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后悔的是,对于老大的ADHD没有更早的认知,而是单纯的觉得以后长大了就会好了。其实如果更早一点意识到,更早的介入,帮助他慢慢增强自律,建立一个比较好一点的习惯,生活和学习各方面,都会相对好很多。即使赶不上普通人的水准,也比不介入应该会好得多。而且在没有清楚认识的情况下,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孩子就是不听话,还采取了不少比较激烈的方式。 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孩子不做,是真的做不到。 我现在更相信, Kids do well when they can. 并且抱着这样的想法去教养老二。孩子做不到的时候父母的出发点应该主要是help,而不是惩戒。当然也不代表生活里不需要设置boundary,不需要规则。但是改变了这个角度以后,确实生气少很多了。
我比较后悔的是,对于老大的ADHD没有更早的认知,而是单纯的觉得以后长大了就会好了。其实如果更早一点意识到,更早的介入,帮助他慢慢增强自律,建立一个比较好一点的习惯,生活和学习各方面,都会相对好很多。即使赶不上普通人的水准,也比不介入应该会好得多。而且在没有清楚认识的情况下,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孩子就是不听话,还采取了不少比较激烈的方式。 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孩子不做,是真的做不到。 我现在更相信, Kids do well when they can. 并且抱着这样的想法去教养老二。孩子做不到的时候父母的出发点应该主要是help,而不是惩戒。当然也不代表生活里不需要设置boundary,不需要规则。但是改变了这个角度以后,确实生气少很多了。 xdsqc 发表于 2022-10-23 09:59
骂倒不至于,但是多鼓励很应该。 有一次小朋友去参加一个大比赛,他作为队里主力赢了关键一场,把最牛的一个队打败了。但是决赛不小心输了。我当时反应是有点可惜,要是也赢了就好了。 后来遇到同队的老美家长,她先是特别激动地夸了他们队把最厉害的队拉下马了;然后还着力夸了队里的每一个孩子,虽然有的孩子贡献很有限。我提了一句可惜输了最后的决赛。她说:who cares, they beat the best team! and it was most fun! 我觉得她这个态度值得我学习。
大家有没有觉得之前养孩子过程做的比较不好,比较后悔的事?
🔥 最新回帖
早学说不定就不喜欢了...
谢谢mm回复,还没上过英语补习班。没有发现语言混淆的问题,中英文写作都可以,想象力和语言都过关。但是英语阅读上不去,去年我抓了一下阅读提高到96%,然后我放松了又掉到93%(疫情期间都80多),我也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孩子看电视也爱看中文的多些。
以前觉得中文这么难都学得好,数学也不错,觉得是个小天才。现在觉得就是普通娃,要降低标准,很郁闷。
英语的gifted program学的啥?
🛋️ 沙发板凳
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孩子不做,是真的做不到。
我现在更相信, Kids do well when they can. 并且抱着这样的想法去教养老二。孩子做不到的时候父母的出发点应该主要是help,而不是惩戒。当然也不代表生活里不需要设置boundary,不需要规则。但是改变了这个角度以后,确实生气少很多了。
这番话有点令人感动
我也有点。更应该推的东西(好的习惯,时间管理能力)没有给更多的专注。有点太重于结果了。孩子小时候成绩啥的都还不错,就忽视了一些比较基本的东西。到初中以后问题才比较的显著。虽然也努力去纠正,但是难的多了。
我就是佛系养娃,完全不后悔呀。 娃到现在都常常在跟朋友聚会完回来说: 妈妈对我真好啊。 估计朋友在一起吐槽父母了, 然后他才知道那些小孩子在家受的惩戒,我从来都没有干过。
这个我倒觉得未必就是不好的。
也许短期从功利角度看,有点亏。长期来说让孩子的兴趣drive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情应该是对的啊。
家里配偶是英文母语?还是自己的中文也不够好,所以prefer说英文?
印象很深刻的一点是,孩子还小的时候参加游泳比赛,有的孩子真的是水平很差,落后很多很多,然后父母还是特别努力的叫好,游完了上岸也是极为热情的赞美和鼓励。我那会儿就真的觉得迷惑。。。。这么差的结果,最后一个上岸,为啥还好像得第一样的赞美呢?
现在我终于懂了为啥父母应该这样。孩子尽力了,努力了,即使最后一名,也是值得赞美和欢呼的。因为鼓励的就是努力本身,而不是结果。
这是怎么联系到五毛的啊?
中国家长是,拿个95分回来 大骂,为什么不是100分 那个谁谁谁家都是100分 你也太差了吧
哈哈哈,确实如此。
而且当时会觉得自己这样严格要求才是负责任的父母。孩子才会更有动力去做的更好。好惭愧。
我是过了很久才慢慢真的明白并且认同,鼓励的重要性。孩子,或者说人类,天生就带有足够的向上向前的self drive。也天然的会被打击伤害到。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设置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目标,而是做好拉拉队的角色就好,多鼓励,少打击。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一把。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帮忙开解一下。其他的,还是应该由孩子自身去带动。
help 和 set boundary 很难拿捏哎。
本来就是啊。。。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赞美鼓励比什么都有正能量
教训太多了。
不知道那些对孩子倍儿严厉,对孙辈们都宠爱更多严厉全然不见的老人们,是不是也都是和我类似的心路历程呢。
同感。
对老二相对来说谈定很多,首先就是期望比较低,不是觉得老二不行,而是觉得期望过高伤人伤己。更多的陪伴和鼓励。不管孩子结果怎么样,都由衷的去赞美他的努力。
比较少吼孩子了。一是年纪大了,确实也吼不动了。二是觉得吼孩子真的没有啥效果和好处。
可怜的是,老二现在的幸福很多都是建立在老大的失误上面的。老大确实承担了太多我们错误parenting的结果。
你
这个答案我没有预料到啊
深有同感:老二现在的幸福很多都是建立在老大的失误上面的。老大确实承担了太多我们错误parenting的结果 我有一次对老大谈到这个问题,说很多道理我都是养了你十几年后才明白,希望你今后的人生路上我能尽可能的给你提供你需要的有用的支持和帮助。
我记得看请回答1988里面有一段,那个爸爸说,爸爸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当爸爸的。真的是说到我心里面去了。
有机会我也需要和我家老大好好谈一下这个问题。希望得到他的谅解吧。
是的,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们应该多些耐心,多些理解 父母和孩子需要多沟通,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也让他们能知道我们的想法 我现在觉得做父母真是一辈子的学问,需要不断的反思和学习
完了,仿佛看到我家娃的将来……
好奇你家老二养出来什么风格? 我认可孩子自主的重要性,也是这么养的 但如果只看“成果”的话,很难和传统养法的孩子竞争? 毕竟虎妈养娃法的成效行是有统计数据支持的
他要是也有动力多赚钱也不是坏事啊,享受生活也不错吧
是天性,我家老大和老二基本是反过来的,老二各方面基本是按照我的喜好长得,能想象我当初是对老大有多不满意,这两年才明白自己是大错特错,忽略了老大的优点,只看到她的缺点。
你这么一说,我也颇后悔的,老大头型有点偏一边,不该听儿医的,耽误了矫正,儿医就是能不干预就不干预的态度。
竞争这事儿我没有太担心过老二。我也不知道为啥。就是现在我也还是担心老大多一点,因为知道他有ADHD的问题(轻度,但是一直有这个问题)。老二智力其实不如老大。
我对于老大的推也没有到虎妈的程度。但是总体说还是心浮气躁。
我们控制不了孩子将来会有什么样的际遇和道路。对老二我更多的心态就是,做对的事,不问结果(也可能只是老二还小,没有啥太多可担心竞争之类?)。既然做了对的事,发挥了孩子可能的最大的潜力,如果孩子还是竞争不过,那也没有办法了啊。只能接受结果吧。
似乎到了老二,我就是,啥结果都可以。对于老大,就是,即使尽力了,结果不够好,就是不可以接受。结果不够好,就代表自己做的不够好,不够多,就很难接受。虽然现在意识到这么想并不对,还是很难对老大完全改变这样的心态,当然比以前事好很多了。也可能是因为老大其实智力不错,总觉得他没有做到更好,有点可惜的感觉?
哎,我也是很久以来都有鸵鸟的心态。觉得长大一点了就会好的。只是比较顽皮而已。
其实越早接受现实,越早科学的处理,情况会好一些。
我家的没有到很严重的程度,不到需要吃药。我更多的是一直觉得他为什么就是不能做到普通孩子一般都能完成的事情,譬如完成作业。后来才意识到,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家里的环境来说,就是配偶说英文,没老人(妈早逝,爹找年轻对象再婚,关系冷淡)。自己中文表达一般,现实生活中容易得罪人(说的比想的快),急,语气也不好,所以潜意识里面避免自己说中文。
说英文好歹会想一想,可能说出来委婉点。
我家是养老大时时穷学生,所以老大一直是很节省的,即使她工作以后收入很不错了,还是很节省,我倒是希望她不要那样。
我也差不多是这样
羡慕你娃有这么relaxed的家长。
哦 明白。看文字来说完全看不出来就是。
喜欢这句话
太同意这个了。 我觉得我对孩子的赞美就很不够。 有一次刷到一个视频一个女孩的爸爸妈妈过世了,她回忆他们说他们always是她的cheerleaders, 不管她做什么做的怎么样都在后面为她加油,她特别怀念这种感觉。 当时就被击到了,觉得自己真的是应该多赞美孩子。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要从整体package来看,不能只看强项。家长有的时候把智商看得太重了,而忽略了其他的成功的要素,比如growth mindset,比如静下心来好好做一件事的契而不舍的精神。ADHD的孩子有的时候就缺乏这些。这是他们整体package的一部分,作为妈妈就是遗憾也只有接受。当然接受不等于不继续努力,只是说负面情绪可以少一点。
骂倒不至于,但是多鼓励很应该。
有一次小朋友去参加一个大比赛,他作为队里主力赢了关键一场,把最牛的一个队打败了。但是决赛不小心输了。我当时反应是有点可惜,要是也赢了就好了。
后来遇到同队的老美家长,她先是特别激动地夸了他们队把最厉害的队拉下马了;然后还着力夸了队里的每一个孩子,虽然有的孩子贡献很有限。我提了一句可惜输了最后的决赛。她说:who cares, they beat the best team! and it was most fun!
我觉得她这个态度值得我学习。
从小家庭条件好的人未必有动力赚钱, 都是小时候要什么都买不起的对钱更有渴望。
我也是这两点
对的,成人对钱对生活的态度经常可以推断出小时候的家境(不判断那种更好)。
mm不要太自责和后悔。 我提供一个data point。 我们老大也是ADHD,但不是我而是神经心理医生建议不给他下诊断,反而建议我和学校去理解他的世界和思维。 作为outlier肯定是不一样的大脑,但现代医学慢慢从干预转化到去包容他。我觉得应该也是干预也未必好。 医生给我们家长提出很多建议都是去包容而不是去干预,比如去包容的学校,一直给他提供可以引发他兴趣的内容。
可是最终人还是在同一个现实世界生活,成年以后需要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还期待周围世界给于他们包容可能并不现实吧。
我说的干预也是帮助他develop一些更好的适应的能力,譬如时间的管理,执行功能的完善。这些如果更早一点开始,我相信也会有效果,我的焦虑会相应减轻。
很少有父母不爱孩子。很多父母教养中的偏差也是源于不安全感。期望他们更好也是源于怕不够好,将来的生活suffer。这种焦虑过头以后,往往负面效果很大。
怎么看出来不是不想是不能的呢? 这个界限太难划分了。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只能是试过一切可能,包括严厉的惩罚以后,发现还是不管用,才意识到,不是孩子不愿意做,是真的做不到吧。
如果可以从头开始,我不会用太多惩罚性的措施。会有consequence,但是不会抱着惩罚你你就会做的更好的想法。会降低期望,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会更多陪伴,holding hand的具体做法。也会对一些小小的进步给予更多鼓励和赞美。
有的时候是怨天尤人的觉得自己怎么会遇到一个这样的孩子。要不我放弃算了。
也真的试过很多次想要摆烂放弃。爱咋咋。破罐子破摔那种心理。结果也是做不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很生气的时候对孩子说过,“以后不管你了,你爱咋样就咋样吧”之类的话?
养孩子带来的幸福感和沮丧感同样都很强烈。孩子的小小成绩,会让父母由衷的欣慰。孩子的困难沮丧,也特别牵动父母的情绪。
这个有意思。但既然他和父母出游曾经是这个标准,那自己出去玩保持一致也是合理的。
如果我有很多银子,不需要工作的话,我会再多陪她一些,但是我已经是工作妈妈里陪她时间最多了,再多也不行了。
是这样
也许作为父母,首先要放弃“成为完美父母”、“养育完美孩子”的执念。和孩子一起摸索成长,无论如何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
是的,想了一下也没有什么后悔的,尽力了,努力学习努力实践了。我自己从小因为父母工作都忙,基本自己长大的,啥事都不用父母操心那种,家庭环境也特别民主。但是我自己心里还是有很多成长过程中的遗憾的,我对父母没有怨恨,他们尽了他们的力在当时那个环境里,但是我希望可以给我的孩子完全的成长过程中的安全感,所以我辞工陪她到她开始上学才又开始从part time做起。但是我也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妈妈总在身边”似乎让孩子比较缺少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后来也会比较注意这方面。
如果没记错的话你娃还很小啊,刚老师说话不久吧,为啥来不及?
养娃前没赚够钱,娃跟着我们没少到处折腾
好险,幸亏孩子本质纯良,没有被带到邪门歪道
妹妹太狠了,掐孩子还不许哭。我觉得你应该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
狗养的狗亲,猫养的猫亲。养孩子最后悔的估计是后悔跟某某生孩子。
说得真好。你跟孩子之前比,就会觉得孩子太不容易了,进步真大!
不要后悔,我坚持说中文了,然而孩子中文还是越来越差,现在也就是能听明白生活基本词汇了,稍难一点都听不懂。
ADHD有什么症状?
为了让孩子达到一些目标而损害了孩子的感情和亲子关系。
这样来讲生一个娃真是不太科学。花了很多能量parenting,犯了错学习了却没有纠错机会。而且养孩子这事好像有一个金钱时间生理心理的前期投入,不管生几个这个投入都免不了。只生一个的投入产出有点亏。可惜意识到时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