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完全是按照我爸的标准来找的老公, 有担当, 特别宠我, 扣死自己, 宠坏老婆那种.....从来不说在吃上扣嗦, 我怎么买吃的用的他都不会说我, 他自己几乎很少买什么东西, 衣服都是我给他买, 然后他能穿10多年都有洞了还不让扔的那种, 吃饭也是先让我和娃吃够他再吃, 当然我每餐都做的很多的, 不存在不够吃的状况, 但他就是有这个习惯......我自己的家庭经历让我觉得父母天生就是爱孩子的, 后来看了很多新闻才知道原来不是这样 elli123 发表于 2022-10-29 12:32
你爸爸真好。这如果不是真爱,什么算真爱? shaohuacrystal 发表于 2022-10-29 00:06
没吃过年糕,想象不出有多好吃。地域差别吧。入口即化想到了肥而不腻的红烧肉或者加很多黄油做的wedding cookie. 中国店卖的年糕片有点硬无感 Inferno 发表于 2022-10-29 07:47
我一直到读大学前都瘦的很吓人,小时候常常觉得吃东西咽不下去 不在家住了以后发现,是家里的饭难以下咽,不是我的问题,好饭好菜我没有饮食问题,读大学以后体重很快就正常了 我妈总是买菜场最便宜的菜和最便宜的米,极偶尔有一顿哪怕是肉汁,我可以肉汁拌饭一次吃掉三大碗。我妈总是买最难以下咽的米,常常米还生虫,得一边淘米一边去虫子 我家并不困难,我妈要省了贴娘家。她娘家也并不困难,她就是想不开,需要娘家的认同感,然而她就是把命搭上,也不会得到她心心念念的认同感。人想不开,旁人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HappyHappyLife 发表于 2022-10-28 01:22
我记得在哪看过说饥饿记忆可能胎儿在娘胎里就会有了,举的例子就是欧洲二战期间怀孕生的孩子长大之后一直有overeating的问题,就怕吃不饱。happyeating 发表于 2022-10-28 07:33
我小的时候吃的不好,也经常胃痛,但是跟楼主不一样,对吃的没多大兴趣,喜欢小的时候的口味,也觉得健康,馋嘴了就找个黄瓜萝卜啃一啃,比较低卡。 那时候不知道胃痛,只知道心口窝痛。吃完饭就按着心口窝坐着。 其实我家经济情况已经可以了,到那时我妈就是很节省不舍得花钱,也教我节省,我又很听话,给点钱就存起来,从来不乱花,最后被我哥找到我的钱罐子,一把拿去花掉了。我哭,他们问我为啥哭,我说要留着给我哥娶媳妇用的。我哥结婚的时候还来取笑我。就是这么一个老实听话的孩子。 因为住校,自己带饭,带一个星期的煎饼,夏天发霉,冬天干的跟刀锋一样硬,就着咸菜硬吃下去能不痛吗? 吃完饭论值班的才把热水打回来,好歹喝上口水。 当时初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营养不良的眼睛睁不开,咳嗽咳得经常吐,就是面饼和咸菜,偶尔带个鸡蛋。 到了上大学美国才吃到很多美食,比如大学食堂里吃到红烧肉,到美国第一次喝到绿豆汤都觉得好好吃。 后来到了大学吃食堂 大了自己主意,胃就没问题了。胃就是得注意养着。 我们这一代已经吃饱肚子好多了,我爸那一代经过饥荒,一辈子都是冰箱里不能空着,最大的乐趣就是周末逛各个超市买菜。每次吃饭7.8个碟子其中一半是生剩菜,剩菜要吃上一星期。 ecnanif 发表于 2022-10-28 09:34
看了一下,你父母没有营养常识,把你饿着了,惨。你父母亲那辈没饭吃扣扣索索可以理解,后面有饭吃了居然不然你吃饱也是奇葩。不吃肉身体好不到哪儿去,各种内分泌失调。 1nsb 发表于 2022-10-28 10:37
我们乡下就是从来没有肉吃, 鸡蛋只有过生日才能吃到两个, 我记得哥哥一顿饭吃八个煎饼, 到了春天就没有吃的了。 我三个哥哥大, 所以粮食总不够吃。 春天各种树发芽, 才来嫩叶煮了一缸缸泡着去掉苦味, 然后跟玉米面放在一起做窝窝头 cindy_cheng2000 发表于 2022-10-28 10:45
简直不能相信和我是同一代的人,真是太苦了。 我以前有同学说学校食堂的饭太好吃了,我大惑不解,结合这个帖子看看我明白了。就是家里吃得太差父母又没手艺。 江云飞 发表于 2022-10-28 11:14
我小的时候吃的不好,也经常胃痛,但是跟楼主不一样,对吃的没多大兴趣,不太吃零食或饮料,喜欢小的时候的口味,也觉得健康,馋嘴了就找个黄瓜萝卜啃一啃,比较低卡。 那时候不知道胃痛,只知道心口窝痛。吃完饭就按着心口窝坐着。 其实我家经济情况已经可以了,到那时我妈就是很节省不舍得花钱,也教我节省,我又很听话,给点钱就存起来,从来不乱花,最后被我哥找到我的钱罐子,一把拿去花掉了。我哭,他们问我为啥哭,我说要留着给我哥娶媳妇用的。我哥结婚的时候还来取笑我。就是这么一个老实听话的孩子。 因为住校,自己带饭,带一个星期的煎饼,夏天发霉,冬天干的跟刀锋一样硬,就着咸菜硬吃下去能不痛吗? 吃完饭论值班的才把热水打回来,好歹喝上口水。 当时初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营养不良的眼睛睁不开,咳嗽咳得经常吐,就是面饼和咸菜,偶尔带个鸡蛋。 到了上大学美国才吃到很多美食,比如大学食堂里吃到红烧肉,到美国第一次喝到绿豆汤都觉得好好吃。 后来到了大学吃食堂 大了自己主意,胃就没问题了。胃就是得注意养着。 我们这一代已经吃饱肚子好多了,我爸那一代经过饥荒,一辈子都是冰箱里不能空着,最大的乐趣就是周末逛各个超市买菜。每次吃饭7.8个碟子其中一半是生剩菜,剩菜要吃上一星期。 ecnanif 发表于 2022-10-28 09:34
好可怜。我看你妈妈不愿意给你做好吃的饭菜不喂饱你,你说是因为她童年的经历。我觉得是她自私。懒得花心思花钱照顾你。 我的妈妈也是经历过3年饥荒的,而且是农村的家里人口更多更穷,兄弟姐妹饿死的就好几个。可是我从小吃的就大鱼大肉。我家境也很穷,我妈把家里大部分钱都花在吃饭上面,给我做各种既有营养又好吃的菜,这些菜她小时候不要说吃,见都没见过。可是她就是跟着电视上学,跟着其他人学。她做菜好吃的程度是远近闻名的。她的理论就是一定要吃营养身体才会好,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我妈一个文盲都懂的道理你妈一个护士会不懂? momclub17 发表于 2022-10-28 14:36
同感,我妈妈也是三年自然灾害饿得只能到食堂舀煮饭的米汤喝,因为米都分完了不够吃,天天去喝到毕业。我从小没什么新衣服穿,但是父母都是变着法子做吃的给我们,玉米面饼啊窝头啊,也是生虫的米和菜场剩的菜挑出还可以的炒来吃,买不到太多油就把肥肉煎出来的油放到菜里提点味儿。各种甩卖的小鱼小虾,要收拾很久,但都很用心调味很好吃。 yunhao 发表于 2022-10-28 19:42
我跟楼主一样小时候吃不上肉,不是因为家里穷,是因为我妈不吃肉。我妈她小时候肉吃伤了,所以不吃肉连味儿都闻不了。xhlin2015 发表于 2022-10-28 20:20
我们那里农村也是没有肉吃 小时候吃不饱饭 红薯南瓜也不够吃 到了1988年 才通电 如果有油 有鸡蛋的话 香椿可是好东西啊 cibeijixiangruyi 发表于 2022-10-28 22:31
天呐, 对比一下我的童年真的好幸福, 第一页的几个mm的过往经历真的让人太心疼了.....小时候家里还用粮票, 每个月一人只能买一斤肉, 听我妈说基本上所有肉都进我肚子了, 我小时候挑食厉害, 我奶, 我爸我妈就轮番上阵给我做他们能力范围内的拿手菜, 我还挑挑拣拣的, 等后来搬家去了南方, 吃的东西极大丰富起来, 我成了家里的大胃王, 我妈一天3-4顿饭给我做着, 所有菜都是现买烧的, 肉管够.... 我爸也是经历过3年饥荒的, 家里粮食极度缺乏, 爷奶把吃的省下来给我爸, 我爸那时是青春期, 每天就这样都吃不饱, 等到生了我, 从小就是什么好吃的都给我, 自己是等我, 我妈, 我奶都吃完了他才吃, 后来家里条件好了, 我家伙食简直就是好的不行, 经常下馆子, 绝对不在吃上委屈自己., 结果就是我现在嘴很挑, 特别喜欢研究厨艺, 娃也养得高高壮壮的, 老公自从和我结婚, 体重就居高不下 elli123 发表于 2022-10-28 23:39
那时候几乎天天吃海鲜,因为除了海鲜也没有其它什么好东西 因为鱼喜欢逆水,所以每次下过大雨,一早就被拎起来 到各个放水口,等着上面关住放水口,下面就劈里啪啦全是河鲫鱼,小孩可以钻进去,大人不行 一个上午,可以抓20多斤 天气不下雨,也是可以有吃的,就是去水稻田里,很多脚印里藏着河鲫鱼,去一趟,回来就半篮子河鲫鱼 夏天偶尔不下雨,那鱼就更多啦,大家一起从南到北赶,鱼很容易就到你手里了 有一次使用渔网,10公斤的鲢鱼都抓过,鲢鱼大家都不爱吃,但晒成鱼干之后,也是美食 poppyjasper 发表于 2022-10-29 00:37
鲫鱼煮汤又鲜又嫩,鲢鱼可以做成熏鱼。 shaohuacrystal 发表于 2022-10-29 00:43
是的,鲫鱼很容易得,其实最美味的 poppyjasper 发表于 2022-10-29 00:52
就是刺多。还有一种叫马口鱼的薄薄的海鱼,剪完以后用酱油烹一下加点糖,也很美味 shaohuacrystal 发表于 2022-10-29 01:01
哪个美国大学有红烧肉跟绿豆汤啊? NSUH 发表于 2022-10-28 16:37
冬天大家会做年糕,质量杠杠的 就跑去附近玩,大人说,给我称一斤,记账上 于是手捧着,雪地上边走边吃 那绝对是美味,碳水本来就美食,那是刚刚出炉的orgnic年糕啊,入口即化的 你们吃过吗? LOL poppyjasper 发表于 2022-10-29 00:46
因为楼主也是女儿,如果是个儿子,她妈估计就拼命像养她舅舅那样养了。如果是儿子的话,她爸明显是个有常识的,就不会像那样随便让她妈把孩子饿成非洲饥民了。 极端重男轻女家庭出来的怎么可能不重男轻女,不把自己当人,也不把女儿当人 noodlewo 发表于 2022-10-28 10:49
饥馑后遗症是什么医学名词吗?还是楼主打错别字啊?能把饥饿打成饥馑也蛮神奇的,输入法会自动联想成这样吗?irene 发表于 2022-10-28 23:35
是中国的大学,第一次吃到加了糖的咕噜肉 红烧肉 和 蹄膀 还有各式 炒面 大馄炖 皮蛋瘦肉粥 等等, 我同宿舍的人做了蛋炒饭,我也是第一吃到蛋炒饭。读博士来到美国,到别人家吃饭第一次喝到绿豆汤,连连赞美,问别人怎么做的。那人不吭声,想来她以为我是装出来的: 这么平常简单的东西还做出这么惊讶的样子,来问我要做法! 到美国后可以吃到各地中国美食,后来工作了就吃到了各国美食。小时候没得吃长大了不挑食,所以我的两个孩子各种挑食我是比较吃惊,因为我从没想到我孩子会挑食。 我妈做饭真不行,就是唯一的菜 咸菜做的也不好吃,人家妈妈腌咸菜都是脆生生的,我妈做的都是烂泥一样。我小时候可羡慕别人的咸菜了。有次她咬牙买了块羊肉回家给自己补血,不知道怎么做,就煮开了吃,啥调料也不加,那个膻啊,我吃了口吐出来。后来吃到了羊肉汤才知道可以这么鲜美。 到了高中我爸赚的更多了,给我哥哥买好几百块钱的衣服鞋子。我妈也意识到我爸留不住钱,省也没用,知道让我自己买点好吃的了,可以吃上香肠泡面买个包子肉饼之类的,周末回家我爸有时在家的话会给我们买大肉烤鸡之类的,可是发育期已经过了,我长大后比较瘦弱,我妈是很后悔,说过好几次那时候应该让我吃得好些。她是个好妈妈,就是当时比较习惯节省了。 ecnanif 发表于 2022-10-29 06:51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觉得胃病是我母系家族的遗传病,我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犯胃疼,大概小学低年级开始,经常疼的被老师中途送回家,或者半夜疼的满床打滚被我爸妈唤醒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我妈学了脊背按摩术给我缓解胃疼,就是大力的提背部的皮肤,没什么科学道理,可能是疼痛转移到背上了?小时候的记忆之一就是经常我趴在床上我妈给我提背,提完她趴在床上我爸给她提背。后来我上大学之后胃疼一夜之间好了,一次都没疼过,一直到后来出国念书,工作,我的胃都好好的,吃嘛嘛香再不需要忌口,我开始不理解为什么,怀疑我家饮食里有什么我对之过敏的物质。后来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skip lunch,某一天我又开始胃疼了,曾经很熟悉的感觉一下回归,我忽然醒悟,小时候胃疼应该是饿的,再回头看,很多事情开始make sense:
我小时候的照片如果只露头的就看起来还好因为头大脸圆,凡是露出胳膊腿的都看起来骨瘦如柴像是非洲饥民。我妈不会做饭也不爱做饭,她曾经夸口我小时候好养,我最爱吃的东西是食堂买的馍馍蘸菜汤。我妈的拿手菜是凉拌素菜,我家的晚饭桌上经常是一道凉拌素菜一道烧豆腐,有时候会有鸡蛋炒个什么菜。我妈从来不做肉因为她说她恶心,我爸其实做饭挺好吃也经常做肉,但是我爸总出差,每年有一多半时间都不在家。很多菜我都是来美国以后第一次吃,包括大家认为的家常菜,因为自己有钱了可以下馆子尝试。比如红烧肉,我第一次吃的时候已经二十多岁了,简直惊艳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再比如羊肉,可能有些南方人说没吃过羊肉有什么稀奇,但是我长大的那个城市居民是主要吃牛羊肉不吃猪肉的。还有炖鸡,我第一次吃是生完小孩婆婆做给我吃补身体,也是惊为天物。还有所有海鲜和大部分河鲜,都是来美国之后才尝试到。我小时候不仅瘦,身体还特别不好,小学五年级之前不夸张的说每个月都要发烧两次,后来我自己都有经验了,感觉不对的时候对着手哈一口气,从气流的温度就能判断出自己发烧了,一量体温准没错。后来发烧我妈都不带我去医院看,自己带青霉素在家打,她是护士。
我其实并没有儿时饥饿的记忆,只记得频繁的胃疼,和晚饭桌上一大盘凉拌绿豆芽粉丝。长大以后我对食物很没有安全感,我自我感觉是个挺大方的人,对人也慷慨不太在乎金钱,但是我的死穴是不能分享食物。我记得上大学时候有一次和前男友在食堂吃饭,他开玩笑的抢了我的饭吃,我特别生气,至今耿耿于怀。现在成家有了小孩,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不算,如果我自己在拿东西吃,老公或者孩子过来分享我的食物,我就会有想流泪的冲动和心里止不住的生气,导致我经常自己偷偷躲起来吃零食避免跟人分享。我用理性思维知道这是很变态的,柜子里冰箱里还有足够的食物,但是不能控制自己。吃饭也是总要吃到撑才觉得有安全感,即使明确感觉饱了也经常想要加餐再吃一点。
我意识到小时候的胃疼很大可能是饥饿导致之后就开始说服我妈和我几个姨妈,她们四个人每个人都做过不止一次胃镜检查胃病,大概也是怕自己得胃癌,检查结果她们的胃都好好的,没有癌。她们每人都有很多的饮食禁忌,因为胃疼不能吃饭是家常便饭,但是越skip meals越疼,常年恶性循环。后来我妈被我说服,开始在吃饭方面大胆一点,开始吃鸡蛋吃肉,以前她只吃稀面条稀粥和硬馍馍,也开始尝试吃饱,她的胃病已经很久没犯过了。我几个姨看到我妈的榜样也有所改变,目前效果都不错,我小姨告诉我她现在身上总是带着小零食小饼干,一觉得胃疼就吃一点,就好了。
我对食物的困扰还有很多,因为小时候经常吃的东西种类太少,长大以后很挑食,而且饿的时候直觉想吃的都是小时候吃惯的那些没营养的菜。我对做饭也没有兴趣,自己一个人住的时候从来不做饭,晚饭煮一盒豆腐配点米饭就可以打发。现在为了孩子,每天逼着自己认真做饭,我经常做红烧肉,炖鸡,大虾,排骨,各种汤煲和炒菜给他们吃,虽然我厨艺一般,但是尽量给他们吃饱吃好。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不要重复我的童年。
🔥 最新回帖
很有担当,赞👍
所以我完全是按照我爸的标准来找的老公, 有担当, 特别宠我, 扣死自己, 宠坏老婆那种.....从来不说在吃上扣嗦, 我怎么买吃的用的他都不会说我, 他自己几乎很少买什么东西, 衣服都是我给他买, 然后他能穿10多年都有洞了还不让扔的那种, 吃饭也是先让我和娃吃够他再吃, 当然我每餐都做的很多的, 不存在不够吃的状况, 但他就是有这个习惯......我自己的家庭经历让我觉得父母天生就是爱孩子的, 后来看了很多新闻才知道原来不是这样
还有一种年糕,现在没人做了,有做也是粗制滥造的,不好吃了
好像叫“块”
就是人工撞出来的,撞很长时间才完成
直径6-7厘米,蒸了,可以拉出3米长
送人,人人都喜欢得不得了
现在的年糕不行了
都是河南人做的,而且不新鲜
最好的米,用心做,立即吃,才是上品
🛋️ 沙发板凳
不在家住了以后发现,是家里的饭难以下咽,不是我的问题,好饭好菜我没有饮食问题,读大学以后体重很快就正常了
我妈总是买菜场最便宜的菜和最便宜的米,极偶尔有一顿哪怕是肉汁,我可以肉汁拌饭一次吃掉三大碗。我妈总是买最难以下咽的米,常常米还生虫,得一边淘米一边去虫子
我家并不困难,我妈要省了贴娘家。她娘家也并不困难,她就是想不开,需要娘家的认同感,然而她就是把命搭上,也不会得到她心心念念的认同感。人想不开,旁人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也太惨了
刚刚回想起来,其实也有后遗症,高中大学自己买食堂饭都有限量不会吃多,假期在家后来来美自己做饭,老是吃很多很多,一边说好饱一边继续吃,撑的不行,然后会多到自己使劲会吐出饭来。我也意识到不好,就告诉老公一听到我说饱了就把我筷子拿走不准我吃了。他不忍心,我就说了几次我需要帮忙认真点,他就很严格的执行了,即使我恼了也不准我吃了,这样过了一段时间, 我over eat 的问题就没了,能够做到吃饱了会自动放下碗筷。
。
初中因为住校,自己带饭,带一个星期的煎饼,夏天发霉,冬天干的跟刀锋一样硬,就着咸菜硬吃下去能不痛吗? 吃完饭论值班的才把热水打回来,好歹喝上口水。记得有次打开煎饼发现有虫子屎可能是老鼠屎,不吃就得饿肚子,所以把那层揭掉,继续吃。
当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营养不良的眼睛睁不开,咳嗽咳得经常吐 咳的晚上睡不着,就是面饼和咸菜,偶尔带个鸡蛋。刚开始胃痛的时候不知道胃痛,只知道心口窝痛。吃完饭就按着心口窝坐着。
我上初中时我哥我姐我都住校,我妈说 我哥回家就像来了土匪强盗,我姐回家就像来了国民党(我姐那时比较叛逆和我妈关系紧张),我回家就像来了刚从大牢里赦出来的犯人。
其实我家经济情况已经可以了,到那时我妈就是很节省不舍得花钱,也教我节省,我又很听话,给点钱就存起来,从来不乱花,最后被我哥找到我的钱罐子,一把拿去花掉了。我哭,他们问我为啥哭,我说要留着给我哥娶媳妇用的。我哥结婚的时候还来取笑我。就是这么一个老实听话的孩子。
到了上大学再以后到了美国才吃到很多美食,比如大学食堂里吃到红烧肉,到美国读博士第一次喝到绿豆汤都觉得好好吃。
胃的问题也是跟着我好长时间,经常疼,胃酸返流,吃了硬的不舒服, 不能吃凉的冰的,胃就得自己注意,好好养着。现在好多了。
我们这一代已经吃饱肚子好多了,我爸那一代经过饥荒,一辈子都是冰箱里不能空着,最大的乐趣就是周末逛各个超市买菜。每次吃饭7.8个碟子其中一半是生剩菜,剩菜要吃上一星期。
这个我也看过
明尼苏达大学上个世纪也做也做过一个很有名的饥饿研究。本能的不满足,会很伤身心的。
比较外行地猜测,这种记忆需要被封存,不知道需要借助于心理咨询还是催眠或者别的。一直背着太痛苦了。楼主可以坦诚地跟家庭医生沟通、寻求转介干预方向。
握手, 我中学也是背一个礼拜的煎饼, 夏天都发了绿霉, 还是吃。我出国体重才79斤
我也爱吃, 觉得自己从来吃不饱, 经常去吃自助餐, 好多食物吃个够。 我妈说我上辈子饿死的, 这辈子补偿。
我们乡下就是从来没有肉吃, 鸡蛋只有过生日才能吃到两个, 我记得哥哥一顿饭吃八个煎饼, 到了春天就没有吃的了。 我三个哥哥大, 所以粮食总不够吃。 春天各种树发芽, 才来嫩叶煮了一缸缸泡着去掉苦味, 然后跟玉米面放在一起做窝窝头
因为楼主也是女儿,如果是个儿子,她妈估计就拼命像养她舅舅那样养了。如果是儿子的话,她爸明显是个有常识的,就不会像那样随便让她妈把孩子饿成非洲饥民了。 极端重男轻女家庭出来的怎么可能不重男轻女,不把自己当人,也不把女儿当人
如果不吃会咋样,不吃会挨打,要不吃下去降mp,要不挨打赔hp
这个层主你是家里穷,早一点农村都是这样的,没有人打工搞副业的年代农村人手里没钱,家里有啥吃啥,好东西还要留着卖钱。父母也没办法,很难怪罪。 楼主还有其他几个层主都是城市里的,有工资,家庭条件也不算差,居然把孩子饿成非洲饥民,真是叹为观止。 美国这些国家小学管饭,经常调查有谁家要食物还是很好的
能够天天吃白米饭 吃饱饭 就非常幸福了
哪个美国大学有红烧肉跟绿豆汤啊?
我也觉得是楼主妈太过分了!把自己和孩子都饿坏了! 说起穷,我觉得我家比楼主家更穷,我爸妈也是经历过3年饥荒的,而且我姥姥还是个后妈,导致我妈现在做饭时的口头禅还是“要是不够吃呢?” 我家里也重男轻女,比如我小时候只能吃3分一棵的纯冰棍,而我哥就能吃到5分一棵的奶油冰棍,但我只是吃得不够好,还是能吃饱的,我常常跟我爸妈抱怨也许我小时候吃好一点儿就会长得高一点了。我到现在也不喜欢墨西哥饭,因为小时候吃玉米面吃够了。我还记得一家人围一桌吃炒豆腐渣,我现在也不喜欢吃各种香肠,因为小时候吃不起,于是我就告诉自己不好吃... 我家有个经典笑话是我说梦话:我要吃夹白糖和芝麻酱的馒头!
同震惊。
家里母亲的观念做法,真是影响一家人,包括后代们。
同感,我妈妈也是三年自然灾害饿得只能到食堂舀煮饭的米汤喝,因为米都分完了不够吃,天天去喝到毕业。我从小没什么新衣服穿,但是父母都是变着法子做吃的给我们,玉米面饼啊窝头啊,也是生虫的米和菜场剩的菜挑出还可以的炒来吃,买不到太多油就把肥肉煎出来的油放到菜里提点味儿。各种甩卖的小鱼小虾,要收拾很久,但都很用心调味很好吃。
现在对自己好一点
比吃树皮草根强多了
你妈妈那个年代竟然能吃肉吃伤了?
你说这话必须得把年代加上,否则挺难让人相信。
我是80年代初期出生的,在农村长大,从来没有挨过饿,因为农村总是有粮食嘛,但是小时候肉蛋奶吃的不够多。我们家乡每5天一次集市,在那一天我妈经常会买点鱼或者肉回家,如果不买,那天会炒鸡蛋(自己家产的)。换句话说,每5天会有至少一次蛋白质。过年的时候吃的会更好,甚至会会买一些羊肉(比猪肉贵)。
我老公同时期在城市长大,他每天早上可以吃到一个鸡蛋,生活水平比农村长大的我要高一些。
后来到了90年代,条件就更好一些了,每次赶集买回家的东西更多了。
我们那里农村也是没有肉吃 小时候吃不饱饭 红薯南瓜也不够吃 到了1988年 才通电
如果有油 有鸡蛋的话 香椿可是好东西啊
鸡蛋要卖了买布买线买盐,6个孩子, 只有过生日才能吃两个。
香椿有, 揉了腌好放瓷罐子里当咸菜吃。
抱抱妹妹,长那么大才第一次喝绿豆汤!很多小时候吃不好营养差身体差的孩子都淘汰到社会底层。前面的几个姐妹现在在美国,真不简单!
你爸爸真好。这如果不是真爱,什么算真爱?
吃饭之前,灶膛煨一个正方形的薄年糕,一会儿就熟了,吃了
吃饭之后,红彤彤的灰缸里塞一根长方形的比较厚的年糕
挖出来地上摔几下,就变成白白胖胖的了,好香
大学打回杭州老家,最喜欢吃白白胖胖的馒头,回锅肉,红烧肉,走油肉,狮子头
没有饿过肚子,胃在什么位置都不知道的
那时候几乎天天吃海鲜,因为除了海鲜也没有其它什么好东西
因为鱼喜欢逆水,所以每次下过大雨,一早就被拎起来
到各个放水口,等着上面关住放水口,下面就劈里啪啦全是河鲫鱼,小孩可以钻进去,大人不行
一个上午,可以抓20多斤
天气不下雨,也是可以有吃的,就是去水稻田里,很多脚印里藏着河鲫鱼,去一趟,回来就半篮子河鲫鱼
夏天偶尔不下雨,那鱼就更多啦,大家一起从南到北赶,鱼很容易就到你手里了
有一次使用渔网,10公斤的鲢鱼都抓过,鲢鱼大家都不爱吃,但晒成鱼干之后,也是美食
鲫鱼煮汤又鲜又嫩,鲢鱼可以做成熏鱼。
冬天大家会做年糕,质量杠杠的
就跑去附近玩,大人说,给我称一斤,记账上
于是手捧着,雪地上边走边吃
那绝对是美味,碳水本来就美食,那是刚刚出炉的orgnic年糕啊,入口即化的
你们吃过吗?
LOL
气温高的时候很难保存,所以冬天最多
冬天要过年,会买很多,20多斤吧
买回来就要处理,开水烧熟了,拿刀偷偷切半斤,就吃了,真香
真正过年的时候,就没人吃了
是的,鲫鱼很容易得,其实最美味的
海边有结拜的外婆家
经常去,最喜欢吃的是牡蛎,大部分都让我吃了,因为很多人过敏不吃
吃完去海边,遇到下大雨,就躲小山洞里,看着潮水哗,哗,哗的涨上来,人就想入非非了
不下雨喜欢跟着海水下去,回头一看几公里远了,往前面看是哗哗哗的海水在退潮
刺激
就是刺多。还有一种叫马口鱼的薄薄的海鱼,剪完以后用酱油烹一下加点糖,也很美味
放点葱就更香了
各式各样的海鱼很多,吃过就忘了,舟山带鱼最好吃
各种海鳗,现在看到都不想吃了,小时候吃得津津有味
土话就是,
跳虷,跳虾,旗鱼,柴鱼,鹏鱼,蛋 冬瓜,南瓜,西瓜,带子,芋艿,茄
这是日常菜
:)
吃饭吃的快,这样就可以快点盛第二碗 不肯剩饭剩菜,总要放到肚子里去。
是中国的大学,第一次吃到加了糖的咕噜肉 红烧肉 和 蹄膀 还有各式 炒面 大馄炖 皮蛋瘦肉粥 等等, 我同宿舍的人做了蛋炒饭,我也是第一吃到蛋炒饭。读博士来到美国,到别人家吃饭第一次喝到绿豆汤,连连赞美,问别人怎么做的。那人不吭声,想来她以为我是装出来的: 这么平常简单的东西还做出这么惊讶的样子,来问我要做法! 到美国后可以吃到各地中国美食,后来工作了就吃到了各国美食。小时候没得吃长大了不挑食,所以我的两个孩子各种挑食我是比较吃惊,因为我从没想到我孩子会挑食。
我妈做饭真不行,就是唯一的菜 咸菜做的也不好吃,人家妈妈腌咸菜都是脆生生的,我妈做的都是烂泥一样。我小时候可羡慕别人的咸菜了。有次她咬牙买了块羊肉回家给自己补血,不知道怎么做,就煮开了吃,啥调料也不加,那个膻啊,我吃了口吐出来。后来吃到了羊肉汤才知道可以这么鲜美。 到了高中我爸赚的更多了,给我哥哥买好几百块钱的衣服鞋子。我妈也意识到我爸留不住钱,省也没用,知道让我自己买点好吃的了,可以吃上香肠泡面买个包子肉饼之类的,周末回家我爸有时在家的话会给我们买大肉烤鸡之类的,可是发育期已经过了,我长大后比较瘦弱,我妈是很后悔,说过好几次那时候应该让我吃得好些。她是个好妈妈,就是当时比较习惯节省了。
没吃过年糕,想象不出有多好吃。地域差别吧。入口即化想到了肥而不腻的红烧肉或者加很多黄油做的wedding cookie. 中国店卖的年糕片有点硬无感
同款魔鬼亲妈 扶弟魔,魔性压制了母性 为了弟弟,从自己嘴里抠,自己娃也不给吃肉
楼主貌似是独生女,大概80后,又不在农村,还重男轻女?她妈连饭都不会做,也不爱做,什么女人?十指不沾阳春水,很大女人好吧。我知道什么是重男轻女,男孩儿啥都不干,去上学,女孩没文化就在家里干农活做家事,直到嫁人。哪有不会做饭的女人?呸,那是万恶的旧社会。楼主妈明显已经是妇女是半边天的产物了,三从四德跟她没关系,就是个不合格的母亲,有文化但没常识。
摸一下这个妹子,你们农村家里穷,孩子多,没饱的很多。唉,投胎是个技术活。现在富裕了吗? 楼主家可不是穷人。
呃…不知道说啥好。你没听过饥馑这个词吗?
看这些细节真是心酸。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就算没挨饿,对食物短缺的恐惧和算计真的深入骨髓。我爸妈都是物质条件相对很丰富的人,绝对没饿过肚子。但是可能受大环境影响,他们从小也不会在食物上敞量提供。回想起来,似乎是他们就没那个概念人要吃多少才算吃饱,能不能每天都吃得撑?好东西放开来吃,似乎是很难接受的一件事。 如果出去下馆子,那我们点菜绝对不会不够吃。但是如果自己在家做饭,份量一定不会太多。比如鸡蛋肯定不会超过一人一个的量。但我同学可以一个人吃四五个蛋炒的西红柿鸡蛋。我娃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能一口气吃两个蛋。
是的,我爸经历过饥荒,啃树皮,吃树叶,去要饭,个子也长到1米7多。 我妈稍微好些、也是小时候冬天睡席子,底下塞稻草,孩子尿床了就把结了尿冰的稻草扯掉。我公公小时候没鞋子,下雪也赤脚,一家人一条裤子、不是开玩笑,谁要出去办事谁穿。他们给我讲的时候我都不能相信。 我还记得小时候一次鸡瘟家里的鸡都死了,一起做了吃了,我吃的太饱,半夜醒来肚子太胀太难受,哭着说说我要死了。
现在的年糕不行了
都是河南人做的,而且不新鲜
最好的米,用心做,立即吃,才是上品
还有一种年糕,现在没人做了,有做也是粗制滥造的,不好吃了
好像叫“块”
就是人工撞出来的,撞很长时间才完成
直径6-7厘米,蒸了,可以拉出3米长
送人,人人都喜欢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