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教出哈佛姐弟的华人虎妈写的文章:开明,可能会害了孩子

l
lhuar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作者:于巾帼 全职华人妈妈,育有一儿一女
“对读书没兴趣”只是借口!这是于巾帼全职多年,把一儿一女送入哈佛后最深的感慨。

作为全职母亲,于巾帼几乎承担了半个老师的责任。她就像许多普通妈妈一样,在家辅导孩子课业,陪伴孩子学习各种才艺。


女儿萧宇琪文静听话,儿子萧宇阳古灵精怪,爱玩爱哭,从小就给父母出了各种教养难题,但两姐弟长大后表现同样优异,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


姐姐萧宇琪,16岁时获加拿大总督奖,以优异成绩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大三时,获PayPal创办人、脸书第一个投资人彼得‧泰尔(Peter Thiel)所创立的泰尔奬学金(Thiel Fellowship),离开哈佛,休学创业。2016年,接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 NBC专访,被誉为全美最年轻的亚裔女性 CEO。


弟弟萧宇阳,16岁时,代表加拿大获得世界奥林匹亚化学竞赛最高银奖,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大一结束时,获哈佛成绩优异书卷奬(Detur Book Prize)。17岁,就读大二时,休学创业,与哈佛同学创立科技医疗设备公司,与波士顿儿童医院合作,以虚拟实境技术 VR (Virtual Reality),治疗有关眼睛的各种疾病。

不少家长都在问,两个孩子个性、天赋完全不同,怎么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而且两姐弟同样出众?以下为于巾帼的叙述,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01
和小孩斗法

生儿子宇阳之前,我还以为小孩都是像女儿宇琪一样,安静而乖巧。精力充沛、调皮灵活的宇阳,似乎是上天派来考验我的耐心和爱心。他从小不把聪明用在正当学习上,专门用来想方设法地达到他偷懒贪玩的目标。

就以练钢琴为例,他偷懒的目标不但明确,而且有阶段性,以「不练,少练,胡乱练」三步骤为原则,与我斗法。


首先自然是「能不练,则不练」,宇阳先理直气壮地对着我说:「我的外国同学,没有一个回家后要练琴的。」一听到他这么说,我立刻反驳:「你的华人同学,没有一个回家后是不用练琴的,而且你如果不练琴,以后都不准和同学出去玩。」


宇阳听到我迅速又严肃地回答,知道自己「偷懒最高目标──不练」 是不可能达到了,于是他很灵活地转以「少练」为目标, 开始和我进行第二阶段的「亲子过招」。


「可是我今天学校功课很多,只能练半个小时,不能练一个小时。」这话一听,就知道是宇阳想以做学校功课为借口,坐在书桌前混时间,达到「少练琴」 的目的。


洞悉了他偷懒的说词,我立刻说:「喔,那你今天一定也没有时间看卡通影片了。」宇阳一听,那可不行,一时情急,开始胡搅蛮缠,倒在地上撒野。我立刻坚定地说:「快起来写功课、练好琴,做完后还有时间看卡通。再继续耍赖,不但今天不准看卡通影片,这个星期都没得看了。」 


宇阳知道我向来说话算话,再闹下去,可要吃大亏了,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坐了起来,开始练琴。


这下我们母子进入了斗法第三阶段──「胡乱练」,宇阳嘟着嘴,坐在钢琴前,两手随便放在琴键上,想混过这一小时。我对他惯用的技俩,早有准备:「你如果按照老师说的,一段一段认真好好练,半小时后,我来听你弹,若弹得好,就不用练到一个小时。」


宇阳听到有机会可以缩短练琴时间,自然高兴,坐在钢琴前专心认真地练习,而我也耐着性子,过程中始终坚定立场,与儿子辗转周旋数回后,终于让他定下心来专心练琴。


常听到别的妈妈抱怨自家孩子天天开着计算机写功课,一叫他们把计算机关了,孩子们就理直气壮地说:「我要用电脑查资料。」


这时候,父母如果不仔细观察孩子到底是不是假借读书之名,实际上是用电脑在与朋友聊天,而被孩子随便糊弄过去,这就不只是一次斗法败下阵来,而是间接鼓励孩子,以读书为借口,掩饰偷懒玩乐的行为。


宇阳小学的时候,我为了督促他学习,根本没有给他准备专用的书桌,我们家的餐桌,就是他的书桌,我一边做饭,一边盯着宇阳读书。宇阳从小爱吃肉,正好用美味的炸排骨,来引诱宇阳有效率的做好自己该做的功课。


父母必须洞悉孩子的逃避心态,才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主导家中的「亲子过招」,不然就只能连孩子设的局都还没看清,就高举白旗,败下阵来。输了「亲子过招」 事小,但却从小给孩子养成了敷衍的习惯,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02
「我对读书没兴趣」只是借口


好学生不想全力以赴、怕失败的心态,可能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最常见、也最容易唬弄父母的,就是以「不合兴趣」为借口,来逃避进一步的学习及努力。


现代父母多能认同,读书求学问并不一定是孩子成功唯一的途径,在音乐界、艺术界、体育界,甚至娱乐界等,都有杰出的人才,并不一定要靠读书才能有光明前途。


许多高中学生在面临沉重的大学升学压力时,心中不自觉地想要逃避,此时最能说服父母认同自己的理由,就是「我对读书没有兴趣,也没有天分,但我对音乐(或艺术)有兴趣,也有天分」。


父母往往觉得自己的孩子最好、最有才华,当一向表现不差的孩子说自己对读书没兴趣,想往音乐(或艺术)发展,做父母的也会觉得或许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及兴趣。殊不知,这样不明就里的开明及爱心,助长了孩子好逸恶劳的逃避心理,并为不想更进一步努力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合理的逃避方式(easy way out)。

北美的中学,大都有各种校内社团活动,提供学生除了主科以外的课外活动,例如音乐、体育、艺术等,主要以培养爱好为出发点 ,而不是以培训专业人才为目的。


宇琪宇阳创办的青少年义工表演组织,是大温哥华著名的青少年音乐社团组织,常常邀请多种不同中学音乐社团的成员,参加义工音乐会的演出。


其中的青少年义工音乐表演者,虽不如那些温哥华青年交响乐团的成员来得专业,但他们的表演也是非常温暖亲切,富有乐趣。


在音乐表演活动中,我们也认识了许多有才华的中学生,他们大都在学校里功课名列前茅,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但对音乐有很大的兴趣,并参加许多与音乐有关的社团活动。由于音乐社团活动,往往是由学生主导,以自由愉快的形式进行,比起学校里的正规课程,自然是轻松有趣许多。

因此,许多没有从小接受专业音乐训练,但却喜爱音乐的中学生,在高二高三这个学校课业负担加重、升学压力倍增的时期,容易萌生想放弃传统学科、转读音乐系的念头。


03
选择逃避,事情不会变容易


宇琪、宇阳从小跟着专业的老师学习音乐,参加各级音乐比赛,小小年纪就拿了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种乐器表演家证书,可说是从小在温哥华音乐界长大。


我们认识的音乐家庭不在少数,深深明白,要进入北美著名的音乐学院主修音乐,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精通一到两种乐器,还必须是音乐大赛的获奖者。如果从没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只是靠着对音乐的喜爱及热情,想从高二或高三才开始准备申请音乐学校,是很难成功的。


由于我认识很多喜爱音乐的孩子,通常碰到这样的情形,我都会很诚恳的建议他们,别误以为「如果改学音乐,一切都会变得容易」。事实上,有无数从小接受专业训练的小音乐家,正在为申请音乐学校而做最后的准备及冲刺,主修音乐这条路,绝不像参加课外音乐社团,或从事义工表演这样简单。


许多课业成绩不错的孩子,在即将要升高二或高三的时候,可能对自己有过高期望,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所以不自觉想改走一条看起来更容易的路。


但事实上,成功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容易的, 真正最应该做的,就是正视升学压力,认真研究哪些学科是必须要在高二高三时拿高分的,并且全力以赴。


至于音乐方面的才华,可以当做特殊才艺,证明自己不只是会读书,还有杰出的音乐才能。如此一来,更能展现个人的独特性,也更有机会被美国著名大学录取。如果真心喜欢音乐,可以在进了大学后,再申请双主修或是副修音乐,这才是实际可行的方式。


除了音乐之外,学艺术也很容易成为中学生合理逃避升学压力的借口。


毕竟艺术比较主观,再加上做父母的我们可能看自己孩子什么都好,所以当孩子突然说对艺术有兴趣时,我们也会自我怀疑,是否一直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天分所在。


在多元化的时代,读书确实不是走向成功唯一的一条路。音乐及艺术这些较主观的领域,虽不若传统学科以分数定能力,但并不表示音乐及艺术就没有它们审核的标准。


部分功课尚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的学生,一旦面临升学压力,往往心生恐惧,生怕自己全力以赴后也达不到理想目标,胆怯之情油然而生;如果又有一条父母认同且又听来轻松愉快的路可走,又何必认真苦读。这时候,以兴趣为借口,找个合理又简单的压力出口,是非常自然的事。


父母必须洞悉孩子这种逃避的心态,理智地为孩子分析现实,使他们明白并全力以赴面对挑战,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l
lhuar
你们赞同吗这种教育方式
果小小
孩子心理健康吗?
l
lhuar
回复 3楼果小小的帖子
心理问题值得关注
科罗伊
Good for her ! 这种教育方式针对她自己的两个孩子行得通,别人就看看罢了。
南京小芝麻
进入哈佛只是开始,并不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人生路那么长。
h
haha^n
还得听听她的孩子怎么说
a
aidaibiao
一个人 牺牲掉自己二十几年看世界的美好时光 全部世界就是教育两个孩子 最终求仁得仁 牛叉
M
Mae海鸥
逃避是人之常情!大人都会逃避压力,何况孩子!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就是赢家!当然还要加上天赋!基因很重要!
t
toopooh
人生是复杂又矛盾的一个长期过程。华人圈价值观教育好容易让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变得很单一和幼稚。其实最后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 大家各有各的活法,看看就好。没必要觉得最后一定要怎样才行。
c
cathytree
我们科有个本科/医学院/phD收了哈佛耶鲁和mit的三块牌子的医生,自己兄弟姐妹也是如此配置,只是顺序不同而已,按这种家长宣传方式,小区的狗都要通知到。比起这个全职推娃的妈。我们同事的妈自己还有份相当成功的事业,是业内翘楚。
N
Nilaozi
咱看都是钱堆出来的。
家庭啥背景
似乎脸书上千亿美元也没做出啥VR
1
180maidenlane
她孩子都不错啊。儿子创业成功, forbes 30 under 30,也很感激母亲付出。培养的非常成功了。这篇文章作者没有从口述中找出更好的逻辑性而已,让人不知道到底在讲什么。如果自行google这个妈妈的别的文章,我觉得她挺有章法的,也有一定道理。起码比刘某婷妈妈哗众取宠的教育方法强多了
豆沙蛋黄酥
所以好好大学不上,拿了川宝金主的零花钱去创业了?
y
yyz20002008
都是CEO 肯定行得通, 不过很少看到华人家庭 敢于不鸡娃 让孩子当普通人的 上普通学校的 这才需要勇气
w
wudadan
都是CEO 肯定行得通, 不过很少看到华人家庭 敢于不鸡娃 让孩子当普通人的 上普通学校的 这才需要勇气
yyz20002008 发表于 2022-10-16 21:53

这种也不少 只是不会拿来炫耀广而告之 别人也不会关心
饿
饿
你们赞同吗这种教育方式
lhuar 发表于 2022-10-16 21:22

赞同每一个字
f
frogette
她孩子都不错啊。儿子创业成功, forbes 30 under 30,也很感激母亲付出。培养的非常成功了。这篇文章作者没有从口述中找出更好的逻辑性而已,让人不知道到底在讲什么。如果自行google这个妈妈的别的文章,我觉得她挺有章法的,也有一定道理。起码比刘某婷妈妈哗众取宠的教育方法强多了
180maidenlane 发表于 2022-10-16 21:47

两个孩子事业至少目前都不错啊。 她的两个孩子还是有一定天资吧,也不是普通人就能推上名校的,推上名校也不是都能以后走得不错的
i
irs123
两个孩子事业至少目前都不错啊。 她的两个孩子还是有一定天资吧,也不是普通人就能推上名校的,推上名校也不是都能以后走得不错的

frogette 发表于 2022-10-16 22:02

娃是很优秀的娃,比如女儿,创立公司后没有继续,过几年就去读医学院去了,真是很不错了,但能不能在这些中文鸡汤里不要春秋笔法写清楚呢?不知道的还以为女儿已经创业成功做CEO呢。我们公司几年前招人,来了不少founder, 都是小屁孩毕业后开的公司,几年后发现不行来公司打工来了。
c
cicip66
培养的挺成功的
c
camille_hai
真是实实在在的虎妈!
l
linwangjie
Good for her ! 这种教育方式针对她自己的两个孩子行得通,别人就看看罢了。
科罗伊 发表于 2022-10-16 21:30

太同意了!
q
qgp
我觉得她有辱自己的名字巾帼。自己做家庭主妇,人生全靠孩子上哈佛这种无聊的事情来定义,巾帼个毛线啊。
w
whatever.
"宇阳先理直气壮地对着我说:「我的外国同学,没有一个回家后要练琴的。」一听到他这么说,我立刻反驳:「你的华人同学,没有一个回家后是不用练琴的,而且你如果不练琴,以后都不准和同学出去玩。」"
运气好遇到两个出色的孩子,到头来觉得是自己教育得法
啧啧啧
N
Namama

勤奋,努力,坚毅,抗压,等等品质确实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k
kittyblue
老大是个听话的好PUSH的女孩, 然后老二有PEER PRESSURE 和ROLE MODEL。 这种老大女孩,后面兄弟姐妹跟了都成功的很多CASE
聆海
也听说有孩子在严苛教育下精神异常,终身抑郁的案例。
即便相同或类似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的学业和未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给孩子完全的爱和支持、理解,孩子一定不会差。
c
colorfulmud
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确实想要easy way out,需要家长鼓励推一下,主要是分清是真的兴趣还是想偷懒
k
kittenpuppyplay
觉得挺有道理的,大人都想逃避压力,何况孩子。然而最佳解决方案还是正视压力,解决问题。
水仙小T
看着就觉得窒息。不说孩子,有多少大人在工作生活中希望被这样对待的呢?另外,并不觉得她这种教育方法和上哈佛有绝对因果关系,因为要找父母开明教育娃上哈佛的案例也一把一把的,更别说还有固定比例贫民区上哈佛的。
雁过
人性追求舒适。人家讲了个大实话,大家却来批判。那也就适合在美国烂死躺平。
娃是很优秀的娃,比如女儿,创立公司后没有继续,过几年就去读医学院去了,真是很不错了,但能不能在这些中文鸡汤里不要春秋笔法写清楚呢?不知道的还以为女儿已经创业成功做CEO呢。我们公司几年前招人,来了不少founder, 都是小屁孩毕业后开的公司,几年后发现不行来公司打工来了。
irs123 发表于 2022-10-16 22:16

她小孩这种没有完成大学的,不知道申请医学院是怎么途径
好奇这位妈妈的教育背景
d
dodgers
"听话”
华人教育圈用的最多的词。
“听话”是培养螺丝钉最好的方法。
用户需知
看着都觉得窒息,有这么个妈真倒霉……看了有点明白华人上为什么讨厌蹲家大妈了,尼玛精力无处发泄全部用来盯紧小孩,真可怕😱 再说人生的路长着呢,哈佛又怎么了?还学人家辍学创业,姐弟俩还一条路,都以为自己是盖茨扎克伯格呢。
x
xiaopeng3
一个人 牺牲掉自己二十几年看世界的美好时光 全部世界就是教育两个孩子 最终求仁得仁 牛叉
aidaibiao 发表于 2022-10-16 21:41

然后孩子成年了有牺牲掉自己继续教育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的人生,图的什么呢?
h
hellosmallworld
「你的华人同学,没有一个回家后是不用练琴的,而且你如果不练琴,以后都不准和同学出去玩。」
这话看着让人窒息。从小培养(逼迫)练音乐,然后孩子想考音乐系,妈妈阻止说你这是逃避困难的路。。。两个孩子进了哈佛双双找借口退学。这样还好意思吹不尴尬么。。。
m
manoe

勤奋,努力,坚毅,抗压,等等品质确实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Namama 发表于 2022-10-17 00:12

这些品质其实都是天生的。我妈对我和我哥都是同样的教育方式,但我哥就是天生的懒散拖沓,注意力不能集中,连他两孩子都这样。我天生就勤奋好胜,我妈稍微推一下就成了。所以养孩子只能顺势而为,不能拔苗助长。
e
echomom
能把两个孩子都送进哈弗,肯定有过人之处,让人佩服。
X
XIAOLI0323
楼里怎么这么酸呀,中国人为什么不抱团,就是看不得人家好。
其实我不太明白费那么大劲把孩子送进哈佛,又都不读完就quit了,那进哈佛的意义又是什么?
逼小孩弹琴,一旦小孩弹好了并且爱上,又不准他们投身音乐领域。不弹琴算偷懒,从事音乐职业算偷懒,总之不按她的规划走就是偷懒。那不读完哈佛本科算不算偷懒呢?创业算不算逃避学业的借口呢?
这个故事,我只觉得标题有道理,别的持保留意见。
c
claireliu
也没有很虎妈吧。就是比较自律然后要求孩子也不懒散。昨天看冯唐的演讲说他四十岁后明白一个道理,让孩子上了好学校不一定最后怎么样,能帮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养成好习惯更重要。可惜他说的那些好习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
s
sheisalice
昨天刚看完底线里弑母那个案子 再看到这个题目 内容我都不想看了
l
lifeisgood
厉害的妈妈。
送孩子上哈佛不错 希望不要为此开公司赚钱 免费谈感想可以 可有可无
h
happy3001
也没有很虎妈吧。就是比较自律然后要求孩子也不懒散。昨天看冯唐的演讲说他四十岁后明白一个道理,让孩子上了好学校不一定最后怎么样,能帮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养成好习惯更重要。可惜他说的那些好习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
claireliu 发表于 2022-10-17 09:33

我认识两个特别自律的人都是不到50岁就过世了。事业很成功但是人生太短暂了。我以前很推崇自律,现在觉得人生还是随意放松一点好。
A
Abigail9981
小孩小的时候当然不能轻易就放弃。想让她们学的东西,家长还是得坚持一下。
l
lazycat12345
进入哈佛只是开始,并不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人生路那么长。
南京小芝麻 发表于 2022-10-16 21:39

是的。 人嘛,年轻的时候,路还长,没走完,不值得提。 老了之后,年代久远,经验不适用了。 所以嘛,干脆就啥也别分享了
N
Namama
其实我不太明白费那么大劲把孩子送进哈佛,又都不读完就quit了,那进哈佛的意义又是什么?
聚 发表于 2022-10-17 09:22

哪怕就是quit,简历上肯定还是会写上哈佛的。。那就已经目的达到了
h
heyykitty0
这位妈妈的理念其实还好吧?小孩不肯练琴,拿喜欢的卡通片引诱一下,练琴不走心,鼓励走心练就可以少练,不是挺对的?就一开始“斗”了一下,后边就不那么操心了,并没有简单粗暴逼小孩练琴呀。 如果小孩想学文艺是因为想逃避学业压力,而不是明白要走专业路要付出多少,不是爱到可以承受这种付出,那么帮小孩正视学业压力,有啥不对的。当然小孩固执家里又不差钱的话是可以让小孩自己去试试再说。 只是行文太严肃了,年轻一点的读者本能排斥吧。还有什么“华人小孩都练琴”之类的言论,也无聊。
h
hhxx89
加拿大的娃 那竞争能和弯曲比? 这种软文发出来是要开补习班么?
h
hhxx89
这位妈妈的理念其实还好吧?小孩不肯练琴,拿喜欢的卡通片引诱一下,练琴不走心,鼓励走心练就可以少练,不是挺对的?就一开始“斗”了一下,后边就不那么操心了,并没有简单粗暴逼小孩练琴呀。 如果小孩想学文艺是因为想逃避学业压力,而不是明白要走专业路要付出多少,不是爱到可以承受这种付出,那么帮小孩正视学业压力,有啥不对的。当然小孩固执家里又不差钱的话是可以让小孩自己去试试再说。 只是行文太严肃了,年轻一点的读者本能排斥吧。还有什么“华人小孩都练琴”之类的言论,也无聊。

heyykitty0 发表于 2022-10-17 13:32

其实她就是个普通妈妈 所谓的经验都是常识
w
wisepaper
进入哈佛只是开始,并不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人生路那么长。
南京小芝麻 发表于 2022-10-16 21:39

也有一种可能性:进入哈佛,就是TA人生的高光时刻
s
steve888
虎妈很多,成功的是少数。为了那很低的成功率,还是快乐童年。大家自己掂量。 另外,两个娃都休学哈佛,这个哈佛不去也罢。
木牛流马
嗯。。如果不是自己身边有鲜活的例子,看到儿女进哈佛,看到这种欢乐亲密的家庭照片,我也会觉得这是个成功的典范,不会怀疑。
但我也正好认识一个本科读MIT,家里每一张合照都笑容灿烂亲亲密密,但真正接近才知道个人心理各种struggle的年轻人。表面是MIT学霸,好工作,各种fancy爱好,但私底下是无法建立亲密关系,不会划定boundary(包括自己的boundary被侵犯不知以及侵犯别人boundary),甚至发展到表面一套,背后bad mouth自己的亲朋好友,挑拨他人关系。原生家庭看照片永远和和美美笑容灿烂,但实际上承受了来自家长的各种暴力(包括身体和精神),不沟通,控制和manipulation。所以你看到的别人的生活,只是别人想要你看到的一面 -- 进了哈佛MIT也不一定代表成功 - 比如我绝对prefer我孩子上个普通大学但快快乐乐善待他人和自己,上个哈佛MIT但心理不健康绝对不会是我想要的。
回到这个post -- 这个虎妈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学霸并且心理健康我不知道,但我会反驳“开明会害了孩子”这句话。开明不会害了孩子。控制则很有可能会害了孩子,即使这个孩子有名校光环也是一样。
好伴梦去
美国长大的孩子选择很多,同时也意味着会放弃很多不擅长、不喜欢的课外活动。我觉得确实不能让孩子养成知难而退的习惯,最后试了一大圈,每样都停留在开始上难度的阶段……所以我同意这位虎妈的观点
q
qwewhatever
好奇她老公是做什么的,两个孩子都休学创业,家庭熏陶?
a
annabellelee
看完了觉得自己是慈母多败儿, 实在与巾帼反其道行之。不过我自己也算是勤勤恳恳工作这么多年, 夫妻两个都有各自的成绩, 就孩子天生不competitive, 打算接受他本来的样子, 平庸就平庸吧, 他开心正常健康就好。
p
pplc
「你的华人同学,没有一个回家后是不用练琴的,而且你如果不练琴,以后都不准和同学出去玩。」 看了这一句,就不想再看了.如果这句话管用,这版上的娃们全部都是音乐大师了
f
fxygr
如果孩子上不了哈佛, 虎妈是不是要变成怨妇...
j
jedi2006
所以现在的标准是被哈佛录取就行,毕不毕业有没有学位不重要?
k
kaisa
人生是复杂又矛盾的一个长期过程。华人圈价值观教育好容易让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变得很单一和幼稚。其实最后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 大家各有各的活法,看看就好。没必要觉得最后一定要怎样才行。

toopooh 发表于 2022-10-16 21:42

强烈同意。特别到最后其实都是meangingless 的一切。
我想保护你
也有一些道理,作为成年人都很难做到自律,拖延症逃避, 如果有一些外界压力就开始做了。 只要不极端,适当的压力有好处
E
EggMM
虽然但是,不爱看这种大长篇
g
glmf
接下来了呢? 这种鸡汤文看了太多,这些20% 华裔学生毕业以后都干啥了。
g
glmf
好奇她老公是做什么的,两个孩子都休学创业,家庭熏陶?
qwewhatever 发表于 2022-10-17 14:42

开公司了?
B
BabyfishA
好奇刘亦婷和她妈妈现在在做什么
i
i机器人
她的女儿是不是要继续主妇当虎妈?
高中组织音乐团队 十有八九也是虎妈在后面搞得吧。。。
g
glmf
两个先后2016年都在哈佛休学了,我Google了一下什么也没查到。
i
i机器人
嗯。。如果不是自己身边有鲜活的例子,看到儿女进哈佛,看到这种欢乐亲密的家庭照片,我也会觉得这是个成功的典范,不会怀疑。
但我也正好认识一个本科读MIT,家里每一张合照都笑容灿烂亲亲密密,但真正接近才知道个人心理各种struggle的年轻人。表面是MIT学霸,好工作,各种fancy爱好,但私底下是无法建立亲密关系,不会划定boundary(包括自己的boundary被侵犯不知以及侵犯别人boundary),甚至发展到表面一套,背后bad mouth自己的亲朋好友,挑拨他人关系。原生家庭看照片永远和和美美笑容灿烂,但实际上承受了来自家长的各种暴力(包括身体和精神),不沟通,控制和manipulation。所以你看到的别人的生活,只是别人想要你看到的一面 -- 进了哈佛MIT也不一定代表成功 - 比如我绝对prefer我孩子上个普通大学但快快乐乐善待他人和自己,上个哈佛MIT但心理不健康绝对不会是我想要的。
回到这个post -- 这个虎妈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学霸并且心理健康我不知道,但我会反驳“开明会害了孩子”这句话。开明不会害了孩子。控制则很有可能会害了孩子,即使这个孩子有名校光环也是一样。
木牛流马 发表于 2022-10-17 14:12

是真的。。。
i
i机器人
也有一些道理,作为成年人都很难做到自律,拖延症逃避, 如果有一些外界压力就开始做了。 只要不极端,适当的压力有好处
我想保护你 发表于 2022-10-17 18:16

压的多了可能大了就压出问题了
g
generalB
所以现在的标准是被哈佛录取就行,毕不毕业有没有学位不重要?
jedi2006 发表于 2022-10-17 17:11

人嘴两张皮,没毕业可以吹牛是跟小扎一样的精英,休学创业。毕业了可以说是人间翘楚。 看看林书豪哈佛毕业,现在还在中国的联赛混替补,一把年纪老大的个子,傻子一个。白瞎了哈佛的招牌。
r
raennie
。。。
L
Lilanjiao
这位妈妈推过自己吗哈哈哈
j
jbea
人嘴两张皮,没毕业可以吹牛是跟小扎一样的精英,休学创业。毕业了可以说是人间翘楚。 看看林书豪哈佛毕业,现在还在中国的联赛混替补,一把年纪老大的个子,傻子一个。白瞎了哈佛的招牌。
generalB 发表于 2022-10-17 19:01

混成林书豪是翘楚了吧.
w
warmwinter
难道最最重要的不是生了俩个智商在线的娃?没这前提啥努力都白搭
l
longtimesago
很优秀啊!支持音乐娃
h
happysnowwhite
草草看了一下,感觉能被“逼”成才的孩子,其实都是有一定的天赋和上进心的,而且有一句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很多优秀的人首先对自己要求也很高,如果自己做的不好会feel bad,虽然看起来是家长推了一些,但光靠家长推,自己屁股特别沉完全不往前走,是不可能走到前面的。当然也要注重心理健康的疏导,自己给自己压力过大也不是好事。 比如很多人都说朗朗的家长非常狠,但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比他们还“狠”的家长也是有的,而且不少,但孩子不一定都成才 那种天生非常懒散非常不上进的人,光是是推也很难推出成就的 所以我感觉,能够培养孩子的上进心,是非常重要的
l
llwwy
因人而异吧,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这么教育
w
wenya
厉害的妈妈
S
SmelllyCat
切👎 有什么好炫耀的 这是她娃自己的成绩,跟她有什么关系。自己的人生早早放弃…鄙视😒
c
causa
真的以为进了名校就从此人生赢家了?
s
sillynut
华人什么时候能把关注重点放自己身上,成天比娃,自己一个家庭主妇已经证明了自身追求目标
T
Taoyun
感觉有资质的孩子不推更好,也许上不了哈佛,但长远来看会发展更有潜力人生也更快乐自信一些。哈佛不是人生唯一的机会,但若是被推进去的反而可能变成一生的束缚
G
GrandTeton
嗯。。如果不是自己身边有鲜活的例子,看到儿女进哈佛,看到这种欢乐亲密的家庭照片,我也会觉得这是个成功的典范,不会怀疑。
但我也正好认识一个本科读MIT,家里每一张合照都笑容灿烂亲亲密密,但真正接近才知道个人心理各种struggle的年轻人。表面是MIT学霸,好工作,各种fancy爱好,但私底下是无法建立亲密关系,不会划定boundary(包括自己的boundary被侵犯不知以及侵犯别人boundary),甚至发展到表面一套,背后bad mouth自己的亲朋好友,挑拨他人关系。原生家庭看照片永远和和美美笑容灿烂,但实际上承受了来自家长的各种暴力(包括身体和精神),不沟通,控制和manipulation。所以你看到的别人的生活,只是别人想要你看到的一面 -- 进了哈佛MIT也不一定代表成功 - 比如我绝对prefer我孩子上个普通大学但快快乐乐善待他人和自己,上个哈佛MIT但心理不健康绝对不会是我想要的。
回到这个post -- 这个虎妈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学霸并且心理健康我不知道,但我会反驳“开明会害了孩子”这句话。开明不会害了孩子。控制则很有可能会害了孩子,即使这个孩子有名校光环也是一样。
木牛流马 发表于 2022-10-17 14:12

想起了傅雷和他的“家书” - 给公众看的,广为发表的“家书”。。。!
j
jerryandtom
我家女儿都知道我应该有我自己的life,反正我人生的意义不是为培育下一代做贡献,我希望我家孩子也一样
m
mymyah
太长了,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每个孩子有基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不就是我们出国的目的
t
ttyp0
讲的好像很nb,可能只是老公的基因好,小孩学什么都轻松。 很多小孩逼死都不会的。