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讲的道和日常生活中的差异

东方猪猪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最近听的, 道德经中讲的道, 应该是普适的自然规律, 在西方的哲学里也有对应. 有一句说:
是以圣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网上的解释是: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 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 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因此, 圣人要领导人民, 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 要想领导人民, 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 所以, 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 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 居于人民之前, 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 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 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 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可是日常生活中的, 远到新闻里的各路政要, 近到公司里的政策领导和我们自己, 好多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别人之前, 有点遵循达尔文的丛林法则.
那这个道到底是对的还是不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