侮辱“担当”这个词 烙印那叫“寄生”
老中就是这样的,看不起老印,说人家寄生,问题是你们这种态度,最后寄生都难,可怜得要死的,好嘛! 真让人想起鲁迅写的人物
老印真的很会办公室政治,看过好几个老白被老印玩的滴溜溜转,中国人就不用提了,人家的游戏根本不带你玩。 即使是二代华裔也往往更偏技术。
华二还是有很多华一的思想,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好的,坏的,都传下去很多
你俩都说得有道理,印度及菲律宾人就是想去多揽项目,把自己人弄进来混饭吃;但自己人又不喜欢干活;想让华人给当下手;如果华人真答应了做下手;我看她(他)注定脑子进水了;
华人必须团结起来商量对策;不然就是永远当螺丝钉的命;
原来是自恨党啊,早说啊,省的我还费一番口舌,拉黑了
很难!华人真的太怂了!
我比你的胆子大数量级,我家孩子中文讲得和小留一样好,我只是恨你们这种没胆的,我可一点都不自恨
老子不信;读了那么多书白读了;
所以老中里要多一点儿人出来呐喊,唤醒华人民众
有啥用啊?多读一点历史,看看印尼,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有钱没权,连性命都难保,索性穷、横,还让人怕,象老黑,敢惹嘛?人家就拿肥羊下刀呢!
真别看不起老印
我脑子养过鱼 以后就防洪了
我明白,老华人还是实干的,想的是自己做生意至少不必养一大堆行政管理人员;
我在政府机构,白皮,印度阿三,菲律宾一心想当行管人员坐办公室,干活让华人干,她们等着分钱,还随时给干活的找茬子;老子有机会也要去单干做contractor, 至少要多拿钱;
老中对父母,不是都是要停办绿卡吗?兄弟姐妹短期都不接待吗?老广、福建人都挺不容易,挺不错的,一来,来一伙儿
烙印老菲就是没长远眼光。
大企业的流官,今天是你,明天就让你滚蛋。
对,我认识一个女的很踏实能干,图稳定去了政府部门,然后老板是个烙印把活都给她干,她比我会计大妈季度末还忙,其他的印度同事都不干活。
老中才没长远眼光呢!人家老印多重视政治,英国已经被老印统治了,美国也不远了。到时候搞一点政策,让华人的钱吐出来,还不容易嘛,真天真
明白了吧,leadership 就是这种玩法,我们部门的菲律宾护工,都一心想的是出工不出力,24/7等着拿钱;老子做技术的,看来必须去做contractor多挣点钱;不然在公司里光干活养寄生虫。
吃苦不如演戏!华人必须团结起来商量对策;
以前养白大爷,人家还能笑咪咪的夸你几句 现在养烙印,几年后还要背个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