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你第一句话只有呵呵俩字能说。。厌恶自己必须这么生活,觉得自己价值不止于此,然后呢?跟其他不这么想的女人过着同样的日子就高人一等,是有思想有境界啊?那就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行动脑子里那点所谓的自我认知都是空谈,孤芳自赏。 金枝欲孽,你一会儿说玉莹目光短浅思想幼稚,一会儿又说她没有为了取悦皇帝把自己整的什么想法都没有。在我眼里这个角色就是从一开始想争宠,争失败被皇帝冷落了,发现只有个林太医搭理自己。于是俩人好上了,就这么简单,跟真善美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她为了争宠干的事比明兰可是脏多了,同理尔淳。如果玉莹从来没有被皇帝冷落,根本不会去搭理林太医。咋的,出个轨就是突破封建礼教啊,那不还是区别在于给自己老公戴绿帽吗 关于知否,你到底是哪只眼睛看到这个剧宣扬明兰是成功女性的典范了?我觉得她一点都不成功啊! 嫁顾廷烨是高攀,是从家世背景上来说的。可是我觉得她嫁过去过得是相当不怎么样,首先有个外室留下的女儿,自己得给人当后妈。还有个难缠的婆婆一天到晚想着给自己穿小鞋。然后呢,娘家的官还没自己老公的大,爹又是个怕事爱面子的缩头乌龟。等于真要和自己丈夫撕破脸,那也是没好下场的。这日子要是换了我,宁可死也不想过。 我跟你对知否的解读是南辕北辙,因为你来回来去批评的点就是就是她们遵从了当下的制度和游戏规则,啊内心没有挣扎,没有追求真爱以及用你眼里的正道去达成目的。你说自己没有用圣母标准要求角色,可是你要求她们得有个圣母灵魂,外壳咋过日子并不重要。知否没刻画出一个个圣母灵魂的挣扎过程,于是你觉得这就是个裹脚布味儿的电视剧,你不喜欢编剧和作者到处宣扬臭味, I got it 。
小公爷长的不错先开口 暂时领先一点点。。
可盛明兰跟顾廷烨那关系就铁了 没事就琢磨过日子 至少闺蜜级别了。
很多人说被逼着嫁 一开始不喜欢 那是扯淡 真不喜欢祖母就帮她扛过去了 电视里却是她说服祖母 而不反对到答应 那是面皮上要不好意思而已 看看在轿子里自己偷偷激动得都 哭出来了。
不是不吃醋 而是怕失去顾廷烨的宠爱。 后来万千宠爱在一身 有了儿子地位稳了 立马开始吃醋。
人家跟顾廷烨的恋爱 朱曼娘还在就开始培养了。。。
电视剧 没有看小说
+1 小说和电视剧我都看了,觉得楼主没看懂。 明兰婚后怀孕前对顾廷烨是小心翼翼的,因为娘家父亲的官没他大,拳头没他硬,她这段婚姻属于高攀了。 作者原话就是这个大概意思。
嫁过去了夫妻一体,利益一致,当然要团结了。那个封建年代跟自己老公内斗是疯了吗? 顾廷烨要是吃亏受挫,她跟着能有什么好
楼主的解读属于主次都没分清那种,生存问题不解决就谈爱情。
抛开穿越背景,她不是无忧无虑长大的。你说那些封建小姐有个反抗精神或者哪怕是穷人家但是父母疼爱的孩子有个反抗精神都可以理解。明兰那么小的时候就目睹妈妈被害死了,她曾经小小的反抗了一次就是让爸爸来看妈妈并且知道妈妈过得不好,结果导致了忠心的丫鬟被踢,间接导致妈妈惨死。你让她从今往后怎么在行动上反抗。除了唯唯诺诺装傻充楞藏锋芒,还有什么路走?就这样也被小公爷和顾廷烨看上了,假如不藏着,早被小娘害死了。我倒觉得挺现实主义的一部片子,也有他的积极意义,说明不管什么环境,想过的好,女人得靠自己,靠不上爹靠不上妈,男人都靠不住。她行动上虽然从不莽撞,内心却是桀骜不驯的。怎么就赞颂封建礼教了。后面翻了身也没有圣母心愚孝,对他爹也翻了脸,也给妈妈报了仇。不过就是把生活当职场过了,现有规则下,尽可能利益最大化,但是还是有底线,不是为了利益什么都做。她这么长时间没有被洗脑,还是保持自己的思维,没有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为妻纲这一套束缚,还不够反抗?
电视剧里充满反抗精神的女主,不管不顾就知道冲冲冲捅篓子的,要么开了金手指(魏瑛珞),要么全靠男一男二护着(基本其他大部分偶像剧),我倒觉得挺假,就看个热闹。
小公爷是少女怀春,且有点虚荣 别人都想嫁的男孩,偏偏看上了我,但自知嫁过去不配 只是她也曾经动过一丝念头,也许靠爱情能挺过去 结果小公爷勇气也不够
顾二一开始没想嫁,是因为觉得他私生活不好,脾气不好(听说的) 后来发现他对女儿很好,这点让她心动,因为她父亲和大母都重男轻女 慢慢了解后,好感增加了,也觉得配不上人家家世 可后来发现顾二有主见,能搞定别人,这一点跟小公爷不一样,就嫁了 是多了一份计谋,很正常 我们出了大学校园以后的恋爱,也会多考虑几分现实了 至于贤良淑德,不吃醋,那是受礼教的影响,从小就是这么教她的 现代人别拿现在的标准,那时的大母要主动给老公纳妾 既得了名声,还能控制住妾的出生,好过男人在外面自己找的
我不喜欢的并不是明兰本人,而是这剧这个调调。的确鼓励人反抗飞蛾扑火是不负责任的,但是鼓吹只有严守戒律做个烈女才能有好结果更是会导致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公平的禁锢女性。或者说文学作品不能回答每个人该怎么做的问题,但是美化什么鼓吹什么还是要有点立场的吧。
明兰出嫁前,见齐衡那一面已经说明了很多。她不是不喜欢,而是知道没有可能压抑了自己的情感。齐衡没法说服父母向盛家求娶,齐母开始最大的让步是同意让明兰为妾,即使宫变以后,她听说盛家已经对明兰有打算就丢开了,没有想过争取一下赶紧提亲。 明兰选择贺弘文,除了他本人外型性格不错,经济适用男的背景也让明兰觉得踏实。 对顾二她开始谈不上有男女之情,也没往这个方向想过。顾二为了娶她大费周章,这是对一个女人最大的尊重。从世俗角度看,四品文官的庶女,嫁给百年侯府的嫡子新贵做继室,绝对是高攀。
赞,这篇评论贴近小说的原意。
我更喜欢小说的《知否》,没有什么爱情故事。
小公爷是高富帅,但明兰非常清醒,知道自己要不起,根本就不陪他玩这个感情游戏,一点也没有心动(在小说里)。
作为一个娘死爹不爱的庶女,明兰步步为营,为的只是活下去,什么爱情不爱情的,过于奢侈。
至于顾,当然是一个不错的结婚对象,古人结婚也没有什么要求男人只爱一个人的,纳妾是常态,不纳妾,不但男人不容许,女人们也不容许,女人一定会为难女人的。
把生活当职场过,这个观念,放在今天也没有过时。
夫妻之间就是博弈关系,有情,有恩,也有爱,更有竞争,打击,依赖,看不起。 看透这些,才能生活得容易一些。
你说的是书还是电视剧?电视剧里面谁是烈女?书我没看过,据说有点腐朽。 明兰也没有严守戒律吧。只是不想被人发现她没守而已。 这个电视剧的立场在我看来就是那些礼教上可以依靠的,爹,男人,谁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以及自己信得过的朋友才能活得好。相当反封建了,并没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意味。 电视剧里别说明兰,一众女配角包括反派林小娘曼娘都不把男人当回事儿,不过就是求生的手段。相当的女权。只不过有的招数不上台面,有的还算拿得出手而已。但是中心思想没有一个真的遵从封建礼教的女人。
你看,你得出这些结论就是我不喜欢这剧调调的原因。人看完了觉得应该把生活当职场一样过,那你干吗还要结婚呢?既然本来就是为了经营自己的生活那么自己在职场上拼一下赚够自己的,想生孩子就买精子,完全不依靠男人不好吗?不把自己身体子宫和感情当成交换生活品质的条件不好吗?
一群女人把男人当成谋生手段一样经营还过得津津有味,通篇讲的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如何经营还分析还上升到理论高度,搞得像是一件值得去care的事情,就是这个调调我实在欣赏不来。。。 还有,她们整天动不动就是门第名节怎样保住自己被男人欣赏的特质(譬如说清誉,譬如说生子,譬如说还要宫里的宫女教插花茗茶学习宫斗技巧学的喜不自胜),这还不是遵从封建礼教啊?
看下来 也就是要么自己有能力,要么背后有给力的(娘家,婆家,朋友圈)。背后给力更重要。没什么女权之说,都是要求安分守己。
你从头到尾不停的强调鼓吹和美化这两个词,我刷了几次原著和电视剧,一点也没觉得鼓吹甚至是美化。反而通过作品觉得那个年代的女性真是活得不容易,这时代走到今天男女平等依然还很遥远。但是这个作品让我对现有的这点自由非常珍惜
看你的言辞,估计更痛恨清宫戏?后宫一群女人成天围着个大橘争宠内斗,就为了生娃,提高现有地位,以后老有所依。简直集各种封建糟粕于一体啊,但凡哪个妃子在剧里风光了,拍出来那都是鼓吹和美化糟粕。毕竟封建年代么,大部分女人都是靠男人上位,什么大女主都是扯淡
小说看过一点,感觉类似,就是很别扭,那种“现代人臆想古代人如何如何”然后还赞美这种生存智慧或者理念。玛丽苏与言必称现实利益的奇怪混合。 文笔 架构也一般吧,类似小说大唐明月写的好很多,无论是历史细节,故事结构还是人物塑造。但是剧知否拍的精致一点,大唐明月看了剧照就不想看,白糟蹋一部好小说。
这个鼓吹与美化与否,实话实说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感受。每个人觉得比较敏感的反感的地方都不一样。譬如说我前面几个回帖指出的几个例子,如果你觉得这些例子里没有我说的这些调调,那就是我们解读不同了。
既然你指出清宫戏那我就发表一些我自己的个人看法吧。的确清宫戏也很让人倒胃口,但是不得不说很多清宫戏即使演宫斗也不忘“洗白”一些,譬如说女主总是要有真心爱的人,有自己的情绪,内心还是忠于自己,相信真善美。并且几乎所有的正面形象全部都明确表示自己不想留在这里宫斗(爱上皇帝的除外哈)。当然了我并不是说爱情就比生存来的高贵,但是这种形象塑造更加凸显了人性,爱情只是一种载体,装载了人的自身愿望。就是说这样的人还是有自身愿望的,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并且这是美好的。这跟那种在畸形制度下改变自己,完全抹杀本身,寻找在那种畸形制度下最大化自己生存生活条件并且甘之如饴的人设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了我也并不是要说后者这样的人设不值得尊重,但是通篇赞美这种形象我就是真的不喜欢这种调调。
那是因为她们没有别的求生的手段啊!难不成要去以死来证明自己反抗封建礼教?行动上遵从(其实也就是表面上),思想上反抗已经很清醒了。又没有被男人碰一下胳膊就要自杀殉节。
首先,为什么一定要有真心爱的人。没有值得爱的就不爱了,最爱自己有什么问题。另外,明兰有自己的情绪,最忠于的就是自己。至于真善美,我觉得她也是相信的,她有她的朋友圈子。 我就不认为爱情是个什么载体。何况也得有个值得牺牲生命的男人才算。在封建社会有吗?富恒这样的人物虚构成分太多。果郡王压根就不是良人。没有黑筵喜和甄嬛的意思。那两个片子我也很喜欢。各有优点。但是我不觉得电视剧知否有什么本质问题。书没看。但是甄嬛每次我都快进甘露寺那一段。看见果郡王就不舒服。富恒的确是白月光,每次听到雪落下的声音还是会感动,但是仔细想想那个年代哪有这么一号人?
我倒觉得偶像剧跳脱了女主恋爱脑的范畴挺好的。这不就是女性觉醒么?为什么一定要爱上一个人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不点名了,这片子我觉得比那些打着女性觉醒独立的旗号,归根究底还是找个有权有势的男人撑腰的假女权片强多了。
她是故意这么写,好让书后面继续可以写顾家的七七八八事情。不然这本书写到明兰嫁到公主府就完结了。再怎么样也没法和公主斗对吧。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种田文,让人订阅,而不是真的有神马三观要传达。毕竟真的没啥三观可言。
我自己已经解释了,爱情只是一个载体,代表的是个人意愿,用爱情这个桥段只是acknowledge个人意愿和individualism。相对比于把人写成对畸形环境甘之如饴。简单的说就是,一件非常让人作呕的事,角色必须要做,但是作品里根本不表现角色的厌恶,而是大分析特分析角色如何在这种畸形环境中如鱼得水。。。当然了不喜欢这种调调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我说的这么多只是为了解释这种调调我指的是什么。至于厌恶不厌恶每个人看法当然可能不同
我就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说她没有个人意愿。她的意愿就是给妈妈报仇,给奶奶送终,自己有个归宿,都通过自己达成了。还有保护自己怀孕的朋友,保护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也拼命做到了。你想让她有什么个人意愿?你觉得能有什么个人意愿。她的个人意愿在那个年代已经挺顶天立地了。就报仇一件事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你说的令人作呕的事情是指遵从父兄遵从丈夫?里面角色都没有。
或者你说的就是顾前面有个小老婆的事情。这个我看古装剧的确没什么意见。我觉得看古装还追求双洁挺奇怪的。锦心似玉候爷一院子小老婆还弄得好像很洁身自爱的样子,我觉得挺受不了的。老顾跟自由恋爱不一样,他救过明兰好像还是两次,明兰对他跟对别人感情/要求不一样很正常。再说他俩其实挺soul mate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一样。跟小公爷并不一样,小公爷爱上的不是真正的明兰。
怎么样算通篇赞美和鼓吹这种抹杀自己呢?
而且宫斗剧里的角色,有几个不是逼不得已啊?拿金枝欲孽、甄嬛传、延禧攻略这些来说,我瞅着真正因为爱皇上的角色根本没几个,也就皇后那一个吧。其余的都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按照你的逻辑不给皇上戴几顶绿帽子那都不算心里有真爱,以及忠于自己。老老实实呆在后宫争宠生娃的那属于鼓吹大家抹杀自身个性,遵守封建糟粕的世俗制度了
看来知否里的女性们就是输在给老公戴绿帽这一环节,成婚之后即使不爱对方也没去寻个外遇,找找内心真爱什么的。男人都能纳妾了,女人也得有个精神追求不是。哪能为了生存就老实呆后院生娃呢?
如果你是认真跟我探讨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看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第一我不觉得为她妈报仇是她的“意愿”,很明显她一开始不知道她妈妈去世真相的时候她的人生哲学就是在这种现有制度下过的好点,更何况所谓个人意愿就是指个人想要追求的东西,是一个cause,报仇从来都不是一个什么有意义的cause。第二,在她得知她妈妈去世真相的时候她选择的报仇方式不是对簿公堂讲道理而是选择用一种迫害另外一个女性的方式来达到自己报仇的目的。你觉得纵女偷情就值得去死吗?林小娘害死了她的妈妈就是因为在那个畸形社会制度下男人可以一手遮天不把女人的命当成命,但是这个畸形的制度居然变成了她的利刃。她用别人害死她妈妈的方式害死了别人,这样就能justify她的做法了吗?我不认为她一定要做什么圣母,但是她报仇手段不武内心连一点挣扎也没有,连一点doubt也没有,反而被美化成outsmart了这个系统,这是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呢?其实你看美剧里也有不少人用不光彩的手段为自己的亲人报仇的事情,但是一般也都会渲染成这个坏人作恶太多并且对其他人有威胁并且永远都会表现出来这样报仇的人内心深处的某些挣扎,虽然老掉牙和形式主义但是起码还是有点是非观。 Again我并不反感明兰这个角色,剧中也表达了她有时候说李娘子镇守娘子关之类的,但是她的做法却永远都是最努力的理解遵循利用现有的畸形制度,完全没有一个强烈想要追求一个cause的想法。这就是我不喜欢的调调
当然是讨论啊。我没有吵架的意思啊。就是搬砖空隙随便说说。随便聊聊。讲讲个人看法。
你说的正途是行不通的。对簿公堂不可能。她测试过父亲,行不通,才采取的下策。报仇是目的。手段的确不光明,这个我不赞成虽然也没有别的好法子。但是面对杀母仇人,手段极端一点也可以理解。林小娘角色塑造的极端了一些。
但是在这一点我赞同你,我非常不喜欢在古偶里面,不管正面角色报复负面角色也好,负面角色害正面角色也好,是通过坏人名节的手段。也非常讨厌女二的黑话是因为失贞。假如你讨论的是这个我同意你。但是大体上,知否我觉得就是个还不错的群像剧。
我个人觉得只要剧中能表现出明兰内心的挣扎,能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讽刺,觉得害死自己母亲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这个制度,稍微有点感叹作为一个“人”林小娘就这样为了这样一件事就死掉了,那么我都不会这么反感这个调调。因为那样表达了这个角色起码在思考,表达了他内心还是想追求真善美而不是机械地理解遵循重复甚至捍卫这个制度的工具人。 你看剧中就算是她后来力争不让林噙霜的牌位被供奉也不是据理力争,还是说半句吞半句,不举证不辩论,要靠自己夫家的势力和父亲怕事的心理把这事压下去。有点像是说她只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行了,不在乎对错不在乎道理,因为反正道理是讲不通的所以我就按照这些畸形规则来达到我的目的。而且她内心对这些完全没有厌恶。
大家是不喜欢顾廷烨吗,是不喜欢油腻的冯绍峰
没必要认定自己懂,别人不懂。就事论事抒发自己对这个剧/小说的理解就好,不行吗?为啥要给自己先戴个高帽子,然后给自己树个靶子。
千万人眼中还有千万个哈姆雷特呢,为啥必须要标榜一元的价值观?是因为从小被党统一了思想吗?!!!
区别在于内心对于自己必须要这么生活是不是有厌恶感,能不能realize自己want more,deserve more。拿金枝欲孽来比喻,里面的玉莹其实是更向往这种宫斗的生活的,但是并没这种调调,其一因为她就被描绘成一个目光短浅思想幼稚的角色,其二她并没为了取悦皇帝把自己整的什么想法都没有只是为了迎合,其三里面其他角色全都或多或少表达了想逃离这个窒息环境的意愿。所以整体来说没有这种调调,知否里是全员不管好人坏人都是“要嫁入高门,要拿住下人,要治住贱人”这三板斧,最伤心的事莫过于名声不好怕是无法再议亲了,最好的结局就是做大娘子老公还对自己好。以前口口声声的李娘子镇守娘子关呢?说了那么多次人家一不靠父亲兄弟2⃣️不靠丈夫儿子,结果最正面的主角为了嫁的好需要靠把自己记成嫡出(我再次强调这不是在blame角色,而是剧本三番两次把这个事渲染的多么重要),后来自己娘家有事需要自己出头又要靠老公给自己撑腰,为了给老公申冤却变得毫无章法完全不讲任何strategy,就连帮她的也都是夫家有势力的闺蜜。没错那个时代女人也许只能做到这样,但是真把这当成成功女性典范是不是有点太差点意思了。
说真的我倒是觉得顾二有男人魅力多了。就光是敢爱敢恨不在乎世俗礼教这一条就不知道甩其他人几条街了
是啊除了外室这一条。不管是剧里还是生活里都不喜欢小公爷这种懦弱自不量力不考虑对方处境的公子哥。 小公爷引得很多人喜欢也是因为朱一龙,
明兰和顾廷烨之前种种事件互相理解坦诚加欣赏,这是感情基础。 去掉书里的背景哪怕换成现代故事,俩人也是可以发展出感情的。 对小公爷她并没有什么欣赏。
我觉得不能算。她本人很有人格魅力也有雷霆手段。她选了一个最容易打赢的仗,并且最后打赢了。就是对比嫁给小公爷和贺家哥哥来说。最主要的一点是她和顾二人生观相匹配。顾二喜欢她聪明勇敢离经叛道的那一面。另外一个soul mate是那个什么梁家老太太。而小公爷和贺家哥哥是喜欢她表现出来的温柔贤惠的那一面。
我想起来一个更好的类比可以解释我说过的那种调调,忍不住又想说几句😂。 就好像裹小脚是陋习,但是当时的女人不得不缠,也就做了。然后这剧就好像是论如何裹出最好的小脚。通篇在讨论用什么步,用什么手法,几岁开始痛苦最少,裹出几个瓣能匹配什么人家,如果别人为难自己在裹小脚的时候要自己多走路如何可以阳奉阴违。隔壁姐姐因为父母一时心软没有缠得特别小于是找不到婆家多应该引以为戒。女主从小就想通了这一切于是潜心钻研小脚裹法,最大愿望就是以最少的痛苦换来最好的小脚。她妈妈因为年轻时候裹脚过程中被人骗说你要裹得特别紧于是后来感染死了,自己明白了之后故意设计让人以为自己小脚裹的极细极软然后对方一时心急用了瓷片在裹脚布里引发感染挂了。自己大仇得报,又嫁了个好夫君,从此以后怎样裹全随自己意,还能督促全家裹脚。这么一部剧,你说女主做错了吗?也没有,但是我看着怎么就这么别扭呢。者能算是哪门子好的文学作品呢?
这怎么能算文学作品?就是古偶,群像剧,爽剧。顶多是快餐文学。只是我觉得相对来说,比玛丽苏女性闹独立闹自由,天天嘴上说得好先进好自由的观念,实际啥也干不成,还一天到晚惹是生非,可是背后偏偏有死心塌地的男一男二给收拾残局,甚至不惜牺牲性命完成女主的“梦想”,比如开个小店什么的,看着觉得更舒服一些,而已。
我好奇你觉得还不错的片子,同等水平的,是哪一部?在我看来,这一部跟甄嬛传,筵禧攻略,大差不差。都有槽点,也有华点,都能看看。
赞这个解读
我看到你第一句话只有呵呵俩字能说。。厌恶自己必须这么生活,觉得自己价值不止于此,然后呢?跟其他不这么想的女人过着同样的日子就高人一等,是有思想有境界啊?那就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行动脑子里那点所谓的自我认知都是空谈,孤芳自赏。
金枝欲孽,你一会儿说玉莹目光短浅思想幼稚,一会儿又说她没有为了取悦皇帝把自己整的什么想法都没有。在我眼里这个角色就是从一开始想争宠,争失败被皇帝冷落了,发现只有个林太医搭理自己。于是俩人好上了,就这么简单,跟真善美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她为了争宠干的事比明兰可是脏多了,同理尔淳。如果玉莹从来没有被皇帝冷落,根本不会去搭理林太医。咋的,出个轨就是突破封建礼教啊,那不还是区别在于给自己老公戴绿帽吗
关于知否,你到底是哪只眼睛看到这个剧宣扬明兰是成功女性的典范了?我觉得她一点都不成功啊! 嫁顾廷烨是高攀,是从家世背景上来说的。可是我觉得她嫁过去过得是相当不怎么样,首先有个外室留下的女儿,自己得给人当后妈。还有个难缠的婆婆一天到晚想着给自己穿小鞋。然后呢,娘家的官还没自己老公的大,爹又是个怕事爱面子的缩头乌龟。等于真要和自己丈夫撕破脸,那也是没好下场的。这日子要是换了我,宁可死也不想过。
我跟你对知否的解读是南辕北辙,因为你来回来去批评的点就是就是她们遵从了当下的制度和游戏规则,啊内心没有挣扎,没有追求真爱以及用你眼里的正道去达成目的。你说自己没有用圣母标准要求角色,可是你要求她们得有个圣母灵魂,外壳咋过日子并不重要。知否没刻画出一个个圣母灵魂的挣扎过程,于是你觉得这就是个裹脚布味儿的电视剧,你不喜欢编剧和作者到处宣扬臭味, I got it 。
赞同每一个字,把生活当职场过可以少生很多怨愤,不要太依附和指望别人,包括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过的舒心最重要。还有入了穷巷要及时回头,祖母说女人手里要有自己的钱等等,知否的很多理念非常实用
本来我也只是解释我个人的解读而已,而且我也强调了很多次我评论的并不是明兰这个角色,而是这部立意就是如何在腐朽制度中玩转以及如何做一个封建制度中活的滋润但不需要有是非观的女性的作品。不知这如何得罪了这位姐姐。 但是我直截了当的说,我跟你三观大相径庭,通过你这各种夹枪带棒的回帖,你也是那种我鄙视的女性。
老提封建就没意思了,那就是个故事背景。清宫剧嫔妃无数不是更封建。按你说的编剧们仿佛在当时封建社会长大的。
看看中国式婚礼
“今朝我嫁,未敢自专,告知神明,万望垂怜,男婚女嫁,理之自然,有吉有庆,夫妇双全,无灾无难,永保百年。”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_6pzuB-xte4?showinfo=0
所以我也没有完全的彻底的批判说这剧一文不值啊,你也能看出我也是认真磕剧了的是吧。我只是说我不喜欢这里宣扬的那种调调而已。我更喜欢甄嬛传一些,我觉得那个虽然也没有什么大的立意,但是没有刻意的去把这当成一种处世哲学来宣扬,而且剧中的斗争(我是说剧而不是小说,小说特别玛丽苏)稍微规模大了那么一点,抛开立意不说还是有很多办公室政治的借鉴之处。而且就像我说了好多次那样,剧中人物也没有对这种腐朽的环境甘之如饴,里面的斗争本质上是对人性的摸索和掌握,而知否里的斗争更多的是对制度的全盘接受烂熟于心然后玩转。而且这里说的很多是给人的一种感觉。就好像隔壁一个贴津津乐道的分享如何在清零政策下玩转系统漏洞如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很让人看着不适。你说那个lz也并没做错什么,如果有需要一样这样做的人还能从中得到好的建议,但是那种沾沾自喜玩转ridiculous制度的调调比较让人无语。
从注册时间上来说咱俩谁是姐还不一定呢。不过没关系,我也不怎么看得起你~
没担当,他的书童被打死的时候都不知道去挡几下,还不如如兰
呵呵,譬如说要争个谁更年轻这样无聊的事我也不会去做😂。都过的啥日子啊眼界就针眼那么大,觉得“就注册时间上来说谁是姐还说不定呢”也是个好说的事?😂一股腐朽气息扑面而来😂
还是有爱情的。 俩人婚前就算是知己。顾廷烨因为明兰的劝诫才从军走正路后来交了狗屎运。她是他的贵人,他愿意听她的话。而顾廷烨几次英雄救美,一般的美女也会有情愫,只是明兰没往那方面想而已,只是有好印象。婚后兢兢业业把LG当老板,也不能说明没有感情。她对他还是有使性子的。
在当时的背景,他俩已经算是有自由恋爱经历了。
头一次看个剧,作者满篇都是妻妾嫡庶,令人窒息。没见过其他剧如此宣传这个的。
啥叫“宣传”?你说这话已经包含了你的主观观点。 封建背景的影片多了,难道演就是宣传吗?清宫剧宣传多妻?
哈哈想起来板上那位爱说嫡长子的
电视剧里明兰的人设小官庶女,她确实就是高攀不上小公爷。 顾二也是高攀,为了合理点,顾二人设年纪大名声差还有孩子。余家姑娘比明兰出身好,就看不上他。 就像前一阵版上那么多羡慕奶茶嫁强东的。觉得顾二还行,前提是明兰出身真不行。
谢谢。你说的对,他们还是有感情基础的。
后来小公爷成了鳏夫条件稍扯平了些,明兰也没看上他。 俩人都是高攀,但不是因为小公爷高更多才选了顾二。 她和顾廷烨是类似的人。和小公爷不是一类不会欣赏他。
两位高门公子看上明理懂事聪明勇敢的小官庶女,类似现代霸总灰姑娘的故事。
前几楼就你这个夸张,当然网上还有更夸张的,说作者“厌女”。 那建议干啥,自杀还是造反啊。 无论书里还是剧里,明兰的很多想法做法已经在替其他女性做保护和谋利了。
这个作者最恶心难道不是哪个兰我忘记了,jie二连三的生女儿就是报应么。
像明兰这种当然要儿子连着生了
是这样的,但是不太喜欢剧的调调
小说不如电视剧。
改编的很好
顾真不是啥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