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对比之取英文名字

鳗鱼饭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烙印都当上英国首相了,真是。。。烙印继攻占湾区CEO、NSF director、Vice President后,再次拓展一个纬度。这次还是在昔日主子欧罗巴。
不得不谈一下中印。
关于中印的对比,是个非常值得谈的话题。我们应该经常谈,常谈常新。今天就谈一下 华人为什么取英文名字 但印度后裔不需要。
有些人从自恨的角度出发,说烙印取的名字又臭又长,但是文化自信,爬上高层。华人就为了融入所谓的主流取一下英文名字。如此种种。
我说完全不相关。
华人取英文名字完全是因为汉字变成拼音后就没多少信息了。拼音失去了汉字背后的意义,大多时候连男女都分不清,更不用说其背后的典故出处等等。中文名字用拼音,就跟阉割了一样,没有区分度,没有信息量。并且有些时候还难以发音,有些时候还有点尴尬(在这就不举例了)。
核心实用和文化价值都消失了。用这个还有什么意思。
华人一代出于文化惯性继续使用。很多也是因为读书、发论文等,名字很重要,所以也就更继续使用了。但是就文章署名这一项来说,也没多有多大区分度。到处都是几个大姓,除了小圈子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谁,其他人只能看全名或者看作者工作单位才能知道是谁。
到了华人二代,取个英文名,简直方便好用。跟中文名字比起来,有百利而无一害。再加上个中文middle name,完美。
烙印的名字还是跟英文的习惯更接近。难发音无所谓,关键是有实用价值。然后可以承载文化价值和认同。
从取名字这一点比较中印,我想生发两点联想:
1. 一个群体在接受对自己来说很不相关的文化习惯时,可以更情愿。就跟上面说的一样,用拼音已经失去了中文的核心魅力,跟取个英文名字是个差不多生疏的做法,所以华人更容易接受这个做法。 2. 烙印虽然也是少数族裔,但是文化跟西方更近。华人的文化距离西方,差别太大。尤其是政治文化。如何在西方文化中立足,做到中西合璧,基本希望在二代,大体过程在一代、二代有意识的探索。在众多中国文化的文化传统中,我觉得可以发扬“勤奋”这样的刻在文化基因中的品质。像这样的文化基因,我们可以有意识的深入探索。
另外,搞什么都需要有人气。再等等,华人越多,华人二代长大。风向都会变的。
F
Fhu
说到这个,我还记得几年前真的爆过有人把同名同姓的人所做的paper放在自己简历回国申请项目
g
goodchange
那姓氏怎么办?有的中国姓氏也很难发音,甚至在英文里是脏字,是不是把姓也改了。 其实发音的问题真的没有那么大。不会读的自然会来问你,美国人见多了。即使是西方名字也有读错需要纠正的。
鳗鱼饭
回复 3楼goodchange的帖子
改容易改的,不容易改的就不改。所以姓氏就这样呗。
同意:发音问题从来不是核心问题。但是,核心出了问题,边角料(如 发音)也是跟着成为诟病。这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
我觉得跟语言的传承度有关吧,如果印度语仍然在家庭中使用,用印度语的名字很合理,华裔如果下一代都不学中文了,起个中文名意义不大,因为不会中文的华裔,给后代起名字肯定还是会选英文的。
h
huaren_ID
说起中文名字,好多老美在说云南空难里死了的那个fangfang是Swalwell的那个fangfang,我说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个fangfang吗?
还是太胖胖
lz再对比下中印政府的对外政策和对海华海印的影响
g
gokgs
多用 Ming Mei Ting 之类的可解。
c
cannie
lz再对比下中印政府的对外政策和对海华海印的影响
还是太胖胖 发表于 2022-10-25 10:58

往政府那里赖自己舒服点是吧

t
tonker
lz再对比下中印政府的对外政策和对海华海印的影响
还是太胖胖 发表于 2022-10-25 10:58

所以海华想要和海印竞争,重点是学孙文搞革命推翻CCP,您是这个意思吧?
M
Microdisney
印度名字确实起的好。在我这里已经发生过两起黑胖印度男士看名字被联想为端庄朴实妇女的事例了,看华人英文名字Kevin和Vivian,足以扼杀一切联想。
n
nickbear
我觉得纯属过度联想 我知道的长名字烙印,全都起个preferred name,什么ram raj之类的 中国人名字好发的也就用本名了,不会去特别起个外文名
C
Cloudy20
我觉得主要是语言吧,大多数烙印英语都是母语的程度,而我们大多数老中就是口音再好掌握程度也远远不如
t
transient
二代取名是英文名还是汉语拼音,属于个人选择,不予置评。
不过总体来看,中日韩二代三代取英文名的还是绝大多数。
咸鱼红烧肉
拼音和英文发音简直格格不入。用拼音名字大概率要各种解释,麻烦死了。但凡有港台拼写那么容易的拼音,我也不给娃起英文名字了。
g
goodchange
海外华人从来都是一盘散沙,这个问题也不可能有什么一致意见,个人选择喽。反正中美未来一二十年死磕的局面不会改变,起啥名字也是一身黄皮儿。 我不能同意的就是说,给孩子起个中文名字,又不拿来用,还自欺欺人地说跟老印做法是一样的。完全两码事好吧。老印也有改西方名字的,但是是少数。华人正好相反。这个事实没必要否认吧。至于为什么是这样,那是另外一回事。
s
shoppingisfun
中文没有固定的名字,这点给交流起来有很大的不方便。中国人也知道这问题,所以张哥李姐王老师赵医生,日常生活中都用姓,很少用到名。 相反欧美中东印度墨西哥啥的有固定的名字,amber emily Jalen Kevin,用上姓的时候很少。 再进一步看,印度人泰国人,名字超过10个字母的,都会叫简称,取一个音节做名字。 相对韩国二代,日本二代,也和国人一样,取个英文名了事。
这能扯上文化自恨,过了吧。



b
bilibili321
烙印都当上英国首相了,真是。。。烙印继攻占湾区CEO、NSF director、Vice President后,再次拓展一个纬度。这次还是在昔日主子欧罗巴。
不得不谈一下中印。
关于中印的对比,是个非常值得谈的话题。我们应该经常谈,常谈常新。今天就谈一下 华人为什么取英文名字 但印度后裔不需要。
有些人从自恨的角度出发,说烙印取的名字又臭又长,但是文化自信,爬上高层。华人就为了融入所谓的主流取一下英文名字。如此种种。
我说完全不相关。
华人取英文名字完全是因为汉字变成拼音后就没多少信息了。拼音失去了汉字背后的意义,大多时候连男女都分不清,更不用说其背后的典故出处等等。中文名字用拼音,就跟阉割了一样,没有区分度,没有信息量。并且有些时候还难以发音,有些时候还有点尴尬(在这就不举例了)。
核心实用和文化价值都消失了。用这个还有什么意思。
华人一代出于文化惯性继续使用。很多也是因为读书、发论文等,名字很重要,所以也就更继续使用了。但是就文章署名这一项来说,也没多有多大区分度。到处都是几个大姓,除了小圈子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谁,其他人只能看全名或者看作者工作单位才能知道是谁。
到了华人二代,取个英文名,简直方便好用。跟中文名字比起来,有百利而无一害。再加上个中文middle name,完美。
烙印的名字还是跟英文的习惯更接近。难发音无所谓,关键是有实用价值。然后可以承载文化价值和认同。
从取名字这一点比较中印,我想生发两点联想:
1. 一个群体在接受对自己来说很不相关的文化习惯时,可以更情愿。就跟上面说的一样,用拼音已经失去了中文的核心魅力,跟取个英文名字是个差不多生疏的做法,所以华人更容易接受这个做法。 2. 烙印虽然也是少数族裔,但是文化跟西方更近。华人的文化距离西方,差别太大。尤其是政治文化。如何在西方文化中立足,做到中西合璧,基本希望在二代,大体过程在一代、二代有意识的探索。在众多中国文化的文化传统中,我觉得可以发扬“勤奋”这样的刻在文化基因中的品质。像这样的文化基因,我们可以有意识的深入探索。
另外,搞什么都需要有人气。再等等,华人越多,华人二代长大。风向都会变的。
鳗鱼饭 发表于 2022-10-25 10:48

这提议可够无脑的 名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你的姓氏,你的名可能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含义,这对于你本身是很重要的
起英文名纯属为方便他人,还什么无法通过名字辨识你是男是女,除了英语以外其它族裔的名字你就能分辨男女吗?
想迎合别人或其他想法就大大方方地做,民主国家谁管你那么多,烦得就是这种说话做事处处透着一股小家子气,还时时刻刻想扯点高大上的幌子,这文化那文化,有够累
f
fitwoman
海外华人从来都是一盘散沙,这个问题也不可能有什么一致意见,个人选择喽。反正中美未来一二十年死磕的局面不会改变,起啥名字也是一身黄皮儿。 我不能同意的就是说,给孩子起个中文名字,又不拿来用,还自欺欺人地说跟老印做法是一样的。完全两码事好吧。老印也有改西方名字的,但是是少数。华人正好相反。这个事实没必要否认吧。至于为什么是这样,那是另外一回事。

goodchange 发表于 2022-10-25 11:41

你这自恨的真是没边了。 印度被英国殖民那么多年英语也是官方语言,和英文之间的转换能和中文一样么? 中文的美在于字形,寓意和发音,缺一不可。 你认为拼音是一回事,我还觉得你这亵渎了中文的美,扭曲了中国文化,让老外搞不清楚中文本来应该是什么样的。 扣帽子谁不会啊! 你咋不把那些绝美的古诗用拼音写一遍去教孩子?
本来取名字就没必要上升到什么民族大义的高度, 爱取啥名字取啥名字, 没必要有啥优越感和罪恶感,总有你们这种人那这种有的没的来shame别人。
m
m口罩sk
隔壁老王儿子考上藤了,回家看自己的孩子咋看咋不顺眼,当晚做题到midnight。 隔着大西洋烙印当首相了,回头怎么看华人怎么不争气,开始天天找差距从名字开始到从小推私校到什么样的人适合从政。 下一出戏是什么?


w
wind4txxm
说到这个,我还记得几年前真的爆过有人把同名同姓的人所做的paper放在自己简历回国申请项目
Fhu 发表于 2022-10-25 10:52

难道Eric zhang之类的名字在美国不是一堆人吗?
反正我遇见的印度裔教授的门上的名字,基本上都是印度裔的名字。而有些中国老师,名字其实还是中国名字,但门上的名字就是英文名了。
m
manoe
早期移民真的有改姓的。我认识一个朋友,他爷爷是希腊移民,上世纪初因为希腊政局不稳逃亡美国,入关的时候,海关不会拼他的希腊姓氏,就给他一个常见的英国姓,以歪就歪沿用下来,所以他现在的姓跟他家希腊祖宗一点不相关的。他说早期欧裔移民里面,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这些南欧穷国来的也是歧视对象,比正统wasp低一等,后来才算在“白人”里面,因为其他各族移民多起来了。
N
Namama
说到这个,我还记得几年前真的爆过有人把同名同姓的人所做的paper放在自己简历回国申请项目
Fhu 发表于 2022-10-25 10:52

拜托。。拼音同名同姓的,肯定远少于英文的同名同姓。。
加州/纽约华人区喊一声Amy Li / Michael Zhang, 回头数量应该大于中国街上喊一声王强,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