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 wants to see layoffs to revert rate hikes meta dies -> layoffs -> fed happy -> lower rates -> wall street happy -> stock happy -> huaren dama happy meta dies = everybody happy
Fed wants to see layoffs to revert rate hikes meta dies -> layoffs -> fed happy -> lower rates -> wall street happy -> stock happy -> huaren dama happy meta dies = everybody happy wellerism 发表于 2022-10-26 18:26
🔥 最新回帖
体感不一样。玩手机1小时不会累,戴个摩托车头盔1小时试试?
ig也不靠视频啊,它靠的是post,主要发图片的
whatsapp就算了
当时的人还说,有那么大屏幕的电脑不看,为什么要拿个小屏幕的手机看毁眼睛
拿手上和戴头上,感觉完全不一样。
🛋️ 沙发板凳
公司里各级又可以借刀杀人铲除异己了
前二天胡总看起来也是被裁员了
刚去小留中心,好像还没人panic
日本一盒豆腐3毛钱,我们这里三块。 日本一个冰激凌6毛钱,我们这里同款可能要三块。
美国人收入有日本人十倍吗?没有?为什么,都是泡沫。估计以后啥都会狠狠的降级
考虑到E在大跌,可以想象还会抱爹
目测湾区房价要暴跌,否则有人直播吃屎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料事如神啊。赚麻了吧?
暂时不用吃屎了,今晚吃根鸡腿压压惊
我一直在说赚钱在中概股,他们跌得厉害,就闭着眼睛买
不想看吃shi,还是跌算了
嗯。等苹果掉下来就差不多了
还没跌呢? 那个吃屎的要噎坏了吧?
最高点进货的不多 但200上下会不少进去的,下二百就没回头
perm打不下来,优秀h1不进来 股价膝盖斩,优秀的老员工寒心 不仅不多发股票稳住军心,还pip变相裁员
meta is doomed
PDD, Baba会涨?你真的真金白银在炒股吗?
你一直闭着眼睛在抄中概股吗?baba从300抄到60开心坏了吧?
因为它已经蹦无数次,大盘权重基本不影响了。
别忘了特斯拉
中概股周一股价被砸下来,现在基本都快回去了。Snap股价被砸30%,现在也基本回去了。
所以Meta就算明天被砸下来,也会很快回去。
还有,就算游戏可能也还行,没工作了还不让打游戏还让不让人活了?
他们家发行价是40. PS:阿里已经跌破过发行价了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Meta的老中今晚集体自杀算了
SNAP 最多回去一半,差不多 11 掉下来的
这次中概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政治揣测投机而已,跟公司 FA 无关
er 暴跌掉下去的很难起来,或要经历很长时间才可能回去
感觉苹果可能要等到明年一月份或四月份财报后才会落地。
SNAP 10.82 跌到7.58,今天最高9.95。
一年以前买它的名声就已经很臭了 浮夸 压力大都是买它的标签 最受羡慕的时候是2020年以前
回去是指回到120,130吧,回到300感觉已经不可能了。
要裁员跑不掉的吧,隔壁亚麻嘴上不说裁员今年pip quota已经涨到没边了。
但是为什么总有人恨不得大公司天天裁员,可能自己也不是股东或者手上只有一点点那些公司的股票,恨别人不肯裁员是为了满足什么心理呢
Fed wants to see layoffs to revert rate hikes meta dies -> layoffs -> fed happy -> lower rates -> wall street happy -> stock happy -> huaren dama happy meta dies = everybody happy
还是苹果好啊!它现在是最大的避险股。几大巨头里面苹果家护城河算是最高的 毕竟硬件摆在那里无可撼动。其他的瞬息万变 可能说不行就不行了
软软不是刚跌了吗?这几个里我就捏着软和狗了,这两天跌的我心疼。
错了错了,按照这个逻辑,应该是所有给大包裹的公司都死掉等于你的happy,就一家公司的体量,可担不起你后面的一串期望
对的。而且VR 看久了容易晕,没法长时间玩。归根到底还是硬件不行
不知道游戏高清化,软硬件成本要多少?
yes, back to 120/130. 300 is mission impossible.
meta不会很快回去,颓势已成,兵败如山倒,VR几年内都实现不了,年轻人抛弃FB,看不出它短期内靠什么翻身
这位半仙要不要悠着点忽悠?先睁睁眼?阿里跌破发行价了诶~
因为手里有股票啊,只有裁员股票才能涨
股价和公司没什么关系。明天联储放话暂缓加息,1个月内就涨回150。
硬体?
这个都不懂? 湾湾叫硬体,软体。哈哈
英国历史叫 hardware
这个现有技术很难,元宇宙就是大坑
你知道指数和个股的区别吧
我2个都用,就是怎么打字方便怎么怎么打吧,反正又不是国内。
那你也应该比一比水果蔬菜的价格
他也没有elon的脑子和眼界
靠我们传统行业从最高点也是50%off了,也是很好的deal啊……
我从业快20年了,从没见过说软体的大陆人。 因为软体,软体组织,软组织在大陆属于男性性器官了。大陆人说,会被有些大陆人说你口臭,上午没刷牙的
哈哈。 台湾有些词造的太弱了, 比如飞弹, 大陆的导弹多牛。 硬体软体确实也很牵强。
现在除了你,我也没有见过说软体的大陆人,哈哈。我前面是说我硬体,硬件这个词都用。
这么个裁法,房价会跌吗?
啥行业啊?游轮?
我高兴地唱起了山东的歌, 哈哈哈
小扎不是在运营一个目标赚钱的公司,是想创造个信仰。可是投资人和用户都不买账啊。小扎一个人自high越来越烈,让大家都陪死,大家能不怕吗?
https://mp.weixin.qq.com/s/fz-Ofc_KcHc94GcUbHhVog
扎克伯格的Meta比我们想象的更弱 吴狄 锌财经 2022-09-04 18:30 Posted on 浙江
“扎克伯格先生,你抄袭过竞争对手吗?”
沉默不到1秒,扎克伯格咂巴了下嘴,“假面”一般的脸上,还是看出了轻微的情绪变化,显然,这已经暴露了他内心的慌张。正在美国国会接受议员质询的扎克伯格,显然没料到这位议员会突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
他有些语无伦次,但抵赖没有任何意义,议员手里有他指示下属去抄袭竞品的邮件记录。此时此刻,他只能含混表示“是别人带的头”,试图将自己包装成一个为了生存迫不得已向抄袭低头的形象。
没想到,议员不吃这一套,立刻打断了扎克伯格的发言并直奔主题:“我不关心别人,我只想知道Facebook抄袭了多少家竞争对手?”而扎克伯格的答案是:“对不起我,呃,给不出,呃,这个数字…”
接下来,议员进一步增强火力,询问扎克伯格是否曾通过抄袭和收购,来压制竞争对手,并举出了Instagram的例子。这当然直切要害。
要把时间拉回到10年前,2012年,Facebook用10亿美金买下了当时风头正劲的Instagram。9年后,Instagram全球下载量排名第二,月活超过20亿。据彭博行业研究(BI)估算,早在2018年,Instagram估值就已经高达1千亿美元,是当年收购价格的100倍。
回到质询现场,该议员有证据表明,为了达成这笔交易,扎克伯格曾威胁Instagram创始人Kevin Systrom:要么你把公司卖给我;要么我做个一模一样的产品挤垮你。
实际上,在科技行业,即便是以创新著称的苹果、谷歌、微软等巨头,抄袭竞争对手的事情也屡见不鲜。那为什么单对Facebook如此穷追猛打?甚至是在Facebook已经改名为Meta的当下。
1 靠抄袭续命的Facebook
2020年,已经被Facebook收入囊中数年的Instagram上线了一款新产品——Reels。这是一个短视频产品,却让TikTok团队十分困扰,因为它像素级搬运了TikTok的功能。而当时的TikTok,刚刚登顶全球下载榜第一的位置。
TikTok而用户对此也深有同感,87%的Z世代TikTok用户认为,Reels和TikTok基本上是一回事。
面对TikTok的嘲讽,Facebook并不在乎。因为,这操作对Facebook来说,实在太平常了。
2021年Clubhouse突然爆火,Facebook推出了功能完全一样的Live Audio Rooms; 2020年Zoom因为疫情而爆火,Facebook推出了Messenger Rooms。为了对标Twitch和YouTube Gaming,还推出了Facebook Gaming; 2016年推出了对标Craigslist的Marketplace。Craigslist类似国内58同城、美团等网站的结合体,用户可以在上面获得租房、招工、销售、二手交易等各种生活信息; 2015推出了对标Timehop的On This Day,这是一个类似苹果相册照片回忆的功能,用来展示用户在几年前的今天发布的内容;
甚至连Facebook本身,也不是扎克伯格的原创,而是源自他两个哈佛校友的创意,扎克伯格只是用代码将其实现了而已。眼看自己的创意被别人据为己有还大赚特赚,两位哈佛校友联合起来起诉了扎克伯格。 官司持续了5年,最终两人接受了扎克伯格给出的2000万美元和价值4500万美元股票的条件,双方达成了庭外和解。
而扎克伯格真正将抄袭有理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是在2016年夏天的一次全体员工会议上。
扎克伯格告诉在座的每一个人:不要因为你的傲骨而放弃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哪怕直接抄袭竞品也在所不惜。后来,这段讲话被精简为一句口号:Don’t be too proud to copy(别因为爱面子而放弃抄袭)。
随后,美国科技媒体记者们被Facebook高管请到一间办公室,介绍一款叫做Stories的新产品。这是一种新形式,被称为“阅后即焚”。用户在Instagram、Facebook上发布一条Story后,可以在好友动态页面置顶显示24小时,之后就会消失。
现场记者面面相觑,这不就是最近爆火应用Snapchat的1:1复刻吗?
而当时Instagram的CEO Kevin Systrom,更是从Snapchat身上,看到了自己产品的影子。两者都是由小团队做出来的爆款应用;都在青少年群体中广受欢迎;都在早期被扎克伯格盯上;都需要解答扎克伯格给出单选题:要么你把公司卖给我,要么我做个一模一样的产品挤垮你。
面对这个成立不到两年的产品,扎克伯格给出了极其诱人的条件:一口价,30亿美元现金。但自视甚高的Snapchat创始人Evan Spiegel,并没有把Facebook放在眼里。他觉得,自己公司在未来估值将远远超过30亿美元,甚至跟Facebook分庭抗礼也说不定。
后来,Kevin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Stories的荣耀,要完全归功于Snapchat。而这里“完全归功”的意思是,Stories不仅在功能上实现了像素级搬运,甚至连名字都没改。扎克伯格仿佛在隔空向Evan挑衅:这就是你不顺从我的下场。
实际上,短视频、阅后即焚形功能如今已经成为很多社交平台的标配。但要论杀伤力之猛、震慑力之大、效果之显著,还得看Facebook。
据统计,第一个上线Reels的国家巴西,用户活跃度马上从1%上升到了4.34%。而上线印度后,当地Instagram的下载量增加了11.4%。Reels同时也为大品牌带来了巨大流量,耐克的Reels视频平均播放量高达460万次/个。
虽然Reels短期内无法撼动TikTok的地位,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造成了威胁。国外媒体统计了包括丝芙兰、汉堡王在内的6个品牌交叉发布内容的曝光率(浏览量/关注者)后发现,Reels上的品牌平均曝光率达到了12%,而TikTok上则只有5%。
Snapchat就更惨了。
Facebook的复刻版不仅成功减缓了自家年轻用户的流失速度,同时也成功减缓了Snapchat的用户增长,并被认为导致其市值蒸发70%。 Facebook的抄袭之所以能够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和它巨大的体量密不可分。
Facebook月活用户近30亿,Instagram和WhatsApp月活用户均超过20亿,Messenger月活超过13亿,去重后总月活用户36.5亿。这是什么概念呢?单一个Messenger的月活用户,就超过了微信+QQ的总月活。可是Facebook的成立时间,比腾讯晚了6年。
Facebook用户增长为何这么快?
2 高光与争议
Facebook是典型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红利节点上的企业。
成立9年上榜财富500强,18年后却口碑垫底、用户流失、收入下滑,可以用这一句话简短概括FaceBook的成长史。
2012年,在Facebook上市敲钟时,28岁的扎克伯格写下了这样一句话:To a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world(致一个更加开放和互联的世界)。紧接着第二年,成立不到10年、上市不到1年的Facebook,就成功跻身2013年度财富美国500强榜单。
微软CEO鲍尔默曾激动地说:“Google老了,未来是Facebook的!”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这家公司迅猛的发展势头,更是这家公司的野心。
2004年,年仅20岁的扎克伯格,就想做一个连接所有哈佛师生的网站。当时美国高校的校友录主要通过纸质产品印发给本校师生,而在线访问的入口又都是私密的,整个过程繁琐且低效。于是,扎克伯格的产品刚一上线,12小时内就涌入了超过1200注册用户;不到一个月时间,大半个哈佛的人都成了扎克伯格的用户。
眼看效果如此拔群,扎克伯格马上将网站推广到了北美其它高校,并很快得到了硅谷风投教父Peter Thiel的注意。于是,创立还不到一年的Facebook,获得了第一笔投资。而这笔50万美元的投资,不仅为Thiel赢得了巨额回报,也成为了日后为人津津乐道的投资神话。
Thiel看对了人,而扎克伯格则看对了时局。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刚向世界介绍了第一台iPhone。第二天,扎克伯格就推出了针对移动端的网站m.facebook.com,紧接着在2008年推出了iPhone应用。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早期风口的Facebook,在随后5年时间用户指数级增长,2012年活跃用户已经突破了10亿。
2014年,Facebook迎来的它的十周年。
和十年前相比,世界互联网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电信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仅为Facebook进一步壮大提供了市场空间,同时也为潜在竞品的快速发育提供了天时。
WhatsApp,一款在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当时的月活用户已经高达5亿,并且增速凶猛,这成了扎克伯格最大的心病。他认为WhatsApp将会是最有可能杀死Facebook的对手,不惜花费190亿美元将其买入麾下,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收购案之一。
如今,WhatsApp全平台下载量仅次于Facebook,排名第四。
除此之外,WhatsApp正从一个单纯的即时通讯软件,向商家和消费者直接沟通渠道转变,而用户不需要跳出当前的广告界面,听起来有点类似于旺旺。扎克伯格表示,已经有100万家企业在使用,而商家也需要为此向Facebook支付一定的费用,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25万条信息以内(含):0.85美元/100条 超过25万、不足100万部分:0.83美元/100条 超过100万、不足300万部分:0.80美元/100条 超过300万、不足600万部分:0.73美元/100条 超过600万、不足1000万部分:0.65美元/100条 超过1000万部分:0.58美元/100条
广告,是Facebook最大的营收支柱,占公司整体营收98%。但这里存在一个极大隐患,因为广告的收入,是靠贩卖用户的隐私换来的。2013年扎克伯格语出惊人,称隐私已经不复存在,只不过随后迫于舆论压力改口。但Facebook利用用户隐私谋利,从来没有停止过。
2018,一桩丑闻牵扯到8700万用户的个人数据,在完全不知情情况下,被用于政治广告,帮助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并让Facebook赚取了不菲的广告收入。该事件,也被称为“Facebook-剑桥分析数据丑闻”。
事件败露后,Facebook道歉并缴纳了50万英镑罚款,扎克伯格自己则不得不前往美国国会接受质询,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恐怕这个世界上,你很难找出像Facebook这么一家公司,几乎受到各个阵营所有人的争议。
美国政府部门指控其操纵选举;父母痛斥其教坏小孩甚至导致少年自杀;明星指责喷子太多平台毫不作为;媒体揭露其利用用户隐私牟利;硅谷同行怒斥其毫无底线是个流氓;高学历震惊于平台上反智言论横行;华人群体要求其为逼死华人员工、开除追究真相的清华学霸给个说法;埃塞俄比亚人指责平台上假新闻导致暴力冲突升级…
当中年用户在痛骂Facebook无耻时,年轻用户却觉得Facebook太无聊,直接用脚投票。
2021年,纽约时报一篇名为《Facebook比我们以为的更弱》的文章,刷爆了海外的朋友圈。在作者凯文·罗斯的眼中,Facebook的弱,是老弱的弱。在他看来,虽然Facebook还不到20岁,但它的用户已经老了。
据eMarketer分析,仅在美国本土,Facebook的青少年用户每年流失率就高达3%。预计在2019~2025年间,将有410万名12~24岁的年轻人离开平台。此外,Facebook的整体用户增速也已趋于停滞,从2021年开始,每月用户同比增幅一直徘徊在1%上下。
祸不单行。用户增长见顶、口碑垫底后,公司营收也首次出现下滑。根据公司财报,Meta公司今年季度收入为28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近1%。其中,苹果公司进一步收紧隐私策略,被认为是导致Facebook广告收入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有人认为,苹果的新政策可能为Facebook广告收入造成约100亿美元的损失。
或许早就预料到Facebook会走到这步田地,扎克伯格早早就开始布局其它赛道。于是,Meta出现了。
3 Meta,更深的泥潭
2014年是个值得载入Facebook史册的日子。
不光是因为这一年是Facebook成立的十周年,或者天价收购WhatsApp,更是因为在这一年,扎克伯格20亿美元收购了虚拟现实初创企业:Oculus VR。这次收购在科技界掀起了久违的大航海时代序幕,为VR、AR、MR、区块链、NFT、加密货币等多个行业打了一针兴奋剂。
如今,Oculus拥有90%的VR头显市场份额,Oculus Quest商店仅在2021就为扎克伯格带来了10亿美元收入。
只不过,转变来得太突然。
扎克伯格突然在2020年宣布,Facebook的未来规划远不止是社交媒体,而是筑造一个元宇宙(Metaverse)。不仅如此,为表All In元宇宙的决心,对外改名为Meta;对内持续砸钱,光是Reality Labs VR部门的花销,就让扎克伯格背负了100多亿美元的损失。
元宇宙,本身是一个生造出来的词,是元(Meta)+宇宙(universe)的结合体,首次在科幻小说《雪崩》中出现。《黑客帝国》《头号玩家》等科幻电影,都借鉴了元宇宙这个概念。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元宇宙这个词既不形象、又难理解。所以Facebook不得不花费心思,打造了一部讲解元宇宙的视频。视频中,扎克伯格亲自上马,一会儿真人出镜,一会儿又化身为一个卡通形象,甚至真人和卡通形象同框,讲的都是临场感、数字人等虚幻缥缈的概念。
于是,最终大众接收到的信息变成了:这是一个功能类似3D联网游戏、视觉效果却像是儿童游戏的APP。更要命的是,快两年过去了,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不仅没看到一点进步,反而状况频出,甚至有倒退迹象。
首先是扎克伯格发了一张元宇宙3D自拍,结果所有人都在问一个问题:你们都砸了100亿美元,但是做出来却是30年前的建模水平,为什么?
更有网友直接嘲讽称,扎克伯格就是为了元宇宙而生。言外之意,扎克伯格就不像个活生生的、正常的人类。这边最丑自拍热度还没降下来,那边Facebook又闹乌龙了。
大量用户跑去推特、Reddit等Facebook的竞品网站上询问Facebook是被黑客攻击了吗?还是我的账号被黑了?更让扎克伯格扎心的是,在本该是自身强项的AI领域,Meta也栽了。
要知道,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图灵奖获得者、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的Yann LeCun牵头组建的;著名机器学习框架Caffe创始人、阿里巴巴技术副总裁贾扬清曾是Facebook AI架构总监;Facebook孵化的PyTorch,是最受欢迎的机器学习框架之一。
然而这样的王炸开局,最终的效果却让人哭笑不得。自家的AI机器人BlenderBot 3被爆出辱骂CEO,称扎克伯格是变态、不值得信任、剥削者,看得出,扎克伯格非常急于摆脱自己和公司的负面形象,可结果却是越抹越黑。
美国有杂志搞了2021美国年度大混蛋的评选活动,扎克伯格毫无悬念当选;而雅虎财经搞的2021年度最差公司评选,Meta理所当然高居榜首,得票数超第二名50%以上。
扎克伯格都将公司改名都快一年了,仍然有很多人搞不清Meta和Facebook的关系,雅虎都不得不在标题中同时把Facebook和Meta都列出来,以防有人不知道Meta是谁。
其实,无论Facebook改不改名、改成什么名,都不重要。只要还是由扎克伯格掌舵,就会一直受到大众的质疑和敌视。Facebook在时代沉浮下算是成功的,但相比之下,Meta可就太弱了。
再过18个月,Facebook,也就是现在的Meta,即将迎来它的20周年。可有人却已经在诅咒它,活不到第24个年头。
小札有一票否决权,看起来他要坚持一路走到头。这个是否成功,这个估计得10年以后才能看出来结果了。当然,meta得能活到那个时候。
一样,我们是医疗科技公司,疫情以来高歌猛进,revenue连创新高。然而我们员工屁也享受不到,工资涨了个毛毛雨,上市计划无限搁置,唉……
没啥好处,就算想沉迷我宁愿去刷小红书,也不愿带个大头套
小扎算不算区块链上头败家的最大实例
感觉他离被逼退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