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的公校让七年级学生精读这篇文章算不算歧视

y
yoyoandme
回复 98楼microsat的帖子
就是很假,中国人在待客上肯定是会了解对方喜欢吃什么的。前面描述的这么具体,最后一笔带过感觉作者自己在自我安慰
m
microsat
回复 98楼microsat的帖子
就是很假,中国人在待客上肯定是会了解对方喜欢吃什么的。前面描述的这么具体,最后一笔带过感觉作者自己在自我安慰
yoyoandme 发表于 2022-10-21 14:18

就让孩子这样写读后感。
感觉这篇文章假大空。背离了中华文化。
着重介绍中华文化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强调父母一定会认真准备,接人待物。 不可能出现文章中的这些问题。
s
sugarbabylove
我觉得。。。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这篇文章有些过时了。
以前不是有人说“ABC比移民能体会到更多的歧视”吗?那如果现在作为移民我们中的一些感觉这文章过时,笔法有些自恨的感觉,不应该再用了,她们怎么就不尊重这种想法了呢?
还有一点,感觉作者和某些ABC一样,嘴里说着啊呀我要embrace我的文化,还是怀着西方文化比自己父母的文化superior的态度写出来的,就有种“你不怎么样,但我会包容你”感觉,像白人一样,这种想法真的看的够够的。
y
yoyoandme
回复 102楼sugarbabylove的帖子
太一针见血了,就是这种感觉
m
microsat
我觉得。。。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这篇文章有些过时了。
以前不是有人说“ABC比移民能体会到更多的歧视”吗?那如果现在作为移民我们中的一些感觉这文章过时,笔法有些自恨的感觉,不应该再用了,她们怎么就不尊重这种想法了呢?
还有一点,感觉作者和某些ABC一样,嘴里说着啊呀我要embrace我的文化,还是怀着西方文化比自己父母的文化superior的态度写出来的,就有种“你不怎么样,但我会包容你”感觉,像白人一样,这种想法真的看的够够的。
sugarbabylove 发表于 2022-10-21 14:30

瞧不起父母的文化。这个无所谓。即便是在国内,也有子女瞧不起父母的,瞧不起父母的贫穷。 这都是正常现象。
关键,不应该造假。弄虚作假的写文章就不好。
以前,还有个华人女作家。说她高考体检的那一年,男老师用手指捅进她们女学生的阴道去检查。
赫人听闻的撒谎。
w
whatever.
一个著名的华人女作家写的一篇乱文章。还许多人叫好。
虽然这篇文章点出了“一个人不应该为自己的文化而沮丧。”但是这个话“your only shame is to have shame” 听起来,就属于自恨的语气。
如果文章中心定为:中华文化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屋及乌” 也许文章会更信一点。就不会有这么自恨了。

建议所有写读后感的孩子们,都围绕上面3点,对这篇文章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
比如吃鱼头这个事情。如果你爱屋就能及乌。 中华民族作为农耕民族,勤劳朴素,节俭置家,是千年来的光荣传统。 如果把鱼头浪费扔掉,那么就不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民族的写照了。 如果不是因为穷,谁愿意吃鱼头吃鱼翅呢。有钱的话,谁不愿意去超市直接买boneless fish meat?
microsat 发表于 2022-10-21 13:34

但其实,有些鱼头碳烤一下,下酒很好吃
不过不经历过鱼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浪费的阶段,是不会发现这一点的
我觉得让孩子需要明白的是,很多东西都可以归结到chinese heritage,但是我们并不需要keep everything of our heritage,
m
microsat
但其实,有些鱼头碳烤一下,下酒很好吃
不过不经历过鱼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浪费的阶段,是不会发现这一点的
我觉得让孩子需要明白的是,很多东西都可以归结到chinese heritage,但是我们并不需要keep everything of our heritage,
whatever. 发表于 2022-10-21 14:56

现在,沿海一些渔场。打捞上的鱼先去头。头拿去做饲料喂猪,其实也能卖个好价钱。
这说明什么,吃鱼头和不吃鱼头,与经济关联更紧密。
旧时候,还吃鸡头。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吃鸡头了。直接就扔了。
C
Cdrama
但其实,有些鱼头碳烤一下,下酒很好吃
不过不经历过鱼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浪费的阶段,是不会发现这一点的
我觉得让孩子需要明白的是,很多东西都可以归结到chinese heritage,但是我们并不需要keep everything of our heritage,
whatever. 发表于 2022-10-21 14:56

连国内的人都不会一直停留在过去的heritage,比如说,越来越多的人用公筷公勺了。
每个culture 都有优点和缺点。
C
Cdrama
版上那些拼命把孩子往白人堆里推,觉得那才是“融入主流社会”的家长,最容易养出自卑自恨的ABC, 他们父母给他们言传身教的潜意识就是“白人才是主流,自己是other"。
F
Fanfuliao
给女儿看了。读了两句她就猜到结尾了。就是美国标准文章,最后就是转折change。重点在change上。
k
kingboo
我觉得。。。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这篇文章有些过时了。
以前不是有人说“ABC比移民能体会到更多的歧视”吗?那如果现在作为移民我们中的一些感觉这文章过时,笔法有些自恨的感觉,不应该再用了,她们怎么就不尊重这种想法了呢?
还有一点,感觉作者和某些ABC一样,嘴里说着啊呀我要embrace我的文化,还是怀着西方文化比自己父母的文化superior的态度写出来的,就有种“你不怎么样,但我会包容你”感觉,像白人一样,这种想法真的看的够够的。
sugarbabylove 发表于 2022-10-21 14:30

对,这种施舍怜悯一样的心态特别恶心人。
k
kingboo
给女儿看了。读了两句她就猜到结尾了。就是美国标准文章,最后就是转折change。重点在change上。
Fanfuliao 发表于 2022-10-21 15:31

所以说整体写得不好,这么多人看了都change不过来。美国人为什么喜欢,大概在于吃鱼头,打饱嗝表示感谢这类“惊悚猎奇”的文化冲击吧,就像他们特别爱拿中国人吃狗肉说事一个道理。
a
a_dog
我也觉得楼里好多火力很猛的如果不是刚来美国不久,就是阅读方面有些困难。
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各个族裔来的时候都要经历这种反差,AMY TAN的这篇文章可以套用给好多族裔。
也正是如此,二代移民或者美国长大的人才更能感同身受。
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因为自己和别人不同就感到SHAME。 这个并不只是说华人或者中餐。高矮胖瘦,性格,样貌,皮肤颜色都是这样的。

m
microsat
所以说整体写得不好,这么多人看完都change不过来。
kingboo 发表于 2022-10-21 15:40

如果和《红楼梦》的刘姥姥一比,这篇文章就是小学生的作文。
《红楼梦》的刘姥姥这个角色的勾画,是曹雪芹的点睛之笔。
F
Fanfuliao
所以说整体写得不好,这么多人看了都change不过来。美国人为什么喜欢,大概在于吃鱼头,打饱嗝表示感谢这类“惊悚猎奇”的文化冲击吧,就像他们特别爱拿中国人吃狗肉说事一个道理。
kingboo 发表于 2022-10-21 15:40

哈哈,是的 转折转的没有说服力。
d
doublemint
真的好过时的一篇文章,太刻板印象了,也许放在七八十年代的确有这种情绪。那倒是更说明文章中的妈妈心理素质强大。现在的华人家庭不会这样,孩子也没有那么在意自己的华裔身份,不会因为自己是华人自卑的,至少没有这么强烈的情绪。
这是什么学校,如果是华人区,倒是问题不大,提醒孩子们不要因为自己的身份背景自卑。如果是白人区,恶意满满。
j
jeso1
真是又丑又贱的

l
laohua001
回复 113楼jeso1的帖子
就事论事 不要人身公鸡
w
whatever.
连国内的人都不会一直停留在过去的heritage,比如说,越来越多的人用公筷公勺了。
每个culture 都有优点和缺点。
Cdrama 发表于 2022-10-21 15:26

其实这篇文章再次提醒了我,对于很大一部分其他族裔,他们对于华裔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j
jtcjxk
写文章讲起承转合。就算这篇文章写的是城里娃看不起农村父母,一样是假大空。人的思想看法转变是有过程的,这种文章精髓就是在这个反思过程里,要引导、说服、启发读者也是靠elaborate这个转变过程。这个作者把这个承接过程全部省略了,让别人怎么接受这种180度转变?没有任何事例和论证,直接喊口号不是假大空是什么?这篇文章总体感觉写得很幼稚
M
Minute
她teen的时候确实自恨,最后不是点题反转吗?
Cdrama 发表于 2022-10-21 11:57

各个种族的孩子Teenage的时候都很敏感。我不觉得这是自恨。
b
bangobunny
说个题外话,Amy Tan还跟Stephen King他们几个作家组了个摇滚乐队,Stephen King在On Writing那本书前言里还不无得意地说他们乐队是要买票才能去听的呢😁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2-10-21 12:06

还有这么一说!感觉次元壁都打破了 太好玩了
5
5littlemonkeys
回复 116楼jtcjxk的帖子
最关键的转折部分没写,各种自卑写得那么起劲,说明她没有真正的转折!
m
mermaidyuu
you must be proud you are different, 说得很对啊,怎么歧视了?
F
FanJia
文章写的很真实。teenage girl 在自己的crush 面前可不是这么敏感的嘛。文章里的妈妈很强大,我估计做不到
N
Namama

虽然这确实不算歧视,虽然最后确实有转折,
但这种文章真心还是太老了,一股几十年前的腐朽味道还是扑面而来 放在国内,就是那种被淘汰的知音鸡汤文。。
J
JSF
一篇移民二代的心路历程,最后两段算是点明出题 accept who you are。没有歧视倒是有些感动了
N
Namama
这个老师绝对不怀好意。 tan最后的意思是,虽说我们中国人没有白人文明,但我们就喜欢这样, 这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平衡。tan的文章都是这个调调。她的前提就是白人的东西更文明。现在的abc孩子已经不这样了,看看youtube和抖音上的视频,类似的都是,让各个种族的朋友尝试一下自己民族的食物,整蛊一下,已经不会有白人的东西更文明的前提了
xiaoxiaotd 发表于 2022-10-21 12:16

这也是。。她们那代人,内心的自卑真是深入骨髓,改不掉的。。。
当然,看看80年代中美差距,看看80年代美国有几个混得好的华人,她们有这种自卑心情也不是不能理解。。
N
Namama
的确,我刚刚查了一下,恐怕七年级的时候需要用这个精读的孩子不少
感觉这三十多年了,还在用过时的文章来教育

whatever. 发表于 2022-10-21 12:57


因为除了中国以外,其它绝大多数国家30年来其实都没啥太大变化。。。
所以做教育的根本就没意识到需要更新阅读材料之类的。。

N
Namama
我觉得其实读这些书是很好的了解父母那一辈的一个途径。我小时候,我妈特别喜欢跟我推荐俄国文学,什么高尔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什么红与黑,什么war and peace,我都读了。我爸喜欢读一些“新书”比如王小波比如黄仁宇,不想现在想来也不是我这一代的书。然后老师推荐的什么世界文学比如悲惨世界,中国文学比如鲁迅巴金老舍。还有当时比较流行的文革忆苦思甜文学,比如什么路遥,什么许三观卖血记。其实那些三观和经历,我一点共鸣都没有,但是读完以后还是更可以理解上一代人,和民族文化的历史。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2-10-21 13:17

了解历史,理解上一代人,最好还是读那些non-fiction的东西/数据之类的。。
小说其实不是很好的渠道,起码并不完全真实
F
Fanfuliao
没觉得她accept who you are. 只是她年纪大了,对父母容忍度高了,没觉得那么丢人了,理解父母的爱了。
W
WebConsole
好奇怪楼上那么多人批评她的,她的主题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坚持自己的文化独特之处,don''t be ashamed of yourself. 她爸妈这么做是为了给她上一堂课,因为平时肯定看出了她的一些不自信
说没有写转折的,人长大了自然就明白这个道理了,还要怎么详细写转折。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点明主题后,戛然而止,这样的写作方法很常见的
就算不是少数族裔,很多teenagers也多多少少怕不合群,有一些self esteem issues,我觉得老师让读这篇文章是很有意义的
N
Namama
那可能是你出国的时候年纪大了,不能体会这种青春期的cultural identity 的迷茫。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2-10-21 13:44

所以养娃还是要在解放区,要在亚裔多的地方,不然真心很容易心理出各种问题
S
Silverfox1
哎呀我的妈呀,这作者脑子坏的。换个角度看。这就是国内山里的穷亲戚请城里人去吃饭的场景嘛。还提啥中国文化,文化被写的这么恶心,我看完饭都吃不下了好伐。
N
Namama
那个年代都是这种调调,不然在主流白人文化中混不下去,放现在看绝对是隐形歧视自恨
msqs 发表于 2022-10-21 13:47


我倒也不觉得她是故意为了迎合主流白人才这么写。。 她们这代人基本心理就是这样的,确实就是被歧视,自己也确实就是自恨。。。
所以文章到最后,其实她也仅仅是与自己的身份达成了和解,接受了自己文化上的那些不同,接受了父母当初那些比较“奇怪”的行为。但这和真正自信,真正相信自己文化一点不比白人低,还是有根本区别的。。
80年代那个中美差距,80年代华人在美国社会普遍从事的职业/收入/地位,80年代华裔占美国社会的比例,导致她确实没这个底气。。
大衣被禁
了解历史,理解上一代人,最好还是读那些non-fiction的东西/数据之类的。。
小说其实不是很好的渠道,起码并不完全真实

Namama 发表于 2022-10-21 16:55

经历和文化完全是两回事。
F
Fanfuliao
哎呀我的妈呀,这作者脑子坏的。换个角度看。这就是国内山里的穷亲戚请城里人去吃饭的场景嘛。还提啥中国文化,文化被写的这么恶心,我看完饭都吃不下了好伐。
Silverfox1 发表于 2022-10-21 17:03

还有一开始对金发白男的描写,就这么直接:金发,白男。放现在,这么写,要被人取笑死了。
大衣被禁
所以养娃还是要在解放区,要在亚裔多的地方,不然真心很容易心理出各种问题

Namama 发表于 2022-10-21 17:00

你错了。 这种中西文化的迷茫在像新加坡香港这样的前殖民地也是很现实的。跟种族关系不大。那些地方上课也读Amy Tan. 特别是amy tan喜欢说generational gap,也是很现实的。除非孩子和父母成长经历和文华背景差不多。 很多移民家长是不可以理解abc也是因为他们背景差太多了。
S
Silverfox1
我支持楼主联合其他家长给学校反应,说这个文章给小孩造成严重不适,刻意歪曲事实,给小孩造成文章里面可以加入谎言的印象,违背美国正直的精神。
a
amberyc
我觉得她妈妈要是真自信的话,就会做一些她男朋友家习惯和爱吃的食物了。用力过猛,反而是不自信的表现。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共鸣可谈。反而让人觉得华裔小气。
M
Minute
好奇怪楼上那么多人批评她的,她的主题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坚持自己的文化独特之处,don''t be ashamed of yourself. 她爸妈这么做是为了给她上一堂课,因为平时肯定看出了她的一些不自信
说没有写转折的,人长大了自然就明白这个道理了,还要怎么详细写转折。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点明主题后,戛然而止,这样的写作方法很常见的
就算不是少数族裔,很多teenagers也多多少少怕不合群,有一些self esteem issues,我觉得老师让读这篇文章是很有意义的
WebConsole 发表于 2022-10-21 16:59

同意。文章的主题就是一个teenage 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的,accept who you are。无关种族肤色民族信仰,这篇文章只是用文化做为一个切入点而已。 楼里说Amy Tan自恨的人,应该和动不动就乳华的高度重合。
y
yoyoandme
文章是从群里转出来的,也经过了原发送者的同意。所在的区算是华人不少的学区,华裔有20%,亚裔应该更高吧。微信群里感觉不适的占大多数,所以就想看看在更大范围里大家的看法如何
y
yoyoandme
回复 134楼大衣被禁的帖子
如果孩子是在新加坡、香港念书读到这种文章,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当作一种调侃、一笑置之了
l
lovewriting123
我看完了。和 AMY TAN 其他作品一样。她很自卑。写出来的东西让人看了不太舒服。生理性不适。以前借过她的书,写的不是很怎么样。 后来也理解了,她比我妈年纪都大很多。甚至可以当我奶奶。所以她的自卑是可以理解的。
S
Silverfox1
写的尽是糟粕,作者中心思想就是中国人很吵,吃恶心的生海鲜,吃饭不用公筷,table manner像蛮族,妈妈不愿意给外人展示中国文化美好的一面,索性摆烂,作者长大了明白摆烂没什么不好啊。
N
Namama
你错了。 这种中西文化的迷茫在像新加坡香港这样的前殖民地也是很现实的。跟种族关系不大。那些地方上课也读Amy Tan. 特别是amy tan喜欢说generational gap,也是很现实的。除非孩子和父母成长经历和文华背景差不多。 很多移民家长是不可以理解abc也是因为他们背景差太多了。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2-10-21 17:12

自卑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形成。。
在美国,小孩子在一个绝大多数都是白人/极少数亚裔的地方,自然容易形成自卑感 在殖民地,如果从小就是在一个白人至高无上,白人是统治者/掌握绝大多数资源和权力,各种高档地方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主要靠给白人大爷打工讨生活,那么自然也会容易形成自卑感。。

W
WebConsole
同意。文章的主题就是一个teenage 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的,accept who you are。无关种族肤色民族信仰,这篇文章只是用文化做为一个切入点而已。 楼里说Amy Tan自恨的人,应该和动不动就乳华的高度重合。
Minute 发表于 2022-10-21 17:18

握手
l
laohua001
回复 140楼的帖子
她的自卑是因为, 她所生活的社会充满了种族歧视。 她遭受过歧视, 所以她对父母的文化百般挑剔。 最后, 还是改变不了自己是亚裔的事实, 于是只有接受现状了。 她本质上是种族和文化歧视的受害者。
S
Silverfox1
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好没有问题,有没有想过这篇文章会在其他非华裔的脑袋瓜里面放入怎样的印象?这些非华人的小年轻有多少机会去了解中国文化,还不是看到什么文章就是什么,而且这是要精读的。
m
microsat

我倒也不觉得她是故意为了迎合主流白人才这么写。。 她们这代人基本心理就是这样的,确实就是被歧视,自己也确实就是自恨。。。
所以文章到最后,其实她也仅仅是与自己的身份达成了和解,接受了自己文化上的那些不同,接受了父母当初那些比较“奇怪”的行为。但这和真正自信,真正相信自己文化一点不比白人低,还是有根本区别的。。
80年代那个中美差距,80年代华人在美国社会普遍从事的职业/收入/地位,80年代华裔占美国社会的比例,导致她确实没这个底气。。
Namama 发表于 2022-10-21 17:05

如果她真的没这个底气, 那么她们家邀请男朋友来吃饭,难道不会事先准备一下客人爱吃什么吗?
越没底气的家庭,其实越会事先去准备一下。
底气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礼节为何也缺失了呢?
所以这篇文章就是造假。
d
daremighty
读完的感觉就像是告诉大家fortune cookie, general Tso chicken 就是正宗的中餐,我还就是以此为荣了。所谓的Chinese真的是太广泛了,她真的没有太多代表性了。
N
Namama
如果她真的没这个底气, 那么她们家邀请男朋友来吃饭,难道不会事先准备一下客人爱吃什么吗?
越没底气的家庭,其实越会事先去准备一下。
底气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礼节为何也缺失了呢?
所以这篇文章就是造假。
microsat 发表于 2022-10-21 17:31

因为是她没这底气,并不等于她父母也那么自卑。。。
m
microsat
我觉得她妈妈要是真自信的话,就会做一些她男朋友家习惯和爱吃的食物了。用力过猛,反而是不自信的表现。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共鸣可谈。反而让人觉得华裔小气。
amberyc 发表于 2022-10-21 17:15

自信不自信不重要。
问题是,为何礼节在文章里也没有出现呢?
难道不自信的华人家庭,都这么没有礼节吗?
正如你所说,难道不会提前去准备吗?
为什么文章把这些重要的细节要一概删除呢?

如果文章哪怕一句话,提到,父母为男朋友特意打听和准备了好几道菜(哪怕这些菜做得没有西方味道,但是是主人特意为客人准备的)。这篇文章的味道就大不相同。 也将不会出现在初中生的课外读物上。
S
Silverfox1
她爸妈不就是被板上无数人diss的老人吃饭manner嘛。
S
Silverfox1
哪里可以反应取消这篇文章?
m
microsat
我看完了。和 AMY TAN 其他作品一样。她很自卑。写出来的东西让人看了不太舒服。生理性不适。以前借过她的书,写的不是很怎么样。 后来也理解了,她比我妈年纪都大很多。甚至可以当我奶奶。所以她的自卑是可以理解的。
lovewriting123 发表于 2022-10-21 17:22

自卑无所谓。
为何要把华人特别重视礼节这一条删掉了呢?
我参加这么多孩子的家宴。只有华人家庭准备的最细致,最充分。 说明华人最用心,最注重礼节。
l
laohua001
回复 39楼临时工的帖子
Lol
父母换不了, 肤色换不了
只有无奈的接受现实啊
w
whatever.
回复 134楼大衣被禁的帖子
如果孩子是在新加坡、香港念书读到这种文章,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当作一种调侃、一笑置之了
yoyoandme 发表于 2022-10-21 17:20

并不会,那些地区的孩子可以熟练区分,你是从大陆来的,你是从香港来的,你是马来西亚来的。。。。
大衣被禁
自卑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形成。。
在美国,小孩子在一个绝大多数都是白人/极少数亚裔的地方,自然容易形成自卑感 在殖民地,如果从小就是在一个白人至高无上,白人是统治者/掌握绝大多数资源和权力,各种高档地方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主要靠给白人大爷打工讨生活,那么自然也会容易形成自卑感。。


Namama 发表于 2022-10-21 17:25


既然你一定要说新加坡这种白人都滚了块100年的地方还自卑感满满。我也没什么话好说了啊。解放区怎么保护你家娃啊?白人都还没滚呢。再等200年吧。
w
whatever.
我在一开始就求科普的,国内哪个地方是用打饱嗝来表示感谢的?
有人知道吗?
m
microsat
写的尽是糟粕,作者中心思想就是中国人很吵,吃恶心的生海鲜,吃饭不用公筷,table manner像蛮族,妈妈不愿意给外人展示中国文化美好的一面,索性摆烂,作者长大了明白摆烂没什么不好啊。
Silverfox1 发表于 2022-10-21 17:25

作者愿意这样去恶心和描写父母,也无所谓。 关键时,父母为了女儿的男朋友光临寒舍,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为何在文中并不体现呢?
哪怕有那么一句:父母为男孩子家细心准备了好几道菜。即便是这些菜在西方人眼力就是狗屎。 有这么一句话,那么全篇文章,就完全不一样。
一个华人,可以不自信,可以文化shock,可以自卑。这些都无所谓。
但是一个华人,决不能让别人说不讲礼节。
作者通篇的故意的布局和构造,就是要给人一个印象,没有礼貌。
F
Fanfuliao

既然你一定要说新加坡这种白人都滚了块100年的地方还自卑感满满。我也没什么话好说了啊。解放区怎么保护你家娃啊?白人都还没滚呢。再等200年吧。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2-10-21 17:42

新加坡人自卑?希望变白人,这是真的吗?
m
microsat
我在一开始就求科普的,国内哪个地方是用打饱嗝来表示感谢的?
有人知道吗?
whatever. 发表于 2022-10-21 17:44

春秋笔法。
l
laohua001
回复 156楼whatever.的帖子
至少汉文化没有。
要么作者故意地夸张的把她爸写的很 rude. 要么她爸真的是没教养
喜福会也有类似情节。
w
whatever.
作者愿意这样去恶心和描写父母,也无所谓。 关键时,父母为了女儿的男朋友光临寒舍,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为何在文中并不体现呢?
哪怕有那么一句:父母为男孩子家细心准备了好几道菜。即便是这些菜在西方人眼力就是狗屎。 有这么一句话,那么全篇文章,就完全不一样。
一个华人,可以不自信,可以文化shock,可以自卑。这些都无所谓。
但是一个华人,决不能让别人说不讲礼节。
作者通篇的故意的布局和构造,就是要给人一个印象,没有礼貌。

microsat 发表于 2022-10-21 17:47

然后还把这样的rude behavior全部用Chinese heritage来解释

S
Silverfox1
打算去给Amy Tan的书写评论,这个可以当成心理变态案例研究
m
microsat
然后还把这样的rude behavior全部用Chinese heritage来解释


whatever. 发表于 2022-10-21 17:50

她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应该会的英文单词,还没有这个14岁的女儿多。
作为女儿,如果懂事的话,就应该学会架起桥梁,在男朋友一家和她父母家。
一个简单的,男朋友一家,不会用筷子,总得为人家准备刀叉,这些14岁的女儿应该不用教就会吧。
另外,多和父母沟通,准备客人爱吃的几道菜。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14岁,民国的时候,在我们农村,都当妈了。
全篇文章,把这种窘迫归结于文化差异,为何不找找自身的原因?上面提到的这些细节自己都做了吗? 所以,整篇文章就是胡扯。
w
whatever.
打算去给Amy Tan的书写评论,这个可以当成心理变态案例研究
Silverfox1 发表于 2022-10-21 17:51

之前有人评价Amy Tan是在enhance stereotypical images of Chinese American

S
Silverfox1
精读的结论就是种族歧视,尤其是社会系统性的歧视会让一个人心里扭曲,为了从众不惜抹黑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同胞,并且以此为荣。
w
whatever.
她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应该会的英文单词,还没有这个14岁的女儿多。
作为女儿,如果懂事的话,就应该学会架起桥梁,在男朋友一家和她父母家。
一个简单的,男朋友一家,不会用筷子,总得为人家准备刀叉,这些14岁的女儿应该不用教就会吧。
另外,多和父母沟通,准备客人爱吃的几道菜。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14岁,民国的时候,在我们农村,都当妈了。
全篇文章,把这种窘迫归结于文化差异,为何不找找自身的原因?上面提到的这些细节自己都做了吗? 所以,整篇文章就是胡扯。
microsat 发表于 2022-10-21 17:57

我刚刚查了下她父母,她可以算是命运多舛了
父亲在她15的时候去世了,然后她跟她妈妈关系不好,因为男朋友吵架的时候,她妈妈会用刀比在她喉咙
F
Fanfuliao
她父母作为第一代移民,应该会的英文单词,还没有这个14岁的女儿多。
作为女儿,如果懂事的话,就应该学会架起桥梁,在男朋友一家和她父母家。
一个简单的,男朋友一家,不会用筷子,总得为人家准备刀叉,这些14岁的女儿应该不用教就会吧。
另外,多和父母沟通,准备客人爱吃的几道菜。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14岁,民国的时候,在我们农村,都当妈了。
全篇文章,把这种窘迫归结于文化差异,为何不找找自身的原因?上面提到的这些细节自己都做了吗? 所以,整篇文章就是胡扯。
microsat 发表于 2022-10-21 17:57

还真是,她父母一家,看得非常decent。
m
majia1zqa
回复 1楼yoyoandme的帖子
的确这篇文章太过时了 不是说文章不好或者作者不好 在80年代的背景下是OK的 但是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 拿出不符合今天背景的文章来看 只觉得滑稽可笑 荒唐 首先 中国文化和中餐是及其多样性的 简单的试图用作者描述的那一类型 来代表整个中餐和中国文化本来就是非常片面和不成熟的 50年前可以理解 50年后还抱着这种看法就可以妥妥的说是歧视了
皮卡丘
1989出版的书,反映的是50-80年代几个移民家庭。人家又不是写的现在的移民家庭。
l
laohua001
1989出版的书,反映的是50-80年代几个移民家庭。人家又不是写的现在的移民家庭。
皮卡丘 发表于 2022-10-21 18:07

那时候种族和文化歧视真是残酷
现在好多了
b
bytegudu
You must be proud you are different.
我看到最后一句都快哭了。说歧视的是认真的吗?你们读完了?最后一段点睛了。
前面那些描写明显就是先抑后扬的文学手法而已。
我的意见其实是手法太八股了。但是我还是被打动了。
F
Fanfuliao
1989出版的书,反映的是50-80年代几个移民家庭。人家又不是写的现在的移民家庭。
皮卡丘 发表于 2022-10-21 18:07

The second book came about, Amy Tan said in a 1991 interview, because: “After she read ‘Joy Luck Club,’ my mother said she thought I had a great imagination because she thought none of the stuff in ‘Joy Luck Club’ had happened. She said ‘Next time, tell my true story.’ ”
显然她妈都认为她在瞎写,让她下次写点真故事。
m
majia1zqa
1989出版的书,反映的是50-80年代几个移民家庭。人家又不是写的现在的移民家庭。
皮卡丘 发表于 2022-10-21 18:07

作者这样写可以理解 但是老师在50年后还珍而重之的把一片过时的文章拿出来精读分析 那当然要好好教育一下这些思维狭隘 满脑子50年前旧观点的人了
毕竟中餐也有高大上的table manner 也有及其讲究的餐具和用餐方式的 原作者只能代表她所在的中国人class 试图以偏概全代表整个中国文化 就是笑话了
你看中国文学史 绝不会只看某个不知名文人的作品 然后就宣称这是整个中国文学吧
F
Fanfuliao
You must be proud you are different.
我看到最后一句都快哭了。说歧视的是认真的吗?你们读完了?最后一段点睛了。
前面那些描写明显就是先抑后扬的文学手法而已。
我的意见其实是手法太八股了。但是我还是被打动了。
bytegudu 发表于 2022-10-21 18:10

我看到这句,笑了,逻辑不对。 她描写的是让她丢脸的bad manner, 然后她妈让她为她的与众不同感到骄傲。理解不了。只有最后一句,她老了,才意识到她妈那天烧都是她喜欢的菜,我感觉才还好点,终于良心发现了。
b
bytegudu
回复 174楼Fanfuliao的帖子
teenager不就是这样吗?家里什么都觉得让她丢脸。父母的吃穿说话,什么不让他们尴尬?何况还有心仪的男生在。我觉得很真实。不管肤色种族都类似吧。
他妈的教育和我对孩子的教育也很像,但是我完全不指望她能理解。老了以后想起来能理解太正常了。
当然她写得很夸张。现在的young generation是不会这么写了。孩子们都对中国美食很骄傲的。确实需要多出几个新一代的作家。
豆沙蛋黄酥
作家就是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外加戏多 不然来个理工女说:哦,想当年我早恋,请了男朋友来家里吃饭,我爸妈做了一桌子佳肴,实在太好吃了。完。 出版社给出吗?
游戏人生
但其实,有些鱼头碳烤一下,下酒很好吃
不过不经历过鱼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浪费的阶段,是不会发现这一点的
我觉得让孩子需要明白的是,很多东西都可以归结到chinese heritage,但是我们并不需要keep everything of our heritage,
whatever. 发表于 2022-10-21 14:56

但是我们这边做剁椒鱼头的那种花鲢,鱼头比鱼身卖的贵多了啊
f
faydevil
这是阶级差异吧,不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让他们去贾府吃一顿,看看什么叫manners
e
eriecase
她写的东西就是这个味道,是写给白人等其他人看的,写的是:weird 的中国人”。她因此还得过不少奖。
美国大学中学要搞“cultural awareness” 一般都会用她的作品,是让白人了解华人文化。我读书时,学校还请她来讲这个主题,大学生要看她的joy luck club。当然,搞这个主题时,学生还得看类似的反映黑人,拉美文化的作品。
new_bie 发表于 2022-10-21 12:54

是的 我觉得现在的中国人形象已经不是这样的了。这篇如果精读老师没点评到位,其实很stereotype
F
Fanfuliao
作家就是多愁善感敏感多疑外加戏多 不然来个理工女说:哦,想当年我早恋,请了男朋友来家里吃饭,我爸妈做了一桌子佳肴,实在太好吃了。完。 出版社给出吗?
豆沙蛋黄酥 发表于 2022-10-21 18:27

哈哈,理工女写作文头疼,凑不够字数。 还不如写代码呢
P
PositivelyNaked
现在的中国人形象更差,以前最多就是穷和落后,现在是又蠢又坏,随地大小便,吃饭不给钱还咬人,从政府到粉红都是全世界各地耍无赖耍流氓,还觉得这是强大自信的标志,不但没有开眼界涨知识,连中国人本来有的谦逊有礼都没了,外交部最代表现在中国的形象。
半个马和甲
写的太好了。最后一句神来之笔。是啊,满满的妈妈的爱啊!!!!
不论是教育孩子的那几句智慧语言,还是烧了都是她爱吃的菜的现实,有这样的爱,身份认同的坎会过去的。
感觉这篇文章的读后感可以从好多点出发。是篇好文章! 没有看见歧视。 当然文章里小女孩身份接受struggle 的经过是有的。 这是个真实存在问题,感谢大胆写出来!

w
whatever.
现在的中国人形象更差,以前最多就是穷和落后,现在是又蠢又坏,随地大小便,吃饭不给钱还咬人,从政府到粉红都是全世界各地耍无赖耍流氓,还觉得这是强大自信的标志,不但没有开眼界涨知识,连中国人本来有的谦逊有礼都没了,外交部最代表现在中国的形象。
PositivelyNaked 发表于 2022-10-21 19:14

说到随地大小便,我真的亲眼看到过一次,我以为起码会遮挡一下,但是他们没有,就堵在别人商店门口

l
laohua001
说到随地大小便,我真的亲眼看到过一次,我以为起码会遮挡一下,但是他们没有,就堵在别人商店门口


whatever. 发表于 2022-10-21 19:24

要说随地大小便, 纽约曼哈顿绝对第一

w
whatever.
要说随地大小便, 纽约曼哈顿绝对第一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10-21 19:26

大白天当着附近游客的面?我看到的是大号
l
laohua001
大白天当着附近游客的面?我看到的是大号
whatever. 发表于 2022-10-21 19:34

你要是去纽约, 一定会看到地铁大号小号

x
xyzgw
你们看完文章了吗?就说这是歧视。 这明显是她妈妈故意给她上的这一课,让她了解和保持自己的文化,这也是她许多年后才感悟出来的。 我建议你们有女儿的,邀请你女儿的男朋友来家里时也用中餐。
huaren_999 发表于 2022-10-21 12:08

很多女人哪有这种勇气。把自己不好的地方暴露给男方看,喜欢留下,不接受就走人。
大部分女人只知道一味的讨好。这样其实不行。
I
Inferno
我觉得她妈妈要是真自信的话,就会做一些她男朋友家习惯和爱吃的食物了。用力过猛,反而是不自信的表现。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共鸣可谈。反而让人觉得华裔小气。
amberyc 发表于 2022-10-21 17:15

是真的还是艺术创作都不好说。
I
Inferno

我倒也不觉得她是故意为了迎合主流白人才这么写。。 她们这代人基本心理就是这样的,确实就是被歧视,自己也确实就是自恨。。。
所以文章到最后,其实她也仅仅是与自己的身份达成了和解,接受了自己文化上的那些不同,接受了父母当初那些比较“奇怪”的行为。但这和真正自信,真正相信自己文化一点不比白人低,还是有根本区别的。。
80年代那个中美差距,80年代华人在美国社会普遍从事的职业/收入/地位,80年代华裔占美国社会的比例,导致她确实没这个底气。。
Namama 发表于 2022-10-21 17:05

前面的描写和后面的感触成长有断层。感觉刻意写了个政治正确的结尾
I
Inferno
瞧不起父母的文化。这个无所谓。即便是在国内,也有子女瞧不起父母的,瞧不起父母的贫穷。 这都是正常现象。
关键,不应该造假。弄虚作假的写文章就不好。
以前,还有个华人女作家。说她高考体检的那一年,男老师用手指捅进她们女学生的阴道去检查。
赫人听闻的撒谎。
microsat 发表于 2022-10-21 14:41

Wow,媲美柴玲了
I
Inferno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没有一个华人家庭的父母,在得知女儿的男朋友一家来吃饭,不去准备或者询问一些客人喜欢和习惯的菜和饭。
文末的“all my favorite foods” 就是一个谎言。这个女儿的父母肯定给客人准备了一些食物,但是文章故意不写。
更不用说,把鱼头,鱼眼睛,做成一个菜,端上来。 超市的剃了骨的鱼肉多了去了。 最简单的方法,做成鱼丸子。也比鱼头端上来,更不让人觉得文章过于虚假。
microsat 发表于 2022-10-21 14:06

是啊,真实性值得怀疑
I
Inferno
真是又丑又贱的


jeso1 发表于 2022-10-21 16:07

天。作者吗? 相由心生真的不假
I
Inferno
写文章讲起承转合。就算这篇文章写的是城里娃看不起农村父母,一样是假大空。人的思想看法转变是有过程的,这种文章精髓就是在这个反思过程里,要引导、说服、启发读者也是靠elaborate这个转变过程。这个作者把这个承接过程全部省略了,让别人怎么接受这种180度转变?没有任何事例和论证,直接喊口号不是假大空是什么?这篇文章总体感觉写得很幼稚
jtcjxk 发表于 2022-10-21 16:21

她文笔挺好却写不出承接过程部分,估计是没有。也说明前面那段真实性大打折扣。
I
Inferno
回复 116楼jtcjxk的帖子
最关键的转折部分没写,各种自卑写得那么起劲,说明她没有真正的转折!
5littlemonkeys 发表于 2022-10-21 16:34

握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